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三年疫情之下,久違的踏上了日本國,在農曆新年假期。上次上陸是2019年初的東北之旅。好久不見,日本國。
很少在農曆新年出國,這次在安排時也是猶豫了許久,最後決定的關鍵是在於,感覺最大宗在農曆年可以出遊的人民,應該還沒有辦法出國吧,那應該可以旅行的更有品質些,於是即便機票很貴,就訂了下去。
目的地是鬼怒川溫泉,為著界,鬼怒川而去。
新曆年前其實悶的慌,工作量大,非常緊張又有壓力,想著在歐洲出差回來的確診之後的無敵星星,再衝一個海外日本旅遊來舒緩一下。於是查找了一些資訊,其實最理想的計畫是找一個好的溫泉飯店,三天兩夜,休息,如此而已。又怗記著不想研究交通,畢竟也是好久不見日本,疫後都還一樣嗎,四年不見了,也都不熟了,搭飛機還會有點緊張呢。在這樣的前情提要之下,看到了星野下的界系列溫泉飯店,雖說之前在研究虹夕諾雅時就知道原來星野集團下還有溫泉系列的界,但當時在虹夕諾雅的光環之下,只想安排去虹夕諾雅的旅行,特別是輕井澤那又日系又西方的水波房,還有榆樹小鎮,像座落在岩石上的餐廳,或是京都那要乘著小舟前往的古代私人宅邸,完全是把虹夕諾雅要創造的非日常發揮到了極致,當年原來在小火車上看到對岸那極富風情的建築就是虹夕諾雅京都啊。
界在那時,知道是以溫泉為主題的旅舍,但多數都在感覺交通不是那麼便利的地方,就先放在心裡了。去年末在網路上旅行時,原本想著不然去關西好了,畢竟比較熟,但關西的缺點就是溫泉區不多,有馬也去過了。那又查了京都的星野OMO,大阪的OMO,猶豫的當下可供房間數就越來越少了,畢竟心裡還是想著舒服的溫泉旅館。那關東,就在星野界箱根,星野界日光,星野界鬼怒川中間擺盪,日光去過一次,交通不用腦還記得七七八八,但又想著鬼怒川,名字好酷,再加上看到了不得了的界鬼怒川入場方式,有誰想過到飯店要搭纜車上去的,完全就是儀式感滿點,我完全就是吃這一套,於是就心心念念著以界鬼怒川當做放鬆之旅的目的地。只是可惜可以出遊的時間,與飯店最喜歡的房型都搭不上,於是最後2022年末的旅行只能以神遊做終。那時差一點要一怒之下訂麗池卡登日光犒賞自己。
鬼怒川溫泉區在大日光區域來說,算是發展的比較緩慢,據說現在旅遊觀光都發展到奧日光那去了。在行前,還看到鬼怒川有一區是廢棄的空屋旅館,說是當年泡沬經濟時代搶投資蓋的飯店,最後無疾而終,但這次並沒有看到。
這次走訪的範圍大概就是界鬼怒川到車站間這個範圍內,對於日本還是覺得所有的旅遊交通配套都做的非常好。從東京淺草就有直達的特急,幸運的順暢的自羽田出關竟然搭上了2點從淺草出發的特急鬼怒,約莫4點左右就到了鬼怒川車站。到了之後有配合特急列車抵達安排的公車,載著旅客自站前到各個旅館,十分方便。抵達前正好日本遇上了大寒流,很多平常不太下雪的地方,關西九州都下雪了,於是妹妹警告交通會大亂,所幸東京天氣晴朗,我所有的交通都沒有受到延遲,雪景也看到了。第一晚在房間看著新聞,看到日本各地因為大雪立往生的新聞,覺得自己真的是太幸運了。唯一有受到影響的交通就是飯店的特色纜車,在我到達那天,下了雪之後,纜車停駛,於是飯店在我抵達時就安排了一台計程車讓我從員工出入口入住,在我一切還搞不清楚狀況之下,還有接待人員講了很多日文我還沒轉換過來,大概就是請我上計程車的感覺,然後到了飯店另一個出入口,也算是另一個額外收獲。
