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棄,就結束了:《灌籃高手THE FIRST SLAM DUNK》

更新 發佈閱讀 8 分鐘

  看完《THE FIRST SLAM DUNK》,內心相當激動。為了在大銀幕盡情欣賞,我還刻意不去複習細節,加上事先知曉是以宮城良田為視角,更是充滿了期待──宮城沒有赤木的身高,也沒有櫻木、流川、三井那樣亮眼的才能,甚至也不是神奈川的第一、第二後衛,他的成長、故事背景卻最少描繪──也就是說,以劇場版有限的時間,他最有發揮的空間。

  結果卻超乎預期。原本擔心只是回饋粉絲,善用這幾年3D模組與動畫技術的進步,把當年沒有製作的山王戰呈現出來──畢竟主題曲一下,漫畫塑造角色的魅力,加上這場最終戰役的精采,過去身為粉絲又怎會不去朝聖一番?令人欣喜的是,井上老師並不以賣舊IP為目的,而是確實以良田為主視角,一部完整電影的敘事,成功展現這場最終決賽。

raw-image

  電影一開始,即呈現9歲的良田和12歲的哥哥宗太一對一鬥牛,失去父親的小兄弟,立下了要當家中隊長與副隊長的約定。說是鬥牛,其實已是備受期待優秀選手的哥哥宗太,在教授良田幾個絕招:

「不要輕易轉身」
「害怕要裝作毫不在意」
「倒地才是勝負關鍵」

  來不及履行的最後一戰,良田接收了哥哥的護腕、背號,和打敗山王的夢想。當進入山王比賽前,用良田戴上兩個護腕開頭,再一筆一筆,按照良田、三井、赤木、流川、櫻木的順序,在銀幕前動起來往前走時,便揭示這個故事將以良田為重心,也是湘北主力球員與山王的重要一戰。

raw-image

  這樣的開場,光是現在回想,就覺得熱血沸騰,心裡卻安定而溫暖。節奏的切換有些雖然出乎意料,但電影很巧妙的在比賽中的關鍵節點,帶出他們做此抉擇的回憶、原因,讓觀眾不只是觀賽者,亦是參賽的選手,同時面對這個關鍵時刻。而整部電影,包括良田的過去,都在詮釋粉絲必極熟悉、在電影裡也有出現,安西老師的那句名言:

「在這裡放棄,比賽就結束了。」

  良田想要完成哥哥的夢想,但小時候的他實力不如宗太;轉學後被霸凌,在球場和三井一對一,因他的優秀防守、泰然自信想起哥哥;之後升上湘北,遇到認定失敗、放棄理想的學長,又被一度放棄社團、卻無法放棄籃球的三井盯上。在頂樓的對峙,因為哥哥,三井的墮落激怒了良田,只對三井動手,正呈現了兩人在此刻對人生的迷惘:這樣(像垃圾)的我,還要不要打籃球?還有沒有能力做夢?

  車禍傷癒後,良田回到沖繩,躲進跟哥哥共有的祕密基地,憶起哥哥的哭泣,和打敗山王的未竟夢想,想像自己代替哥哥在籃球場上完成;當他再度回到湘北,遇到剪掉長髮的三井時,三井說的那句話,亦是回到球場的宮城心裡,共同的體認──「我是很難放棄的人。」這也接上了比賽中,再度在場上筋疲力竭的三井,向對手問起:「我是誰」的原因──一直為曾經荒廢籃球、體力也大不如前感到罪疚的三井,支持著他在球場上奮戰的動力,就是這份對籃球難以放棄的熱愛。

raw-image

  而原作因為魚住削蘿蔔想起「我是我,河田是河田」的赤木,在電影版也增強因過去長時間孤軍奮戰、卻沒有足夠隊友支持的漫長孤獨,更想起剛入學時被學長嘲弄「不要老是想讓別人配合你」「往下俯視的感覺如何」,這些「不可能」、「做不到」的唱衰聲音太長太久,在沮喪自疑時,過去的內化便會加強干擾,就如同電影裡赤木倒下時,在他身邊跳舞的小人──以這種旁觀者的反應來衡量自我價值是浪費時間,你必須把那些干擾的、要你「放棄」的聲音打趴,重新認清自己,才能站起來繼續堅持下去。

