經常有人問,中華文明是什麼時候開始落後於世界的? — — 仿佛中華文明有過超越全球的輝煌時刻。我不知道文明“領先”的標準如何定義,但是我知道,如果從文明,或者從更廣義的文化思考的話,我們積累至今的思想真沒有什麼可以自豪的。
《易經》,一部占卜的卦書,居然被吹噓成先古的哲學。
《論語》,也不過一部語錄體的倫理學 — — 甚至說“學”都勉強。一本世俗的倫理語錄,可以成為中國士人的圭臬,成為中國文化的代表 — — 這難道不是中華文明的恥辱?
在历經多次焚書,還能殘存的先秦經典中,唯一具備 問天 思考的經書就是老子的《道德經》,即使如此,這本形而上的語錄,也缺乏對終極探索的邏輯思辨。
历經千年,中國文化人,在帝王強權的“一道德”緊箍咒下,已經徹底失去了天問的能力。
我不知道中華文明是什麼時候落後於西方的,因為我根本不知道中華文明是什麼時候領先的。從二千多年前的古希臘哲學家們中,任意選出一個先哲的思考都超過中華文明二千年的總和。
如果一個民族不具備對宇宙終極的思考,那麼她只能在不斷重複的災難中求生。
失去了問天好奇心的民族,失去了天問能力的文化,其實早就失去了未來。
朝聞道
朝聞道,夕死可矣
— — 孔子,論語·里仁
劉慈欣(1963年6月23日,生於北京,祖籍河南羅山,現居山西陽泉,中國當代科幻作家)以科幻著作《三體》享譽世界。2014年,《三體》英文版獲得星雲獎(Nebula Award,是美國科幻及奇幻作家協會[Science Fiction & Fantasy Writers of America Inc.]頒發的科幻及奇幻藝術年度大獎)最佳長篇小說的提名,2015年獲得雨果獎(Hugo Award,該獎因《驚奇故事》創辦人雨果·根斯巴克而得名,在1992年前官方名為“科幻成就獎”。它是世界科幻年會的重點活動,由世界科幻小說協會舉辦)最佳小說,劉慈欣也成為首位獲得該獎項的亞洲人。星雲獎和雨果獎同為科幻、奇幻界最受矚目的世界級年度獎項 。
和《三體》的硬科幻(Hard Science Fiction,簡稱Hard SF,又叫硬核科幻,強調科學細節和邏輯推導的合理性)不同,劉慈欣寫的《朝聞道》是非常傑出的軟科幻(Soft Science Fiction,簡稱Soft SF,題材集中於哲學、心理學、政治學、社會學)作品。我本人認為,《朝聞道》的觀念遠超過《三體》,畢竟,《三體》的觀念還停留在農耕文明的“黑暗森林”法則時代。
《朝聞道》的故事梗概如下:
人類建設成環繞地球的太空加速器“愛因斯坦赤道”,“加速器將首次以它最大的能量運行,在其中運行的每個粒子,將受到相當於一顆核彈的能量的推動,它們將加速到接近光速”。但是在實驗開始前,它被自稱“宇宙排險者”的外星文明摧毀。因為這個實驗將導致真空衰變,並毀滅銀河系。
面對更先進的宇宙排險者,科學家們希望可以回答他們各自學科的終極問題。排險者答應了人類科學家們的要求,建立了一個“真理祭壇”。科學家們可以依次走上祭壇,詢問問題,但是在得到問題的答案後,就將消亡。
“現在你們應該明白,對宇宙終極真理的追求,是文明的最終目標和歸宿。” — — 科學家們怎能拒絕這樣美好的歸宿呢?死亡在宇宙終極真理面前,是可以忽略不計。
於是一批又一批的科學家走上真理祭壇,完成了生命和真理的交換,在強光中化為美麗的等離子體火球飄逝而去。
最後一個上真理祭壇的人是史蒂芬·霍金,他的電動輪椅沿著長長的坡道慢慢向上移動,像一只在樹枝上爬行的昆蟲。他那仿佛已抽去骨骼的綿軟的身軀癱陷在輪椅中,像一支在高溫中變軟且即將熔化的蠟燭。
輪椅終於開上了祭壇,在空曠的圓面上開到了排險者面前。這時,太陽落下了一段時間,暗藍色的天空中有零星的星星出現,祭壇周圍的沙漠和草地糢糊了。
“博士,您的問題?”排險者問,對霍金,他似乎並沒有表示出比對其他人更多的尊重,他面帶著毫無特點的微笑,聽著博士輪椅上的擴音器中發出的獃板的電子聲音:
“宇宙的目的是什麼?”
