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103未盡的基隆山(三)撤出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raw-image

  不到六點即鑽出帳外,很意外的樹上竟然沒有任何的露水,左晚故意把帳搭成會返潮的樣子,不過凝結的水珠也實在少得可憐,最近有那麼的乾燥嗎?隔壁山友在五點時即打包撤退,早點出發天氣較涼爽所耗的水應該也會比較少吧。六點叫家凱起床,今天就不拖了,早點出發早點結束回家輕鬆去。

  出發不久來到 37 K,這裡有一個廢棄的工寮,家凱看到上面有一個水塔,就上去看看有沒有水。其實說真的昨天經過時我就有看到這一個水塔了,只是當時我認為旁邊是廢棄工寮,水塔應該也是廢棄不用了吧,所以就不特別再走回來碰運氣。但沒想到這個水塔竟然是有水的,此時家凱的心情可謂是如沐甘霖,畢竟他只剩區區不到200毫升的水量。只是這水看來早已沒再流動,不知存在水塔裡面多久了,保險起見肯定要先煮過,家凱還拿出濾咖啡的濾紙來將就將就,就這樣我們在這裡煮煮水,喝個熱湯,再吃一點東西補充補充。既然有水了,那基隆山應該可以嘗試囉,恩恩~當然是不!畢竟我們為此多耗了一個多小時,時間早就錯失了。突然家凱跟我要了鹽巴,原來是他覺得水煮完後仍是有些味道難以下嚥,所以想要加一點東西壓一下。其實這跟我預期的一樣,但卻也讓我有些不太想喝這個水,畢竟我覺得我的水量還勉強足夠,但為了保險起見還是裝了500毫升備用。

裡冷林道視野─安東軍山稜線

裡冷林道視野─安東軍山稜線

  整備就緒後再度沿著林道撤出,目標是林道29K東八仙山的登山口,昨天本來是有考慮連東八仙山都放棄,但看看地圖如果要回八仙山停車場,還是得走東八仙山這條線最為可行及保險。今日天氣果然乾燥,裡冷林道的視野非常的棒,遠方可以看到中央山脈稜線,地圖比對應該是安東軍山,山峰APP顯示似乎可以看到玉山。最令人驚豔的是山底下的一潭雲海,為何用"潭"字呢?因為他就跟湖泊一樣四面都被山所圍住,依照地理方位,我開玩笑說埔里現在應該是陰天吧。果不其然就是埔里盆地,注意看這潭雲海左上角還有個小小的湖泊,原來是日月潭,日月潭還在雲海之上,真是有夠奇妙。此時大約是九點,其實還蠻意外地已經九點了雲海還沒散掉。

裡冷林道視野─埔里盆地雲海及盆地左上角的日月潭

裡冷林道視野─埔里盆地雲海及盆地左上角的日月潭

  今天的裡冷林道也很特別,走到32K處聽到陣陣的鏈鋸聲,原來是林務局正在進行疏伐作業,他們將大本營紮在31K處,昨天的山友有提到也許可以到31K處要水看看,但我知道31K處應該沒有天然水源,他們的水肯定也是帶上來的,雖然他們可以開車,但水仍然是蠻珍貴的資源。今天看他們的任務是修枝,將樹木下層的老枝,因為比較不易接受到光合作用,且通常老葉的營養效率都較低,所以會將它們修掉,以增加樹木能量轉換效率,並促進杉木的增高、成材。看他們用梯子爬上高高的樹上鋸,也是用生命在賺錢的一群阿。

辛苦的伐木工人(圖左)

辛苦的伐木工人(圖左)

  走一走來到了10點,向左手邊驚鴻一瞥,那一潭雲海已然散去,露出可愛的埔里盆地,以及右手邊清楚可見的九九峰,能看到此景,沒登上基隆山的遺憾可謂頓時消失,裡冷林道的路面整理得很好,坡度也很適中,整段走來感到非常的舒服,加上這個景色,看來這個林道很有從6K一路踢上來的價值。一開始走林道30公里的想法是被我排除在外的,除了我想探探那些伐木時代的遺跡外,主要原因就是230林道和大鹿林道我們都踢過且感覺不要不要的,不過這次結束,家凱說如果要再來一次基隆山,他可以考慮走林道上來,可見這林道是多麼得舒服,難怪會成為腳踏車的必訪聖地。

