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306地圖未標的馬都安古道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一個在寢室賴到快中午才出門的懶洋洋一天,考慮到隔天要連三天的山訓,兩股聲音一直在我的腦海裡打架中,一股要我今天就懶洋洋的讓它過去,一股要我多少走一走,不要浪費了一天的假期。午餐時滑一滑地圖,看到了熊佧山,看起來不過就區區兩百公尺不到,決定了,就來這邊多多少少的走一走。
  考慮到路況不明,擔心車子直接開到登山口可能會有坑洞不易通過或者是不能迴轉或停車的情形,所以決定提前將車子停在苗62-1通車終點前的叉路口,直接用走的上去,事實證明是我有一些些多慮了。來到了登山口是一個民宅前,這裡就有一個牌子寫上了馬都安古道,傻傻的我還不知啥馬啥安的,畢竟在魯地圖上沒有任何這條步道的訊息。當時也沒仔細端詳,想說應該是一條早就廢棄消失的道路吧。
熊佧山登山口
  沿著台階很快的走到了熊佧山頂,山頂有一景觀台設有桌椅,從這景觀台可以看到對面的司馬限山,粉紅色的山坡應該是這個季節盛開的櫻花吧, 司馬限山上面共有三家露營區,應該是其中一家的櫻花。景觀台的另一邊有一平整空地,並有石頭圍住四周,看來就是地標所寫的炮台遺址,遺址過去還可以看到明顯的路徑,亦有告示牌寫這往百年老樟樹,此時我的好奇心突然爆棚,好像此步道的長度似乎只有1.4公里,我直接整個走完再走回來也不過三公里不到,應該還是算小走小走吧,只是不知路況如何,不管了不行再折回吧,於是今天的冒險正式開始。
熊佧山三角點及觀景台
山頂的古砲台遺址
  一走才發現不得了,這個步道竟然整段都有做階梯,而且每100公尺都還有里程柱,里程牌還有新舊之分,這個明顯由政府修建的步道,在地圖上竟然沒有任何的資訊,各個旅遊的訊息似乎也都沒有這個步道的影子,實在是令人詫異至極。也許也因為如此,再加上這個地方實在是太過於邊邊角角,所以可以看得出來這步道真的很少人會來走,其中0.9K到1.1K中間有一小段的崩塌,不過還是可以輕鬆的走過,或者可以在這一段繞一下其下方的穀倉下農路。
0.4K里程柱,以及其後可供休息的木椅,此里程柱是新的
舊的0.4K里程柱,雖然與前一張同樣都是0.4K,不過其實位置天差地遠
因為舊的里程是由南向北計算,但新的里程則是由北向南反向計算
  古道中的景點除了熊佧山山頂及其旁的古砲台遺址外,最重要可以說是為在0.9K的百年大樟樹,這棵樟樹之大可謂令人瞠目結舌,這棵樟樹可以躲過當年開發樟腦的年代不被支解,也真是大有福報。周圍也被整理的很平整空曠,在這裡可以看到對面的洗水山及洗水山北峰的稜線,視野非常的不錯。
0.9K處的百年大樟樹
洗水山以及洗水山北峰稜線,右邊看起來比較高是因為距離比較近產生的錯覺
我確實在這裡疑惑,對地圖和方位對了很久
  古道可由北端口或南端口進入,我這次是從南端口進入,北端口走出來接苗62-1線的點正好就是劉正男草莓園的旁邊,登山口一樣有一棟民宅,民宅後的步道即是在他們家的果園內。步道不長僅1.4公里,但算有一點陡度,仍需要一些體能,不過也算是個不錯的小品,來到泰安烏嘎彥一帶露營的可以考慮走一走健健身,走完1.4的步道後,若不想原路來回的,也可以順著農路經過偏偏泰安露營區走個O繞,享受著泰安新鮮的空氣,優美的山嵐美景。
北端登山口可由苗62-1縣的劉正男草莓園旁農路進入
看到此路標後右轉
北端登山口 0K
0.2K處大空地,古道從左前方上坡上去
