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最稀奇古怪的5種槍

更新 發佈閱讀 2 分鐘


引言:

世界上有許多千奇百怪的槍械。

本次要介紹的是,其中五種最稀奇古怪的槍。


raw-image

第5名 : 彎管槍

這種槍的槍管是彎曲的,射出來的子彈可以轉彎。

最先被二戰時的德國發明。

使用這種槍進行射擊時,可以躲藏在牆角落或遮蔽物的後方。

因此可避免正面交鋒所造成的損傷。

不過這種槍依然存在一些缺點,例如射擊時會對槍管造成很大的損傷。

所以平均每把只能射100到300發左右就報廢了。


raw-image

第4名 : 墓地槍

它被發明於18世紀。

當時歐洲的盜屍問題嚴重。

有些人為了應付盜屍賊,就發明出了墓地槍。

這種槍設有機關和絆線。

只要使用時,將它佈置在墓地周圍隱藏的位置。

之後一旦有盜屍賊經過,並且碰到絆線的話...

那麼就可以送去一起陪葬了。


raw-image

第3名 : 手機手槍

這種長得像手機的槍問世於2016年。

它是一種可折疊式手槍,擁有兩支槍管。

它在折疊後能偽裝成一台手機,十分方便攜帶。


raw-image

第2名 : 納粹皮帶扣槍

這種槍發明於二戰時的德國。

皮帶扣上擁有4根槍管。

這種槍的用途是拿來暗殺或自衛。

不過實際上它的產量只有12個左右,市面上流通的大多是仿製品。

因此極為罕有。


raw-image

第1名 : 鑰匙槍

這種槍最早可以追溯到17世紀。

當時為了給監獄裡的獄警而設計的。

這種槍不但能發射子彈,還能夠打開牢門掛鎖。

簡直一舉兩得。

不過缺點是射程很短,而且每次裝填後只能發射一槍。

由於實用性不高,所以到了19世紀中葉就被淘汰了。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Deeper Sa的沙龍
2會員
6內容數
Deeper Sa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3/01/17
引言: 大家猜想得到,一款遊戲拍賣的價格,到底可以有多貴呢? 以下就為大家細數一下,史上最貴的三個遊戲卡帶吧。 第三名 : 初代「薩爾達傳說」 在2021年7月份的時候。 美國拍賣市場上,拍賣出一盒生產於1987年,並且全新未開封的「薩爾達傳說」的遊戲卡帶。 拍賣價以87萬美金成交。 其保存的良好程
Thumbnail
2023/01/17
引言: 大家猜想得到,一款遊戲拍賣的價格,到底可以有多貴呢? 以下就為大家細數一下,史上最貴的三個遊戲卡帶吧。 第三名 : 初代「薩爾達傳說」 在2021年7月份的時候。 美國拍賣市場上,拍賣出一盒生產於1987年,並且全新未開封的「薩爾達傳說」的遊戲卡帶。 拍賣價以87萬美金成交。 其保存的良好程
Thumbnail
2023/01/17
令人出乎意料的是,還真的有許多人花錢去扭。 那麼照片中的這些人到底是誰? 它的設計理念又是甚麼? 根據
Thumbnail
2023/01/17
令人出乎意料的是,還真的有許多人花錢去扭。 那麼照片中的這些人到底是誰? 它的設計理念又是甚麼? 根據
Thumbnail
2023/01/17
可是問題來了... 如果要保留電話亭的通話功能,每年都需要花費500英鎊來維護。 於是「威
Thumbnail
2023/01/17
可是問題來了... 如果要保留電話亭的通話功能,每年都需要花費500英鎊來維護。 於是「威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透過蝦皮分潤計畫,輕鬆賺取零用金!本文分享5-6月實測心得,包含數據流程、實際收入、平臺優點及注意事項,並推薦高分潤商品,教你如何運用空閒時間創造被動收入。
Thumbnail
透過蝦皮分潤計畫,輕鬆賺取零用金!本文分享5-6月實測心得,包含數據流程、實際收入、平臺優點及注意事項,並推薦高分潤商品,教你如何運用空閒時間創造被動收入。
Thumbnail
單身的人有些會養寵物,而我養植物。畢竟寵物離世會傷心,植物沒養好再接再厲就好了~(笑)
Thumbnail
單身的人有些會養寵物,而我養植物。畢竟寵物離世會傷心,植物沒養好再接再厲就好了~(笑)
Thumbnail
不知你有沒有過這種經驗?衛生紙只剩最後一包、洗衣精倒不出來,或電池突然沒電。這次一次補貨,從電池、衛生紙到洗衣精,還順便分享使用心得。更棒的是,搭配蝦皮分潤計畫,愛用品不僅自己用得安心,分享給朋友還能賺回饋。立即使用推薦碼 X5Q344E,輕鬆上手,隨時隨地賺取分潤!
Thumbnail
不知你有沒有過這種經驗?衛生紙只剩最後一包、洗衣精倒不出來,或電池突然沒電。這次一次補貨,從電池、衛生紙到洗衣精,還順便分享使用心得。更棒的是,搭配蝦皮分潤計畫,愛用品不僅自己用得安心,分享給朋友還能賺回饋。立即使用推薦碼 X5Q344E,輕鬆上手,隨時隨地賺取分潤!
Thumbnail