(寫到這時突然想去查查那方便的車站到飯店接送巴士,日文寫做ダイヤル,想去查查那個是什麼意思,我出發前還特地截圖想說要是找不到可以詢問,剛才竟然在各網站間找不到,奇怪我之前是怎麼發現的,最後是找出截圖打了網址,硬是要證明自己在網頁上看這個資訊便是,那個日文是Dial,不明白為什麼是Dial。這也是日本另一個有趣的地方,資訊非常豐富,但查找的體驗卻很不佳,明明就是個講究服務體驗的國家,為什麼在資訊整理的UI/UX做的這麼謎,也是很值得探討)
接近四年整沒到日本,也想記錄下在疫情下日本有什麼改變,在自己短短的幾天的觀察之下。
首先是入關時的手續,現在都要先填好Visit Japan Web的表格了,在飛機上就不用再拿表格了,也是滿方便的,還有疫苗資料。只是下飛機之後,在空橋就有非常多工作人員,手裡拿著請出示疫苗藍色畫面,但因為人太多,反而沒什麼秩序,也不曉得要幹什麼。再看他們手裡都拿著一張粉紅色的紙,後來我就被快速的塞了一張。並且離開空橋之後進到航站的建築物又被引導走向另外一邊的通道,可是就是繞了一圈啊,並不是出關的地方。明明我都完成了,這是我覺得很謎的地方。
再來是出海關部份,已經先填完線上Visit Japan Web的話,不是直接出示畫面就可以出去喔。要先到機器去掃QR Code跟拍照才可以直接過海關通道。這是兩個我覺得出入境比較不直覺的地方。
其它人潮以及窗口對應,我覺得可能因為是羽田國際入境,那時間人潮航班並不多,一切都非常的快速。
再來是進市區的交通,Suica卡可以用手機刷進站真的是太棒了,事先手機載好Suica或直接用Apple Pay綁定完成,搭電車基本都可以用,手機一刷就進站,大大方便,希望台灣捷運可以趕快跟進。太方便了。只是沒有實驗到的是像是一些置物櫃或是自動販賣機,如果可以用Suica支付的,不曉得有沒有支援手機的Suica就是了,沒有拿出來試,覺得不行很蠢,於是沒有強烈的實驗精神嚐試。
口罩部份,基本大家都有戴著口罩耶,在鬼怒川看店家告示也是會說進入店內請戴上口罩。在機場拿到那張粉紅色的紙其實就是Covid的指引,以及口罩需要配戴的說明,看了一下,大致上是以能不能保持社交距離來決定是否要戴口罩,老實說有一點模糊,於是基本就全戴著吧。剛好在日那幾天他們也正在討論接下來Covid的傳染病等級是否要調降,以及戴不戴口罩與否自主決定。
金錢的使用上,以前的印象是日本其實用現金還是最方便,有些店家也不接受刷卡的支付方式。不曉得疫後是否有改變,比方推動行動支付,這次的感覺是好像有略略多一些,但說不準。只是在鬼怒川買伴手禮時,有店家找錢是用機器找,覺得滿有趣的。
再來是提袋付費這件事,我覺得這事日本人應該很不習慣才是,這次店家基本都會說明提袋要額外付費,以前買伴手禮,提袋像是不用錢(也確實不用錢啦)一樣樣,考慮到伴手禮買回去就是有送禮的需求,店家總是會問要多拿幾個提袋呢?數量夠不夠,超級大方的給你。現在除了買東西完可以裝的第一個提袋,甚至星野是買東西那第一個袋子都要自費,其它都要付費購買。另外提袋付費不分紙袋跟塑膠袋,只要是額外的都要付費。
最後是禮儀這事,因為回程是早班飛機,於是最後一晚是在羽田附近的機場旅館住了一晚,方便搭上早上8點起飛的飛機。搭電車自淺草前往飯店的途上,路程是40~50分鐘左右,轉乘APP有提醒那時間可能人會比較多,確實滿長一段路車廂人都很多,但上來的人背著後背包就會自動轉背到前面,實在是很驚人,這是怎麼養成的搭車習慣。入住機場飯店搭電梯時,後方有位男生看電梯來了還詢問是否可以和我一起搭同一班電梯上樓,我覺得沒什麼不行啊,電梯又不是我開的,這樣還詢問真的是很有禮貌。電梯有規定一次只能搭四個人,疫情防範的關係,雖然我沒有觀察到是否大家會遵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