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態設計週報】看 How&How 運用動態與角色重新打造植樹品牌 Freetree

【動態設計週報】看 How&How 運用動態與角色重新打造植樹品牌 Freetree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How&How 是一間位於倫敦與葡萄牙里斯本的品牌設計 Agency,近期他們為 Freetree 重新塑造品牌,Freetree 是一個使用網路消費策略的植樹品牌(當顧客消費便替他們種樹),而 How&How 卻在過程中面臨了兩難。

How&How: Freetree (Copyright © How&How, 2022)

How&How: Freetree (Copyright © How&How, 2022)

Freetree 靠著使用者消費來開啟種樹的開關,但 How&How 並不想鼓勵消費文化,同時他們想以輕柔、療癒的風格來打造品牌,創意指導 Cat 解釋:「大部分與氣候變遷有關的市場行銷都很嚴肅、晦暗」,他們想翻轉這樣的形象,並嘗試以視覺傳遞輕鬆愉悅的氛圍。

為了使消費者更貼近真實世界,以及讓植樹與消費之間的連結更加切實,團隊運用動畫真實反映樹木的成長,並在每次的消費中產生連結並啟動,讓消費者看得見動畫中樹木的微小成長。除此之外,How&How 也特意將網站上的游標設計成松樹的形象,既具備功能性,也不斷讓消費者更融入種植樹木的氛圍中。

How&How: Freetree (Copyright © How&How, 2022)

How&How: Freetree (Copyright © How&How, 2022)

而 Cat 說到:「出乎意料的是,文字有時後比視覺更能引人注意,文字是設計的秘密武器,一個好的文案策略,能帶來更多視覺靈感」

而團隊中的企劃 Jack 便想出了 Fuzz(絨毛)這個充滿視覺意象的單字,讓我們能圍繞著這個字設計,同時為了打造出樹的成長與擴張,How&How 採用Typeeverything 設計的充滿彈性的、圓弧形筆畫的 Champ 字體,並設計出充滿生命力的 Freetree 角色,有著綠色的基調,團隊加上粉色、黃色、橘色,帶出季節感與活力。Cat 表示:「品牌的色彩應該要充滿聲量與正向感受。」

raw-image
How&How: Freetree (Copyright © How&How, 2022)

How&How: Freetree (Copyright © How&How, 2022)

雖然 Freetree 對於品牌的重塑準備了預算,How&How 卻不收取任何一毛錢,反而希望 Ecosia(Freetree 植樹的合作夥伴)用這筆錢替他們種樹。這次的 Rebrand 不只是讓地球變得更綠意盎然,也讓消費與植樹間有了更切實的連結。

raw-image
How&How: Freetree (Copyright © How&How, 2022)

How&How: Freetree (Copyright © How&How, 2022)


更多資訊 Information

Freetree 官方網站:https://freetree.vercel.app/
How&How 工作室網站:https://how.studio/



avatar-img
動畫師的設計筆記
21會員
35內容數
嗨!這裡是動畫師的設計筆記,好的動畫源自於好的設計,Every good motion starts from good design,在這裡我們高談闊論動畫藝術與圖形設計,共同分享對動畫設計的熱情!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動畫師的設計筆記 的其他內容
位於荷蘭的設計工作室 Studio Dumbar/DEPT® 日前宣布 Design in Motion Festival(DEMO) 的回歸。在這個2022年10月6號的動態設計節,各種動態藝術作品將會攻佔各大公共場域,而主辦方也鼓勵來自全球各地的創意工作者,遞交他們的動態設計作品並與其中展示。
Alex Grigg 是在澳洲的知名動畫導演,擅長風格強烈與用色大膽飽滿的手繪動畫,合作過的客戶包含紐約時報、BBC、Cartoon Network、可口可樂、Netflix 等,也不乏與知名動畫工作室如 Moth、Buck、Passion Pictures 等有過合作經驗。
SpaceTypeGenerator 是由一位巴爾的摩的設計師兼教育家 Kiel D. Mutschelknaus 利用程式碼所創造的線上文字動態平台,讓你可以輕易地透過滑桿跟參數設定,在線上創造出豐富的文字動態。
Spotifictional 奠基在音樂串流平台 Spotify 上,旨在蒐集電影與影集中數以千計的虛擬樂團、音樂創作人與虛擬的歌曲。
Logo 動畫在台灣市場可能還不常見,但在國外已經有許多間企業在規劃自己的品牌識別中,將動態的元素也編寫進去,也因為科技的進步,器材越來越方便,更多的企業抑或是個人品牌,逐漸透過數位的方式行銷內容,種種跡象都表明了,數位影音內容已是顯學。
F5 Empath 是由 Motionographer 不定期在紐約舉辦的動態設計節,旨在探索藝術、設計、與科技和三者之間的互動。
位於荷蘭的設計工作室 Studio Dumbar/DEPT® 日前宣布 Design in Motion Festival(DEMO) 的回歸。在這個2022年10月6號的動態設計節,各種動態藝術作品將會攻佔各大公共場域,而主辦方也鼓勵來自全球各地的創意工作者,遞交他們的動態設計作品並與其中展示。
Alex Grigg 是在澳洲的知名動畫導演,擅長風格強烈與用色大膽飽滿的手繪動畫,合作過的客戶包含紐約時報、BBC、Cartoon Network、可口可樂、Netflix 等,也不乏與知名動畫工作室如 Moth、Buck、Passion Pictures 等有過合作經驗。
SpaceTypeGenerator 是由一位巴爾的摩的設計師兼教育家 Kiel D. Mutschelknaus 利用程式碼所創造的線上文字動態平台,讓你可以輕易地透過滑桿跟參數設定,在線上創造出豐富的文字動態。
Spotifictional 奠基在音樂串流平台 Spotify 上,旨在蒐集電影與影集中數以千計的虛擬樂團、音樂創作人與虛擬的歌曲。
Logo 動畫在台灣市場可能還不常見,但在國外已經有許多間企業在規劃自己的品牌識別中,將動態的元素也編寫進去,也因為科技的進步,器材越來越方便,更多的企業抑或是個人品牌,逐漸透過數位的方式行銷內容,種種跡象都表明了,數位影音內容已是顯學。
F5 Empath 是由 Motionographer 不定期在紐約舉辦的動態設計節,旨在探索藝術、設計、與科技和三者之間的互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