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宗元 鄭愁予 陳列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推薦陳列那三本散文。
閱讀
柳宗元<始得西山宴遊記>跟
鄭愁予<寂寞的人坐著看花>、
陳列<永遠的山>的心得——
透過閱讀,
可以認識古今的奇才思維,
可以看見偉大的生命境界。
比方:
鄭愁予〈寂寞的人坐著看花〉
柳宗元〈始得西山宴遊記〉。
一是現代詩,一是古代散文,
看似毫不相干,
不過透過對比,
可以發現
古典與現代相呼應的生命境界。
「心凝形釋,與萬化冥合」者,
不正是「擁懷天地的人」。
而那「簡單的寂寞」,其實不孤單,
正跟「悠悠乎與灝氣俱,而莫得其涯;
洋洋乎與造物者遊,而不知其所窮」
互相啟發。
若再思索
王國維「有我之境」、「無我之境」,
閱讀的喜樂,
想必更痛快淋漓──
想親自到太魯閣看看那「山巔之月」,
感受那中央山脈如何「粗枝大葉」。
人只能用語言思考,
只有熟悉這套工具,
才可能信賴自己思考後的判斷。
好文章的價值觀,通常都是美善的。
能夠效法或參酌,
以引導自己人生道路上的價值判斷,
即使不能成為孔子、
蘇格拉底那樣的聖賢,
至少不會成為謝依涵、
鄭捷那樣大奸大惡之徒。
孔子大家都很熟悉,就不多說,
但為什麼會提到蘇格拉底呢?
你可以從
〈蘇格拉底答辯辭〉看見真正的智慧,
也可以從〈科賴陀篇〉,
了解他如何犧牲小我,成就大我。
這兩篇文章都在柏拉圖原著,
呂健忠翻譯的
《蘇格拉底之死》(書林出版)。
另外,當你被人誤解或貶低時,
也可以想想,
連蘇格拉底都能在
洋洋灑灑地答辯之後,
依然被雅典法庭判處死刑,
我們不過是販夫走卒,
不被了解或認同又算什麼。
常聽到一句話:「文窮而後工。」
是說文章常常在人困頓時,
才寫得好。
以柳宗元來說,
先後被貶到荒僻的永州、柳州,
也才有教化無數人類的
「永州八記」、〈黔之驢〉等寓言。
這是「成就自己,照亮他人」的典範。
再回到〈始得西山宴遊記〉來說,
他寫下自己痛苦的人生際遇,
也示範了如何在艱難中調整心境。
文中,西山的特出之處,
跟其他小山丘不同類的地方,
在於時間上,跟大氣一起,
沒有開始與結束;
而空間上,跟天地共存,
廣闊而沒有邊際。
於是當柳河東被黑夜吞沒,
心神凝聚到解脫了形體的束縛,
跟自然萬物融合為一時,「他」
不存在了,既然他不存在,
他的痛苦自然也就不在。
而西山如他,他是西山;
西山與大自然一體,
他也融入其中。
這讓我想起陳列在散文集
《永遠的山》中,
頻頻寫道,
自己如何在玉山的深林中,
孤獨卻愉悅。
那樣的人生境界,離我很遠,
但讓我想到「人到無求品自高」。
孔子也認為,無慾則剛。
修養果然是
平平淡淡、簡簡單單比較容易,
遇到人,遇到事,就變得困難了。
或許這是顏淵、范仲淹這樣的偉人,
之所以選擇簡樸生活的原因,
因為生活簡樸,自然寡欲,
可以專心於學問,情操自然貴重。
也或許就是梭羅
在《湖濱散記》中所強調的──
全世界所有文明當中,
那些最有智慧的人,
都過著比貧窮還簡單的生活。
唉!知道只是知識,做到才是智慧。
我能寫這些,不過是知道而已。
期盼有耐心讀到這的人,
可以有點收穫,不覺得浪費時間。
且不說蘇格拉底、屈原、陶潛、蘇軾,
看看《始得西山宴遊記》,
讀讀《寂寞的人坐著看花》,
翻翻《永遠的山》,
就知道「古來聖賢皆寂寞」,
所言不虛。
avatar-img
6.3K會員
1.8K內容數
