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耳其地震對撞總統大選:埃爾多安還有機會連任嗎?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9 分鐘
2月6日,土耳其東南部發生7.8級強震,並在多次餘震後再遇強震,劇烈震度讓埃及、丹麥與格陵蘭皆有所感;不到20公里的地震深度更是導致土耳其、敘利亞兩國的嚴重損失,前者數據尤其慘烈。
根據最新資訊,死於地震者已合計超過7,900人:在土耳其有超過5,800人死亡、超過34,800人受傷;在敘利亞則有超過2,000人死亡,超過3,700人受傷。而後伴隨救援工作開展,傷亡數據料將持續上升。世界衛生組織已在死亡人數超過3,400人時警告,最終死亡人數可能會高出8倍之多,土耳其地球物理學者巴里斯(Şerif Barış)也預測,此次地震的死亡人數可能接近1999年的伊茲米特地震,當年的7.6級強震共導致18,373人喪生。
經濟層面的損失同樣驚人。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Recep Tayyip Erdoğan)表示,此次地震是土耳其1939年以來最嚴重災難,災情蔓延超過10個省份,並有超過6,000幢建築物倒塌。美元兌土耳其里拉匯率也創下1對18.85的歷史新低,土耳其股市更是同步下跌,主要股票基準一度下跌多達5%,銀行股亦下跌5.5%。據美國地質調查局(PAGER)估計,此次地震造成的經濟損失在10億美元到100億美元之間的可能性為34%,在100億美元到1,000億美元之間的可能性為30%;德國智庫Risklayer亦估計,此次地震的經濟損失約為200億美元。
2023年既是土耳其建國百年,也是埃爾多安掌權20周年。1923年,土耳其共和國自奧斯曼帝國的廢墟中誕生,並從百廢待舉的「東亞病夫」,逐步發展為歐亞之交的中型強國;2003年,埃爾多安成為土耳其總理,並於此後20年間掌握了土耳其的最高權力,將在2023年5月競選總統,爭取下個5年任期。而強震災情的意外到來,雖讓土耳其的建國百年蒙塵,卻未必會終結讓埃爾多安的總統夢。

強震是否「摧枯拉朽」

首先,有分析認為,地震災情將激發沖天民怨、打擊埃爾多安的政治威望,加上土耳其通脹的居高不降、政壇反對勢力的持續整合,埃爾多安政權應會在地震後輸掉大選、徹底終結。從土耳其現狀來看,上述敘事有一定道理。
在政治場域,埃爾多安的優勢確實不如以往。回顧過去,埃爾多安領導的正義與發展黨(AKP)獨霸政壇多年,原因除了政績輝煌,更有反對黨的彼此內鬥、無法團結。然而2018年里拉危機爆發後,土耳其的經濟萎縮、失業率高漲,AKP在2019年的地方選舉中失去諸多據點,包括第一大城伊斯坦堡與首都安卡拉,民意基礎明顯鬆動;此外2017年修憲公投後,埃爾多安的總統權力進一步擴張,制度上的連任阻礙也被掃除,掌權時程再度延長,受到刺激的反對黨終於驚醒,決意暫放宿怨、求取團結。
2018年,共和人民黨(CHP)、好黨(İYİ)、幸福黨(SP)、民主黨(DP)四大反對黨共組了「國家聯盟」(Millet İttifakı),鼓吹恢復議會制、廢除行政總統制,希望藉此遏制AKP與埃爾多安;2022年,未來黨(GP)與民主與進步黨(DEVA)再加入,組成了「六方圓桌」(Altılı Masa),欲聯合推出代表反對勢力的總統候選人,與埃爾多安在2023年一較高下。
經濟場域則如前所述,在2018年的里拉危機後持續低迷。而細究危機起源,西方制裁只是導火線,關鍵還是土耳其身為新興市場,無法抗衡金融大國的流動性政策轉向。2008年至2013年,美歐日等發達市場通過了多輪量化寬鬆政策,國際「熱錢」轉而湧入包括土耳其在內的新興市場,刺激了後者的經濟高成長;2013年美聯儲放風可能加息後,外資便大舉外撤,包括里拉在內的新興市場貨幣開始貶值;2017年美聯儲先後三次加息,土耳其經濟開始被資本外逃、貨幣貶值、股市不穩的陰霾籠罩,2018年美國又對土國鋼鋁製品加徵一倍進口關稅,金融危機就此連動爆發。
