雕刻|與Clay一起玩(上)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愛上clay sculpture...
冰冰涼涼濕軟觸感真好
挖去補上
或薄或厚
相當容易雕塑
推推擠擠壓壓捏捏
真的非常有意思

教授要求先留在教室
沒能帶回家玩
期待與Clay一起玩...

========

接觸肖像雕刻,才注意到臉上細微的變化。臉上的五官並非各自獨立,在它們相接處,微妙的角度會使雕像更細緻。

以輕鬆的心情來學習,在體驗藝術創作的過程中,同時體驗出生活的藝術,藝術不遠,在與你選擇的media(媒介)之間的溝通。那可能是粉彩、油料、爵士樂、英文詩、饒舌歌、舞蹈;或是一個寬厚的朋友、智慧的長輩、要糖的小孩、發怒的上司、說謊的政客,在我們認真體驗的每一天之中,溝通。

◎準備
剛開始我們將約4磅(1kg = 2.2 bl.)的caly像做餃子皮的麵團,輾成圓餅狀,然後用拇指下方手的厚度,左右來回敲壓clay,試圖將clay裡可能藏有的空氣氣泡趕出來。將趕出氣泡的圓餅clay,包裹原先早揉好臉般大小的報紙團,為半邊頭型肖像做好準備。

◎測量
以似鉗子的尺規測量頭型實際的大小,由額頭髮線至下巴,再分別測量臉上垂直的部分:額頭/鼻子/下巴,通常的比例是三等份,因人而易,寶寶的額頭比較長,年紀長的,額頭會慢慢縮短;然後是臉的橫線部份,一般是五個眼睛的長度,眼睛與眼睛之間有一個眼睛長,眼的兩方距離髮線約各是一個眼睛長度。如此定好十字的垂直與橫,臉的五官就大致定位了。然而,在製作的過程中,因為clay軟的關係,很容易會因壓擠而縮小或變長,隨時不忘要調整測量。(頭髮部分留最後測量)

◎捏陶
教授在project開始前曾暗示我們,在雕刻自己的過程中,容易放大自己不滿意的缺點。我的鼻子的寬度剛開始,顯然是過大了,好不容易抓出的鼻型,得狠心一點切去過多的部分,然後重新再捏出複雜的弧形。當我們花好長一段時間來回修改一個細微上時,教授要我們互相看作品給修改的建議,離開那個方才不讓自己滿意卻也修不好的地方,因為那將不會有太大的進展,換一個同樣需要進行的做,過些時候再回到那個點時,或許會有新的想法與做法。(一位同學跟我有相同的毛病,她把自己的鼻子捏成了兩倍的大,不知道是不是我說得太直接,下一堂課她沒出現,下下一堂課也沒見到她,她把課退了…)

◎細微
以往畫妝時,五官是各自獨立的,眉毛的形狀,眼睛的線條,為唇型塗滿不等的紅,為配合臉型的兩頰抹些微醺,確定遮掩了眼帶下方的黑,不讓人太靠近發現。但教授走過來,將我眉毛與眼瞼間接近垂直的坡度,改為細微傾斜的平面時,我用手摸摸自己眉毛的下方,真是接近平面的;眼睛外突起的頰骨,像沙漠一樣有不同走向的坡度;最令我驚奇的是下嘴唇和下巴銜接處,是微微收起的平波,而不是以往極力用紅色區隔的立體。

raw-image


=========
越來越多的創作作業掏空我的注意力與耐性,慢慢選擇累了就讓自己休息,然後清早起床,慎重地體驗作品接近完成的階段。那個清早花好長的時間調整頭髮的角度,雖不滿意卻也是自己現階段的心血。

到教室後,我按照教授的進度完成,卻見大多數同學還在掙扎,教授給同學更多時間,而我往下一階段進行。見她大致解釋待會要進行的鑄模步驟,陌生的程序聽得我有點模糊,講解完後,教授來我身邊幫我,將雕像凹陷的部分補起,鼻孔與髮線,還有眼睛細微的變化,見她歷練的手抓起一塊塊陶土塞住,我帶著疑惑的聲音越來越小,「這樣妳會把她『破壞』了」,顯然是知道說這些已太遲,教授告訴我「這只是一場經驗中的學習」。

我想起那場在美術館觀摩西藏砂畫的儀式,那樣花一個星期完成鮮豔美麗的畫作,卻在半小時不到的時間混成灰沙,那時鏡頭下忍不住抹淚的觀眾,還有現在面對自己認真執行作品被摧毀的不捨。嘴裡還叨叨念著,剛才應該拍照下來,教授配合我願意停下手等我,我說「Oh~ it’s okay」,教授重複我的話,似乎不懂我為何如此看重一個不甚完美的練習作品。

