貼現窗口(Discount window)是什麼呢? 這個名詞如果沒有經歷過2008金融海嘯的投資朋友,可能不是這麼多投資人都很熟悉,而最近一兩個月又悄悄的躍上一些財經媒體的版面了,究竟它是什麼? 為什麼最近很多人關注,讓我們繼續看下去吧!
貼現窗口(Discount Window)是什麼
所謂的貼現窗口(Discount window),是各國央行提供給商業銀行的短期資金融資管道。不過在經濟局勢正常的時候來說,商業銀行之間可以互相融通借貸即可以,不太會需要跟央行或是聯準會這種國家機構來借錢,而且過往聯準會的貼現窗口的資金利率,可能會比銀行間互相拆放的利率還要高一點點,因此這個貼現窗口,在過去都被視為商業銀行真的走投無路,無法順利維持流動性下的最後籌資管道。
而如果被外界得知,某家商業銀行必須走到跟央行融資這條路的話,往往會被外界視為流動性風險非常高,可能發生了資金被大量擠兌,或是財務危機等等。這往往會讓這家銀行的短期融資變得更加不容易,或是成本也墊高,因此聯準會雖然會公布貼現窗口的融資使用量,不過只能看到總量,細項的部分,像是哪家銀行融資了多少金額,這個會在兩年後才公開。
也就是說央行提供的這個窗口,主要目的是救急,目的是要讓一些出現短期流動性危機的銀行能夠撐過短期的資金缺口,避免倒閉,而銀行也需要拿出一些國庫券等等的擔保品,才能順利融到這些現金,來度過危機。
為什麼最近很多人在關注聯準會的這個貼現窗口
上述是Bloomberg在十二月的文章中,特別提到這個貼現窗口的融資餘額,
已經默默的創下自疫情爆發後近期的新高了。而事實上,歷史前兩次出現這個貼現窗口融資餘額大幅飆升的時刻,都是重大的經濟黑天鵝事件。一個是2008的雷曼風暴,一個就是2019年的新冠肺炎風暴 (詳細歷年的數據,可以參考
財經M平方的總經數據區)。
因此當這個融資餘額在2022年的11月底又重新站上100億美金關卡之後,就引起了市場的注意,雖然距離金融海嘯的一千多億美金跟新冠肺炎最嚴重時期的五百多億美金還很遙遠,不過在市場氛圍偏空,擔心2023年全球經濟走入衰退的疑慮之下,此時此刻重新站上的一百億,難免會讓人想起過去那兩次不好的回憶。
銀行流動性的系統性風險要來了嗎?
挖,聽起來很可怕,銀行又開始大量跟聯準會的貼現窗口融資,是不是這次升息來的太快太猛,緊縮銀根的狀況下,熱錢變少,導致部分財務體質狀況不佳的銀行,流動性開始出現危機了呢?
直接先說結論,那就是雖然融資餘額在2022的11月底飆升站上了100億美金的大關,不過後續一路下滑,到一月初,融資餘額的水位降到低於40億美金的水平,也就是似乎銀行端的情況好轉不少,償還了不少的融資部位,代表流動性危機有受到控制,距離整體銀行業的流動性系統性危機還非常遠,投資人還不用太過擔心。
雖然一月初的數據,情況有好轉,不過那為什麼2022的11月底會出現餘額飆升的狀況呢? 因為2022年的11月初融資餘額水平在37億美金,短短幾十天,融資餘額瞬間就大增一倍以上,來到100億美金,這感覺就嗅到了一點不尋常的味道。
讓我們回想十一月初,好像隱約斯乎有什麼重大的事件發生? 沒錯,那就是全球第二大虛擬貨幣交易所FTX的倒閉事件(延伸閱讀:
FTX事件懶人包)。
FTX的破產倒閉,堪稱虛擬貨幣圈的雷曼風暴,不只一般小散戶損失慘重,很多大型機構也有為數不少的資產放在FTX,隨著FTX的垮台,這些資產也隨風吹了。而雖然一般銀行並不直接持有虛擬貨幣資產,但是這些一般的商業銀行可能會有大客戶因為遭遇FTX的事件,而必須抽調那些存在傳統商業銀行的資金來補FTX造成的資金缺口。
而因為事件發生的太突然,然後需要抽調的資金又太龐大,造成一些中小型銀行,放貸的部位沒什麼變動下,卻遭遇大客戶大規模的提取資產,於是乎短期的流動性就出現危急,短時間抽調不出這麼多現金來提供FTX受災機構的提取。而市場上同行間同時可能也很多銀行都需要調頭寸,於是一些中小型就更難在同業間取得相對利率合理的短期融資。
而屋漏偏逢連夜雨,如果銀行同業間取得不到相對合理便宜的資金,本來在過往還有一些其他美國政府提供的融資管道,而其他的融資管道,對比貼現窗口可能還會設一些卡關條件,像是借款銀行的股東權益不能為負值,而過去半年,台灣跟美國投資人應該都知道,很多銀行喜歡持有債券部位,在這波升息潮當中,累積的未實現損失都非常驚人,這也部分資本不夠雄厚的中小型銀行,整體股東權益可能淨值就變成負值而喪失借款資格。
於是乎,要解決短期的流動性問題,就只好找上了這個聯準會的貼現窗口。當然這些都是就當時時空背景的推論,要證實是否真的跟推測的依樣,就只好等到兩年後揭露2022年11月份有哪些銀行大量使用這個貼現窗口就知道啦!
現階段可以持續關注這個數值的變化,不過到目前為止,投資人應該還可以先放心,距離達到整個銀行業的流動性系統風險,還非常遙遠,畢竟美國銀行經過雷曼風暴之後,無論是制度跟監管上,都做了一些加強。就算景氣走向衰退,要看到2008那種貼現窗口拿到千億美金規模的史詩級數據,難度應該很高了,不過這篇一樣就當作紀錄我們走過的歷史吧!
免責聲明: 本篇文章僅就公開資訊進行主觀分析,僅供投資朋友參考,不應當做投資依據,投資朋友仍然需要根據自身風險承擔能力作為投資判斷,盈虧自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