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能及早投資,What If?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 文內如有投資理財相關經驗、知識、資訊等內容,皆為創作者個人分享行為。
  • 有價證券、指數與衍生性商品之數據資料,僅供輔助說明之用,不代表創作者投資決策之推介及建議。
  • 閱讀同時,請審慎思考自身條件及自我決策,並應有為決策負責之事前認知。
  • 方格子希望您能從這些分享內容汲取投資養份,養成獨立思考的能力、判斷、行動,成就最適合您的投資理財模式。
市面上充斥著很多標題誤導大眾的書籍,讓大家以為財富自由很容易,比如類似:股票讓你4年存一千萬,xx年存300張xx股票,每年獲利18%...這些標題其實就是吸眼球用的,投資獲利從來就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他充滿了許多不確定性,股市的報酬率也很難是一個定值,科斯托蘭尼對投資獲利有個很好的詮釋,股市就是2+2=5-1,最終會發生的事都會應驗,但不會是直接達到。
雖然我沒有細讀市面上所謂投資達人所出的書,但我相信大部分的作者應該很難無本一蹴即成的,所以我不是說那些書都是毫無根據亂寫的(其實大部分我都沒看過),有些書也許有些啟發性,或有些是真實的,只是不見得全是可複製的。如果很容易造著做就能得到一樣的結果,那全台灣的國民所得平均就不會那麼低了。
要實現複利效果,一定是由小累積到大,如果有書是教你每天選飆股,天天賺10%,那一定是詐騙集團等級的。何況大家的起始點都不一樣,有人早有了第一桶金之後(也許是1000萬)才開始進行投資,有人是靠著父母提供的一些本金,也有的是從0開始,那也許就是需要更久的時間搭配投資的複利才能有所成。能靠無腦當沖、小本當沖賺暴利者,少之又少,倒是小本當沖吃龜苓膏者,不計其數。
我想以比較貼近現實的狀況來模擬,一個國立研究所畢業生,他剛出社會的月薪大約是38K,經過5年的歷練,他的月薪提高到57K,假設這時他30歲了,而過去這五年假設他也沒存甚麼錢,這些賺到的錢就單純去償還過去的學貸、或是用來投資自己。

What if 1.0:

上班族,30歲的時候月薪是57K,換算年薪為79.8萬,此刻起若以每年加薪3%的平均調幅來估算,工作到50歲達薪水天花板,之後不再調薪也沒被降薪,此時的年薪為139.9萬,從此一直工作到65歲退休,則可以領到4243萬的薪水。但把花費也放進來計算的話,前10年是單身(40歲前),以年花費50萬計算(先不考慮通膨),40歲以後家庭年花費100萬計算,一樣不考慮通膨,在65歲的時候可以存下1243萬。這是一個中高收入者的模擬,他在退休時有1200萬左右的現金,然後靠著勞保、勞退的所得替代(也許大約一年有30萬左右,加上1200萬,分20年來花用,這樣一年可以有30+60=90萬可以花用),我想應該還可以有過得去的晚年生活,但如果另一半沒有達到同樣的水準,那生活就稍微得節約一點過了。因此對中高收入者而言,即使不投資,應該也可以在退休後過著稍微充裕的生活。
若提前在53歲可以存上1243+12*100(12年的家庭花費)=2443萬,也等於是提前12年達標。也就是2443萬再扣掉1200萬10年的花費=1243萬。喔,對了,這還不包括繳稅,或者薪水假設稅後淨所得。另外還有年支出因人而異,有些人也許30萬就足夠一個家庭的花用,那他就可能存得更多。

