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是為了什麼待在家裡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raw-image

事由

下午指揮中心記者會,指揮官陳時中照例公布今日本土案例,其中包含「校正回歸」確診時間的400例本土個案,瞬間引爆網路討論,認為指揮中心玩文字遊戲的有之、蓋牌有之、質疑何以通報延遲亦有之,至今未休。

關鍵

病例數目的多寡並不是流行與否的指標。抗疫看的是趨勢,不只是數字。


此刻全國宛如空城,市民終日不出,我們為的究竟是什麼?

為的是阻絕疫情。

那麼如何阻絕疫情呢?從5/11開始本土7例,5/15暴增到180例,發生率遠超過期望值且隨著足跡不斷擴散到各縣市,因此像做實驗一樣,我們要用消去法逐一排除可能的變項,首先最強力的就是「控制移動」,也就是進入三級,且這個六日不外出。

這樣的目的有三:

➊阻絕瘟疫在移動蔓延時。

➋維持醫療量能,將有限資源集中在暴增的確診病患治療和預備收治上。

➌但最最重要的是經六日不外出之後,藉以判斷下週本土案例發展趨勢走向,好確認現在的防疫政策是否可放寬或更需提高限制,以及依地方性分類不同縣市後續因應對策,好逐步阻絕疫情。

舉例來說,如果是股市投資,專業投資絕不會單看每日股價就只玩當沖,每日上沖下洗,而是從產業類別、本益比、董事持股結構,以及最重要的趨勢需求,然後從一日、一週、一個月、六個月、一年的曲線來預估走勢。

因此今日校正回歸的意義正是為了建立更精準的本土案例趨勢走向,而網路上已經有人製表顯示走向是往下,也就是本土案例趨緩。

對我們來說此刻最需要知道的究竟是各種消息紛雜而來的猜數字,又不是玩樂透,最重要的應該是「到底何時可以恢復正常生活」才對吧。

內心話

一個下午記者會開始沒多久,整個網路炸開,狂轟指揮中心不歇,結果到頭來我們對抗的到底是病毒還是人?

卡繆的「鼠疫」當中有一段話:

「...我們可以說,當市民們的心頭點燃了一絲希望的火光時,從這開始,鼠疫的橫行時期實際上就結束了。

現在我們心頭的火光究竟是希望,還是火神的眼淚呢?


鼠疫、西班牙流感、SARS、新冠肺炎、變種病毒,人類靠的都是倖存者不斷累積錯誤的滾動式修正才得以存活下來。而台灣之所以能夠延遲了世界一年才爆發,得以持續累積諸般醫療能量,都是因為無數血淚換來的抗SARS經驗;但同樣地也因為鬆懈和忽略地方性風俗業的興盛,進而產生此次防疫破口。

但還來得及,我們仍然可以改進,此刻和以往的經驗一樣,我們都在練兵,為的是下一次必然會捲土重來的病毒,更為的是下一代的超前部署。這些孩子們都不會忘記現在的三級管制,不會陌生外出要戴口罩,更形塑了一種新的自律社會共識。故事和經驗,正是人類存活下來最重要的資產。

最後,我還是以卡繆的經典做為結尾:

