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病因、症狀和治療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標題:肺癌:病因、症狀和治療
介紹:
肺癌是一種在全球范圍內都很普遍的癌症。它通常是由吸煙、空氣污染、職業危險和遺傳因素等因素引起的。儘管現代醫學已經取得了巨大的進步,但肺癌仍然是一種致命的疾病,它的早期發現和治療至關重要。在本文中,我們將討論肺癌的病因、症狀和治療方法,以及預防和康復的方法。
肺癌的病因:
肺癌的主要風險因素是吸煙。吸煙對肺部組織造成嚴重損傷,增加患肺癌的風險。吸煙是肺癌的主要原因,約有85%的肺癌與吸煙有關。
空氣污染也是肺癌的風險因素之一。長期暴露在空氣污染物中會增加患肺癌的風險。
職業危險因素也可能增加患肺癌的風險。例如,與石棉、鎳、鉻和煤矽的接觸,都會增加患肺癌的風險。
肺癌的症狀:
肺癌的症狀取決於腫瘤的大小、位置和擴散程度。以下是一些常見的肺癌症狀:
  1. 咳嗽和咳痰
  2. 呼吸急促或呼吸困難
  3. 胸痛
  4. 嗓子痛或喉嚨不適
  5. 血痰
  6. 疲勞感
  7. 食慾減退或體重減輕
如果您有這些症狀,應盡快就醫進行檢查。
肺癌的治療:
肺癌的治療方法取決於腫瘤的大小、位置和擴散程度。以下是幾種常見的治療方法:
  1. 手術:手術是切除肺部腫瘤的主要治療方法。
avatar-img
1會員
5內容數
利用簡短笑話開啟每日快樂人生。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北歐風情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介紹: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見的癌症之一。每年,全球有超過200萬例乳腺癌的診斷,這個數字仍在不斷上升。然而,有關乳腺癌的認識和治療方法不斷進步,使得乳腺癌的存活率有所提高。在本文中,我們將探討乳腺癌的預防、檢測和治療,以及如何管理乳腺癌的副作用和康復。 預防: 儘管乳腺癌的具體原因仍然不清楚,但是一些
介紹: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見的癌症之一。每年,全球有超過200萬例乳腺癌的診斷,這個數字仍在不斷上升。然而,有關乳腺癌的認識和治療方法不斷進步,使得乳腺癌的存活率有所提高。在本文中,我們將探討乳腺癌的預防、檢測和治療,以及如何管理乳腺癌的副作用和康復。 預防: 儘管乳腺癌的具體原因仍然不清楚,但是一些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根據衛福部統計,癌症已長達42年居國人死因首位,其中肺癌更蟬聯十大癌症死因之首長達20 年,也觀察到肺癌不論男女發生與死亡人數皆連連上升。
( 新聞內文節錄 ) .... 肺癌發生原因仍有許多未知, 導致近年抽菸、空污都有所改善, 肺癌人數仍未減少。................... ---------- 我說的對吧,一定有別的 [ 原因 ], 絕不是抽菸、空污、廚房油煙那麼單純, 很多人根本不抽菸,也沒住有空污的地方,
Thumbnail
「有位60多歲的肺癌患者,需要長期接受免疫治療PD-L1抑制劑。」新光吳火獅紀念醫院胸腔內科葉育雯醫師表示,「雖然治療成效很不錯,但因為患者的血管條件不佳,所以每次打針和抽血都成為了挑戰,接受靜脈注射後也常出現瘀血的情況。」 其實,臨床治療上經常碰到類似的狀況,過往沒有適切解方,隨著醫療的進步,現
我每天遇到的病人,在診斷肺癌之前,都是非常健康的人。
Thumbnail
肺癌免費篩檢2大族群,符合資格的對象包括: 1.具肺癌家族史: 50至74歲男性或45至74歲女性,其父母、子女或兄弟姊妹經診斷為肺癌。 2.重度吸菸史: 50至74歲、每天1包菸吸菸30年;或是每天1包半菸,共吸菸20年。
根據內政部統計,桃園市人口近10年增加超過25萬人,但桃園市的醫療資源,長期南北分配不均,南桃園許多行政區缺乏大型醫院,民眾就醫得舟車勞頓。躋身成為台灣「最大工業城」的桃園,南桃園工業發展導致空氣污染,有不少肺部疾病患者。究竟南桃園缺乏哪些醫療資源、哪些醫院深耕在地?《網路溫度計DailyView》
Thumbnail
一名61歲男性,在2018年發現右上肺葉出現結節,即接受手術切除及淋巴結廓清,病理檢查確定是肺腺癌、淋巴結沒有轉移,後續再接受輔助化學治療。
Thumbnail
一名晚期肺腺癌的病友,三年前確診時即有骨頭和淋巴腺的轉移,肺部也有好幾處腫瘤,在初步基因分析裡,並未找到基因突變,開始使用化學治療,中間也嘗試雙免疫治療。
Thumbnail
一名確診晚期肺癌的50多歲男性,在進行一般的基因檢測時並沒有找到突變基因,病程也加速惡化,全身嚴重浮腫。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根據衛福部統計,癌症已長達42年居國人死因首位,其中肺癌更蟬聯十大癌症死因之首長達20 年,也觀察到肺癌不論男女發生與死亡人數皆連連上升。
( 新聞內文節錄 ) .... 肺癌發生原因仍有許多未知, 導致近年抽菸、空污都有所改善, 肺癌人數仍未減少。................... ---------- 我說的對吧,一定有別的 [ 原因 ], 絕不是抽菸、空污、廚房油煙那麼單純, 很多人根本不抽菸,也沒住有空污的地方,
Thumbnail
「有位60多歲的肺癌患者,需要長期接受免疫治療PD-L1抑制劑。」新光吳火獅紀念醫院胸腔內科葉育雯醫師表示,「雖然治療成效很不錯,但因為患者的血管條件不佳,所以每次打針和抽血都成為了挑戰,接受靜脈注射後也常出現瘀血的情況。」 其實,臨床治療上經常碰到類似的狀況,過往沒有適切解方,隨著醫療的進步,現
我每天遇到的病人,在診斷肺癌之前,都是非常健康的人。
Thumbnail
肺癌免費篩檢2大族群,符合資格的對象包括: 1.具肺癌家族史: 50至74歲男性或45至74歲女性,其父母、子女或兄弟姊妹經診斷為肺癌。 2.重度吸菸史: 50至74歲、每天1包菸吸菸30年;或是每天1包半菸,共吸菸20年。
根據內政部統計,桃園市人口近10年增加超過25萬人,但桃園市的醫療資源,長期南北分配不均,南桃園許多行政區缺乏大型醫院,民眾就醫得舟車勞頓。躋身成為台灣「最大工業城」的桃園,南桃園工業發展導致空氣污染,有不少肺部疾病患者。究竟南桃園缺乏哪些醫療資源、哪些醫院深耕在地?《網路溫度計DailyView》
Thumbnail
一名61歲男性,在2018年發現右上肺葉出現結節,即接受手術切除及淋巴結廓清,病理檢查確定是肺腺癌、淋巴結沒有轉移,後續再接受輔助化學治療。
Thumbnail
一名晚期肺腺癌的病友,三年前確診時即有骨頭和淋巴腺的轉移,肺部也有好幾處腫瘤,在初步基因分析裡,並未找到基因突變,開始使用化學治療,中間也嘗試雙免疫治療。
Thumbnail
一名確診晚期肺癌的50多歲男性,在進行一般的基因檢測時並沒有找到突變基因,病程也加速惡化,全身嚴重浮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