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戰逼談」何需中國親自出兵 淺談≪烏克蘭戰爭對兩岸關係的影響≫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前美國在台協會台北辦事處處長、美國駐香港及澳門總領事楊甦棣(Stephen M. Young)近日專文≪烏克蘭戰爭對兩岸關係的影響》提到:「烏克蘭戰爭烏克蘭人民首當其衝,然烏克蘭人民在總統澤倫斯基(Volodymyr Zelensky)鼓舞人心的帶領下,正奮戰不懈地將俄國侵略者一一逐出國土。澤倫斯基早期是一名演員,如今搖身一變成為當代最受景仰的政治人物。除了俄國及其若干最親密的盟友外,全世界都和澤倫斯基及其英勇的烏克蘭同胞站在同一陣線,共同尋求一個可以維護烏克蘭領土完整,又能確保普廷無法從這場戰爭獲取長久利益的解決方案。」、「普廷當時是否曾向習近平透露他有意入侵烏克蘭,至今仍是未解之謎。習近平則一直小心翼翼,避免過度談及這場對他自己的國際社會地位沒有加分作用的戰爭,畢竟他之前才和普廷先生表現出兄弟般的情誼」,筆者讀後感概述如下:
「以戰逼談」何需中國親自出兵? 去年10月本土台派媒體曾經報導:「美海軍高官示警中國可能提早攻台」,不能排除中國可能在2023年展開攻台行動之可能性,對此前國安局長陳明通立即表示:「2023年攻台設想像是「以戰逼談」,然近日閱讀≪烏克蘭戰爭對兩岸關係的影響≫,個人開始有不同的想法。
首先「烏俄之戰」: 不論習近平是否事先得知普廷侵略烏克蘭的計畫,這場發生在地球另一邊的「烏俄之戰」,確實加深台灣人民的「恐戰」心理,在阻止「台灣人民自決意識」上確實有顯著的效果。中國領導人企圖利用「烏俄之戰」,逼迫台灣執政黨進行不對等的「談判」,並對北京當局「屈膝投降」。如此一來在兩岸問題上,中國即可以滿足國際社會所期待,以不使用武力的「和平方式」解決台灣問題。
另一面再看亞洲另一強國日本,長久以來中國「持續」主張台灣問題屬「中國內政」,基於國際法理「內政不受干涉原則」,雖然日本和美國站在同一陣線,然日本媒體亦無法隨意報導「台灣有事」,因為此將造成喚起「台灣人民自決意識」抬頭之情形。日本國民和台灣人民一樣,對「台灣有事」、印太區域安全、「戰略清晰」等議題,由於正確的資訊不足,加上一年多來日本媒體幾乎只能報導「烏俄之戰」,因此大多數日本人民同樣開始陷入「恐戰」狀態。日本政府舉行安倍晋三國葬、提升防衛預算等議案,日本國民的反對聲浪至今持續不斷。由此可知,中國利用「烏俄之戰」牽制美、歐民主國家在印太區域的布局,也恐嚇主要盟國日本。(參考拙文≪為何日本首相岸田文雄說明安倍晋三「國葬理由」避重就輕≫、≪觀察「2022世足」日本官、民兩樣情「台灣有事」=「台灣人民有事」≫)。
其次「武漢病毒全球防疫行動」:中國為防止亞洲國家地區的疫苗研發成果提前問市,所以病毒雖然來自中國武漢地區,然卻是從地球另一邊爆發的主要原因,請參考拙文≪從「中國病毒」路徑看歐美日「晶片換疫苗」 到封殺「台灣人民自決意識」≫。
簡言之,中國利用「烏俄之戰」、「武漢病毒肆虐全球」二大世紀暴行,牽制、恐嚇美、歐、日各國和中華民國台灣當局,以達到不戰而降併吞台灣之目的。「烏俄之戰」和「武漢病毒肆虐全球」其實有異曲同工之處:一、兩者皆從遙遠的地球另一邊勃發。二、兩者皆可阻礙、防止「台灣人民自決意識」抬頭,終極目標則是封殺台灣人民行使「自決權」的機會。中國領導人習近平利用這樣的反操作、逆向、間接之手法,以達併吞台灣之目的,同時牽制亞洲另一大國日本,並將「日本人民」做為反操作之對象。換句話說,「以戰逼談」並不需要中國親自出兵,習近平是否「事先」得知普廷侵略烏克蘭的計畫相信已經不言自明。
