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兩個一百萬之後,我為何推掉更多案子?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從 2021 到 2022
我在 2021 年結算年收入時,驚覺自己達到人生的巔峰,也就是所謂的「年收破百」,具體詳情可以參見這篇文章,在逐漸通膨的經濟市場,倒也不是什麼好值得誇耀的大數字,但我想在此分享一些一百萬背後不一樣的價值觀。
基於現實層面,這是一份不小的數字,但我的心中直到現在,仍然覺得不太對勁,那份不對勁似乎來自於對功利主義的低頭,而離熱情的創作越來越遙遠。
我在 2021 年接了各式各樣的專案,從 Logo 設計到展場插畫、從平面宣傳到擅長的動畫,我很努力地上班工作、下班接案,遊走在兩份工作之間,著實抽不出時間達到什麼 Work Life Balance,更遑論一直耽擱很久的各種計畫,當時也還沒在方格子上撰文,只是一直將閱讀與寫作惦記在心裡,心有餘而力不足,體態逐漸走樣,精神與容貌每下愈況,可以說 2021 年的破百,是靠著勞力拚來的。
回過頭看,2021 年的自己似乎輸出太多而輸入太少,2021 年整年不再閱讀、也不再寫任何新東西,偶有為之的設計創作更是慘不忍睹,整個人生像是被工作和金錢掏空了。
在 2022 年初,我定下年度新目標,就是要振作,重新拾起寫文章與閱讀的習慣,我開始刻意地給自己空檔,開始嘗試推掉自己沒有興趣的案子,讓自己不單單只是為了金錢而打開動畫軟體,而 2022 年的結算,大大地改變了我的想法,推掉更多案子的我,竟然沒有賺得比拚死拚活的 2021 年少。
究竟是怎麼一回事?
回過頭看,我拒絕掉的案子,大部分都是自己不感興趣的或是報酬過低的,而留下來的案子要不就是我感興趣的,要不就是報酬足以讓我感興趣的,這也間接替我留下更多有品質的案子,無論是在創作亦或是報酬上。
Austin Saylor 在他的 Blog 中提到,Freelancer 分為兩種:
大部分人的情況,一個月只有一到三個案件邀約,為了讓自己活下去,得設法講出一個客戶會同意的報價;而另一種人,一個月有十到二十個案件邀約,只需要百分之十到二十的同意,而客戶如果同意更高的報價,那需要的同意會更少。
我有著一份正職工作,因此我的選擇權更多,2022 年我幸運地接到三份來自國外公司的邀約,這三件的報價也都是國內的兩倍以上,於是我用更少的案子,拿到了更高的報酬,更棒的是,這些案子的創作量能也都比 2021 年來得更高。
彩虹與骷髏頭理論
相當推薦 Joey Koreman 的書籍 "Freelance Manifesto"
這張圖來自 School of Motion 創辦人 Joey Korenman 的書籍 ”Freelance Manifesto” ,X,Y 軸分別是金錢與創作的痛苦,右上方的「痛苦區」代表的是錢很多,但創作限制也很多的案件,而左下方的「彩虹區」是錢很少,卻能自由發揮的案件,中間就是所謂的 No Man’s Land 骷髏頭地帶。
No Man’s Land 骷髏頭地帶
是指預算中等,但限制也中等的案件,大部分的案件也都集中於此,這恰巧就是我在 2021 年感覺到被綑綁住的地方,中等的預算只能夠讓你勉強賺到一點錢,而中等的限制讓你做出平庸的作品。
我們都知道一個簡單的理論,創作者產出什麼樣的作品,日後就是靠著這些作品吸引同質性的客戶找上門,如果將時間都花在 No Man’s Land,幾年過去了,可能還是都在做著一樣的東西,賺到一樣中等的錢。
「沒有客戶會付錢給你,讓你做從來沒有做過的事!( YOU WILL NEVER GET PAID TO DO SOMETHING THAT YOU HAVEN'T ALREADY DONE BEFORE.)」
那痛苦區跟彩虹區呢?痛苦區的高報酬買到時間,而彩虹區給予發揮機會,迫使你成長,誰不希望自己是熱門創作者,能接到有名有錢又能自由發揮的案件,殘酷的是,他們對於創作者的篩選甚至規模也都比一般案件更加嚴格。
