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鳥類週報-17鵯科慶過年【鶵鳥藝文空間】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這次派出鵯科小隊的鳥兒們來和大家拜年啦~~

這次派出鵯科小隊的鳥兒們來和大家拜年啦~~

由於鳥類週報實際上已經更新到第17回了,遇上農曆年這等大事,當然要畫點應景的東西,因此雖然方格子比較連載,還是先上這篇鵯科小隊祝大家兔年行大運啦~

----回歸正題---

台灣的五種鵯科由左至右是棕耳鵯、紅嘴黑鵯、白環鸚嘴鵯、烏頭翁與白頭翁

台灣的五種鵯科由左至右是棕耳鵯、紅嘴黑鵯、白環鸚嘴鵯、烏頭翁與白頭翁

鳥類週報 第 17 週 鵯科Pycnonotidae

俗話說的好,登高必自卑、行遠必自邇,賞鳥也是一樣,賞鳥必自鵯,也就是賞鳥是從鵯科開始的。鵯科這麼厲害?賞鳥的人一定要從他開始?剛好相反喔!不是因為他很厲害,而是因為他很普通,所以鵯科是入門鳥類世界最好的啟蒙鳥。

我先來說個我的賞鳥故事好了,當年從台北跑到屏東去讀書,就是一個標準的台北俗。開學後第一個假日正巧是中秋節,才剛到屏東,怎麼可能又搭著國光號回台北呢?當年可是沒有高鐵的,南來北往不是擠的要死的火車就是國光號了。各位年輕一點的鳥友可能不知道當年高速公路有多會塞車。有一年剛過完年就開學,從台北搭國光號,連同誤點的時間算下去,整整花了我十個小時以上,才從台北到屏東,所以怎麼可能會想要回台北呢?在學校亂晃時剛好看到賞鳥社的海報,中秋節筏灣免費烤肉。有得吃有得玩還不用錢,當然是一定要去的啊?!

烤肉吃到一半,有位學長喊說單筒裡面有一隻白頭翁,沒看過的快來喔!我就趕快跑過去。全鳥社只有兩隻單筒,每次想要看單筒都要用排隊的,往往還沒輪到鳥就已經飛走了,唯獨那次不用排隊。學長很訝異的問說你沒看過白頭翁?是認真的還是開玩笑的?我很認真的回說真的沒有看過。這一看就開啟了我在鳥類世界中的驚奇之旅。所以每次看到白頭翁我都會想起當年那一頓免費烤肉,果真免費的最貴。

鵯科台灣原生的有五種,白頭翁(Pycnonotus sinensis)、烏頭翁(Pycnonotus taivanus)、紅嘴黑鵯(Hypsipetes leucocephalus)、棕耳鵯(Hypsipetes amaurotis)以及白環鸚嘴鵯(Spizixos semitorques)。而栗背短腳鵯(Hemixos castanonotus)、白喉紅臀鵯(Pycnonotus aurigaster),這兩種在金門算是稀有,紅耳鵯(Pycnonotus jocosus)則算是引進種。

(栗背短腳鵯(左)、紅豚鵯(右)

(栗背短腳鵯(左)、紅豚鵯(右)

頭頂尖尖的紅耳鵯

頭頂尖尖的紅耳鵯


都市三俠(白頭翁、麻雀、綠繡眼)

都市三俠(白頭翁、麻雀、綠繡眼)



要看鵯科當然是要從白頭翁開始了,不是因為他是我看鳥的起點,而是他真的算是台灣最普遍的鳥種之一了。白頭翁的學名很好理解,Pycnonotus sinensis 屬名就是和科名類似,指得是粗壯、厚實的背部,通俗一點就是虎背熊腰啦!顯然鵯科的都有在跑健身房。種小名一看也知道是中國的。白頭翁在台灣也是特有亞種,P. s. formosae 這亞種名一樣好認,就是台灣。

