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的芝加哥,仍然白雪皚皚,許多店家提早打烊,只有韋恩開設的麥迪遜餐廳,在深夜的市中心燈火通明。
這是一間與眾不同的高級餐廳,除了提供精緻料理,還會按顧客需求,即興設計菜單,布置專屬的用餐環境;細心的服務,不僅讓麥迪遜餐廳戰勝疫情,業績扶搖直上,也讓韋恩深感安慰。
懷舊的饗宴
在韋恩剛上小學時,父母前往外地做生意,因此他的童年,幾乎都在空蕩蕩的餐桌旁度過。食物成為他的重要同伴,也讓他萌生創業的念頭,期望藉著用餐的美好經驗,讓人們體會到自己並不孤單。
今天是餐廳的十周年慶,韋恩正忙著安排動線。在絡繹不絕的人潮中,一群背包客走進店內,問道:「請問這裡有賣熱狗嗎?」服務生回答:「抱歉,我們沒有販賣熱狗。」他們遺憾地說:「這樣啊……本來想回味家鄉小吃,這趟回來,還沒有吃到芝加哥的熱狗呢!」
主廚們聞言,全都哭笑不得:「怎麼會來高級餐廳點熱狗呢?」韋恩得知此事,卻決定放下手邊的工作,直奔兩個街區遠的熱狗攤販。二十分鐘後,他親自遞上迷你餐盤,向目瞪口呆的背包客說:「這是本區最著名的熱狗,雖然是外食,但希望你們感受到故鄉的溫暖。」
愛人的效應
原來,這群背包客是芝加哥人,隨父母赴紐約定居;長大後,難忘童年時光,常回芝加哥品嘗美食,一解思鄉之情。韋恩感慨地說:「我的父母也是離鄉背井的商人。聽見你們的話,麥迪遜餐廳想代表芝加哥,歡迎你們回家。」
背包客再三道謝,留下豐厚的小費,回到紐約後,更特地寫了一封感謝函:「您們的服務令人印象深刻,永遠感激貴餐廳,讓我們這群遠居他鄉的遊子,得以重溫舊夢。」那一盤熱狗,對於背包客而言,也許和當年並無二致,卻給了韋恩不同的視角。
韋恩收起信函,想著:「當年的爸媽,都是怎麼度過想念的時刻?也許他們像那群背包客一樣,只想吃一頓懷舊的晚餐。」他開始寫信,聯繫現居紐約的雙親。起先,他寫的內容有如流水帳,只是記錄一些瑣事;後來,他開始抒發心情,分享工作上遭遇的挑戰。
最初的晚餐
那些寄出的信,如同石沉大海,從來不曾收到回音。半年後,韋恩因為開設分店的計畫,打算暫時停筆。沒想到事隔一個月,竟接到父親打來的電話:「最近還好嗎?怎麼沒收到你的信?」
油然而生的喜悅,讓韋恩明白,至親的愛從未因距離而消失。與生俱來的孺慕之情,就像冰箱裡珍藏的甜品,終於解凍一樣。
韋恩鼓起勇氣,對父親提出邀請:「爸和媽有空時,來餐廳坐坐吧!我親自下廚,做菜給你們吃。」電話那頭傳來爽朗的笑聲:「是信中提到的芝加哥熱狗嗎?我更喜歡披薩,那是你小時候的最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