當我們以創作作為最終目標,我們靠著高報酬的案件買到更多時間,就能利用剩下的空檔來成長,我們如果靠著沒什麼錢但發揮性高的案件來創作,也同樣能夠鍛鍊自己、激發創意潛能,更重要的是,你是在打造自己未來作品的價值而成長,汲取經驗、累積作品而不是為了金錢。
時間一直是人類創作價值的最大資產,只要執行計畫能夠延續,時間足夠累積,就能創造巨大的價值。
我著眼的點,便是在自己的動畫價值上,持續推高與維持創作的品質,如果沒有更多的餘裕讓自己吸收、學習、成長、探索,那我的價值跟作品可能會隨著平庸的案件一直停留在原地。
結尾附上一張今年度開始學習 3D 尚未完成的作品

嗨!我是丞平,著迷於視覺藝術、設計與圖像,深信文化是人類最強的力量,致力於工作中創作、學習與分享。拙作涉入藝術設計文化,更著眼於藝術設計工作者,如何成長,思考、經營並且增加自己工作的價值,如果你認同我的理念並覺得有幫助,歡迎追蹤、留言、贊助,就能即時獲得好內容。
歡迎追蹤、加入我經營中的社群
個人作品:https://chengpingli.com
Instagram:https://www.instagram.com/chengpingli.eth/
Twitter:https://twitter.com/ChengPingLi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19會員
35內容數
嗨!這裡是動畫師的設計筆記,好的動畫源自於好的設計,Every good motion starts from good design,在這裡我們高談闊論動畫藝術與圖形設計,共同分享對動畫設計的熱情!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動畫師的設計筆記 的其他內容
相信有在 Follow 動畫產業抑或是 NFT 領域的人都有在過年期間被這則新聞給震撼到,在 2023.01.23 初二的時候,Golden Wolf(下稱 GW) 在 Twitter 上發佈了一則驚人的消息,表明公司即將被 Web3 的公司 Doodles 給收購。
無意間在社交平台 Instagram 上看到來自 BUCK LA 的 2D 動畫師 Pete Kallstrom 的幾點建議,每一點對於一路從大學自學走來的我,感觸良多,也仍然受用,我也針對他提出的建議,從自己的經驗出發做一些額外的補充。
It's not where you take things from – it's where you take them to. — Jean-Luc Godard 靈感來自任何地方,可能是一段文字、一張圖片抑或是一幀影格,有如枝微末節,潛藏在生活中的每一個角落。
標題所謂的「永續性的創意文化」,很多人可能無法理解是什麼意思,但換句話說,我們都曾體會某位設計師,或是某位音樂人,某位創意工作者,在逐年發展的過程中,無論是作品成熟度或是創意的發揮,都不斷地創造出令人驚艷的成果。
Brief 對英國人來說,是什麼塑造英國文化? 也許是佈滿草地的綿羊、與好友坐在公園長椅上,或是到當地的酒吧小酌等等。在創意部門 BBC Creative 與 英國設計公司 ManvsMachine 的合作之下,這些熟悉的場景,為英國廣播公司第一台 BBC One 的新識別注入了生命。
How&How 是一間位於倫敦與葡萄牙里斯本的品牌設計 Agency,近期他們為 Freetree 重新塑造品牌,Freetree 是一個使用網路消費策略的植樹品牌(當顧客消費便替他們種樹),而 How&How 卻在過程中面臨了兩難。
相信有在 Follow 動畫產業抑或是 NFT 領域的人都有在過年期間被這則新聞給震撼到,在 2023.01.23 初二的時候,Golden Wolf(下稱 GW) 在 Twitter 上發佈了一則驚人的消息,表明公司即將被 Web3 的公司 Doodles 給收購。
無意間在社交平台 Instagram 上看到來自 BUCK LA 的 2D 動畫師 Pete Kallstrom 的幾點建議,每一點對於一路從大學自學走來的我,感觸良多,也仍然受用,我也針對他提出的建議,從自己的經驗出發做一些額外的補充。