..這裡的市民所犯的過錯,並不比別處的人更多些,只不過是他們忘了應該虛心一些罷了,他們以為自己對付任何事情都有辦法,這就意味著他們以為天災不可能發生。...他們滿以為可以自由自在,但是一但禍從天降,那就誰也由不得自由了。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聽執行長說書
16會員
73內容數
先求有不求好的台灣觀光,面對疫情後的國際觀光競賽究竟該怎麼辦?
聽執行長說書的其他內容
2024/06/07
昨晚剛好轉到「#阿賢亞洲好食光」節目造訪越南西貢,也就是胡志明市。不過他未從知名的河粉切入,而是跟著在越南的華人,吃著黃色的鹼水麵、水餃,一路探索移民的歷史足跡。 比如,雲吞麵,也為細蓉,細即為小,但到了越南一團麵吃不飽,多點中蓉甚至三團麵的大蓉。又或者因為1975年越南統一之後的排華影響,原本經
2024/06/07
昨晚剛好轉到「#阿賢亞洲好食光」節目造訪越南西貢,也就是胡志明市。不過他未從知名的河粉切入,而是跟著在越南的華人,吃著黃色的鹼水麵、水餃,一路探索移民的歷史足跡。 比如,雲吞麵,也為細蓉,細即為小,但到了越南一團麵吃不飽,多點中蓉甚至三團麵的大蓉。又或者因為1975年越南統一之後的排華影響,原本經
2024/05/03
我大概是從2020年開始觀看大安森林公園之友基金會贊助台灣猛禽研究會架設的鳳頭蒼鷹育雛直播,深受感動,自此播放列表上多了一條,且囊括舉凡加拿大的白頭海雕、樹屋裡的貓頭鷹、城市裡的游隼,世界各地的鳥爸爸鳥媽媽們,天涯若比鄰,紛紛在YT上出現。但當然,這季節最牽動我心的,必然是大安森林公園的鳳頭蒼鷹
Thumbnail
2024/05/03
我大概是從2020年開始觀看大安森林公園之友基金會贊助台灣猛禽研究會架設的鳳頭蒼鷹育雛直播,深受感動,自此播放列表上多了一條,且囊括舉凡加拿大的白頭海雕、樹屋裡的貓頭鷹、城市裡的游隼,世界各地的鳥爸爸鳥媽媽們,天涯若比鄰,紛紛在YT上出現。但當然,這季節最牽動我心的,必然是大安森林公園的鳳頭蒼鷹
Thumbnail
2024/04/07
我們保護孩子的決心究竟有多少?那應該是無庸置疑的不容動搖,絕不寬貸,即便只是下載持有也絕不容許。 若是,那麼就不該只限於道德要求,而是付諸司法修正。前例可循,美國將未成年保護視為眾人責任,不只限於家庭裡,就算沒有將未成年影片用以營利或與他人分享,依舊是毫不留情的重罪,而且未來禁止與兒童接觸
Thumbnail
2024/04/07
我們保護孩子的決心究竟有多少?那應該是無庸置疑的不容動搖,絕不寬貸,即便只是下載持有也絕不容許。 若是,那麼就不該只限於道德要求,而是付諸司法修正。前例可循,美國將未成年保護視為眾人責任,不只限於家庭裡,就算沒有將未成年影片用以營利或與他人分享,依舊是毫不留情的重罪,而且未來禁止與兒童接觸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這幾天,每到了下午兩點,大家又開始非常留意指揮官報數字。 今天本土來到了14例,境外51例,而死亡1例,比昨天的本土4例、前天的本土12例,算是節節高升。 如果這些數字是手上的股票價格,那該是多好。 每天2點的線上直播,大夥都聚精會神的守在直播前,只想知道每天的數字如何。 大家,都鬆懈了。
Thumbnail
這幾天,每到了下午兩點,大家又開始非常留意指揮官報數字。 今天本土來到了14例,境外51例,而死亡1例,比昨天的本土4例、前天的本土12例,算是節節高升。 如果這些數字是手上的股票價格,那該是多好。 每天2點的線上直播,大夥都聚精會神的守在直播前,只想知道每天的數字如何。 大家,都鬆懈了。
Thumbnail
轉眼之間,每日確診人數破百的日子,也超過十四天好幾天了。
Thumbnail
轉眼之間,每日確診人數破百的日子,也超過十四天好幾天了。
Thumbnail
special issue 06/09 on what will Taiwan evolve 請大家多多支持和鼓勵訂閱這一份電子報:每一天的生活 Daily Michelle 大家好! 你或許不知道,今天 (應該說是昨天了) 這一篇 [特刊],是最後一篇了。謝謝你,如果你曾經閱讀過任何一篇 [特刊
Thumbnail
special issue 06/09 on what will Taiwan evolve 請大家多多支持和鼓勵訂閱這一份電子報:每一天的生活 Daily Michelle 大家好! 你或許不知道,今天 (應該說是昨天了) 這一篇 [特刊],是最後一篇了。謝謝你,如果你曾經閱讀過任何一篇 [特刊
Thumbnail