中間一小段接水泥農路,這裡看到指示牌後左迴轉上坡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除了日出,向陽山的景也是一流,向西可以看到南橫三星的庫哈諾辛山、關山嶺山即塔關山,並可以一路往南延伸觀看南一段的稜線─關山、小關山即卑南主峰,最遠隱隱約約可以看到一座獨立的三角形山頭,它就是台灣著名的南嶽─北大武山。日出、雲海、藍天、大山、綠草,此一壯觀景色讓我們即使是在寒風刺骨中仍然遲遲不肯離去。
台灣有很多的登山步道,因為長期的踐踏,導致土壤變硬,而在相對陡的地方就會形成沖蝕溝,使植物根系裸露,步道劣化,引響生態環境甚鉅。山上工程不易,一般山徑不適合重機具的進場,所以若能讓所有登山者盡一點心力,每一個人只要多揹個一公斤的砂石上山,長久下來也是一股可觀的數量。活動有分一公斤方案和五公斤方案,揹
  不到六點即鑽出帳外,很意外的樹上竟然沒有任何的露水,左晚故意把帳搭成會返潮的樣子,不過凝結的水珠在也少得可憐,最近真的有那麼的乾燥嗎?隔壁山友在五點時即打包撤退,早點出發天氣較涼爽所耗的水應該也會比較少吧。六點叫家凱起床,今天就不拖了,早點出發早點結束回家輕鬆去。
這條林鐵路線最重要的景點就是那個索道接收站,它就直接設置在林鐵路線上,很明顯從黎明送下來的木頭可以直接放在火車上再繼續往外運送。巨大的柱子已經消失,但仍遺留明顯的地基構造物以及側邊山坡上似乎是用來固定繩索的工法。林鐵路段的終點是一個大溪谷,地圖上畫出了粗大的水線,本來是有考慮第一天到這地方紮營的,但
  不知多久前看到了一個神人的紀錄,基九八縱走一天19.5小時內完成(連結),讓我突然對此路線產生了興趣,不過我知道的我的能力不足以應付這種單攻玩法,所以決定採取重裝過夜的走法。經過深入研究,發現基隆山西北稜的路線有一段如果幾近攀岩,如果重裝上的風險似乎大了些,正在猶豫不決時,看到地圖上有一條通往黎
說到志佳陽,大部分的人應該爬完後至少一年不會想再爬這一條陡到想吐的路線,不過我卻在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再來一次這條令人難忘的山徑。
除了日出,向陽山的景也是一流,向西可以看到南橫三星的庫哈諾辛山、關山嶺山即塔關山,並可以一路往南延伸觀看南一段的稜線─關山、小關山即卑南主峰,最遠隱隱約約可以看到一座獨立的三角形山頭,它就是台灣著名的南嶽─北大武山。日出、雲海、藍天、大山、綠草,此一壯觀景色讓我們即使是在寒風刺骨中仍然遲遲不肯離去。
台灣有很多的登山步道,因為長期的踐踏,導致土壤變硬,而在相對陡的地方就會形成沖蝕溝,使植物根系裸露,步道劣化,引響生態環境甚鉅。山上工程不易,一般山徑不適合重機具的進場,所以若能讓所有登山者盡一點心力,每一個人只要多揹個一公斤的砂石上山,長久下來也是一股可觀的數量。活動有分一公斤方案和五公斤方案,揹
  不到六點即鑽出帳外,很意外的樹上竟然沒有任何的露水,左晚故意把帳搭成會返潮的樣子,不過凝結的水珠在也少得可憐,最近真的有那麼的乾燥嗎?隔壁山友在五點時即打包撤退,早點出發天氣較涼爽所耗的水應該也會比較少吧。六點叫家凱起床,今天就不拖了,早點出發早點結束回家輕鬆去。
這條林鐵路線最重要的景點就是那個索道接收站,它就直接設置在林鐵路線上,很明顯從黎明送下來的木頭可以直接放在火車上再繼續往外運送。巨大的柱子已經消失,但仍遺留明顯的地基構造物以及側邊山坡上似乎是用來固定繩索的工法。林鐵路段的終點是一個大溪谷,地圖上畫出了粗大的水線,本來是有考慮第一天到這地方紮營的,但