裡冷林道視野─雲海散去露出的埔里盆地雲海及右邊的的九九峰

裡冷林道視野─雲海散去露出的埔里盆地雲海及右邊的的九九峰

  十點四十五分才終於來到林道29K處東八仙山的登山口,這八公里林道我們竟然花了快三個小時才走到,可見我們中途真的賞景賞得很嚴重。這裡也是昨天要上切黎明前那個乾溪溝的源頭處,通往乾溪溝的地面是踩了會陷下去的濕,看來要在這邊紮營也沒多少的空間。

累死在東八仙山山頂的我

累死在東八仙山山頂的我

  在這小休一下來到11點整,開始今天的重頭戲─東八仙山。不過一開始就發生了找路障礙,竟然沒有任何的標示布條,左找右找後決定找一個比較可以攀爬的山壁硬切上去,然後就是一路上努力尋找路跡及可鑽的縫隙沿著稜線上行,沿路的布條也是少之又少,到東八仙山之前大概也只看到三條吧。這讓我們很意外,不是有人這麼單攻過嗎?這樣不明顯的路跡還要找路,而且似乎還是摸黑,真是令人感到不可思議。然後我在這一段路竟然中途累到必須休息,這真是不科學阿,昨天上切黎明的路都比這陡了,那時都仍感到輕鬆寫意,怎麼今天會突然整個累攤呢?這讓我想到了兩年前我從拾丸山回小雪山的那段路,明明路也沒很陡,但我卻很累。想想這兩次的相同點就是缺水。雖然在37K有水塔水可以裝,但我有些不願意喝那個水,所以今天沿途上我仍有特意省水。加上昨天喝的量也未達一天標準消耗量,猜測可能使得晚上肌肉修復效果不足,也加劇了今天體力的消耗。想通後我也不特意省水了,開始大口喝了起來,畢竟還有備用水。13:20來到東八仙山山頂,看到山頂平緩的地面,我疲累的身體突然產生一股衝動 ─ 先躺下再說。

  東八仙山山頂有兩條明顯的路徑,往北的那一條是通往第一天經過的八仙山駐在所,我們取往西南方的這一條接八仙山,從這之後登山路徑就很清楚,布條的指引也很充足,雖說如此還是要很注意獸徑的干擾。中間有一段我突然把家凱叫住回頭,因為我覺得腳踏的點越來越鬆軟,以東八仙山的熱門度不該如此,而且周遭真的看不到布條了。那些說有離線地圖就夠,山裡不該有布條的,我真懷疑他們有沒有走過這種冷門路線,這種路線往往人徑和獸徑差不了多少,一不小心就會出錯,這時看離線地圖也可能因為衛星的誤差讓人覺得還在路徑上,往往也要走到很前面才會發覺。離線地圖只是讓人知道確切位置及方向,是否真在路徑上還是要靠布條和經驗來補足,當然如果是路徑已經很明顯的大眾化步道,如八仙山的標準路徑,那就真的沒有再加布條的必要性了。

八仙山頂合照

八仙山頂合照

  下午三點整終於來到八仙山山頂,本來預期應該中午就會到,竟然整整慢了三個小時,這時真的很慶幸取消了一大早攻頂基隆山的計畫,畢竟如果真攻頂,以我們今天的效率來看,現在可能早已摸黑,尤其最怕的是在路跡不明顯的地方。這時候竟然還遇到兩組山友,一組走松鶴線接南松鶴登山口,另一組走蝶夢八唐,這時才到八仙山,他們肯定要摸黑。那兩條都不算頂級熱門路線,中間仍有些地方路跡會不太明顯,在這兩條路線摸黑,我只能說他們有夠大膽。好佳在事後沒聽到任何救援的消息,看來他們應該都有平安下山了吧。檢視目前剩餘的水量,正好將昨天剩餘的500毫升水喝完,接下來是下山不怎麼耗水,看來備用的水塔水可以不用喝了。在此大休之後我們接八仙山的標準路徑下山,這是我這一趟旅途中,最難得不需要再用心認路的山徑,而且一路下坡可謂輕鬆極了。唯一的問題是這路段也是他媽的陡逼,已經走到沒力的我對這下坡也是腳抖抖。來到5.5K的流籠頭遺跡,這時突發奇想,如果林務局在這裡架設滑索,讓人爬上山後可以一路滑下去,那應該是很爽快的一件事吧,看解說牌也說以前伐木工人就靠流籠頭上下山的阿。不知道大家可以接受多少的收費,我覺個1000的話我會很願意,畢竟這麼陡的下山實在太傷腳了。