raw-image

  原作裡被安西教練說服,選擇先成為「日本第一高中生」的流川,在電影裡同樣面對現役「第一」的選手澤北,也確實面對此刻無力突破的困境──困境會因為堅持而消失嗎?經常不會,但向來表現爭勝意識強烈的流川身上,加強的是「以團隊為重」的柔軟:過去他的表現看似「個人主義」,實非逞能,更非好求個人表現,而是用自己認為最有利的方式為團隊得分;如今一對一贏不過澤北,一味硬拚,就失去了彈性變通的空間。因此求勝的渴望和堅持的毅力,讓流川學會了「傳球」與隊友配合,擴大了攻防的可能性,讓對手難以預測,亂了陣腳,也就增加了獲勝的機會;有了彈性,學習的廣度擴增,也最能在臨場經驗超越過去的自己。

raw-image


  而原先的主角櫻木,在電影版裡則縮小了「因為我是天才」的呼喊,依舊保留了安西教練讓他暫時下場,用最簡單的方式讓他明白自己的優勢,以「門外漢」的樂觀和打破常理的積極,扭轉了下半場一開始的劣勢;更讓他的受傷,面臨「現在」和「未來」的抉擇──而我們都知道他的抉擇:人生能擁有的不就是當下而已嗎?也是這份求勝的執著,讓不傳球的流川和視流川為第一對手的櫻木,在最後的關鍵時刻合作無間,搶下扭轉局勢的四分,捨下敵視,換來我們等了三十年的擊掌。電影裡的慢動作分鏡,呈現了在那一刻放下固執、放下敵對,為了勝利而打碎所有障礙的默契──也是最令人感動的一刻。

raw-image


  這樣看來,主角又轉移了嗎?並不,在出發去全國賽的前一天晚上,良田和家人過他的十七歲生日,揭露他和宗太是同一天,折斷巧克力上名字的舉動,從家人的相處,帶出他們逐漸能共同面對宗太離世的事實;良田寫給母親的信,和母親又開始看宗太過去的比賽,帶出宗太的死帶給他們的傷痕,但良田在不斷摸索、確認的過程,讓他撕掉了原本自卑、自我否決的「很抱歉活下來的是我」,而是更真切的感謝:「或許你討厭籃球,因為那會讓你想到阿宗」,但母親從未要他放棄,還會來看他的比賽,「籃球是讓我活下來的動力,謝謝你讓我打籃球」,不同於哥哥獨自面對失怙之痛,良田在信中展現自身的脆弱,正是克服自卑的表現。同時電影裡亦讓母親表達了自己「不知道該怎麼做才好」的迷惘,但仍選擇後退一步給予支持,讓孩子擁有自我探索與選擇的自由。母親的抉擇,讓良田在為哥哥完成夢想,學會「不要輕易轉身」、「愈是害怕,愈要表現得若無其事」、「倒地才是勝負關鍵」的技術與精神之外,更明白「我是我」,他對籃球的熱愛是真切的,是他懷念哥哥、同時也是自我實現的方式。他不用成為、或者取代哥哥,他只要成為自己,就是最獨一無二的宮城良田──深刻經歷失去/失敗的脆弱,重新認識自己,就會擴充力量向獨立邁進。


  電影裡還增加了澤北向神社許願「想要經驗」的插曲,以山王失敗的痛哭為終──我原本好奇為什麼要加上這一段?但回顧情節就明白:勝負只是這一刻的結果,湘北五位先發球員的過去,不也是面臨各種失敗,但堅持到最後一刻,以團隊發揮超越個人的力量,才換來這次勝利嗎?也有像澤北這樣,具有才慧與努力,只想要更多「經驗」,在球場上也依其個性盡力到最後一刻,真切察覺到自己的弱點,不免要面對失敗的時刻──無論勝負,這些都是珍貴的經驗。所以當結局以宮城前往美國成為選手為終時,我的心中也浮現了「他會很辛苦吧」的念頭,但轉念就想:怕什麼?現在放棄,夢想就結束了。最後的彩蛋呈現宮城家,終於擺出過去收拾起來、不知道如何面對的、宗太的照片,既呈現了宮城家昇華了失去親人的傷痛、好好面對生活;也是面對過往失敗,化為經驗與力量,往前邁步的象徵。