白頭翁和麻雀、綠繡眼合稱都市三俠,好啦!其實大家都說是都市三寶。但我總覺得鳥類就像大俠一樣,可以飛來飛去的,所以還是叫他都市三俠好了。算是台灣最常見的鳥類,廣佈於台灣中海拔以下的地區,不論是林地、農地、都市、海邊等,通通可以看到他們。本屬在台灣的另一種是烏頭翁,顧名思義就是頭黑的。這種小名taivanus就不用解釋了吧?明明白白的告訴你台灣了。烏頭翁是台灣特有種喔!分布在台灣東部和最南端,簡單的說從花蓮和平拉一條線到屏東楓港,以南就是烏頭翁,以北就是白頭翁。那會不會有雜交種呢?會的,會產生雜頭翁。到底烏頭翁是怎麼種化(speciation)成功的?要成功的變成一個新種一定要有生殖隔離,可以是地理上的隔離、可以是生態條件上的隔離,即使在同一個地方也可以生殖前隔離,比方說不同的生殖月份、不同的求偶方式、性器官無法接合等。也可以生殖後的隔離,合子的不發育或是子代沒有繁殖能力等。但是白頭翁和烏頭翁生態地位是完全相同,分布的地方又沒有明顯的地理隔離,甚至是雜交子代一樣有繁殖能力。這兩種生物到底是如何發生生殖隔離而種化的,到目前為止還是一個謎。不過因為亂放生的關係,白頭翁已經入侵恆春半島有一段時間了。以往只有在交界處會有的雜頭翁現在已經漸漸擴散了,這對烏頭翁來說真的是一個警訊,一旦基因庫被污染之後就很難清除所引入的基因片段了。

紅嘴黑鵯,屬名 Hypsipetes 很有意思,希臘文演變的,就是飛高高、滑翔的意思。而種小名 leucocephalus 更好玩了,也是希臘文演變的,是白頭的意思。等等,是不是誤會什麼了?紅嘴黑鵯喜歡在林木上層群聚,很吵雜會飛來飛去,這個屬名可以理解,但是怎麼會是白頭呢?紅嘴黑鵯不是整隻都是黑色的嗎?紅嘴黑鵯在台灣是特有亞種,H. l. nigerrimusnigerrimus不只是黑喔!而是非常地黑!顧名思義,台灣看到的紅嘴黑鵯是非常非常地黑。因為白頭亞種的分佈很廣,因當年採集就是採到白頭亞種,所以就這樣命名了。紅嘴黑鵯因為社交性很強,因此有著比較多變的鳴叫聲。在台灣分布的很廣泛,中海拔以下常見的鳥種。這屬還有一種比較少見的棕耳鵯,amaurotis同樣是希臘文轉變的,意思是深色的耳朵。這個有 14 個亞種,比紅嘴黑鵯的 10 個亞種還多。H. a. harterti亞種的名字是一位德國的鳥類學者。不過關於這個亞種的敘述個人覺得還是很混亂。因為棕耳鵯也是特有亞種,根據 Birds of the World 顯示,這個特有亞種分布於台灣南部以及蘭嶼,這個敘述算是還好。但是另一個亞種 H. a. stejnegeri則是說分布於石垣島、西表島、與那國島以及綠島、蘭嶼及龜山島。也就是這樣看來,蘭嶼會有兩個亞種的混群?亞種之所以為亞種,就是有彼此間差異但沒大到不能共享基因庫,所以是會有基因交流的。這樣一來還會有特有亞的存在嗎?然而根據台灣野鳥圖鑑上寫的,H. a. harterti分布於蘭嶼、綠島、龜山島。H. a. amaurotis指名亞種為少數過境。絲毫沒有提到H. a.stejnegeri。Taibnet 上也是只有蘭嶼特有亞以及指名亞種,也是沒有提到 H. a.stejnegeri。我當然是不知道為什麼囉!只是把這個疑問丟出來,稍微記錄一下,看看日後能不能有解答。

最後一種是白環鸚嘴鵯,屬名Spizixos是希臘的複合字,就是有著像雀、鷽一樣的嘴喙的ixos屬。Semitorques是拉丁文的複合字,semi 很常見的字,就是一半的意思,整個字指得是一半的衣領。其實也滿好想像的,很短又粗壯的嘴喙,戴著只有一半的衣領(脖子有半圈的白線)。比較偏好於低海拔到中海拔的樹林裡面活動。有兩個亞種,台灣的亞種是S. s. cinereicapillus,又是台灣特有亞喔!這個亞種名是拉丁文複合字,說的是有頭上有著灰色的毛。這就是和指名亞種區分的特徵了,台灣的亞種頭部是灰色,指名亞種頭部是黑色的。