身為一個典型的社畜,上班時間被會議、進度、KPI 塞得滿滿,下班後只想要找一個能夠安靜喘口氣的小角落。對我來說,畫畫就是那個屬於自己的小樹洞。無論是胡亂塗鴉,還是慢慢描繪喜歡的插畫人物,那個專注在筆觸和色彩的過程,就像在幫心靈按摩一樣,讓緊繃的神經慢慢鬆開。
Thumbnail
身為一個典型的社畜,上班時間被會議、進度、KPI 塞得滿滿,下班後只想要找一個能夠安靜喘口氣的小角落。對我來說,畫畫就是那個屬於自己的小樹洞。無論是胡亂塗鴉,還是慢慢描繪喜歡的插畫人物,那個專注在筆觸和色彩的過程,就像在幫心靈按摩一樣,讓緊繃的神經慢慢鬆開。
Thumbnail
世界上最稀奇古怪的5種槍的簡介
Thumbnail
世界上最稀奇古怪的5種槍的簡介
Thumbnail
掘壕固守並非新觀念,鐵絲網也可以當作是障礙物的延伸,只不過配合速射武器後,產生了極為暴力式的回饋。這讓密集陣形徹徹底底退出戰場,第二次世界大戰就再也沒看到密集衝鋒過。但我們可以說,第一次世界大戰還在使用的戰術,以及相關的陣形觀念,全盤的錯誤嗎?那可不。
Thumbnail
掘壕固守並非新觀念,鐵絲網也可以當作是障礙物的延伸,只不過配合速射武器後,產生了極為暴力式的回饋。這讓密集陣形徹徹底底退出戰場,第二次世界大戰就再也沒看到密集衝鋒過。但我們可以說,第一次世界大戰還在使用的戰術,以及相關的陣形觀念,全盤的錯誤嗎?那可不。
Thumbnail
線列步兵的出現,主要是集中火力,然後在敵軍陣形上打出一個洞。到此為此的思維,跟傳統冷兵器的陣形沒有太大的差異,但隨著技術進步,轉變越來越快。 人類躲不開子彈,在這種情況下,繼續維持線列步兵,只是徒增傷亡而已。從拿破崙戰爭開始,到普魯士統一戰爭、美國南北戰爭後,線列步兵確定退出戰場,變成散兵陣形。
Thumbnail
線列步兵的出現,主要是集中火力,然後在敵軍陣形上打出一個洞。到此為此的思維,跟傳統冷兵器的陣形沒有太大的差異,但隨著技術進步,轉變越來越快。 人類躲不開子彈,在這種情況下,繼續維持線列步兵,只是徒增傷亡而已。從拿破崙戰爭開始,到普魯士統一戰爭、美國南北戰爭後,線列步兵確定退出戰場,變成散兵陣形。
Thumbnail
在熱兵器時代開始進入戰場後,密集方陣就開始退出有火器的會戰了,筆者還是再強調一次,這不是瞬間改變,而是根據火器的數量與技術提高,漸進的過程。 隨著時代演進,戰場上的野戰砲與火槍越來越多,密集陣形就越來越沒意義,此時的火槍兵陣形,縱陣常用於行軍前進,冷兵器陣形的章節解釋過轉換成橫陣的便利性。
Thumbnail
在熱兵器時代開始進入戰場後,密集方陣就開始退出有火器的會戰了,筆者還是再強調一次,這不是瞬間改變,而是根據火器的數量與技術提高,漸進的過程。 隨著時代演進,戰場上的野戰砲與火槍越來越多,密集陣形就越來越沒意義,此時的火槍兵陣形,縱陣常用於行軍前進,冷兵器陣形的章節解釋過轉換成橫陣的便利性。
Thumbnail
冷兵器時代的陣型,某種程度上可以預測到對應的變化結果,還算是相當有趣。常見的縱陣轉橫陣,橫陣轉變為半包圍或是反過來的圓陣陣型,極為考驗將領的統御力,更可以看出一個國家的國力,以及政治管理技術的優劣。但這些進入到火槍時代後,開始有了一些變化,怎樣的變化?
Thumbnail
冷兵器時代的陣型,某種程度上可以預測到對應的變化結果,還算是相當有趣。常見的縱陣轉橫陣,橫陣轉變為半包圍或是反過來的圓陣陣型,極為考驗將領的統御力,更可以看出一個國家的國力,以及政治管理技術的優劣。但這些進入到火槍時代後,開始有了一些變化,怎樣的變化?
Thumbnail
芬蘭軍隊是一個「萬國牌」用戶,他們用過各式各樣、來自各國的武器,從大西洋彼岸的美國,到太陽東昇之國日本的武器,都來到過這寒冷的北方之地。曾被調侃為「能開槍的長矛」—有坂步槍,也曾經被芬蘭人使用過。他們的使用心得如何呢?這些遠渡重洋的武器有什麼樣的歷程呢?今天我們就來看看日本步槍在芬蘭的故事吧!
Thumbnail
芬蘭軍隊是一個「萬國牌」用戶,他們用過各式各樣、來自各國的武器,從大西洋彼岸的美國,到太陽東昇之國日本的武器,都來到過這寒冷的北方之地。曾被調侃為「能開槍的長矛」—有坂步槍,也曾經被芬蘭人使用過。他們的使用心得如何呢?這些遠渡重洋的武器有什麼樣的歷程呢?今天我們就來看看日本步槍在芬蘭的故事吧!
Thumbnail
前兩篇介紹了關於手榴彈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時的功用和進展,後面幾篇會著重在同盟國和協約國各自發明的手榴彈和戰術運用。
Thumbnail
前兩篇介紹了關於手榴彈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時的功用和進展,後面幾篇會著重在同盟國和協約國各自發明的手榴彈和戰術運用。
Thumbnail
第一次世界大戰前的手榴彈 發展 早在20世紀以前,歐洲諸國就已經有很多雛形版手榴彈了
Thumbnail
第一次世界大戰前的手榴彈 發展 早在20世紀以前,歐洲諸國就已經有很多雛形版手榴彈了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