It's not where you take things from – it's where you take them to. — Jean-Luc Godard 靈感來自任何地方,可能是一段文字、一張圖片抑或是一幀影格,有如枝微末節,潛藏在生活中的每一個角落。
標題所謂的「永續性的創意文化」,很多人可能無法理解是什麼意思,但換句話說,我們都曾體會某位設計師,或是某位音樂人,某位創意工作者,在逐年發展的過程中,無論是作品成熟度或是創意的發揮,都不斷地創造出令人驚艷的成果。
Brief 對英國人來說,是什麼塑造英國文化? 也許是佈滿草地的綿羊、與好友坐在公園長椅上,或是到當地的酒吧小酌等等。在創意部門 BBC Creative 與 英國設計公司 ManvsMachine 的合作之下,這些熟悉的場景,為英國廣播公司第一台 BBC One 的新識別注入了生命。
How&How 是一間位於倫敦與葡萄牙里斯本的品牌設計 Agency,近期他們為 Freetree 重新塑造品牌,Freetree 是一個使用網路消費策略的植樹品牌(當顧客消費便替他們種樹),而 How&How 卻在過程中面臨了兩難。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作者 Only 系列文章,【一天一千字,進化每一次】探討了三種不同的職業心態:為收入負責、無償貢獻以及自我實現。透過個人經歷,作者分享瞭如何從單純為薪水工作,轉變為更具價值和意義的職業態度。本文強調了積極承擔責任能夠促進個人成長,以及對社會的貢獻,最終實現職業的全面成功,並不是單純以金錢為唯一標準。
Thumbnail
對於沒有行銷背景的小品牌和沒有實權的大企業行銷部專員,本文提供了和客戶談預算的對話範例,幫助自由工作者更好地瞭解如何處理不同情境下的預算談判。
Thumbnail
自從 2022 年加入方格子後,經過兩年半終於等到總瀏覽數破十萬的一天啦!其實我也不知道這個速度是快是慢,就是佛系寫著寫著就突然發現快破了 XD。 剛好趁這個機會,也想來跟大家聊聊這四年多來,我是怎麼經營寫作這個興趣的。雖然我也還稱不上什麼很厲害的寫作者,但畢竟都寫了這麼久,應該還是有點參考價值啦(
Thumbnail
瀏覽量與收入 到目前為止,我已經創作了1,300篇文章,總瀏覽量達到10萬8000次。廣告收入總共347元,沙龍收入96元,贊助收入339元。這些就是我目前所有努力換來的收入。這裡沒有太多別的意思,純粹就是讓大家了解文化創意工作者的真實情況。 收入不豐厚 文化創意工作者的收入來源並不穩定,也不
Thumbnail
   接續上一篇文章,最近讀到彼得。林區的著作,他提到為何會在1990年離開麥哲倫基金的原因,是不想要成為金錢的奴隸。在很有錢的基礎上,再賺上一筆,其實並沒有多大的意義。的確,如果已經累積數千萬美金的資產,那再去賺入十萬美金,並沒有太大的意義。不過,這必須要冷靜深思熟慮後才能得出這樣的結論,
Thumbnail
這個月,忽然達成 2 個里程碑。 第一個里程碑,是我在 2022 年底,有訂下 2023 年的創業月收入(不含合夥),想要盡可能達到 2 萬元生活費。 我並沒有全心投入創業行銷,而是被動行銷,想嘗試會如何。所以我 2023 年每月的創業大概是 1 萬元上下,而今這個月計算下來,忽然發現達到...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離開公務機關兩年,文字創作的旅程。 從公務機關離職兩年,自己的文字創作之路發生了很多變化,不僅存活於業界,收入也不斷增長。然而,單純靠文字創作來賺錢並不容易,所以要去多方面尋找機會。閒時繼續努力,創作不止是為了錢,更是人生中的利器。
Thumbnail
希望因此帶來收入 創作者加入有價創作平台,在平台創作並希望因此帶來收入。這點再加入創作平台時就能清楚知道。但是,合理的收入水平會因人而異,需要考慮個人生活成本與預期標準。所以今天來討論這個議題。 產業角度來看 以產業角度來看,支付創作者5萬元的月收入,可視為一個基本水準。這樣的收入在台灣,基本
Thumbnail
