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同老人家說的:年味淡了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印象是從高中開始,時常聽到年紀大點的長輩在過年時提到:
「年味淡了。」
今年算是出社會後的第一次過年,似乎我也微微感受到那個意思,對於除夕時的團圓飯好像沒有那麼期待了,畢竟,平常慶生、約會都吃得比團圓飯更加豐盛吧。
今年也是先和飯店訂好,在下午三四點去拿回來。除夕夜的菜色,如同往年,一定有一甕佛跳牆,有長年菜,有個涼菜拼盤,每年都很好奇,我們到底花了多少錢在那個甕上。
回到「年味淡了」這個問題,多少跟疫情有關。
自兩三年前疫情爆發,每次遇到過年,我都會用「疫情嚴峻、不宜外出」為由而留在台北,不用跑去南部和那些一年見一次的超遠房親戚寒暄。隨著一年一年過去,家族似乎也適應這種過年模式,今年甚至省去了邀約的形式,因此初一時,我們全家待在家中未曾出門。
就是這樣一年又一年吧,疫情的生活模式要求大家保持距離,並且給我們一個疏離的好藉口,如此冠冕堂皇。返鄉人數變少了,台北不再如往年過年一樣,像是末日場景或是喪屍片片場,人煙稀少到可怕。
或許有一天,過年會變成單純的連假吧。
avatar-img
0會員
6內容數
簡單來說,就是在唬爛,完全不具真實性,就當作是人生中的突發奇想。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用戶名(18)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你知道為什麼薑母鴨叫做薑母鴨嗎? 你一定不知道,或者,你知道的是錯的。 這個真相,讓兩千三百萬人都驚呆了。
人類的關係真是錯綜複雜,至今不理解他們到底是怎麼了。
你知道為什麼薑母鴨叫做薑母鴨嗎? 你一定不知道,或者,你知道的是錯的。 這個真相,讓兩千三百萬人都驚呆了。
人類的關係真是錯綜複雜,至今不理解他們到底是怎麼了。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你,是誰?」   『我是你的影子、你的朋友、你最能信任的人!』   「朋友?」   『沒錯!我是你的朋友!』   ⋯⋯   莫非是心智未安,所以出現幻覺?   莫非是被妖邪纏上,致使心神不寧?   莫非是童稚之心作祟,使其與任何事物都能對話?   白聖家相當重視這突然出現在⋯⋯
Thumbnail
戲如人生 人生如同一場戲劇性 過往的種種 如今看來 就像是敷衍 每一日的故事情節 每一句天花亂墬 訴說著 內心那不切實際的夢 電影般時刻 有長也有短 情節中 深深體悟到 何謂是情 何謂是痛 所謂愛 已經不是能夠用說的 才能 體
Thumbnail
一位上班族在職場上奮鬥多年,然而當退休年齡逼近時,突然面臨公司政策,讓他感到心灰意冷。本文描述了這位上班族面臨的現實問題。
Thumbnail
友人M 去石牌的路上,S提起許久未見面的M 我說:天氣冷一點,找M一起吃火鍋吧。 後記: 失聯的只有M嗎? 好像連S都不再聯繫了。 友情的連結,經過無情的歲月也漸漸脆化。 他們,如同再也搜尋不到的網路連結。
  我一直覺得資訊太多了。我們每天會不斷地從網路上得到資訊,那一部分是被動的,譬如說,那些最有熱度的新聞事件,他們會突破我原來已經關注的領域,在各個社群網站的河道朝我的方向衝過來。這並不是說我選擇性地看或不看就能夠去避免的。
Thumbnail
舊曆年的年味,一年一年的淡去。 不知是因為我們都已長大成年,身上背負了過多的生活、經濟壓力的關係?還是因為我們的心已不復童年的純真無慮?