最後,期許台灣本土最大政黨新任領導人賴清德成為印太區域另一位澤倫斯基,以早期從醫經驗及早「對症下藥」,解決台灣未來命運的核心,喚起「台灣人民自決意識」抬頭。民進黨新任領導人必需也應該清楚知道,台灣人至今仍然無法識別中華民國體制是一個危害台灣的「中國假太陽」,也不知道「維持現狀」是招引北京當局得以繼承、併吞台灣的原因。目前處於台灣的法定位和方向瞬息間被定奪,急迫的關鍵時刻,如何明確的向「台灣人民」傳達「中華民國的法定位真相」、識別「維持中國假太陽是錯誤」有其必要性。這是2023年必需帶領「台灣人民」邁向國際社會的民進黨和台灣領導人的當務之急。對此日前FACEBOOK「許慶雄の憲法私塾」曾發表一段相關論點的良心呼籲。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14會員
128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Sherry 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台灣小民必需指出,台灣媒體一直反操作國際政治語法,封殺台灣人民「自決權」。長久以來台灣媒體各界,一面刻意塑造中華民國台灣當局國際形象,一面反操作國際政治語法,甚至刻意曲解國際法理,一味指責中國共產「內政制度」、「持續」伸張對台領土主權是霸權無理行為云云。然而以上中華民國台灣當局聯手台灣媒體之目的,皆
近日台灣各界所比擬的「兩個太陽」等相關論述,基本上還是在中華民國體制下思考,是將「台灣人民」和「中國的舊體制」結合在一起,是在一個體系之下的思維和說法,其意義和目的是在阻撓、阻止喚起「台灣人民自決意識」抬頭,等同是間接封殺台灣人民行使「自決權」的意志。
「中華民國體制法定位的轉變」和「台灣獨立建國的必要性」,有互動關係。為什麼「中華民國體制法定位的轉變」和「台灣獨立建國的必要性」關係密不可分? 「中華民國政府」是於1912年推翻中國的舊政權「大清帝國政府」所建立,是當時中國合法的新政府。中華民國是政府,而不是一個台灣人可以主張的國家,更不是和中國沒
做為台灣獨立建國陣營之一員認為,不應該排除現任台灣領導人蔡英文可能以「北京犯台」等北京對台之干擾因素為由,於2024大選之前發佈「緊急命令」,致使台灣無法如期舉辦「2024年台灣領導人大選」。屆時台灣人民就無法發動行使「自決權」,也就是說中華民國台灣當局可能為了避戰,對北京屈膝投降,服從北京當局所安
該文令人連想,長久以來中華民國各政黨,已有多位假借其他名義,其實是暗地挾帶特殊任務,且頻繁往返中國福建等地,在台灣各界皆具有不容忽視的影響力,這批親中國的中華民國「特務」,勢必也將在二○二三年積極、主動的扮演裡應外合之角色,與北京當局秦、宋等情報系統人馬相呼應。可見台灣人民其實沒有時間和餘力,「長期
2022年台灣九合一選舉不能也不應該定義為地方層級。台灣不是台灣共和國,中華民國也不是一個和中國無法關係的國家,「不同層級選舉、應該有不同訴求」不適用於台灣。所以無論是台灣的地方選舉或是領導人、國會選舉,台灣的國家前途問題不能消失,而是一直必需面對的嚴重問題。
台灣小民必需指出,台灣媒體一直反操作國際政治語法,封殺台灣人民「自決權」。長久以來台灣媒體各界,一面刻意塑造中華民國台灣當局國際形象,一面反操作國際政治語法,甚至刻意曲解國際法理,一味指責中國共產「內政制度」、「持續」伸張對台領土主權是霸權無理行為云云。然而以上中華民國台灣當局聯手台灣媒體之目的,皆
近日台灣各界所比擬的「兩個太陽」等相關論述,基本上還是在中華民國體制下思考,是將「台灣人民」和「中國的舊體制」結合在一起,是在一個體系之下的思維和說法,其意義和目的是在阻撓、阻止喚起「台灣人民自決意識」抬頭,等同是間接封殺台灣人民行使「自決權」的意志。