叔本華認為不孤獨就庸俗,似乎有道理。目前比較喜歡艾蜜莉‧狄金生那樣,有點與世隔絕,或許像陶淵明說的:「常著文章自娛,頗示己志。忘懷得失,以此自終。」寫詩在我而言,有點像原始人結束了一天的生活,穴居時就著柴火,在牆上塗鴉白天那頭絕美的水鹿。也像是漫遊散步的方式、胡思亂想的方式。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李四郎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往事如同深夜街巷傳來 汽車行駛由遠而近由近而遠 寧靜癒合了從前 照片裡有生日蛋糕 記憶原野上一朵朵可口 永不凋萎 低溫不知道死亡還要多久 熄燈意味著沒有要等待 被窩裡就是太空中
從出生開始,除夕就是早起洗澡,然後拿香拜拜、燒紙錢,開始一整天跟著家人行動的生活──年夜飯、紅包、沖天炮、水鴛鴦、仙女棒、守歲、等大人打麻將……。年近半百依然不外乎迎合、配合。回顧年少時,無論當兵或打工,只要有機會除夕不在家,我都傾向於選擇留營、加班。也許是因為高敏感的我,對於跟無感或粗線條的人相處
作詩而神入 彷彿太陽陶醉於自己光芒裡 飆車也會融入心流當中 像登山時偶爾會超級關注於當下 或許如同講課跟調整呼吸時 「我」跟時間、空間都不存在了 但是比真實更深刻 可能跟《影子籃球員》進入zone一樣 注意力澈底釋放 比任何喜悅都快樂卻又心如止水 人生或許值得這樣活著 這樣死去
低溫如巨蟒穿進紗門 飛騰於室內 電暖爐像火龍追咬住頸部 關上玻璃門擋住寒流入侵 被窩養胖了好多美夢
影子關注日光 腳步聲關注遠方 觀音山關注著淡水河 河面瀲灩地關注出海口 念頭關注起少年沙崙海水浴場 沙灘關注於維持細緻平坦 硬漢嶺關注獵鳶翱翔天際
細雨點點灑滿高山上 雲氣輕柔地撫過起伏林野 木屋又亮又暖彷彿木炭燒紅了 有張臉呵氣在玻璃窗 手指畫了雙笑眼瞇瞇 我騎著機車經過 指節凍僵幾乎沒有知覺 仍然慎重地操控油門跟平衡 深怕打滑
往事如同深夜街巷傳來 汽車行駛由遠而近由近而遠 寧靜癒合了從前 照片裡有生日蛋糕 記憶原野上一朵朵可口 永不凋萎 低溫不知道死亡還要多久 熄燈意味著沒有要等待 被窩裡就是太空中
從出生開始,除夕就是早起洗澡,然後拿香拜拜、燒紙錢,開始一整天跟著家人行動的生活──年夜飯、紅包、沖天炮、水鴛鴦、仙女棒、守歲、等大人打麻將……。年近半百依然不外乎迎合、配合。回顧年少時,無論當兵或打工,只要有機會除夕不在家,我都傾向於選擇留營、加班。也許是因為高敏感的我,對於跟無感或粗線條的人相處
作詩而神入 彷彿太陽陶醉於自己光芒裡 飆車也會融入心流當中 像登山時偶爾會超級關注於當下 或許如同講課跟調整呼吸時 「我」跟時間、空間都不存在了 但是比真實更深刻 可能跟《影子籃球員》進入zone一樣 注意力澈底釋放 比任何喜悅都快樂卻又心如止水 人生或許值得這樣活著 這樣死去
低溫如巨蟒穿進紗門 飛騰於室內 電暖爐像火龍追咬住頸部 關上玻璃門擋住寒流入侵 被窩養胖了好多美夢
影子關注日光 腳步聲關注遠方 觀音山關注著淡水河 河面瀲灩地關注出海口 念頭關注起少年沙崙海水浴場 沙灘關注於維持細緻平坦 硬漢嶺關注獵鳶翱翔天際
細雨點點灑滿高山上 雲氣輕柔地撫過起伏林野 木屋又亮又暖彷彿木炭燒紅了 有張臉呵氣在玻璃窗 手指畫了雙笑眼瞇瞇 我騎著機車經過 指節凍僵幾乎沒有知覺 仍然慎重地操控油門跟平衡 深怕打滑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列子公案連載開始,想理解當今學界如何離譜,竟連這些謬論都能相信,想要理解號稱民國第一才子的錢鍾書的真實水平,務必看完連載!才能知道神是怎麼造出來的!