天空中沒有答案出現,排險者臉上的微笑消失了,他的雙眼中掠過了一絲不易覺察的恐慌。
“先生?”霍金問。
仍是沉默,天空仍是一片空曠,在地球的幾縷薄雲後面,宇宙的群星正在湧現。
“先生?”霍金又問。
“博士,出口在您後面。”排險者說。
“這是答案嗎?”
排險者搖搖頭:“我是說您可以回去了。”
“你不知道?”
排險者點點頭說:“我不知道。”
這時,他的面容第一次不僅是一個人類符號,一陣的悲哀的黑雲湧上這張臉,這悲哀表現得那樣生動和富有個性,這時誰也不懷疑他是一個人,而且是一個最平常因而最不平常的普通人。
“我怎麼知道。”排險者喃喃地說。
— — 劉慈欣,朝聞道
生死不問
孔丘(前551年9月28日-前479年4月11日,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後代敬稱孔子或孔夫子)生於魯國陬[zōu]邑(今曲阜),殷商遺族之後,創立了儒學(儒家,又稱孔孟思想、孔儒思想,諸子百家及九流十家之一),在儒家四大聖人(四氏,孔子至聖、顏子複聖、曾子宗聖、孟子亞聖)之中被奉為“至聖”。
儒學在中華文明中成一尊獨大之勢,甚至成為中華文明的代表,對東亞文化都產生了巨大的影嚮。儒學的核心是世俗的“秩序”。魯國,是周朝(西周:約前1100年前771年;東周:前770年前256年)的一個姬姓諸侯國,為周公旦(?-?,姬姓,周氏,名旦,諡文,又稱周文公、周公。周文王第四子。西周初年政治家,封於周邑)的封國。
周公旦曾輔助周武王(前1076-前1043,姬姓,周氏,名發,諡武,日名為珷帝日丁。西周創建者,第一代天子)伐商,創立周朝。周武王死後,周成王(約前1056年-前1025年,姬姓,周氏,名誦,周武王之子。西周第二代天子,1042年至前1021年在位)即位,因為即位時年幼,由周公攝政。
《尚書》,原稱為《書》,為先秦時代政事文獻的匯編,內容包括上古及夏、商、周的君王、重臣進行宣示布告的講話記錄為主。
周公攝政;一年救亂,二年克殷,三年踐奄,四年建侯衛行書,五年營成周,六年制禮作樂,七年致政成王。
— — 尚書·大傳
周公為周確立了“禮”制。這個“禮”不是今日的禮儀,而是一套宗法遠近等級秩序的制度,是人的行為準則和道德規範。
克己複禮為仁。一日克己複禮,天下歸仁焉。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 — 論語·顏淵
孔子的儒學,其實就是一套政治倫理制度的闡述。儒學本身,不要談對世界的思考,即使對人的自我意識都缺乏洞察,更沒有規律性的證明。
季路問事鬼神,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曰:“敢問死。”曰:“未知生,焉知死?”
— — 論語 ·先進篇
孔子的志向在國政,不論死,其實也就不知生。人生的終極問題就是生與死,人生世界觀即是生死觀,也是以此為原點,對世界的本源的探問。缺乏這些基本的思考,至多是一種思想的學說,遠談不上哲學。孔子給三千弟子上的課,不過是一門“政治”課而已。《論語》不過是“禮”制的闡述,其中沒有思辨維度,更談不上嚴密的邏輯證明。
書同文,思同軌
秦始皇(前259年2月18日-前210年7月11日,嬴姓,趙氏,名政,時稱趙政,史書多作秦王政或始皇帝,祖籍秦國[今山東濟南市萊蕪區],中國史上第一位使用“皇帝”稱號的君主,前221年9月10日-前210年7月11日在位)在公元前213年焚毀“詩、書、百家語和非秦國史書”,後又於公元前212年,坑殺“犯禁者四百六十馀人” — — 史稱焚書坑儒。因此春秋百家很多學說就失傳了。
與希臘哲人幾乎同一時期的春秋戰國,中國是否也曾經產生過哲學性的思考? — — 我們缺乏流傳下來的經典,只能遐想。
侯外廬(1903年2月6日-1987年9月14日,原名兆麟,又名玉樞,號外廬,人稱外老,山西平遙人)是中國历史學家、哲學史家,侯外廬及其同事、學生被稱為“侯外廬學派”。
我們以為,焚詩書是始皇絕古的历史手筆,然而“絕古”的手筆如此其殘暴,百家思想也就在“一尊”道理之下,連類而被禁了。因此,秦代的焚詩、書,廢古語,和漢代的註詩、書,尊經師,其形式雖相反,而其實質則相一致,都是把活的自由思想斬絕。
— — 侯外廬、趙紀彬、杜國庠,《中國思想通史》第十六章第三節
漢朝(西漢:公元前202年公元8年;東漢:公元25年-220年。是秦朝後出現的朝代,又稱天漢)時期,漢武帝劉徹(前156年-前87年3月29日,西漢第七位皇帝,前140年3月9日-前87年3月29日)根據董仲舒(前179年-前104年,廣川人。是西漢著名的經學家、思想家和政治家)建議,罷黜百家,獨尊儒術。