newsletter 06/03 on i wont do anything today 請大家多多支持和鼓勵訂閱這一份電子報:每一天的生活 Daily Michelle Good Evening! 大家好,平安!原本想要今天完全都不要做一件事情 (這樣說,但還是要寫電子報的),中餐過後想說要來睡
Thumbnail
newsletter 06/03 on i wont do anything today 請大家多多支持和鼓勵訂閱這一份電子報:每一天的生活 Daily Michelle Good Evening! 大家好,平安!原本想要今天完全都不要做一件事情 (這樣說,但還是要寫電子報的),中餐過後想說要來睡
Thumbnail
台灣過去的防疫成功不是靠運氣,只是政府與民間的輕忽卻造成這波急遽升溫的疫情。中央到地方各政府機關前面一年多的準備,疫情猛然加重凸顯出疫苗困境與社會、醫療到教育等諸多環節的不夠周延。防疫驟升至三級之後,少數自私或脫序者的行為不僅浪費社會成本,徒增的風險也讓多數自律配合的民眾被迫分擔。
Thumbnail
台灣過去的防疫成功不是靠運氣,只是政府與民間的輕忽卻造成這波急遽升溫的疫情。中央到地方各政府機關前面一年多的準備,疫情猛然加重凸顯出疫苗困境與社會、醫療到教育等諸多環節的不夠周延。防疫驟升至三級之後,少數自私或脫序者的行為不僅浪費社會成本,徒增的風險也讓多數自律配合的民眾被迫分擔。
Thumbnail
事由 下午指揮中心記者會,指揮官陳時中照例公布今日本土案例,其中包含「校正回歸」確診時間的400例本土個案,瞬間引爆網路討論,認為指揮中心玩文字遊戲的有之、蓋牌有之、質疑何以通報延遲亦有之,至今未休。 關鍵 「病例數目的多寡並不是流行與否的指標。抗疫看的是趨勢,不只是數字。」 此刻全國宛如空城,
Thumbnail
事由 下午指揮中心記者會,指揮官陳時中照例公布今日本土案例,其中包含「校正回歸」確診時間的400例本土個案,瞬間引爆網路討論,認為指揮中心玩文字遊戲的有之、蓋牌有之、質疑何以通報延遲亦有之,至今未休。 關鍵 「病例數目的多寡並不是流行與否的指標。抗疫看的是趨勢,不只是數字。」 此刻全國宛如空城,
Thumbnail
圖片 疫情增溫後,雖然台灣並沒有宣布封城,但人民的自主封城早已開啟,並且也都開始在家工作和上課了。這樣長時間待在家的日子,來到了第四天了,大家的心情還好嗎? 隨著確診數並未減少,“ Stay Home”的時間可能會增長。「或許更讓人害怕的不是病毒,而是不能與想念的人見面的孤獨。」 圖片 新冠肺
Thumbnail
圖片 疫情增溫後,雖然台灣並沒有宣布封城,但人民的自主封城早已開啟,並且也都開始在家工作和上課了。這樣長時間待在家的日子,來到了第四天了,大家的心情還好嗎? 隨著確診數並未減少,“ Stay Home”的時間可能會增長。「或許更讓人害怕的不是病毒,而是不能與想念的人見面的孤獨。」 圖片 新冠肺
Thumbnail
#臺灣郎的疫情日記(2) 連續幾日的三位數確診人數,沒有明顯降溫的感覺,還是著實令人提心吊膽。 Line的訊息傳來大馬友人的訊息「我們單日6000多人確診,大馬失控了⋯⋯」,我也回覆台灣似乎也正在失控中⋯⋯ 友人回覆了我,你們台灣200多人確診,怎能說失控呢? 我說我們是疫情初級生……
Thumbnail
#臺灣郎的疫情日記(2) 連續幾日的三位數確診人數,沒有明顯降溫的感覺,還是著實令人提心吊膽。 Line的訊息傳來大馬友人的訊息「我們單日6000多人確診,大馬失控了⋯⋯」,我也回覆台灣似乎也正在失控中⋯⋯ 友人回覆了我,你們台灣200多人確診,怎能說失控呢? 我說我們是疫情初級生……
Thumbnail
如果現在才是抗疫真正的起點,身為住在所謂「國外」、被封城封到懷疑人生的我,一定要趕來寫一篇封城生活指南,希望能讓在台灣的大家心情好一點。
Thumbnail
如果現在才是抗疫真正的起點,身為住在所謂「國外」、被封城封到懷疑人生的我,一定要趕來寫一篇封城生活指南,希望能讓在台灣的大家心情好一點。
Thumbnail
鼠疫爆發,然後發生了什麼事?小說描繪了數十年前的處置方式,包含封城、隔離、焚燒遺體、食品管制、增建臨時醫院等,其實現代的作法也與當年相差不遠。除了政策方面,整個社會的氛圍和人們的心理狀態也值得注意,古今之間有許多可以相互映照的地方。 封城,採取只進不出的封鎖策略,試圖讓疫情限縮在城市之內,不要擴散到
Thumbnail
鼠疫爆發,然後發生了什麼事?小說描繪了數十年前的處置方式,包含封城、隔離、焚燒遺體、食品管制、增建臨時醫院等,其實現代的作法也與當年相差不遠。除了政策方面,整個社會的氛圍和人們的心理狀態也值得注意,古今之間有許多可以相互映照的地方。 封城,採取只進不出的封鎖策略,試圖讓疫情限縮在城市之內,不要擴散到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