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肺癌日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raw-image


肺癌免費篩檢2大族群

國健署與全國190家醫院合作,推動肺癌早期偵測計畫,查詢網址https://gov.tw/ZUp,符合資格的對象包括:

1.具肺癌家族史:

50至74歲男性或45至74歲女性,其父母、子女或兄弟姊妹經診斷為肺癌。


2.重度吸菸史:

50至74歲、每天1包菸,吸菸30年;或是每天1包半菸,共吸菸20年。

國健署提醒,低劑量電腦斷層掃描(LDCT)肺癌篩檢只能早期發現肺癌,並不能降低肺癌的發生率,吸菸者戒菸10到15年,肺癌發生機會可減半。




avatar-img
886會員
452內容數
醫學博士 微創內視鏡重症醫師/專欄作家/古文愛好者/2023年全球傑出僑生2019年中華十大傑出校友2015年僑大60週年𠎀出僑生校友2012年師大𠎀出校友2023年中科大𠎀出校友👨🏻‍🎓。 日常生活中的健康,可以用科學來提醒大家... 「用生命看健康❤️,用生活過健康❤️」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黃軒醫師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肥胖,已被證實是男女生殖健康的重大威脅。對於男性和女性來說,超重和肥胖都會顯著提高不孕不育的風險。⚖️💑 #生殖健康 #肥胖與不孕
每天習慣≥2次外食, a. 全因死亡風險,增加了49% b. 心血管疾病死亡風險,增加了18% c. 癌症的死亡風險,增加了67%
高纖維飲食對體重管理和肥胖預防具有積極影響。研究發現,高纖維飲食能促進釋放調節食慾的荷爾蒙,抑制飢餓感、促進飽腹感,從而有助於 控制食慾,避免體重上升。食物類型如豆類、全穀類、蔬菜、水果、堅果和種子等均為高纖維食物的主要來源。增加高纖維食物攝入量可以改善健康狀況,預防肥胖。
熬夜對健康影響深遠,如發胖、失憶、皮膚受損、猝死及罹癌風險。康德醫學網刊載相關研究報告,顯示睡眠不足與癌症風險息息相關。保持充足睡眠有助於降低患病風險。父母給我們健康身體長大,不是用來熬夜的。不要熬夜,保護自己的健康。
我常常說: 「生活」,交給自己 「生病」,交給醫生 「生命」,交給上天 這才是「三生有幸」❤️ 在人世間! BUT 你有沒有發現 你有沒有遇過 只要有重病 你身邊很多人 都會變成「專家」了 😵🤫🫡🫣🥲😱⋯⋯ 如果他們自己,也生重病了 是否,也是
黃色手套,通常不適合用於處理食物,因為它們是為清潔工作而設計的,可能不符合食品安全的規範。A. 哪種顏色的手套適合用於食品處理? 依據香港🇭🇰的文章中提到:目前還沒有關於在食品工業中,一定要使用藍色手套的具體法規,但出於良好生產規則和安全的考慮,仍然建議最好使用藍色手套,因為藍色在食品中的乳膠
肥胖,已被證實是男女生殖健康的重大威脅。對於男性和女性來說,超重和肥胖都會顯著提高不孕不育的風險。⚖️💑 #生殖健康 #肥胖與不孕
每天習慣≥2次外食, a. 全因死亡風險,增加了49% b. 心血管疾病死亡風險,增加了18% c. 癌症的死亡風險,增加了67%
高纖維飲食對體重管理和肥胖預防具有積極影響。研究發現,高纖維飲食能促進釋放調節食慾的荷爾蒙,抑制飢餓感、促進飽腹感,從而有助於 控制食慾,避免體重上升。食物類型如豆類、全穀類、蔬菜、水果、堅果和種子等均為高纖維食物的主要來源。增加高纖維食物攝入量可以改善健康狀況,預防肥胖。
熬夜對健康影響深遠,如發胖、失憶、皮膚受損、猝死及罹癌風險。康德醫學網刊載相關研究報告,顯示睡眠不足與癌症風險息息相關。保持充足睡眠有助於降低患病風險。父母給我們健康身體長大,不是用來熬夜的。不要熬夜,保護自己的健康。
我常常說: 「生活」,交給自己 「生病」,交給醫生 「生命」,交給上天 這才是「三生有幸」❤️ 在人世間! BUT 你有沒有發現 你有沒有遇過 只要有重病 你身邊很多人 都會變成「專家」了 😵🤫🫡🫣🥲😱⋯⋯ 如果他們自己,也生重病了 是否,也是