很努力的看了鵯科的五個台灣原生種,居然有四個特有亞種、一個特有種,堪稱最愛台灣的一個科了。儘管還有著白頭翁和烏頭翁有著雜交的問題,棕耳鵯不同亞種間分布的確定性,我們仍是必須繼續努力維持良好的自然環境,為這些只能在台灣發現的鳥類留下一片可供他們安心居住的家園。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黃璧怡-avatar-img
2023/08/11
豐富的資訊還有可愛的圖片,雖然現在不是新年,但也感到愉快呢!
avatar-img
鄧小佩的沙龍
10會員
23內容數
以台灣的鳥類分科別介紹為主的週報,每週出刊,搭配文字與照片介紹鳥類的特色與玄之又玄的氣質。
鄧小佩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3/02/15
信天翁科 信天翁本身就是一個超級夢幻的鳥種,有著超級長的雙翼和短短的尾巴,但是一整個與台灣無緣的鳥種啊!認真說起來並不是無緣,而是被我們先民斬斷了緣份。在 20 世紀初的彭佳嶼和澎湖貓嶼可都是有信天翁繁殖的紀錄,大約 1930 年左右因人為的干擾及捕獵而先後消失了蹤跡。
Thumbnail
2023/02/15
信天翁科 信天翁本身就是一個超級夢幻的鳥種,有著超級長的雙翼和短短的尾巴,但是一整個與台灣無緣的鳥種啊!認真說起來並不是無緣,而是被我們先民斬斷了緣份。在 20 世紀初的彭佳嶼和澎湖貓嶼可都是有信天翁繁殖的紀錄,大約 1930 年左右因人為的干擾及捕獵而先後消失了蹤跡。
Thumbnail
2023/01/31
一門忠烈的鰹鳥 台灣可以看到的鰹鳥有白腹鰹鳥、紅腳鰹鳥、藍臉鰹鳥三種。為什麼說他一門忠烈呢?看看他的分類位階:鳥綱、鰹鳥目、鰹鳥科、鰹鳥屬。多完整且堅強的資歷啊?!!也就是他的分類從上倒下都是 Sula 相關。 鰹鳥屬的屬名當然是 Sula,這個屬名是來自古挪威語及冰島語的北方鰹鳥(Morus ba
Thumbnail
2023/01/31
一門忠烈的鰹鳥 台灣可以看到的鰹鳥有白腹鰹鳥、紅腳鰹鳥、藍臉鰹鳥三種。為什麼說他一門忠烈呢?看看他的分類位階:鳥綱、鰹鳥目、鰹鳥科、鰹鳥屬。多完整且堅強的資歷啊?!!也就是他的分類從上倒下都是 Sula 相關。 鰹鳥屬的屬名當然是 Sula,這個屬名是來自古挪威語及冰島語的北方鰹鳥(Morus ba
Thumbnail
2023/01/20
上週聊到了長得很像雞的棕三趾鶉,這次就來聊聊真的是雞的雉科鳥類。雉科大概是全台灣最廣為人知的鳥類了吧?各位手上千元大鈔上的黑長尾雉(帝雉)就是雉科的一員喔!孔雀東南飛裡面的孔雀、嘉義火雞肉飯的火雞、夜市賣的烤鵪鶉蛋的鵪鶉,通通都是雉科的,更別提各位一天到晚在吃的甕窯雞、土雞、白斬雞了。大致上雞形目的
Thumbnail
2023/01/20
上週聊到了長得很像雞的棕三趾鶉,這次就來聊聊真的是雞的雉科鳥類。雉科大概是全台灣最廣為人知的鳥類了吧?各位手上千元大鈔上的黑長尾雉(帝雉)就是雉科的一員喔!孔雀東南飛裡面的孔雀、嘉義火雞肉飯的火雞、夜市賣的烤鵪鶉蛋的鵪鶉,通通都是雉科的,更別提各位一天到晚在吃的甕窯雞、土雞、白斬雞了。大致上雞形目的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春天時節,萬物生氣勃勃,很多生物都進入繁殖期,包含各種的鳥類,在藍鵲現在居住與工作的地方,從大清早到天黑都有著各種的鳥熱鬧吵雜的叫著,其中有一種特別吸引我的叫聲就是台灣特有亞種-紅嘴黑鵯。
Thumbnail
春天時節,萬物生氣勃勃,很多生物都進入繁殖期,包含各種的鳥類,在藍鵲現在居住與工作的地方,從大清早到天黑都有著各種的鳥熱鬧吵雜的叫著,其中有一種特別吸引我的叫聲就是台灣特有亞種-紅嘴黑鵯。
Thumbnail
名稱:白腰草鷸 Green Sandpiper 別名:/ 常見度:常見 發現地點:香港上水 首次發現日期:2023 11 29 叫聲:吹囗哨的叫囂聲 體型:中小 特徵: 白腰草鷸有白的眼圈和不明顯的白色眉線,腹部雪白,背部有點點的白色星星點。未
Thumbnail