「中華民國體制法定位的轉變」和「台灣獨立建國的必要性」,有互動關係。為什麼「中華民國體制法定位的轉變」和「台灣獨立建國的必要性」關係密不可分? 「中華民國政府」是於1912年推翻中國的舊政權「大清帝國政府」所建立,是當時中國合法的新政府。中華民國是政府,而不是一個台灣人可以主張的國家,更不是和中國沒
做為台灣獨立建國陣營之一員認為,不應該排除現任台灣領導人蔡英文可能以「北京犯台」等北京對台之干擾因素為由,於2024大選之前發佈「緊急命令」,致使台灣無法如期舉辦「2024年台灣領導人大選」。屆時台灣人民就無法發動行使「自決權」,也就是說中華民國台灣當局可能為了避戰,對北京屈膝投降,服從北京當局所安
該文令人連想,長久以來中華民國各政黨,已有多位假借其他名義,其實是暗地挾帶特殊任務,且頻繁往返中國福建等地,在台灣各界皆具有不容忽視的影響力,這批親中國的中華民國「特務」,勢必也將在二○二三年積極、主動的扮演裡應外合之角色,與北京當局秦、宋等情報系統人馬相呼應。可見台灣人民其實沒有時間和餘力,「長期
2022年台灣九合一選舉不能也不應該定義為地方層級。台灣不是台灣共和國,中華民國也不是一個和中國無法關係的國家,「不同層級選舉、應該有不同訴求」不適用於台灣。所以無論是台灣的地方選舉或是領導人、國會選舉,台灣的國家前途問題不能消失,而是一直必需面對的嚴重問題。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2022年2月,俄羅斯發動了對烏克蘭的大規模侵略,引發了國際社會的廣泛譴責和對烏克蘭的支援,包括軍事、經濟和人道援助。這場衝突不僅是兩國之間的戰爭,更成為了西方國家與俄羅斯之間更廣泛地緊張關係的反映。 戰爭期間,烏克蘭民眾展現出強烈的抵抗意志,並獲得了來自北約、歐盟和其他國家的支持。隨著戰鬥的持續
Thumbnail
廣州舉行的一場高層外交峰會上,烏克蘭政府公開支持中國對臺灣的主權聲索,這一出人意料的舉動標誌著烏克蘭外交政策立場的重大轉變。
Thumbnail
2022年2月24日,俄羅斯對烏克蘭實施特別軍事行動,全面入侵烏克蘭國境。烏克蘭頑強抵抗,面對大國入侵積極捍衛自己的主權。 兩岸關係與中烏關係極為相似。大國皆欲透過各種方式統一小國。中國雖然目前沒有對台灣採取軍事行動,但也透過文攻武
Thumbnail
中國不需要入侵來實現台灣的統一 這也可能是美國害怕的-時間緊迫-最好在兩岸沒有統一之前迫使中國攻擊台灣,戰爭才能拖住或延遲中國的發展。 這是美國面臨二戰結束以來最具挑戰性的國際安全環境。 儘管中東戰爭仍在持續並有擴大的危險,烏克蘭戰爭卻仍在激烈進行中。同時,中華人民共和國持續騷擾和恐嚇鄰國...
Thumbnail
一方面猜測普丁想成為彼得大帝,征服、開始攻擊北約大國的宏偉計劃,另一方面,則譏笑地說普丁的軍事力量如此微弱,甚至無法攻克距離邊境幾英里的城鎮。這是完全沒有道理的。 ... 西方正在對烏克蘭的命運進行一場非同尋常的賭博。
Thumbnail
俄羅斯總統普丁宣布對烏克蘭採取軍事行動的決定。同日,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宣布與俄羅斯斷交。烏克蘭多座城市遇襲,釀嚴重死傷。烏克蘭全境進入戰時狀態。
Thumbnail
認識問題為何非常重要,建立軍事常識的功能應該當作第一優先,上周已經講過了,如果處在一種搞不清狀況的環境中,會誤判也是很合理。如果台灣人全部都能了解,登陸戰非常困難,小股部隊上岸又怎樣,只要國軍組織還在,或是民眾的民防能力夠強,上岸幾百上千名解放軍.....