What if 2.0:

一樣的收入及花費假設,如果在30歲時,開始進行股票投資,以年化報酬率4%計算,這樣到53歲可以存下1191萬,在65歲可以存下2673萬。
這時如果年支出以100萬來計算,當資產達到2500萬時,年化報酬率4%,股息就可以完全用來支付年支出了。大概就是這輩子靠上班工作到65歲,加上穩健投資下存到的錢,且退休之後也不需要再擔心本金會減少。但如果在更年輕的時候資產達到2500萬,加上年化報酬率4%的績效,其實不管你當時是幾歲,就可以提前退休了。
如果在年輕的時候又買了房子,那也許就存不到2673萬這個值了,但假設這期間你的房子也增值了,那更可能在不到60歲的時候,把房子賣了,你的資產也大於2500萬了。

What if 3.0:

朋友Line我的訊息,這是他夢見我5年後(2027年)累積了5000萬資產,我那時覺得他想太多了,我當時回答他:我在差不多的時候就會斷掉主動收入了。不過,一個月後的現在回頭想想,如果投資到一家成長型的好公司,這個夢也許有機會實現,也或許還能提前實現,也許就是在2025年~2027年。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46會員
110內容數
費曼技巧中能讓自己學習更上層樓的方法,就是教學相長。秉著Stan哥的王道精神,利他就是最好的利己,把自己的點滴經驗藉由分享的方式紀錄,利他更利己。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凱斯的分享天地 的其他內容
在股市中最重要的兩件事,第一條是不要賠錢,第二條請參考第一條 這是大家耳熟能詳的一句話,此語出自投資之神巴菲特巴爺爺 自2017年我重新進入股市以來,終於找到獲勝方程式 以前投資觀念還不是很健全,總覺得股價的波動很可怕 上漲時後悔買太少,下跌時又恐懼看不到底的盡頭在哪 上漲後又下跌,痛苦加三倍(帳面
個人覺得,要滿足一個家庭財務自由的生活費用,大概就不是網路上認為的1000萬就可以打發了,畢竟家庭花費與個人的花費差異頗大。 以我每年支付家庭的花費紀錄來看,除了日常花用以外,還有要繳的稅、保險、醫療等等的費用,至少要130萬左右才足夠家庭開銷,對我而言這算是很簡約的
一般而言,關於價值的評估,我認為長天期數據比短期數據有意義的多,短期數據容易出現離群也易失真。也因為我的投資屬於長周期,以天來看漲跌幅對我來說意義不大。每個人的狀況都不同,投資目標差異也很大,各檔所投入的比例不同,造成的績效也會不同。我個人的投資理財觀是不能賠錢,先求不死,資產可以慢
在2022/3/21起執行賣出兆豐金的理由是因為股價淨值比過高了,這麼穩定的標的,市場卻已經進入瘋狂價階段了,所以賣出。當時還沒有意識到Covid-19的疫情會影響這麼深遠,一個政府政策的急轉彎,造成後續巨大的效應,我也不可能提前知道,更沒有內線,很單純的就是一張股價淨值比的圖跟嚴守紀律而已。我也不
投資到一家好公司,可以因為"某些特質"而持續獲利,而當你成為他的股東時,你可以吃得安穩、睡得安穩,時間到了,它可以分配股息給你,因著你的投資得以享受企業獲利的分潤(股息加上公司成長動能),這就是一筆穩賺不賠的投資。 對於企業經營者,他所在意的,不可能是每天股價的漲跌,沒在
近年來多了好多少年股神,我想應該是跟台股當沖脫離不了關係。 自2017年當沖交易證交稅率減半,從千分之3降為千分之1.5的優惠措施,原實施為期一年,後來修法延長三年八個月,將在2021年底到期。立法院於2021年12月21日院會拍板三讀《證券交易稅條例》修正案,確定當沖降稅延長三年,