而在應對危機的過程中,埃爾多安顯然希望犧牲物價、保全經濟成長,故採用了極端的經濟手段,面對高通脹仍堅持降息。結果雖在一定程度上維持經濟增長,卻也導致里拉跳水式重貶、物價飆漲、債券市場幾乎崩盤,諸如伊斯坦堡等大城爆發多起示威,損害了埃爾多安在城市選民中的好感度。
最後回到此次地震,埃爾多安也面臨了檢討風險。從災情成因來看,埃爾多安政府雖無法人造地震、決定規模與震度,卻對慘重傷亡負有部分責任,那便是未能改善發展不均、城市貧困化的現象,導致耐震度不高的老舊建築面對強震不堪一擊,造成了大片傷亡。
而建物脆弱其實不只老舊一個因素,還存在官商勾結、偷工減料的可能。以2020年的愛琴海地震為例,土耳其同樣發生建物倒塌,最終導致115人死亡,檢方事後調查倒塌建物時,發現部分工程使用了劣質建材、也未顧及結構安全性,相關單位更未盡責稽查,最終起訴了數十位建商與公職人員。此次災情比2020年慘重數十倍,事後檢討恐也難避上述醜聞,民眾的不滿或將包圍埃爾多安。

埃爾多安不是政治新人

然從現實角度來看,上述推論雖合乎邏輯,卻未必切合土耳其政情。因為埃爾多安不僅是位經驗老到的政治精英,更是資源豐富的在任總統。
在政治場域,反對黨確實形成合作態勢,卻難對埃爾多安造成打擊。2022年10月,土耳其國會通過「不實資訊法案」第29條,稱公開散布誤導性資訊者,將面臨1到3年有期徒刑。但因法案用語模糊且標準不明,其可能造成的實質效果,便是箝制反AKP的獨立媒體,鞏固埃爾多安的權威與競選優勢。
此外,埃爾多安的強勁對手們也因各種原因相繼「退出」。伊斯坦布爾市長伊馬姆奧盧(Ekrem İmamoğlu)原本民調極高,卻在2022年12月因涉嫌侮辱最高選舉委員會,而被判處2年多監禁與褫奪公權,喪失了總統參選資格;安卡拉市長亞瓦什(Mansur Yavaş)同樣聲望極高,卻被視為土耳其民族主義者,不受左翼的人民民主黨(HDP)選民歡迎,故在各方協調下,亞瓦什於2023年1月宣佈支持CHP領導人奎里達歐魯(Kemal Kılıçdaroğlu),但後者在民調中落後於埃爾多安,獲勝機率不高。至於前述的反對黨聯盟「六方圓桌」,其至今都未能推出聯合候選人,應是矛盾未解、有力人選難尋之故。
而在經濟層面,埃爾多安在2022年推出諸多取悅選民的福利,希望緩衝高通脹民怨。其先是提供低收入家庭補貼,設立國家基金保護存款貶值,又在逼近2022年底時,將最低工資一口氣提高55%,公務員薪酬提高30%,向商人和中小企業提供貸款補貼,取消最低退休年齡限制,讓150萬土耳其人有機會立即獲得退休金。當然,這一系列優惠措施無法緩解土耳其的經濟弊病,更對實質經濟成長無益,卻顯然能增加埃爾多安的競選優勢。
至於地震潛藏的政治風險,埃爾多安也不可能毫無感覺、坐以待斃。2021年土耳其發生了野火災情,大火延燒多日、波及35省,政府雖出動無人機進行灌救,卻依舊難止火勢。諷刺的是,埃爾多安或為展現自信的強人形象,在野火蔓燒之初拒絕了國際援助,後眼見局勢失控,才設法將矛頭指向庫爾德工人黨(PKK),卻已難獲輿論諒解。經過此次教訓,埃爾多安應是學到了「示弱」與「即時」的重要,故在地震發生後,其第一時間請求國際援助,並在鏡頭前詳細介紹政府規劃的救援和人道主義工作,希望安撫民眾的悲傷與怒意。
與此同時,埃爾多安將此次地震誇大為「1939年以來最嚴重」,完全略過了1999年的伊茲密特強震,目的自是放大天災威力、轉移對建物大片倒塌的人為因素檢討。畢竟1999年伊茲密特強震後,土耳其就已通過一系列建築新法,規範提升新建物的耐震性,但不論是2020年的愛琴海地震,或是此次強震,都暴露建商與官員的陽奉陰違,埃爾多安深知此事難辭其咎,自要設法轉移砲火。
此外,埃爾多安也宣布10省進入緊急狀態3個月,以2月6日為起點來算,結束時恰好就是5月14日總統大選前夕,緊急狀態範圍雖未遍及全國,卻還是讓埃爾多安有了調控災區訊息、緩衝民怨的權力空間。可以預見在未來幾個月,埃爾多安將在災區頻繁曝光,耕耘自己提供即時援助、承諾展開長期重建的君父形象,穩重堅毅、親力親為;反對黨當然可能主打AKP與建商勾結、存在利益輸送等話題,但眼下埃爾多安政府掌握了土耳其多數主流媒體,完全有能力指責反對黨們「借災害進行政治鬥爭」、「消費民眾血淚」,在此局勢下,反對黨可能會為保政治能量,而不得不放棄攻訐,轉向動員援助、支持政府救災。