黃色手套,通常不適合用於處理食物,因為它們是為清潔工作而設計的,可能不符合食品安全的規範。A. 哪種顏色的手套適合用於食品處理? 依據香港🇭🇰的文章中提到:目前還沒有關於在食品工業中,一定要使用藍色手套的具體法規,但出於良好生產規則和安全的考慮,仍然建議最好使用藍色手套,因為藍色在食品中的乳膠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父母都是公教,從小就被嚴格要求,所以我都過著循規蹈矩的克制壓抑生活,不要說抽菸喝酒了,我連夜店這些地方都沒去過,來往的友人大多也是我這類型的人,我們都是相約星巴克、速食店這些地方碰面。 我爸也不抽菸喝酒,他會抽但不抽,有可能因此身體比同年紀的人好一點,看起來喔也年輕些,家族有長輩男性從青春期開始
分享肺部與腸胃鏡健檢:此篇分享健康檢查回診過程跟身體狀況總結
分享肺部與腸胃鏡健檢:此篇分享健康檢查過程(報到加休息室,理學檢查/血液/生化,肺癌篩選,骨質密度,無痛內視鏡(胃鏡,大腸鏡))
分享肺部與腸胃鏡健檢:此篇分享健康檢查目的跟檢查前的準備
Thumbnail
一名61歲男性,在2018年發現右上肺葉出現結節,即接受手術切除及淋巴結廓清,病理檢查確定是肺腺癌、淋巴結沒有轉移,後續再接受輔助化學治療。
Thumbnail
一名確診晚期肺癌的50多歲男性,在進行一般的基因檢測時並沒有找到突變基因,病程也加速惡化,全身嚴重浮腫。
Thumbnail
一名晚期肺腺癌的病友,三年前確診時即有骨頭和淋巴腺的轉移,肺部也有好幾處腫瘤,在初步基因分析裡,並未找到基因突變,開始使用化學治療,中間也嘗試雙免疫治療。
Thumbnail
不是找到肺癌就是成功 經由 LDCT篩檢找到的肺癌,有部分是過去罕見很早期的,它們不見得會快速 長大致病,已知有5分之1屬過度診斷。篩檢是否成功,不是看找到多少肺 癌,而是要證明這些人因篩檢而能延年益壽,一定要與對照組比較死亡率,顯著減少,功過相抵後仍很好才算成功
Thumbnail
一名確診晚期肺癌的50多歲男性,在進行一般的基因檢測時並沒有找到突變基因,病程也加速惡化,全身嚴重浮腫。所幸,接受次世代基因定序檢測後,很幸運地發現他是較罕見的MET基因。
Thumbnail
一位年約50多歲的病友,在十幾年前就診斷晚期肺癌,「剛開始他來看病的時候,其實也沒有特別的期望,因為他就覺得自己大概活不久了。」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父母都是公教,從小就被嚴格要求,所以我都過著循規蹈矩的克制壓抑生活,不要說抽菸喝酒了,我連夜店這些地方都沒去過,來往的友人大多也是我這類型的人,我們都是相約星巴克、速食店這些地方碰面。 我爸也不抽菸喝酒,他會抽但不抽,有可能因此身體比同年紀的人好一點,看起來喔也年輕些,家族有長輩男性從青春期開始
分享肺部與腸胃鏡健檢:此篇分享健康檢查回診過程跟身體狀況總結
分享肺部與腸胃鏡健檢:此篇分享健康檢查過程(報到加休息室,理學檢查/血液/生化,肺癌篩選,骨質密度,無痛內視鏡(胃鏡,大腸鏡))
分享肺部與腸胃鏡健檢:此篇分享健康檢查目的跟檢查前的準備
Thumbnail
一名61歲男性,在2018年發現右上肺葉出現結節,即接受手術切除及淋巴結廓清,病理檢查確定是肺腺癌、淋巴結沒有轉移,後續再接受輔助化學治療。
Thumbnail
一名確診晚期肺癌的50多歲男性,在進行一般的基因檢測時並沒有找到突變基因,病程也加速惡化,全身嚴重浮腫。
Thumbnail
一名晚期肺腺癌的病友,三年前確診時即有骨頭和淋巴腺的轉移,肺部也有好幾處腫瘤,在初步基因分析裡,並未找到基因突變,開始使用化學治療,中間也嘗試雙免疫治療。
Thumbnail
不是找到肺癌就是成功 經由 LDCT篩檢找到的肺癌,有部分是過去罕見很早期的,它們不見得會快速 長大致病,已知有5分之1屬過度診斷。篩檢是否成功,不是看找到多少肺 癌,而是要證明這些人因篩檢而能延年益壽,一定要與對照組比較死亡率,顯著減少,功過相抵後仍很好才算成功
Thumbnail
一名確診晚期肺癌的50多歲男性,在進行一般的基因檢測時並沒有找到突變基因,病程也加速惡化,全身嚴重浮腫。所幸,接受次世代基因定序檢測後,很幸運地發現他是較罕見的MET基因。
Thumbnail
一位年約50多歲的病友,在十幾年前就診斷晚期肺癌,「剛開始他來看病的時候,其實也沒有特別的期望,因為他就覺得自己大概活不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