在股市中最重要的兩件事,第一條是不要賠錢,第二條請參考第一條 這是大家耳熟能詳的一句話,此語出自投資之神巴菲特巴爺爺 自2017年我重新進入股市以來,終於找到獲勝方程式 以前投資觀念還不是很健全,總覺得股價的波動很可怕 上漲時後悔買太少,下跌時又恐懼看不到底的盡頭在哪 上漲後又下跌,痛苦加三倍(帳面
個人覺得,要滿足一個家庭財務自由的生活費用,大概就不是網路上認為的1000萬就可以打發了,畢竟家庭花費與個人的花費差異頗大。 以我每年支付家庭的花費紀錄來看,除了日常花用以外,還有要繳的稅、保險、醫療等等的費用,至少要130萬左右才足夠家庭開銷,對我而言這算是很簡約的
一般而言,關於價值的評估,我認為長天期數據比短期數據有意義的多,短期數據容易出現離群也易失真。也因為我的投資屬於長周期,以天來看漲跌幅對我來說意義不大。每個人的狀況都不同,投資目標差異也很大,各檔所投入的比例不同,造成的績效也會不同。我個人的投資理財觀是不能賠錢,先求不死,資產可以慢
在2022/3/21起執行賣出兆豐金的理由是因為股價淨值比過高了,這麼穩定的標的,市場卻已經進入瘋狂價階段了,所以賣出。當時還沒有意識到Covid-19的疫情會影響這麼深遠,一個政府政策的急轉彎,造成後續巨大的效應,我也不可能提前知道,更沒有內線,很單純的就是一張股價淨值比的圖跟嚴守紀律而已。我也不
投資到一家好公司,可以因為"某些特質"而持續獲利,而當你成為他的股東時,你可以吃得安穩、睡得安穩,時間到了,它可以分配股息給你,因著你的投資得以享受企業獲利的分潤(股息加上公司成長動能),這就是一筆穩賺不賠的投資。 對於企業經營者,他所在意的,不可能是每天股價的漲跌,沒在
近年來多了好多少年股神,我想應該是跟台股當沖脫離不了關係。 自2017年當沖交易證交稅率減半,從千分之3降為千分之1.5的優惠措施,原實施為期一年,後來修法延長三年八個月,將在2021年底到期。立法院於2021年12月21日院會拍板三讀《證券交易稅條例》修正案,確定當沖降稅延長三年,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徵的就是你 🫵 超ㄅㄧㄤˋ 獎品搭配超瞎趴的四大主題,等你踹共啦!還有機會獲得經典的「偉士牌樂高」喔!馬上來參加本次的活動吧!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我想這是我最近比較有感觸的,在談論預期報酬、買賣時點、技術分析、風險控管、生活平衡或財務自由等主題之前,我認為最重要的是了解自己,評估當下的環境現況,以及掌握最終的目標。 個人現況 我在股市中浮沉多年,績效與單純持有大盤指數的表現差異頗大。當然,有些時期特別好,例如去年12月,我靠著美國小型股,
假設現有100萬收入,試以投資或存錢來準備30年後所需的退休金: 投資:取年收入的30%用於投資,每年實質報酬率以3%計算,30年後約擁有70萬的退休金,且目前手中仍留有70%的收入可自由支配。 存錢:取年收入的50%存起來,每年通貨膨脹率以3%計算,30年後僅剩約20萬的退休金,且目前
Thumbnail
我在這裡提出一個假設性的問題: 假設我們都可以剛好活到90歲,而從20歲到90歲的70年歲月裡,我們會支出的費用固定為3000萬元。而自己又可以決定這3000萬可以使用的時期,你會怎麼做分配呢?