歸根結柢,在打擊強勁對手、推出福利政策、緩衝地震傷害的措施下,埃爾多安仍是土耳其目前最強大的總統候選人,連任機會非常高。然而2023年不只會舉行總統大選,也將進行土耳其的全國議會選舉,埃爾多安雖有連任機會,卻未必能拉抬AKP選情;在無強大反對派競選人的局面下,民眾雖有可能票投埃爾多安,卻未必會甘願將票也投給AKP,畢竟低迷經濟、地震災情所誘發的民怨實在不容小覷。
如若埃爾多安順利連任,但AKP席次下滑嚴重、甚至失去議會多數,前者的執政能力將大打折扣,恐要提早安排「後埃爾多安時代」的政治秩序與接班人選,土耳其也將由此進入一段複雜難料的政治逐鹿期。
原文發表網址: 土耳其地震對撞總統大選:埃爾多安還有機會連任嗎? | 香港01
2023.2.8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75會員
386內容數
國際時事與政治評論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劉燕婷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6月28日,北約(NATO)的馬德里峰會召開前夕,秘書長斯托爾滕貝格(Jens Stoltenberg)會同了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Recep Tayyip Erdoğan)、芬蘭總統尼尼斯托(Sauli Niinistö)、時任瑞典首相安德松(Magdalena Andersson)舉行四方會談。
11月20日,卡塔爾世界盃正式開幕。而也就在同日,土耳其宣佈對敘利亞和伊拉克兩國北部發起「爪劍」(Claw-Sword)空中軍事行動,擊斃184名庫爾德武裝分子,引發全球輿論關注。 據土方所述,之所以發起「爪劍」行動,是因境外庫爾德武裝策劃了恐怖襲擊。
11月20日卡塔爾世界盃開幕,這是第一個在伊斯蘭國家舉行的世界盃,也是第一個由海灣國家主辦的世界盃。對卡塔爾來說,奪得世界盃主辦權是拓展國家軟實力的一部分,儘管籌辦過程爭議不斷、開幕後首戰吞敗,卡塔爾依舊收穫了全球輿論關注。
11月15日,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Recep Tayyip Erdoğan)的高級助理證實,美國中央情報局局長伯恩斯(William Burns)、俄羅斯對外情報局局長納雷什金(Sergey Naryshkin)於14日在安卡拉舉行會談。
在美國與沙特摩擦不斷的當下,中國與沙特的新互動引發了輿論關注。
6月28日,北約(NATO)的馬德里峰會召開前夕,秘書長斯托爾滕貝格(Jens Stoltenberg)會同了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Recep Tayyip Erdoğan)、芬蘭總統尼尼斯托(Sauli Niinistö)、時任瑞典首相安德松(Magdalena Andersson)舉行四方會談。
11月20日,卡塔爾世界盃正式開幕。而也就在同日,土耳其宣佈對敘利亞和伊拉克兩國北部發起「爪劍」(Claw-Sword)空中軍事行動,擊斃184名庫爾德武裝分子,引發全球輿論關注。 據土方所述,之所以發起「爪劍」行動,是因境外庫爾德武裝策劃了恐怖襲擊。
11月20日卡塔爾世界盃開幕,這是第一個在伊斯蘭國家舉行的世界盃,也是第一個由海灣國家主辦的世界盃。對卡塔爾來說,奪得世界盃主辦權是拓展國家軟實力的一部分,儘管籌辦過程爭議不斷、開幕後首戰吞敗,卡塔爾依舊收穫了全球輿論關注。
11月15日,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Recep Tayyip Erdoğan)的高級助理證實,美國中央情報局局長伯恩斯(William Burns)、俄羅斯對外情報局局長納雷什金(Sergey Naryshkin)於14日在安卡拉舉行會談。
