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3介紹】Web 3.0 是什麼?距離我們還很久嗎?

【Web3介紹】Web 3.0 是什麼?距離我們還很久嗎?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投資理財內容聲明

Web 3.0 (也被簡稱為 Web 3)被認為是現在網路 Web 2.0 的下一個網路發展階段。在技術方面,主要基於區塊鏈的去中心化技術與加密貨幣的應用。

Web 3 的名詞第一次出現在⋯

Web 3 在 2014 年 4 月 17 日由 Gavin Wood(英國人,1980~) 在他的部落格上首次被提出。Gavin Wood 當時是以太坊的聯合創始人之一,他也是區塊鏈程式語言 Solidity 提案與開發者之一。

在 Web 2 的時代,我們大量地使用網路的資訊與互動,同時也把許多個人的行為資訊交出去,也就是說,我們透過網路的便利與使用,把個人用戶的數據、行為交付予運行網路的大型組織,而這些組織,除了可以利用這些數據進行商業模式之外,還可以干涉到用戶的語言、金融或行為模式,例如資料存儲、社交互動、購物消費、遊戲等。

由於大型組織將龐大的用戶數據轉換並濫用的可能性很高,有些人意識到將全世界人類的信息交付予特定的一些組織是有危險性的,因此,陸續發展出去中心化的概念,便出現了 Web 3 的這個名詞。

在 Web 3 網路世界的構想中,用戶可以有選擇性的公開或隱藏不同的信息,針對我們想保密的隱私,可以透過加密的技術安全地進行,這些基於區塊鏈上的數據與資料的所有權是屬於用戶個人的,而且不會被隨意地竄改,也不會隨著機構或平台的倒閉而消失。(😭我的無名小站啊

還要多久呢?

既然有了 Web 3 的概念,那麼還要多久才會進入 Web 3 的世界呢?

首先,我們要知道從 Web 2 到 Web 3 轉變過程並不是有明顯的一條分水嶺,而是漸進的發展與轉換,大家會逐漸地看到有些機構或網站的後端使用 Web 3 底層技術,而用戶可能沒有感覺,例如大家熟知的 Netflix 便在 2019 年後與 Web 3 的存儲項目 IPFS 合作,陸續將後端的影片資料庫布局在 IPFS 去中心化的存儲當中。

再來,Web 2 到 Web 3 的轉變過程不是一直前進的方式,而是走三步退一步的方式,一方面隨著幣圈的牛市與熊市直接影響了進場的人流與金流,另一方面,許多的產品都還在研發與嘗試錯誤的階段,因此,如果要我一句話簡單描述區塊鏈產業現的現況,我會說

「現在還在試營運中⋯」。

最後,我們從人數上來看,在過去 7 年中,進入 Web 3 人數的成長曲線(下圖中的紅色)與當年 1990 年代使用網路人數的成長曲線(下圖中的紫色)幾乎重疊,也就是說,Web 3 現在正處於當年網路的 1998 年。We are still early。

回想 1998 年的網路時代來看 Web 3 的下一個十年

不知道有多少朋友有經歷過 1998 年到 2010 年的網路時代?

1998 年時,我家的網路還是撥接的,要透過市內電話連上網路,當時如果網路用太久,還會被媽媽罵電話都打不進來。當時流行的是 BBS還有ICQ,網友的交流只能做文字的傳輸,看不到照片,網路還沒有辦法做檔案的傳輸,如果要跟同學傳報告,要約在交誼廳把 3.5mm 的磁碟片交給對方。而在 2000 年後,寬頻與 MSN 興起,網路便不只可以做文字訊息的傳輸,照片、檔案都可直接透過 MSN 進行檔案的傳輸。

在影音的方面,2000年前是個要去唱片店買 CD、到處蒐集 VCD 或 DVD 的時代,當時大家的電腦中都有燒錄系統,以隨時方便進行資料或影片的「備份」。2000年前,照片都還多是紙本相片,許多活動結束後還需要有專人蒐集照片並傳閱「照片加洗表」讓大家登記加洗照片以存檔留念。在2000年後,數位相機的出現與普及照片才照片電子化。這十年也是實體資料數位化的重要年代。

在資安方面,當時也是電腦隨時就會中毒、隨時都可能重灌的年代,即便到了 2005 年筆電開始盛行,但是只要辦營隊活動,基本上營本部的筆電都會中毒一輪(活動結束大家邊開檢討會、邊重灌電腦⋯)。