Thumbnail
本文選自《柳河東集》,為〈永州八記〉的第三篇,屬雜記類古文。旨在記敘鈷鉧潭西小丘的奇景,並寄託作者政治改革的抱負與懷才不遇的感慨。 唐順宗永貞元年,柳宗元參與王叔文政治改革失敗,被貶為永州司馬,由於地處蠻荒,司馬又為閒職,故常自放於山水間,將個人困頓鬱悶之心,寄託在詩文中,寫下不少膾炙人口的作品,
玄都觀裡桃千樹,盡是劉郎去後栽。 前言 在之前的《劉禹錫》一文中,曾比較劉禹錫與柳宗元在被貶謫後,其因應方式的大相逕庭—兩人是同榜進士,而且是紀輕輕(21.22歲)就考中進士,雄心壯志,勃然而發,亟欲有所作為,可惜改革因故中道而廢,相關人士或死,或直接被放逐邊疆(包括二人),擔任閒職—,柳氏一直
2024/07/19 樹影 你達達的馬蹄聲是個美麗的意外, 你決定暫時歇歇伸伸腿。 踏著穩定的跫音朝向那扇門扉走去。 也許你敲敲門, 我開門爲你奉上一杯茶; 你喝茶了,道謝,去往你的歸處。 也許你敲敲門, 我只開一道門縫給你一杯茶, 你道謝,喝茶,然後徑直走了。 只是
Thumbnail
    鄭愁予,本名鄭文韜,著名現代詩詩人。鄭愁予出版有詩集《夢土上》、《窗外的女奴》、《衣缽》、《燕人行》、《雪的可能》、《刺繡的歌謠》、《寂寞的人坐著看花》等多種。
Thumbnail
這篇文章分為三個部份,以柳宗元的〈種樹郭橐駝傳)為核心,結合作家生平、塔羅占卜與延伸閱讀,分享國文教學心得: 壹、你認識的,是哪一個柳宗元? 貳、從教育的角度閱讀〈種樹郭橐駝傳〉(含塔羅占卜) 參、延伸讀這本:池上彰,《我們為什麼要讀書?為什麼要工作?》,采實文化,2022
Thumbnail
竹裏館 唐代王維 獨坐幽篁裏,彈琴復長嘯。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 這首詩是王維山水田園詩的代表作之一。詩中描繪了詩人隱居山林、怡然自得的生活情景,表達了詩人對自然山水和自由生活的熱愛。詩的語言清麗淡雅,意境幽遠。首聯以「獨坐」點明主人公的孤獨,以「幽篁」點明環境的清幽。頷聯以「深林」強調
Thumbnail
本詩是讀 柳宗元 〈始得西山宴遊記〉後,有所感,故有所吟。
Thumbnail
登幽州臺歌 唐代陳子昂 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 這兩句詩用對偶句式,語氣激越,感情強烈。前兩句用排比、誇張的手法,寫出了詩人登高望遠所看到的景象:眼前空曠無垠,看不到古人,也看不到來者。這不僅是眼前之景,更是心中之景。詩人放眼歷史,看不到可以比肩的先賢,也看不到
Thumbnail
溪居 唐代柳宗元 久爲簪組累,幸此南夷謫。閒依農圃鄰,偶似山林客。 曉耕翻露草,夜榜響溪石。來往不逢人,長歌楚天碧。 長期在官場上奔波勞碌,感到身心疲憊。終於,他被貶谪到了南方夷狄之地。作者在農家菜圃旁結廬而居,過著清閒淡泊的生活。他時而耕田,時而泛舟,怡然自得。在滁州過著與世隔絕的生活,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列子公案連載開始,想理解當今學界如何離譜,竟連這些謬論都能相信,想要理解號稱民國第一才子的錢鍾書的真實水平,務必看完連載!才能知道神是怎麼造出來的!