在美國與沙特摩擦不斷的當下,中國與沙特的新互動引發了輿論關注。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土耳其之旅的最後一天,來到讓伊斯坦堡,成為橫跨歐亞兩洲的湛藍布魯斯海峽,展開遊船之旅。北連黑海,南則連接馬爾馬拉海與地中海的布魯斯海峽,至古以來是海上交通十分重要的要塞之一。 搭乘船班,凝視歐亞之間的海峽界線,搭配著土耳其紅茶,吹著徐徐的風,愜意的船旅即將開啟。 沿途可以看見左右邊的建築有不太一
Thumbnail
土耳其具備悠久的歷史跟獨特的氣候條件,因此擁有了許多天然美景和歷史古蹟。想要一次走遍土耳其最精華的景點嗎?那趕快來跟AsiaYo一起看看這篇暑假暑假土耳其跟團旅遊介紹,不用自己安排交通和住宿,也不用研究各景點的攻略,省去許多心力也能透過導遊更了解當地的風俗民情。現在就出發中東跟團旅遊gogo!!
Thumbnail
在十一世紀後半葉,拜占庭帝國同時面臨內憂外患,處於崩潰邊緣。此時原先屬於帝國核心領土的小亞細亞(今日土耳其),逐漸為賽爾柱土耳其人占據。其中一個著名首領,叫做蘇萊曼.伊本.庫塔爾米什。 蘇萊曼兵力強大,而且極精於外交計算。在他任內,拜占庭有一連串的軍事叛亂,導致帝位快速更迭。蘇萊曼見那些皇帝和叛
Thumbnail
清晨時刻,清真寺宣禮塔喚拜聲響起,啟動了土耳其人的日常,人們虔誠禮拜,向阿拉祈求平安,土耳其,世界上唯一跨越歐、亞大陸的國家,經過東羅馬帝國拜占庭文化、鄂圖曼土耳其時代等歷史演變,多元文化的土耳其留下許多值得瀏覽的世界文化遺產,首都伊斯坦堡藍色清真寺、羅馬帝國留下的神殿、大劇場,棉堡、卡帕多其亞地形
Thumbnail
在2024/4/19大盤一度崩跌逾1000點最後收盤跌了774.08點,我認為會殺的如此嚴重是因為昨日受到台積電法說的影響,但最主要的原因我認為是以色列和伊朗的情勢緊張,新聞說哪國已發射飛彈,什麼正式開戰等等......都是有關中東戰爭已經進入戰爭的可能
【 從旅行世界看經濟 - Ep4-1埃及🇪🇬 】 以巴衝突後的埃及 戰爭首當其衝的就是埃及觀光業,根據《Statista》2023年數據指出,在埃及觀光業就業人口達253萬人,突破歷史新高,而觀光業的貢獻占GDP 8.3%,但以巴戰爭開打的這段期間,埃及國際觀光人口卻創歷史紀錄!達到1490
Thumbnail
土耳其第二天的最後一個景點 爆熱的土耳其,溫度37度的下午 來到安卡拉必來的景點「凱末爾紀念館」 這裡是土耳其獨立戰爭的領導人,土耳其共和國的創始人和第一任總統穆斯塔法·凱末爾·阿塔圖爾克的陵墓 在土耳其流通的貨幣是里拉,紙幣上面都看得到凱末爾的照片 我們到達的時間,剛好遇到軍官交
Thumbnail
當台灣在吵立法院長的時候,這個世界也開始發生一些重要的事了 伊朗飛彈襲擊了伊拉克和敘利亞。整個伊拉克和巴勒斯坦的加薩戰爭 進一步地擴散開來了 除了對於多年通膨的世界,中東的運輸中斷區域的不穩定 造成經濟衰退的可能性上昇之外 台灣也得要借鏡這些事
Thumbnail
去年在全球範圍內,發生很多起強烈地震,使人感覺到是否「地震好發期」又將來到?僅以2023年上半年統計,全球就發生過390次地震,其中7級以上竟然高達10次。全年發生大地震究竟多少次?我個人並未加統計。但台灣社會對於地震習以為常,是個錯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土耳其之旅的最後一天,來到讓伊斯坦堡,成為橫跨歐亞兩洲的湛藍布魯斯海峽,展開遊船之旅。北連黑海,南則連接馬爾馬拉海與地中海的布魯斯海峽,至古以來是海上交通十分重要的要塞之一。 搭乘船班,凝視歐亞之間的海峽界線,搭配著土耳其紅茶,吹著徐徐的風,愜意的船旅即將開啟。 沿途可以看見左右邊的建築有不太一
Thumbnail
土耳其具備悠久的歷史跟獨特的氣候條件,因此擁有了許多天然美景和歷史古蹟。想要一次走遍土耳其最精華的景點嗎?那趕快來跟AsiaYo一起看看這篇暑假暑假土耳其跟團旅遊介紹,不用自己安排交通和住宿,也不用研究各景點的攻略,省去許多心力也能透過導遊更了解當地的風俗民情。現在就出發中東跟團旅遊gogo!!