  不知多久前看到了一個神人的紀錄,基九八縱走一天19.5小時內完成(連結),讓我突然對此路線產生了興趣,不過我知道的我的能力不足以應付這種單攻玩法,所以決定採取重裝過夜的走法。經過深入研究,發現基隆山西北稜的路線有一段如果幾近攀岩,如果重裝上的風險似乎大了些,正在猶豫不決時,看到地圖上有一條通往黎
說到志佳陽,大部分的人應該爬完後至少一年不會想再爬這一條陡到想吐的路線,不過我卻在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再來一次這條令人難忘的山徑。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國境開放,後疫情時代 國旅進入戰國時期 人都飛出國了,前幾年幾乎要被踏平的每條山徑 也成了這副模樣 這是第二次的卯木山 其實,我還挺喜歡的 先爬升陡上(我走大禹嶺車站旁進入),接著陡升陡降拉繩都來 然後會進入一段平坦好步行的松針步道 前有挑戰、後有愜意,歷經辛苦後會有大景 但這次前往 可能因
Thumbnail
跑馬古道是淡蘭古道支線其中一條,在入口處可以看到一座雕像,展示早期人民使用木馬搬運木材的情景。從入口往前走約20公尺處,可以看到旁邊山壁放著一些善心人士自製的登山杖,為了讓民眾爬山盡興也同時保護並減少對膝蓋的傷害,分享給需要的民眾使用。
Thumbnail
這是一次從木柵動物園到政治大學校門口的徒步旅行,沿途經過許多步道和景點,全程約12.53公里,花費了4小時。建議攜帶防晒用品和運動飲料,並預先規劃好交通。文章中提到的景點和步道包括指南宮竹柏參道、樟樹步道彩雲亭、貓空站等。最後,以快樂上山、平安下山作為總結。
Thumbnail
這篇文章介紹臺灣北部觀霧地區的大鹿林道,包括林道的由來、各部分的特色、開放自行車與電動輔助自行車進入大鹿林道東線以及遊客需要注意的事項。文章內容詳細描述了大鹿林道的主線、東線和西線路線,以及登山和騎乘活動的行程安排和準備物品。此外,也分享了作者個人的探勘經驗,提供了一些警示和建議。
09/12/2021 沒路找路   衛星定位顯示我就站在山徑上, 放眼望去却是雜草叢生,一片荒蕪。 我淹没在森林中。   幾年前由大溪墘登皇帝殿, 第一次找不到路原路撤退, 第二次再去,總算找著了路,登上主稜,經東峰,西峰下到石定。 雖然有路,但因少有人走而路徑不明顯,  
09/04/2021 沒路找路   衛星定位顯示我就站在山徑上, 放眼望去却是雜草叢生,一片荒蕪。 我淹没在森林中。   幾年前由大溪墘登皇帝殿, 第一次找不到路原路撤退, 第二次再去,總算找著了路,登上主稜,經東峰,西峰下到石碇。 雖然有路,但因少有人走而路徑不明顯,  
04/02/2012 今天的山路,精彩!   指南國小,三玄宮,德高嶺,十六分山,貓空尖山,土地公廟,二格山,猴山岳,指南宮,指南國小。   我站在指南國小,茶葉古道的登山口前,看了地圖好一會。 我想在山裏走一個O形,是為了O形聖陵線作準備吧。 試著把山路極大化,馬路極小化,才決定了這
Thumbnail
這次剛好買到阿里山神木賓館的房間,便把握機會,把之前看不到的、來不及去的地方走了一遍。 水山療癒步道 2023年初開放的水山療癒步道,從沼平車站走一小段路就能看見入口,終點為水山神木,並接到原為阿里山林鐵的水山支線步道。
Thumbnail
大一時,和同學從瑞芳火車站出發,經過北36線、臺2線,抵達陰陽海,再走金水公路、瑞金公路回去,當時,不知道附近有座「無耳茶壺山」。 和朋友聊到這座山時,已是多年以後,到了體力越來越差的年紀,爬山經驗很少的我,一邊擔心爬不動造成朋友的負擔,一邊想著風景、心動地答應下來。
Thumbnail