大家現在必備的手機,在2000年是 Nokia 3310、Motorola、Ericsson、PHS等黑白螢幕的手機,即便後來出現彩色螢幕可以上網收發 Email 的手機,但大家習慣的智慧手機,也是到 2007 年才問世。

1992 - 2014年手機的發展

1992 - 2014年手機的發展

當時的十年,是從撥接走到寬頻、實體資料數位化、智障手機轉型智慧手機的重要年代,才開啟了後續 Facebook、Youtube、Apple的爆發。

現在的區塊鏈就好像是當年撥接的年代、還是個容易被駭的年代,雖然是智能合約但還在使用智障手機的年代,但是接下來的十年,會是數據庫即將進入去中心化區塊鏈的年代、數位資料上鏈化的重要年代,區塊鏈的進展就像當時的網路從Nokia 走到 iphone。

也許未來的 Web 3 不見得會是「完全」使用去中心化區塊鏈的世界,但是,很有可能會是個綜合各項技術、融合後的呈現。


📢如果想要多了解 Web 3 與區塊鏈概念的課程,我個人覺得許明恩的線上課程 區塊鏈應用敲門磚 是不錯的選擇,它會介紹區塊鏈適合與不適合哪些產業與應用場景、瞭解區塊鏈從業者須具備哪些專業、工作為何,並學會獨立判斷區塊鏈的價值。

👉【線上課程連結點這裡】👈

你有經歷過 1998 年到 2000 年的網路時代嗎?歡迎留言告訴我當年的情景吧~🥰

👉如果想要隨時查看新文章,歡迎直接追蹤粉絲專頁
🚀LinkTree有盤點幣圈的工具,歡迎收藏

延伸閱讀
mur²|以劇場比喻 Web 3 的問題,第 5 點居然是⋯

加密貨幣屬於高風險的投資,大家一定要做好自己的研究與風險管控,而且加密貨幣的資訊更新速度快、波動幅度大,如果想進幣圈的話,就要有保持高速學習的心理準備,所以如果你真的不懂的話,就千萬不要碰!

參考資料




avatar-img
冬冬 - 陪你整理區塊鏈的沙龍
57會員
29內容數
對於區塊鏈的人物、機構很陌生嗎?這個專欄以速寫、條列式的方式,帶你快速一覽幣圈中有影響力的人的簡單履歷,也簡單介紹 Web 3 的投資機構或建設團隊,讓你慢慢認識這個 Web 3 的世界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可能很多人聽到日本三井聯想到的就是 outlet,其實日本的三井集團的企業數量龐大,遍佈日本各個行業,包括能源、金屬、機械、化學品、食品、日用消費品、交通運輸、金融等多個領域,是一家多元化的企業集團,其中三井物產、三井不動產和三井銀行又稱為「三井集團御三家」,那麼三井數位資產管理公司是什麼呢?
自從去年 FTX 交易所倒閉之後,各國對於加密貨幣開始研討與擬定各種監管政策,但是有時候聽到美國的 SEC 出來發表聲明、有的時候又是 CFTC 發表聲明,到底加密貨幣的監管是要如何歸屬呢?
在 2023 年 4 月 7 日,區塊客與奧果區塊顧問舉辦了第三屆區塊鏈應用法律高峰論壇。 去年經歷了 Luna 與 FTX 事件後,就聽到許多圈內人聊到今年會是區塊鏈的監管年。 各國政府或多或少對於區塊鏈相關的議題都有在進行法規與監管方面的探討,因此,我便前往此會議,並整理相關筆記來分享給大家。
可能很多人聽到日本三井聯想到的就是 outlet,其實日本的三井集團的企業數量龐大,遍佈日本各個行業,包括能源、金屬、機械、化學品、食品、日用消費品、交通運輸、金融等多個領域,是一家多元化的企業集團,其中三井物產、三井不動產和三井銀行又稱為「三井集團御三家」,那麼三井數位資產管理公司是什麼呢?
自從去年 FTX 交易所倒閉之後,各國對於加密貨幣開始研討與擬定各種監管政策,但是有時候聽到美國的 SEC 出來發表聲明、有的時候又是 CFTC 發表聲明,到底加密貨幣的監管是要如何歸屬呢?
在 2023 年 4 月 7 日,區塊客與奧果區塊顧問舉辦了第三屆區塊鏈應用法律高峰論壇。 去年經歷了 Luna 與 FTX 事件後,就聽到許多圈內人聊到今年會是區塊鏈的監管年。 各國政府或多或少對於區塊鏈相關的議題都有在進行法規與監管方面的探討,因此,我便前往此會議,並整理相關筆記來分享給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