Thumbnail
本文選自《柳河東集》,為〈永州八記〉的第三篇,屬雜記類古文。旨在記敘鈷鉧潭西小丘的奇景,並寄託作者政治改革的抱負與懷才不遇的感慨。 唐順宗永貞元年,柳宗元參與王叔文政治改革失敗,被貶為永州司馬,由於地處蠻荒,司馬又為閒職,故常自放於山水間,將個人困頓鬱悶之心,寄託在詩文中,寫下不少膾炙人口的作品,
玄都觀裡桃千樹,盡是劉郎去後栽。 前言 在之前的《劉禹錫》一文中,曾比較劉禹錫與柳宗元在被貶謫後,其因應方式的大相逕庭—兩人是同榜進士,而且是紀輕輕(21.22歲)就考中進士,雄心壯志,勃然而發,亟欲有所作為,可惜改革因故中道而廢,相關人士或死,或直接被放逐邊疆(包括二人),擔任閒職—,柳氏一直
2024/07/19 樹影 你達達的馬蹄聲是個美麗的意外, 你決定暫時歇歇伸伸腿。 踏著穩定的跫音朝向那扇門扉走去。 也許你敲敲門, 我開門爲你奉上一杯茶; 你喝茶了,道謝,去往你的歸處。 也許你敲敲門, 我只開一道門縫給你一杯茶, 你道謝,喝茶,然後徑直走了。 只是
Thumbnail
    鄭愁予,本名鄭文韜,著名現代詩詩人。鄭愁予出版有詩集《夢土上》、《窗外的女奴》、《衣缽》、《燕人行》、《雪的可能》、《刺繡的歌謠》、《寂寞的人坐著看花》等多種。
Thumbnail
這篇文章分為三個部份,以柳宗元的〈種樹郭橐駝傳)為核心,結合作家生平、塔羅占卜與延伸閱讀,分享國文教學心得: 壹、你認識的,是哪一個柳宗元? 貳、從教育的角度閱讀〈種樹郭橐駝傳〉(含塔羅占卜) 參、延伸讀這本:池上彰,《我們為什麼要讀書?為什麼要工作?》,采實文化,2022
Thumbnail
竹裏館 唐代王維 獨坐幽篁裏,彈琴復長嘯。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 這首詩是王維山水田園詩的代表作之一。詩中描繪了詩人隱居山林、怡然自得的生活情景,表達了詩人對自然山水和自由生活的熱愛。詩的語言清麗淡雅,意境幽遠。首聯以「獨坐」點明主人公的孤獨,以「幽篁」點明環境的清幽。頷聯以「深林」強調
Thumbnail
本詩是讀 柳宗元 〈始得西山宴遊記〉後,有所感,故有所吟。
Thumbnail
登幽州臺歌 唐代陳子昂 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 這兩句詩用對偶句式,語氣激越,感情強烈。前兩句用排比、誇張的手法,寫出了詩人登高望遠所看到的景象:眼前空曠無垠,看不到古人,也看不到來者。這不僅是眼前之景,更是心中之景。詩人放眼歷史,看不到可以比肩的先賢,也看不到
Thumbnail
溪居 唐代柳宗元 久爲簪組累,幸此南夷謫。閒依農圃鄰,偶似山林客。 曉耕翻露草,夜榜響溪石。來往不逢人,長歌楚天碧。 長期在官場上奔波勞碌,感到身心疲憊。終於,他被貶谪到了南方夷狄之地。作者在農家菜圃旁結廬而居,過著清閒淡泊的生活。他時而耕田,時而泛舟,怡然自得。在滁州過著與世隔絕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