幾個禮拜前的一個週日下午,跟先生回家吃過午飯,陽光燦燦的,我提議去五酒桶山走走。聽聞那是桃園少數沒有陡坡階梯的健行步道,把握難得的冬日暖陽,在回家前繞了過去。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國境開放,後疫情時代 國旅進入戰國時期 人都飛出國了,前幾年幾乎要被踏平的每條山徑 也成了這副模樣 這是第二次的卯木山 其實,我還挺喜歡的 先爬升陡上(我走大禹嶺車站旁進入),接著陡升陡降拉繩都來 然後會進入一段平坦好步行的松針步道 前有挑戰、後有愜意,歷經辛苦後會有大景 但這次前往 可能因
Thumbnail
跑馬古道是淡蘭古道支線其中一條,在入口處可以看到一座雕像,展示早期人民使用木馬搬運木材的情景。從入口往前走約20公尺處,可以看到旁邊山壁放著一些善心人士自製的登山杖,為了讓民眾爬山盡興也同時保護並減少對膝蓋的傷害,分享給需要的民眾使用。
Thumbnail
這是一次從木柵動物園到政治大學校門口的徒步旅行,沿途經過許多步道和景點,全程約12.53公里,花費了4小時。建議攜帶防晒用品和運動飲料,並預先規劃好交通。文章中提到的景點和步道包括指南宮竹柏參道、樟樹步道彩雲亭、貓空站等。最後,以快樂上山、平安下山作為總結。
Thumbnail
這篇文章介紹臺灣北部觀霧地區的大鹿林道,包括林道的由來、各部分的特色、開放自行車與電動輔助自行車進入大鹿林道東線以及遊客需要注意的事項。文章內容詳細描述了大鹿林道的主線、東線和西線路線,以及登山和騎乘活動的行程安排和準備物品。此外,也分享了作者個人的探勘經驗,提供了一些警示和建議。
09/12/2021 沒路找路   衛星定位顯示我就站在山徑上, 放眼望去却是雜草叢生,一片荒蕪。 我淹没在森林中。   幾年前由大溪墘登皇帝殿, 第一次找不到路原路撤退, 第二次再去,總算找著了路,登上主稜,經東峰,西峰下到石定。 雖然有路,但因少有人走而路徑不明顯,  
09/04/2021 沒路找路   衛星定位顯示我就站在山徑上, 放眼望去却是雜草叢生,一片荒蕪。 我淹没在森林中。   幾年前由大溪墘登皇帝殿, 第一次找不到路原路撤退, 第二次再去,總算找著了路,登上主稜,經東峰,西峰下到石碇。 雖然有路,但因少有人走而路徑不明顯,  
04/02/2012 今天的山路,精彩!   指南國小,三玄宮,德高嶺,十六分山,貓空尖山,土地公廟,二格山,猴山岳,指南宮,指南國小。   我站在指南國小,茶葉古道的登山口前,看了地圖好一會。 我想在山裏走一個O形,是為了O形聖陵線作準備吧。 試著把山路極大化,馬路極小化,才決定了這
Thumbnail
這次剛好買到阿里山神木賓館的房間,便把握機會,把之前看不到的、來不及去的地方走了一遍。 水山療癒步道 2023年初開放的水山療癒步道,從沼平車站走一小段路就能看見入口,終點為水山神木,並接到原為阿里山林鐵的水山支線步道。
Thumbnail
大一時,和同學從瑞芳火車站出發,經過北36線、臺2線,抵達陰陽海,再走金水公路、瑞金公路回去,當時,不知道附近有座「無耳茶壺山」。 和朋友聊到這座山時,已是多年以後,到了體力越來越差的年紀,爬山經驗很少的我,一邊擔心爬不動造成朋友的負擔,一邊想著風景、心動地答應下來。
Thumbnail
幾個禮拜前的一個週日下午,跟先生回家吃過午飯,陽光燦燦的,我提議去五酒桶山走走。聽聞那是桃園少數沒有陡坡階梯的健行步道,把握難得的冬日暖陽,在回家前繞了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