Thumbnail
戰爭真的要發生在已承平七、八十年的台灣嗎?這實在太不可思議,想都不敢想。大多數台灣人都選擇平心靜氣,逃避這個問題,至於內心是否焦急?也可能因為對兩岸局勢的認知不同,以致顯現於外的態度也不同。沒人有把握不打仗,也沒人敢斷言一定會打仗…
「戰爭中沒有贏家或輸家,」山下說。「剩下的只是被摧毀的土地和對人民的傷害,就像我們今天在烏克蘭和以色列看到的那樣。需要避免台灣陷入緊急狀態。」
Thumbnail
2024/1/18 柯林頓、雷克等東擴派天真以為推進民主是善意,但乘弱勢的俄國葉爾欽之危的結果,卻是累積莫斯科的反感。2014年烏克蘭「廣場事件」的政變後,莫斯科不得不與發起「一帶一路」旗艦型地緣戰略的中國更加靠近。以米氏的角度回頭看蘇利文提倡的「戰略決策」,當年華府持續壓縮俄國,是重大的決策失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2022年2月,俄羅斯發動了對烏克蘭的大規模侵略,引發了國際社會的廣泛譴責和對烏克蘭的支援,包括軍事、經濟和人道援助。這場衝突不僅是兩國之間的戰爭,更成為了西方國家與俄羅斯之間更廣泛地緊張關係的反映。 戰爭期間,烏克蘭民眾展現出強烈的抵抗意志,並獲得了來自北約、歐盟和其他國家的支持。隨著戰鬥的持續
Thumbnail
廣州舉行的一場高層外交峰會上,烏克蘭政府公開支持中國對臺灣的主權聲索,這一出人意料的舉動標誌著烏克蘭外交政策立場的重大轉變。
Thumbnail
2022年2月24日,俄羅斯對烏克蘭實施特別軍事行動,全面入侵烏克蘭國境。烏克蘭頑強抵抗,面對大國入侵積極捍衛自己的主權。 兩岸關係與中烏關係極為相似。大國皆欲透過各種方式統一小國。中國雖然目前沒有對台灣採取軍事行動,但也透過文攻武
Thumbnail
中國不需要入侵來實現台灣的統一 這也可能是美國害怕的-時間緊迫-最好在兩岸沒有統一之前迫使中國攻擊台灣,戰爭才能拖住或延遲中國的發展。 這是美國面臨二戰結束以來最具挑戰性的國際安全環境。 儘管中東戰爭仍在持續並有擴大的危險,烏克蘭戰爭卻仍在激烈進行中。同時,中華人民共和國持續騷擾和恐嚇鄰國...
Thumbnail
一方面猜測普丁想成為彼得大帝,征服、開始攻擊北約大國的宏偉計劃,另一方面,則譏笑地說普丁的軍事力量如此微弱,甚至無法攻克距離邊境幾英里的城鎮。這是完全沒有道理的。 ... 西方正在對烏克蘭的命運進行一場非同尋常的賭博。
Thumbnail
俄羅斯總統普丁宣布對烏克蘭採取軍事行動的決定。同日,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宣布與俄羅斯斷交。烏克蘭多座城市遇襲,釀嚴重死傷。烏克蘭全境進入戰時狀態。
Thumbnail
認識問題為何非常重要,建立軍事常識的功能應該當作第一優先,上周已經講過了,如果處在一種搞不清狀況的環境中,會誤判也是很合理。如果台灣人全部都能了解,登陸戰非常困難,小股部隊上岸又怎樣,只要國軍組織還在,或是民眾的民防能力夠強,上岸幾百上千名解放軍.....
Thumbnail
戰爭真的要發生在已承平七、八十年的台灣嗎?這實在太不可思議,想都不敢想。大多數台灣人都選擇平心靜氣,逃避這個問題,至於內心是否焦急?也可能因為對兩岸局勢的認知不同,以致顯現於外的態度也不同。沒人有把握不打仗,也沒人敢斷言一定會打仗…
「戰爭中沒有贏家或輸家,」山下說。「剩下的只是被摧毀的土地和對人民的傷害,就像我們今天在烏克蘭和以色列看到的那樣。需要避免台灣陷入緊急狀態。」
Thumbnail
2024/1/18 柯林頓、雷克等東擴派天真以為推進民主是善意,但乘弱勢的俄國葉爾欽之危的結果,卻是累積莫斯科的反感。2014年烏克蘭「廣場事件」的政變後,莫斯科不得不與發起「一帶一路」旗艦型地緣戰略的中國更加靠近。以米氏的角度回頭看蘇利文提倡的「戰略決策」,當年華府持續壓縮俄國,是重大的決策失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