名稱:白腰草鷸 Green Sandpiper 別名:/ 常見度:常見 發現地點:香港上水 首次發現日期:2023 11 29 叫聲:吹囗哨的叫囂聲 體型:中小 特徵: 白腰草鷸有白的眼圈和不明顯的白色眉線,腹部雪白,背部有點點的白色星星點。未
Thumbnail
名稱:田鵐 Rustic Bunting  別名:花九兒、花嗉兒、田雀、花眉子、白眉兒 常見度:不常見 發現地點:香港二澳 首次發現日期:2023 11 19 叫聲:高音清脆的tsip tsip tsip tsip,一下一下叫出 體型:小 特徵:
Thumbnail
名稱:田鵐 Rustic Bunting  別名:花九兒、花嗉兒、田雀、花眉子、白眉兒 常見度:不常見 發現地點:香港二澳 首次發現日期:2023 11 19 叫聲:高音清脆的tsip tsip tsip tsip,一下一下叫出 體型:小 特徵:
Thumbnail
褐鷹鴞小檔案 名稱:褐鷹鴞 Northern Boobook 別名:北方鷹鴞、日本鷹鴞 常見度:少見 發現地點:香港何文田 首次發現日期:2023 10 21 叫聲:woo woo woo 體型:大 特徵: 和鷹樣貌相似的貓頭鷹,頭小又圓,頭上沒有耳羽,頭部灰褐色,臉盤扁,眼大呈金黃色,在
Thumbnail
褐鷹鴞小檔案 名稱:褐鷹鴞 Northern Boobook 別名:北方鷹鴞、日本鷹鴞 常見度:少見 發現地點:香港何文田 首次發現日期:2023 10 21 叫聲:woo woo woo 體型:大 特徵: 和鷹樣貌相似的貓頭鷹,頭小又圓,頭上沒有耳羽,頭部灰褐色,臉盤扁,眼大呈金黃色,在
Thumbnail
一直對鷓鴣有無比興趣,因為以往看到的鷓鴣也是脫了皮雪了在冰箱,很想有機會看看活生生的。今年的夏天,終於有機會看到一隻活生生的鷓鴣......
Thumbnail
一直對鷓鴣有無比興趣,因為以往看到的鷓鴣也是脫了皮雪了在冰箱,很想有機會看看活生生的。今年的夏天,終於有機會看到一隻活生生的鷓鴣......
Thumbnail
不論是台灣小鯢,亦或是默默為這片土地付出的生態保育與研究人員,他們都是我們彌足珍貴的「台灣特有種」。
Thumbnail
不論是台灣小鯢,亦或是默默為這片土地付出的生態保育與研究人員,他們都是我們彌足珍貴的「台灣特有種」。
Thumbnail
由於鳥類週報實際上已經更新到第17回了,遇上農曆年這等大事,當然要畫點應景的東西,因此雖然方格子比較連載,還是先上這篇鵯科小隊祝大家兔年行大運啦~ ----回歸正題--- 鳥類週報 第 17 週 鵯科Pycnonotidae 俗話說的好,登高必自卑、行遠必自邇,賞鳥也是一樣,賞鳥必自鵯
Thumbnail
由於鳥類週報實際上已經更新到第17回了,遇上農曆年這等大事,當然要畫點應景的東西,因此雖然方格子比較連載,還是先上這篇鵯科小隊祝大家兔年行大運啦~ ----回歸正題--- 鳥類週報 第 17 週 鵯科Pycnonotidae 俗話說的好,登高必自卑、行遠必自邇,賞鳥也是一樣,賞鳥必自鵯
Thumbnail
截至2019年為止,台灣特有種鳥類名冊來到29隻,大多數的特有鳥類為雀形目、 而在2021年中華鳥會正式公佈新成員後,台灣特有種鳥類總數量來到30隻! 第30隻是在今年5月正式公佈的灰鷽(音同學),這邊之後也會另外寫一篇好好介紹他,有興趣的人可以先自行估狗...
Thumbnail
截至2019年為止,台灣特有種鳥類名冊來到29隻,大多數的特有鳥類為雀形目、 而在2021年中華鳥會正式公佈新成員後,台灣特有種鳥類總數量來到30隻! 第30隻是在今年5月正式公佈的灰鷽(音同學),這邊之後也會另外寫一篇好好介紹他,有興趣的人可以先自行估狗...
Thumbnail
身長15至17cm的鵂鶹, 體型比麻雀大不了多少, 是台灣最小、最可愛的貓頭鷹, 可以想見牠有多麼惹人憐愛了, 更何況是這一隻 喜形於色的鵂鶹!
Thumbnail
身長15至17cm的鵂鶹, 體型比麻雀大不了多少, 是台灣最小、最可愛的貓頭鷹, 可以想見牠有多麼惹人憐愛了, 更何況是這一隻 喜形於色的鵂鶹!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