raw-image


  這正是整部《灌籃高手》,也是《THE FIRST SLAM DUNK》這部電影裡,井上老師用一場完整的比賽,反覆強調的信念:失敗既是結束,也是開始;現在放棄,那就一切都結束了。既然往前,我們都有可能創造奇蹟:戰勝害怕失敗的自己,和達成原本如同「打敗山王」、遙不可及的目標。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海藍的沙龍
143會員
248內容數
此沙龍記錄觀影後情節分析與感受想像的筆記,內文全雷,建議觀影後再行閱讀,謝謝。
海藍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3/31
  《獵人兄弟》的原住民身份與父子關係令人聯想到《八尺門的辯護人》的佟寶駒父子,肖與不肖成為彼此的對影。 (內文有雷,推薦觀影後再讀)
Thumbnail
2025/03/31
  《獵人兄弟》的原住民身份與父子關係令人聯想到《八尺門的辯護人》的佟寶駒父子,肖與不肖成為彼此的對影。 (內文有雷,推薦觀影後再讀)
Thumbnail
2025/03/01
日本荻上直子導演第十部電影《圓圈(まる)》,敘述畫家澤田(堂本剛 飾)在意外受傷、遭到解僱之後,偶然所畫的「◯」不知不覺於社群網路瘋傳,更意外受到賞識,認為詮釋了「圓相」,變成了來歷不明的藝術家「澤田」──他卻再也畫不出同樣被賞識的◯,也漸漸開始受到了「圓」的束縛。 (內文有雷,推薦觀影後再讀)
Thumbnail
2025/03/01
日本荻上直子導演第十部電影《圓圈(まる)》,敘述畫家澤田(堂本剛 飾)在意外受傷、遭到解僱之後,偶然所畫的「◯」不知不覺於社群網路瘋傳,更意外受到賞識,認為詮釋了「圓相」,變成了來歷不明的藝術家「澤田」──他卻再也畫不出同樣被賞識的◯,也漸漸開始受到了「圓」的束縛。 (內文有雷,推薦觀影後再讀)
Thumbnail
2024/12/24
 在電影《去唱卡拉OK吧!》裡,讓成田狂兒成功拜託岡聰實成為歌唱老師的動機,在於前者必須度過變成爛歌王的危機,和後者在比賽失利。但推進兩人關係更加緊密的關鍵,卻是兩個角色:和田與玉井。 (本文有雷,推薦觀影後再讀)
Thumbnail
2024/12/24
 在電影《去唱卡拉OK吧!》裡,讓成田狂兒成功拜託岡聰實成為歌唱老師的動機,在於前者必須度過變成爛歌王的危機,和後者在比賽失利。但推進兩人關係更加緊密的關鍵,卻是兩個角色:和田與玉井。 (本文有雷,推薦觀影後再讀)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本片是由同名漫畫改編,作者自己親自當導演跟編劇的劇場版動畫電影。 故事主要在宮城良田的回憶與漫畫最終章湘南對決山王的比賽中切換。 電影版的主角並非漫畫版本的主角櫻木花道,而是以控球後衛宮城良田為主角的故事。
Thumbnail
本片是由同名漫畫改編,作者自己親自當導演跟編劇的劇場版動畫電影。 故事主要在宮城良田的回憶與漫畫最終章湘南對決山王的比賽中切換。 電影版的主角並非漫畫版本的主角櫻木花道,而是以控球後衛宮城良田為主角的故事。
Thumbnail
你有沒有抱持過「朝聖」心情,走進電影院?   我在2023年1月31日這一天,經歷了這一刻,用感官去感受積累超過20年的感動...顫抖、忍住眼淚是我看這部的感受,動畫表現得很像在看一場球賽,很值得到電影院一看再看!這一晚,我得到了那最純粹的感動...! 抓住青春的尾巴;不完美的才是青春 灌籃高手對我
Thumbnail