raw-image



因為以最傳統的方式學習鑄模與製模的過程,不去顧慮太多難掌控的技術層面,讓我們經驗最簡易與古早的製作,最初的雕像作品後來受了許多損毀,已不再是最初原先的樣子了。

「it’s okay」

盡力之後,
讓該發生的發生。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希浠 刹那之間:
143會員
368內容數
這裡有畫、有歌、有詩,有關於跨域觀察,以及與你分享親近藝術與人文的內容工具和相關創作。
2023/04/14
我會一次又一次重溫,此刻,在一切化為煙雲之前
Thumbnail
2023/04/14
我會一次又一次重溫,此刻,在一切化為煙雲之前
Thumbnail
2023/03/31
手掌大的花瓶放書桌旁,工作累了時,拿起陶瓶聞聞花香,陶器的觸感轉移先前用腦思考的注意力...
Thumbnail
2023/03/31
手掌大的花瓶放書桌旁,工作累了時,拿起陶瓶聞聞花香,陶器的觸感轉移先前用腦思考的注意力...
Thumbnail
2023/03/30
只見我的身體跟著旋轉的陶土一前一後擺動,壓根是陶土在塑我!
Thumbnail
2023/03/30
只見我的身體跟著旋轉的陶土一前一後擺動,壓根是陶土在塑我!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四月中旬春意浪漫的台北,細雨不疾不徐溫柔落下,就算瀟灑淋雨的路人不至於太過狼狽。
Thumbnail
四月中旬春意浪漫的台北,細雨不疾不徐溫柔落下,就算瀟灑淋雨的路人不至於太過狼狽。
Thumbnail
手掌大的花瓶放書桌旁,工作累了時,拿起陶瓶聞聞花香,陶器的觸感轉移先前用腦思考的注意力...
Thumbnail
手掌大的花瓶放書桌旁,工作累了時,拿起陶瓶聞聞花香,陶器的觸感轉移先前用腦思考的注意力...
Thumbnail
只見我的身體跟著旋轉的陶土一前一後擺動,壓根是陶土在塑我!
Thumbnail
只見我的身體跟著旋轉的陶土一前一後擺動,壓根是陶土在塑我!
Thumbnail
說好跟同學交換作品,但我一直試驗,而且完成速度越來越慢,享受陶藝教室寧靜氛圍裡的產出。
Thumbnail
說好跟同學交換作品,但我一直試驗,而且完成速度越來越慢,享受陶藝教室寧靜氛圍裡的產出。
Thumbnail
進來到這個空間,出去後自然要得到這個空間的薰陶,要具有某種不同於來之前的質感。
Thumbnail
進來到這個空間,出去後自然要得到這個空間的薰陶,要具有某種不同於來之前的質感。
Thumbnail
這天為了將凝結的模子自鑄模裡取出,教室內此起彼落重擊聲響,耳膜震地讓人難受。有些同學作品撞擊過程不慎會壞了鑄模,得重新來一回。我的脱模過程還算順利,像製作鑄模時一樣沒有花費太大氣力,輕易取出了模子的成品。再花一堂課時間,重新雕塑石膏的雕像,盡力去修補自己最想要的樣子
Thumbnail
這天為了將凝結的模子自鑄模裡取出,教室內此起彼落重擊聲響,耳膜震地讓人難受。有些同學作品撞擊過程不慎會壞了鑄模,得重新來一回。我的脱模過程還算順利,像製作鑄模時一樣沒有花費太大氣力,輕易取出了模子的成品。再花一堂課時間,重新雕塑石膏的雕像,盡力去修補自己最想要的樣子
Thumbnail
愛上clay sculpture... 冰冰涼涼濕軟觸感真好,挖去補上,或薄或厚 相當容易雕塑,推推擠擠壓壓捏捏,真的非常有意思,真是接觸肖像雕刻,才注意到臉上細微的變化。臉上的五官並非各自獨立,在它們相接處,微妙的角度會使雕像更細緻。 以輕鬆的心情來學習,在體驗藝術創作的過程中,同時體驗出生活的
Thumbnail
愛上clay sculpture... 冰冰涼涼濕軟觸感真好,挖去補上,或薄或厚 相當容易雕塑,推推擠擠壓壓捏捏,真的非常有意思,真是接觸肖像雕刻,才注意到臉上細微的變化。臉上的五官並非各自獨立,在它們相接處,微妙的角度會使雕像更細緻。 以輕鬆的心情來學習,在體驗藝術創作的過程中,同時體驗出生活的
Thumbnail
真正好的畫家是要去安排協調整幅畫面,不會讓一個完美的未完成,失去一整張畫。
Thumbnail
真正好的畫家是要去安排協調整幅畫面,不會讓一個完美的未完成,失去一整張畫。
Thumbnail
【課程】文字工作坊 【講師】江雅筑 之前參加了兩場文字工作坊,之後的實體課程就無法參與了!當時覺得有點可惜,不過看到圖書館有每周三的書寫活動,也覺得是不可多得的祝福。沒想到,上星期接到電話,因為疫情關係改線上,所以每週一都有線上的文字工作坊。我超級喜歡上這堂課,因為老師會引用各種不同的方式來幫助我們
Thumbnail
【課程】文字工作坊 【講師】江雅筑 之前參加了兩場文字工作坊,之後的實體課程就無法參與了!當時覺得有點可惜,不過看到圖書館有每周三的書寫活動,也覺得是不可多得的祝福。沒想到,上星期接到電話,因為疫情關係改線上,所以每週一都有線上的文字工作坊。我超級喜歡上這堂課,因為老師會引用各種不同的方式來幫助我們
Thumbnail
有時候厲害的點子,不一定馬上就會跑出來……有時候是想了十幾個普通的點子,或是根本用不上的點子,它才突然出現。有用的點子不是一下子就出現,它多半藏在沒用的點子裡面......
Thumbnail
有時候厲害的點子,不一定馬上就會跑出來……有時候是想了十幾個普通的點子,或是根本用不上的點子,它才突然出現。有用的點子不是一下子就出現,它多半藏在沒用的點子裡面......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