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年過年,總是愈來愈感嘆好像失去了過年的氛圍,過年似乎變成只是另一個較長的假期。今年我回花蓮老家過年,這種「沒有過年氛圍」的想法一樣浮現,但是今年有一些不同的經驗,讓我得以對比參照,思索一下什麼是過年的氛圍,好像有了些發現。
我思索著何時開始失去了年味?這種失去年味的感覺浮現前後有什麼差異?發現開始的點好像不可考了,顯然是一個漸進演變的過程,但是差異倒是比較容易發現。
奶奶過世是一個關鍵點吧。奶奶生了伯伯、姑姑、爸爸、叔叔,每年過年的除夕夜,大家都要回到奶奶家過年,我這一輩的堂兄弟姐妹共有8人,加上大人,很是熱鬧。吃完年夜飯,等待著拿紅包的時刻,我們就看電視、聊天,猜測著今年能收到多少紅包。拿完紅包後,接著收拾餐桌,然後大人們開始玩牌,我們跑去街道上放鞭炮與煙火。看著黑夜中燃放的煙火,感受到一種歡愉,以及短瞬即逝的魔幻。接著回到屋內,看著大人們玩牌,在旁邊奉茶倒水,或是自己跟著堂兄弟姐妹也玩起牌來。隨著夜漸漸深,努力撐著守歲,到最後不敵睡魔,心滿意足的去睡。然後年初一去拜年,年初二隨著媽媽回到外婆家。雖然每年過年大同小異,但這就是過年,一種過年的習俗,一種傳統,一種儀式感。
但是一切就在奶奶過世後,開始逐漸變調。奶奶過世後,大家還是回到奶奶家過年,但在幾次關於年夜飯的菜色、打掃等等議題發生意見不同與張力、爭執後,大家就各自在家過年了。失去了維繫住不同小家庭的核心人物奶奶後,年味就開始失去了。所以三代同堂的結構或關鍵人物聯結著不同小家庭,對於年味是一個很重要的影響因素。
另一個因素是儀式感。遵循傳統,維持習俗,其實就是儀式感的換句話說。讓生活有儀式感,可以讓人在一種「韻律」或「節奏」裡,讓人穩定,也讓人可預期、讓人安心。但是文化氛圍的轉變,傳統跟守舊劃上等號,傳統好像沾染了負面的意涵,求新求變、新穎創新好像才是被讚賞或強調的價值。魚與熊掌是很難兼得的,我們無法只選擇我們想要的。於是放棄的傳統,也就失去了過年的儀式感,就是逸失的年味。
但我也不是說傳統就全都是好的,例如大男人主義、例如裏小腳。我想真正重要的是,如何在符合現代文化的脈絡下,重新找到、建立新的儀式感。知道習俗的原始意義,將重要的價值用符合現代生活的、符合個人或家庭(家族)的方式,重新詮釋,找到新的儀式感。對我來說,過年的重要價值是團圓,關係的聯結與維繫,以及祝福的傳遞。找到這些重要價值,創造符合我的過年儀式,就是我找回過年氛圍的方向。我得說,我今年的過年,有年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