你有沒有抱持過「朝聖」心情,走進電影院?   我在2023年1月31日這一天,經歷了這一刻,用感官去感受積累超過20年的感動...顫抖、忍住眼淚是我看這部的感受,動畫表現得很像在看一場球賽,很值得到電影院一看再看!這一晚,我得到了那最純粹的感動...! 抓住青春的尾巴;不完美的才是青春 灌籃高手對我
Thumbnail
然而作為電影,它跟平面漫畫是截然不同的媒介,自然會需要不同的剪輯分鏡與編排,且個人更想把它視作一場讓熱愛籃球的人重溯青春記憶的旅程。撇除漫畫迷的記憶而言,若是沒看過漫畫的觀眾來看電影,也會感覺到湘北與山王的比賽引人入勝,因為不管進或不進,不管追分還是失分,每一球背後都有該角色的人格特質或者彼此之間的
Thumbnail
然而作為電影,它跟平面漫畫是截然不同的媒介,自然會需要不同的剪輯分鏡與編排,且個人更想把它視作一場讓熱愛籃球的人重溯青春記憶的旅程。撇除漫畫迷的記憶而言,若是沒看過漫畫的觀眾來看電影,也會感覺到湘北與山王的比賽引人入勝,因為不管進或不進,不管追分還是失分,每一球背後都有該角色的人格特質或者彼此之間的
Thumbnail
於1996年結束動畫播映和漫畫連載的灌籃高手,26年後,挾著不同風情的熱血和同樣的湘北陣容,以高超的技術和細膩的敘事手法,帶來更立體的視覺感受和更真實的人生況味。內容聚焦湘北於全國大賽對戰山王工業的一場賽事,由宮城視角出發,在宮城的故鄉沖繩奏起的響亮運球聲和低沉海濤聲,揭開了電影序幕。
Thumbnail
於1996年結束動畫播映和漫畫連載的灌籃高手,26年後,挾著不同風情的熱血和同樣的湘北陣容,以高超的技術和細膩的敘事手法,帶來更立體的視覺感受和更真實的人生況味。內容聚焦湘北於全國大賽對戰山王工業的一場賽事,由宮城視角出發,在宮城的故鄉沖繩奏起的響亮運球聲和低沉海濤聲,揭開了電影序幕。
Thumbnail
伴隨著許多人童年的《灌籃高手》終於等到全國大賽!相信許多人對《灌籃高手》的印象只停留在打進全國大賽,然後竟然等了時隔26年才等到電影版上映。《灌籃高手》電影版以真人動態捕捉後製作成3DCG動畫,主角則從櫻木、流川切換到原作較少著墨的宮城良田,也因此引起正反兩面評論,至於值不值得看、又或是看完後學到什
Thumbnail
伴隨著許多人童年的《灌籃高手》終於等到全國大賽!相信許多人對《灌籃高手》的印象只停留在打進全國大賽,然後竟然等了時隔26年才等到電影版上映。《灌籃高手》電影版以真人動態捕捉後製作成3DCG動畫,主角則從櫻木、流川切換到原作較少著墨的宮城良田,也因此引起正反兩面評論,至於值不值得看、又或是看完後學到什
Thumbnail
本來看了介紹了解故事是講述宮城並不打算進電影院 但一個陰錯陽差還是跑來看了 因為看過後面漫畫看了很多網路大神製作的版本 所以沒太多期待但從大幕看到各種經典場景也是一種感動 櫻木飛身救球、櫻木傳給流川、櫻木搶回掉球 櫻木對灌籃無效的不甘、三井的意志、流川的傳球 櫻木的絕殺、最後的擊掌等等 如果一些場景
Thumbnail
本來看了介紹了解故事是講述宮城並不打算進電影院 但一個陰錯陽差還是跑來看了 因為看過後面漫畫看了很多網路大神製作的版本 所以沒太多期待但從大幕看到各種經典場景也是一種感動 櫻木飛身救球、櫻木傳給流川、櫻木搶回掉球 櫻木對灌籃無效的不甘、三井的意志、流川的傳球 櫻木的絕殺、最後的擊掌等等 如果一些場景
Thumbnail
昨天看完了。一開始期待著聽到熟悉的片頭曲,看完後覺得,不需要回顧那些曾經的經典,井上雄彥會再成就另一個經典。
Thumbnail
昨天看完了。一開始期待著聽到熟悉的片頭曲,看完後覺得,不需要回顧那些曾經的經典,井上雄彥會再成就另一個經典。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