  回到停車場已經傍晚六點,稍稍摸了一點小黑,結束這三天精彩的行程,就可惜基隆山沒有成功攻頂,看來還有下次挑戰的機會。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金雞飛翔空間的沙龍
3會員
7內容數
2023/04/12
一走才發現不得了,這個步道竟然整段都有做階梯,而且每100公尺都還有里程柱,里程牌還有新舊之分,這個明顯由政府修建的步道,在地圖上竟然沒有任何的資訊,各個旅遊的訊息似乎也都沒有這個步道的影子,實在是令人詫異至極。也許也因為如此,再加上這個地方實在是太過於邊邊角角,所以
Thumbnail
2023/04/12
一走才發現不得了,這個步道竟然整段都有做階梯,而且每100公尺都還有里程柱,里程牌還有新舊之分,這個明顯由政府修建的步道,在地圖上竟然沒有任何的資訊,各個旅遊的訊息似乎也都沒有這個步道的影子,實在是令人詫異至極。也許也因為如此,再加上這個地方實在是太過於邊邊角角,所以
Thumbnail
2023/03/12
除了日出,向陽山的景也是一流,向西可以看到南橫三星的庫哈諾辛山、關山嶺山即塔關山,並可以一路往南延伸觀看南一段的稜線─關山、小關山即卑南主峰,最遠隱隱約約可以看到一座獨立的三角形山頭,它就是台灣著名的南嶽─北大武山。日出、雲海、藍天、大山、綠草,此一壯觀景色讓我們即使是在寒風刺骨中仍然遲遲不肯離去。
Thumbnail
2023/03/12
除了日出,向陽山的景也是一流,向西可以看到南橫三星的庫哈諾辛山、關山嶺山即塔關山,並可以一路往南延伸觀看南一段的稜線─關山、小關山即卑南主峰,最遠隱隱約約可以看到一座獨立的三角形山頭,它就是台灣著名的南嶽─北大武山。日出、雲海、藍天、大山、綠草,此一壯觀景色讓我們即使是在寒風刺骨中仍然遲遲不肯離去。
Thumbnail
2023/02/20
台灣有很多的登山步道,因為長期的踐踏,導致土壤變硬,而在相對陡的地方就會形成沖蝕溝,使植物根系裸露,步道劣化,引響生態環境甚鉅。山上工程不易,一般山徑不適合重機具的進場,所以若能讓所有登山者盡一點心力,每一個人只要多揹個一公斤的砂石上山,長久下來也是一股可觀的數量。活動有分一公斤方案和五公斤方案,揹
Thumbnail
2023/02/20
台灣有很多的登山步道,因為長期的踐踏,導致土壤變硬,而在相對陡的地方就會形成沖蝕溝,使植物根系裸露,步道劣化,引響生態環境甚鉅。山上工程不易,一般山徑不適合重機具的進場,所以若能讓所有登山者盡一點心力,每一個人只要多揹個一公斤的砂石上山,長久下來也是一股可觀的數量。活動有分一公斤方案和五公斤方案,揹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趁著颱風還沒來攪局,把握晴空萬里的好天氣,出門走走, 大約7:40抵達石門水庫,沿途路邊還有停車位可停放車輛, 如果真的沒有停車位,其實開進去好像也不錯, 因為進去後看到很多人將車子停好後,拿出露營用的折疊桌椅, 在樹下泡茶、野餐,好不愜意。 一早的太陽沒有很毒烈,先沿著右邊往南苑生態公園的方向走,
Thumbnail
趁著颱風還沒來攪局,把握晴空萬里的好天氣,出門走走, 大約7:40抵達石門水庫,沿途路邊還有停車位可停放車輛, 如果真的沒有停車位,其實開進去好像也不錯, 因為進去後看到很多人將車子停好後,拿出露營用的折疊桌椅, 在樹下泡茶、野餐,好不愜意。 一早的太陽沒有很毒烈,先沿著右邊往南苑生態公園的方向走,
Thumbnail
  不到六點即鑽出帳外,很意外的樹上竟然沒有任何的露水,左晚故意把帳搭成會返潮的樣子,不過凝結的水珠在也少得可憐,最近真的有那麼的乾燥嗎?隔壁山友在五點時即打包撤退,早點出發天氣較涼爽所耗的水應該也會比較少吧。六點叫家凱起床,今天就不拖了,早點出發早點結束回家輕鬆去。