孝武之初立,卓然罷黜百家,表章六藝。
— — 漢書·武帝紀
其後历代統治階級的主流,都尊崇儒術,但是對於基本語錄體的經書,士子們 還是可以各自解讀,形成自己的思考。
宋朝(北宋:960年2月4日-1127年3月20日;南宋:1127年6月12日-1279年3月19日)時,宋神宗趙頊[xū](1048年5月25日-1085年4月1日,本名趙仲鍼,宋英宗的長子,北宋第六代皇帝,1067年1月25日-1085年4月1日在位)重用王安石(1021年12月19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號半山,臨川鹽阜嶺[今江西省撫州市臨川縣]人,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學家、思想家)變法。王安石根據自己的學說撰《三經新義》,並確立“一道德”作為科舉評判的標準,開創八股文的先河,徹底禁錮了士子們的自由思考。
中華文明也由此戴上了緊箍咒,再也沒有產生
問天的動力和
天問的哲思。參考天下賭局之《
賭上國運的熙寧變法》。
道可道,非常道
老子(前571年-前471年,李氏,一說姓老,一說姓利,名耳或貞,字聃,世人尊稱為“老子”[註 1],生於東周的楚國苦縣厲鄉曲仁里[原屬陳國,今河南省鹿邑縣],師從商容)。老子的道,就是對世界終極運行規律的一種思考。這大概也是历經多次焚書,能夠流傳下來的先秦經典中,唯一具備天問的思想典籍。
弗里德里希·威廉·尼採(德語:Friedrich Wilhelm Nietzsche,1844年10月15日-1900年8月25日,德國的古典語言學家和哲學家)在看過老子的譯文後贊嘆
老子思想的集大成 — — 像一個永不枯竭的井泉,滿載寶藏,放下汲桶,唾手可得。
— — 尼採
當然以上說法在中文世界非常流行,但我找不到它的出處。但下面的引述都是清晰確定的。
威廉·詹姆斯·“威爾”·杜蘭特(William James “Will” Durant,1885年11月5日-1981年11月7日),是美國作家、历史學家和哲學家。他最知名的著作是與他妻子阿里爾·杜蘭特 (Ariel Durant; 1898年5月10日-1981年10月25日,出生於俄國的美國历史學家),從1935年至1975年合作寫成的11卷本《文明的故事》
除了《道德經》外,我們將要焚毀所有書籍,而在《道德經》中尋得智慧的摘要
— — 威爾.杜蘭特,世界文明史
諾爾·約瑟夫·泰倫斯·蒙哥馬利·尼德漢,CH,FRS,FBA(Noel Joseph Terence Montgomery Needham,1900年12月9日-1995年3月24日,漢名李約瑟)是生於英國的生物化學家、漢學家。
中國人性格中有許多最吸引人的因素都來源於道家思想,中國如果沒有道家思想,就會像是一棵某些深根已經爛掉的大樹。
— — 李約瑟,中國科學技術史·第二卷
仰望星空
好奇心(Curiosity),是人類最巨大的生存力量。問天,是人的生命力度量。屈原(約前343年-約前278年6月6日,羋姓,屈氏,名平,字原,以字行,楚國人[今湖北省秭歸縣,一說湖北荊州紀南])的《天問》,是每一個個體相通的生命之問。
遂古之初,誰傳道之?
上下未形,何由考之?
冥昭瞢暗,誰能極之?
馮翼惟象,何以識之?
— — 屈原,天問
在《朝聞道》中,人類詢問宇宙排險者,何時開始監視地球文明的?排險者說,這一切,開始於37萬年前,一個原始人仰望星空。
(排險者)“這個原始人仰望星空的時間超過了預警閥值,已對宇宙表現出了充分的好奇,到此為止,已在不同的地點觀察到了十例這樣的超限事件,符合報警條件。”
“如果我沒記錯的話,你前面說過,只有當有能力產生創世能級能量過程的文明出現時,預警系統才會報警。”
(排險者)“你們看到的不正是這樣一個文明嗎?”
人們面面相覷,一片茫然。排險者露出那毫無特點的微笑說:“這很難理解嗎?當生命意識到宇宙奧秘的存在時,距它最終解開這個奧秘只有一步之遙了。”
— — 劉慈欣,朝聞道
我們已經多久,沒有仰望星空了?
旭,2022年12月28日-29日
關註我,和我一起看朝陽;分享我,我們就是世界;贊賞我,我們一起榮燿天地
— — 旭,日在九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