Thumbnail
轉眼間,年節假期也過了,算一算也就一週,說長不長,要說短,也確實蠻短的,但比起過節,這次更像是單純度過一個比較長的週末。
Thumbnail
家裏的傳統是反傳統的,過年總是要往國外跑來避開人潮。從國中以後就鮮少留在台灣過年,但大學時期的疫情攪亂了一切。至從上次越南的下龍灣之旅後,家裏已經隔了三年左右沒有一同出國放鬆玩樂了。 去年已經和女友去了寒冷的歐洲國度來慶祝聖誕節,所以今年的過年才是至疫情結束以來我們的第一個過年。在今天整理從國外回
Thumbnail
小時候很期待過年, 因過年所有的離鄉人都回家團聚, 爸媽帶著我們坐上擁擠的遊覽車回嘉義, 記得我最高興的是和一群堂、表兄弟姊妹在一起玩, 我們幾乎一年見面不到5根手指頭, 在鄉下過年玩的花樣可多了, 三合院充滿著大人小孩的打牌聲、笑聲。 ============== 現在過年好忙
「人生如戲」原來真的是真的,一生難忘的農曆新年。本來快樂地開啟了自己美好的2024年,突然被這種事打破了平靜的一切。 除夕夜和年初一,一如往常地在家吃團圓飯,只不過能感覺得出四周氣壓有點低,有點冰。 年初二,終於父親又回到了平時他的日常作息,又連續好幾天不回家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你,是誰?」   『我是你的影子、你的朋友、你最能信任的人!』   「朋友?」   『沒錯!我是你的朋友!』   ⋯⋯   莫非是心智未安,所以出現幻覺?   莫非是被妖邪纏上,致使心神不寧?   莫非是童稚之心作祟,使其與任何事物都能對話?   白聖家相當重視這突然出現在⋯⋯
Thumbnail
戲如人生 人生如同一場戲劇性 過往的種種 如今看來 就像是敷衍 每一日的故事情節 每一句天花亂墬 訴說著 內心那不切實際的夢 電影般時刻 有長也有短 情節中 深深體悟到 何謂是情 何謂是痛 所謂愛 已經不是能夠用說的 才能 體
Thumbnail
一位上班族在職場上奮鬥多年,然而當退休年齡逼近時,突然面臨公司政策,讓他感到心灰意冷。本文描述了這位上班族面臨的現實問題。
Thumbnail
友人M 去石牌的路上,S提起許久未見面的M 我說:天氣冷一點,找M一起吃火鍋吧。 後記: 失聯的只有M嗎? 好像連S都不再聯繫了。 友情的連結,經過無情的歲月也漸漸脆化。 他們,如同再也搜尋不到的網路連結。
  我一直覺得資訊太多了。我們每天會不斷地從網路上得到資訊,那一部分是被動的,譬如說,那些最有熱度的新聞事件,他們會突破我原來已經關注的領域,在各個社群網站的河道朝我的方向衝過來。這並不是說我選擇性地看或不看就能夠去避免的。
Thumbnail
舊曆年的年味,一年一年的淡去。 不知是因為我們都已長大成年,身上背負了過多的生活、經濟壓力的關係?還是因為我們的心已不復童年的純真無慮?
Thumbnail
轉眼間,年節假期也過了,算一算也就一週,說長不長,要說短,也確實蠻短的,但比起過節,這次更像是單純度過一個比較長的週末。
Thumbnail
家裏的傳統是反傳統的,過年總是要往國外跑來避開人潮。從國中以後就鮮少留在台灣過年,但大學時期的疫情攪亂了一切。至從上次越南的下龍灣之旅後,家裏已經隔了三年左右沒有一同出國放鬆玩樂了。 去年已經和女友去了寒冷的歐洲國度來慶祝聖誕節,所以今年的過年才是至疫情結束以來我們的第一個過年。在今天整理從國外回
Thumbnail
小時候很期待過年, 因過年所有的離鄉人都回家團聚, 爸媽帶著我們坐上擁擠的遊覽車回嘉義, 記得我最高興的是和一群堂、表兄弟姊妹在一起玩, 我們幾乎一年見面不到5根手指頭, 在鄉下過年玩的花樣可多了, 三合院充滿著大人小孩的打牌聲、笑聲。 ============== 現在過年好忙
「人生如戲」原來真的是真的,一生難忘的農曆新年。本來快樂地開啟了自己美好的2024年,突然被這種事打破了平靜的一切。 除夕夜和年初一,一如往常地在家吃團圓飯,只不過能感覺得出四周氣壓有點低,有點冰。 年初二,終於父親又回到了平時他的日常作息,又連續好幾天不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