為什麼決定成為自由工作者? 2010年的時候,我決定成為自由工作者在家接案,主要是因為那時的工作環境對設計師來說是不友善的。 對設計師來說在靈感還沒出現之前對老闆來說都不算產值的,因為需要一段思考期;在這段看起來沒什麼產值的時間裡,老闆就會覺得你沒有在做事。而當你一旦有了靈感之後,也不一定是在白
Thumbnail
我在2022年離職,離開了只要有人社群顧問。這段時間我體會到混吃等死有多快樂,以及混吃等死是等不到死亡的,誰亂教啊?我現在有工作了,想談談九千多個無業的日子,此篇從根談起,誰不喜歡根呢?根不可以嗎?先簡聊我的離職原因。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作者 Only 系列文章,【一天一千字,進化每一次】探討了三種不同的職業心態:為收入負責、無償貢獻以及自我實現。透過個人經歷,作者分享瞭如何從單純為薪水工作,轉變為更具價值和意義的職業態度。本文強調了積極承擔責任能夠促進個人成長,以及對社會的貢獻,最終實現職業的全面成功,並不是單純以金錢為唯一標準。
Thumbnail
對於沒有行銷背景的小品牌和沒有實權的大企業行銷部專員,本文提供了和客戶談預算的對話範例,幫助自由工作者更好地瞭解如何處理不同情境下的預算談判。
Thumbnail
自從 2022 年加入方格子後,經過兩年半終於等到總瀏覽數破十萬的一天啦!其實我也不知道這個速度是快是慢,就是佛系寫著寫著就突然發現快破了 XD。 剛好趁這個機會,也想來跟大家聊聊這四年多來,我是怎麼經營寫作這個興趣的。雖然我也還稱不上什麼很厲害的寫作者,但畢竟都寫了這麼久,應該還是有點參考價值啦(
Thumbnail
瀏覽量與收入 到目前為止,我已經創作了1,300篇文章,總瀏覽量達到10萬8000次。廣告收入總共347元,沙龍收入96元,贊助收入339元。這些就是我目前所有努力換來的收入。這裡沒有太多別的意思,純粹就是讓大家了解文化創意工作者的真實情況。 收入不豐厚 文化創意工作者的收入來源並不穩定,也不
Thumbnail
   接續上一篇文章,最近讀到彼得。林區的著作,他提到為何會在1990年離開麥哲倫基金的原因,是不想要成為金錢的奴隸。在很有錢的基礎上,再賺上一筆,其實並沒有多大的意義。的確,如果已經累積數千萬美金的資產,那再去賺入十萬美金,並沒有太大的意義。不過,這必須要冷靜深思熟慮後才能得出這樣的結論,
Thumbnail
這個月,忽然達成 2 個里程碑。 第一個里程碑,是我在 2022 年底,有訂下 2023 年的創業月收入(不含合夥),想要盡可能達到 2 萬元生活費。 我並沒有全心投入創業行銷,而是被動行銷,想嘗試會如何。所以我 2023 年每月的創業大概是 1 萬元上下,而今這個月計算下來,忽然發現達到...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離開公務機關兩年,文字創作的旅程。 從公務機關離職兩年,自己的文字創作之路發生了很多變化,不僅存活於業界,收入也不斷增長。然而,單純靠文字創作來賺錢並不容易,所以要去多方面尋找機會。閒時繼續努力,創作不止是為了錢,更是人生中的利器。
Thumbnail
希望因此帶來收入 創作者加入有價創作平台,在平台創作並希望因此帶來收入。這點再加入創作平台時就能清楚知道。但是,合理的收入水平會因人而異,需要考慮個人生活成本與預期標準。所以今天來討論這個議題。 產業角度來看 以產業角度來看,支付創作者5萬元的月收入,可視為一個基本水準。這樣的收入在台灣,基本
Thumbnail
為什麼決定成為自由工作者? 2010年的時候,我決定成為自由工作者在家接案,主要是因為那時的工作環境對設計師來說是不友善的。 對設計師來說在靈感還沒出現之前對老闆來說都不算產值的,因為需要一段思考期;在這段看起來沒什麼產值的時間裡,老闆就會覺得你沒有在做事。而當你一旦有了靈感之後,也不一定是在白
Thumbnail
我在2022年離職,離開了只要有人社群顧問。這段時間我體會到混吃等死有多快樂,以及混吃等死是等不到死亡的,誰亂教啊?我現在有工作了,想談談九千多個無業的日子,此篇從根談起,誰不喜歡根呢?根不可以嗎?先簡聊我的離職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