Thumbnail
在十一世紀後半葉,拜占庭帝國同時面臨內憂外患,處於崩潰邊緣。此時原先屬於帝國核心領土的小亞細亞(今日土耳其),逐漸為賽爾柱土耳其人占據。其中一個著名首領,叫做蘇萊曼.伊本.庫塔爾米什。 蘇萊曼兵力強大,而且極精於外交計算。在他任內,拜占庭有一連串的軍事叛亂,導致帝位快速更迭。蘇萊曼見那些皇帝和叛
Thumbnail
清晨時刻,清真寺宣禮塔喚拜聲響起,啟動了土耳其人的日常,人們虔誠禮拜,向阿拉祈求平安,土耳其,世界上唯一跨越歐、亞大陸的國家,經過東羅馬帝國拜占庭文化、鄂圖曼土耳其時代等歷史演變,多元文化的土耳其留下許多值得瀏覽的世界文化遺產,首都伊斯坦堡藍色清真寺、羅馬帝國留下的神殿、大劇場,棉堡、卡帕多其亞地形
Thumbnail
在2024/4/19大盤一度崩跌逾1000點最後收盤跌了774.08點,我認為會殺的如此嚴重是因為昨日受到台積電法說的影響,但最主要的原因我認為是以色列和伊朗的情勢緊張,新聞說哪國已發射飛彈,什麼正式開戰等等......都是有關中東戰爭已經進入戰爭的可能
【 從旅行世界看經濟 - Ep4-1埃及🇪🇬 】 以巴衝突後的埃及 戰爭首當其衝的就是埃及觀光業,根據《Statista》2023年數據指出,在埃及觀光業就業人口達253萬人,突破歷史新高,而觀光業的貢獻占GDP 8.3%,但以巴戰爭開打的這段期間,埃及國際觀光人口卻創歷史紀錄!達到1490
Thumbnail
土耳其第二天的最後一個景點 爆熱的土耳其,溫度37度的下午 來到安卡拉必來的景點「凱末爾紀念館」 這裡是土耳其獨立戰爭的領導人,土耳其共和國的創始人和第一任總統穆斯塔法·凱末爾·阿塔圖爾克的陵墓 在土耳其流通的貨幣是里拉,紙幣上面都看得到凱末爾的照片 我們到達的時間,剛好遇到軍官交
Thumbnail
當台灣在吵立法院長的時候,這個世界也開始發生一些重要的事了 伊朗飛彈襲擊了伊拉克和敘利亞。整個伊拉克和巴勒斯坦的加薩戰爭 進一步地擴散開來了 除了對於多年通膨的世界,中東的運輸中斷區域的不穩定 造成經濟衰退的可能性上昇之外 台灣也得要借鏡這些事
Thumbnail
去年在全球範圍內,發生很多起強烈地震,使人感覺到是否「地震好發期」又將來到?僅以2023年上半年統計,全球就發生過390次地震,其中7級以上竟然高達10次。全年發生大地震究竟多少次?我個人並未加統計。但台灣社會對於地震習以為常,是個錯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