Thumbnail
  不到六點即鑽出帳外,很意外的樹上竟然沒有任何的露水,左晚故意把帳搭成會返潮的樣子,不過凝結的水珠在也少得可憐,最近真的有那麼的乾燥嗎?隔壁山友在五點時即打包撤退,早點出發天氣較涼爽所耗的水應該也會比較少吧。六點叫家凱起床,今天就不拖了,早點出發早點結束回家輕鬆去。
Thumbnail
這條林鐵路線最重要的景點就是那個索道接收站,它就直接設置在林鐵路線上,很明顯從黎明送下來的木頭可以直接放在火車上再繼續往外運送。巨大的柱子已經消失,但仍遺留明顯的地基構造物以及側邊山坡上似乎是用來固定繩索的工法。林鐵路段的終點是一個大溪谷,地圖上畫出了粗大的水線,本來是有考慮第一天到這地方紮營的,但
Thumbnail
這條林鐵路線最重要的景點就是那個索道接收站,它就直接設置在林鐵路線上,很明顯從黎明送下來的木頭可以直接放在火車上再繼續往外運送。巨大的柱子已經消失,但仍遺留明顯的地基構造物以及側邊山坡上似乎是用來固定繩索的工法。林鐵路段的終點是一個大溪谷,地圖上畫出了粗大的水線,本來是有考慮第一天到這地方紮營的,但
Thumbnail
本來,對,真的是本來要躲避台北陰雨綿綿的潮濕,選了台中的營區擁抱藍天,怎料雨神同行被我們帶下來了,期待一場森林系的美好露營,瞬間讓我深深覺得天有不測風雲的道理,就這樣滴答滴答的陪伴兩天一夜。
Thumbnail
本來,對,真的是本來要躲避台北陰雨綿綿的潮濕,選了台中的營區擁抱藍天,怎料雨神同行被我們帶下來了,期待一場森林系的美好露營,瞬間讓我深深覺得天有不測風雲的道理,就這樣滴答滴答的陪伴兩天一夜。
Thumbnail
愛上走走的我,每周都要找個步道走走才行呀~這次選定內心想來很久,卻一直沒機會來的忘憂谷!!開車過去路上,沿路有小飄雨,本來還很擔心天氣不好,會打亂我們這趟出遊計劃!沒想到信念真的有用,我們一過了台北,進到基隆的範圍,立馬就大太陽,天氣好到不行,瞬間笑容又出現了~
Thumbnail
愛上走走的我,每周都要找個步道走走才行呀~這次選定內心想來很久,卻一直沒機會來的忘憂谷!!開車過去路上,沿路有小飄雨,本來還很擔心天氣不好,會打亂我們這趟出遊計劃!沒想到信念真的有用,我們一過了台北,進到基隆的範圍,立馬就大太陽,天氣好到不行,瞬間笑容又出現了~
Thumbnail
2022/02/25民宿→頂湖環湖O型步道→奮起湖老街→隙頂櫻之美→梅問屋梅子元氣館→台中
Thumbnail
2022/02/25民宿→頂湖環湖O型步道→奮起湖老街→隙頂櫻之美→梅問屋梅子元氣館→台中
Thumbnail
日期:2022.02.04 行程:太魯閣-台東市-四重溪-楓港-枋寮 宿點:枋寮八方雲集門口 洗完溫泉澡已是八點,但公園的道路管制仍未解除,想想人多空氣差,疫情肆虐下,乾脆不要夜宿四重溪改到枋寮好了。 10:50抵達枋寮車站,選好今天的夜泊點-八方雲集的門口,喔喔睏了!
Thumbnail
日期:2022.02.04 行程:太魯閣-台東市-四重溪-楓港-枋寮 宿點:枋寮八方雲集門口 洗完溫泉澡已是八點,但公園的道路管制仍未解除,想想人多空氣差,疫情肆虐下,乾脆不要夜宿四重溪改到枋寮好了。 10:50抵達枋寮車站,選好今天的夜泊點-八方雲集的門口,喔喔睏了!
Thumbnail
2020/05/22台中出發 #後慈湖~塵封後的秘境角板山商圈~#角板山公園 #巴陵舊橋~#巴陵古道生態園區 拉拉山達觀渡假農場check in
Thumbnail
2020/05/22台中出發 #後慈湖~塵封後的秘境角板山商圈~#角板山公園 #巴陵舊橋~#巴陵古道生態園區 拉拉山達觀渡假農場check in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