Thumbnail
年薪75萬的護理師故事,如果儲蓄率達到30%,到55歲整個職涯將可投入1570萬左右,套用過去33年標普500的歷史回報率,55歲的他可以獲得6300萬的本利和。如果使用人生週期投資法,事實上這兩種投資法的曝險總值是一樣的,但是人生週期法有較高的總收益,同時在人生週期的後半段手邊有較多可使用的現金。
Thumbnail
之前聽到了 要有目標 而且要明確 要知道自己的位置 我就在想 如果我退休想要年收百萬 如果是5% 殖利率的股票 本金要有2000 萬 我現在算45歲 如果要65歲退休 大概還有20年 根據72 法則 如果我選擇報酬5% 的股票 要14.4 年才能翻倍 算15年吧 可以從1000
Thumbnail
現實生活中常常會遇到兩種人,一種是薪水不是很高,但非常節儉,即使月薪3萬,也能存下1萬5。另一種是薪水很高可能月收10萬甚至20萬,但卻存不到錢,入不敷出… 想要有被動收入,讓錢為自己賺錢的第一步就是「你必須先存到錢!」。
想像一下,當每個月領著固定月薪 在到達退休年限前,能夠獲得的財富 其實早就能算出來了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小畢,每個人的財務目標都不同,有的人希望存到買房的頭期款,有的人希望存到小孩的學費,而有些人則是希望存到退休後的生活費,但大多數人沒有去計算需要多久時間才能達到自己的目標,所以我們必須訂定自己的財務計畫。 如果是由資本利得的投資組合作為生活費,一般會依照所謂的4%法則,也就是每年賣
Thumbnail
就跟一般人一樣,我想到退休的第一個想法就是我的存款夠嗎?我從兩個方向來思考,1.過去法-我過去是否有將收入的一部分好好存起來,有沒有花的太多了,2.未來法-我目前的資產存款是否足夠應付我退休後的生活花費。
Thumbnail
徵的就是你 🫵 超ㄅㄧㄤˋ 獎品搭配超瞎趴的四大主題,等你踹共啦!還有機會獲得經典的「偉士牌樂高」喔!馬上來參加本次的活動吧!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我想這是我最近比較有感觸的,在談論預期報酬、買賣時點、技術分析、風險控管、生活平衡或財務自由等主題之前,我認為最重要的是了解自己,評估當下的環境現況,以及掌握最終的目標。 個人現況 我在股市中浮沉多年,績效與單純持有大盤指數的表現差異頗大。當然,有些時期特別好,例如去年12月,我靠著美國小型股,
假設現有100萬收入,試以投資或存錢來準備30年後所需的退休金: 投資:取年收入的30%用於投資,每年實質報酬率以3%計算,30年後約擁有70萬的退休金,且目前手中仍留有70%的收入可自由支配。 存錢:取年收入的50%存起來,每年通貨膨脹率以3%計算,30年後僅剩約20萬的退休金,且目前
Thumbnail
我在這裡提出一個假設性的問題: 假設我們都可以剛好活到90歲,而從20歲到90歲的70年歲月裡,我們會支出的費用固定為3000萬元。而自己又可以決定這3000萬可以使用的時期,你會怎麼做分配呢?
Thumbnail
年薪75萬的護理師故事,如果儲蓄率達到30%,到55歲整個職涯將可投入1570萬左右,套用過去33年標普500的歷史回報率,55歲的他可以獲得6300萬的本利和。如果使用人生週期投資法,事實上這兩種投資法的曝險總值是一樣的,但是人生週期法有較高的總收益,同時在人生週期的後半段手邊有較多可使用的現金。
Thumbnail
之前聽到了 要有目標 而且要明確 要知道自己的位置 我就在想 如果我退休想要年收百萬 如果是5% 殖利率的股票 本金要有2000 萬 我現在算45歲 如果要65歲退休 大概還有20年 根據72 法則 如果我選擇報酬5% 的股票 要14.4 年才能翻倍 算15年吧 可以從1000
Thumbnail
現實生活中常常會遇到兩種人,一種是薪水不是很高,但非常節儉,即使月薪3萬,也能存下1萬5。另一種是薪水很高可能月收10萬甚至20萬,但卻存不到錢,入不敷出… 想要有被動收入,讓錢為自己賺錢的第一步就是「你必須先存到錢!」。
想像一下,當每個月領著固定月薪 在到達退休年限前,能夠獲得的財富 其實早就能算出來了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小畢,每個人的財務目標都不同,有的人希望存到買房的頭期款,有的人希望存到小孩的學費,而有些人則是希望存到退休後的生活費,但大多數人沒有去計算需要多久時間才能達到自己的目標,所以我們必須訂定自己的財務計畫。 如果是由資本利得的投資組合作為生活費,一般會依照所謂的4%法則,也就是每年賣
Thumbnail
就跟一般人一樣,我想到退休的第一個想法就是我的存款夠嗎?我從兩個方向來思考,1.過去法-我過去是否有將收入的一部分好好存起來,有沒有花的太多了,2.未來法-我目前的資產存款是否足夠應付我退休後的生活花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