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上映的
《鐵達尼號》,是一部改編自真實事件的災難電影,也是世界上最家喻戶曉的愛情故事。高居影史票房冠軍長達12年,讓年輕英俊的
李奧納多·狄卡皮歐,成為當年全球少女心中的夢幻情人。2023年,以4K版本重新上映的
《鐵達尼號 25周年重映版》,也再次吸引許多觀眾進場,複習這部永生難忘的經典。
1912年首航的鐵達尼號,當年號稱「永不沉沒的巨輪」,卻在首航中就遭遇撞擊冰山的意外。 鐵達尼號/IMDb
鐵達尼號的對立與悲劇
每當說起
《鐵達尼號》,第一時間出現在腦海中的,想必都是那幾句經典台詞,以及傑克與蘿絲那膾炙人口的愛情故事。然而,改編自
真實事件的
《鐵達尼號》,究其本質,仍然是一部展現人性的災難電影。在鐵達尼號奢華高貴的船艙中,人與人依船票被劃分成不同階級,上流與下流的差異,不只體現在航行期間的生活差異,更成為災難發生時的生死分界。
凱特·溫斯蕾飾演的蘿絲,是一朵生長在貴族家庭的玫瑰,卻也因此而失去自由,必須在母親的安排下嫁給一位思想、興趣都截然不同的男人。因緣際會才搭上船的
傑克,是一位落魄的畫家,也是一位熱愛生命的旅行家。這兩個虛構的人物,似乎濃縮了鐵達尼號所有乘客的樣貌,形成兩個鮮明的對比。男與女、富與貧、自由與拘束,以及生與死。
凱特·溫斯蕾飾演的蘿絲,是一位對上流生活充滿厭倦的女孩。
在故事情節中,我們可以明顯感受到頭等艙乘客,發自骨子裡對其他艙等乘客的嘲弄與鄙視。在其他同樣以「窮小子愛上富千金」為主軸的愛情故事中,我們一樣可以感受到這種明顯的階級鄙視,畢竟這是從古到今,最廣泛被運用來製造對立的劇情結構。然而在這個不僅只是虛構的故事中,這種階級的鄙視,更冷冰冰的反映在災難倖存者的比例上。
擷取自維基百科,這是各類人在鐵達尼號事件中倖存與死亡的詳細數據。
在疏散時「先讓婦女與孩童上救生艇」的原則下,整起船難事件中,女性的存活率達到74%,男性則僅僅只有20%,展現了船上男性們保護婦孺的紳士精神與風度。然而若把指標從性別換成艙等,頭等艙的綜合死亡率是37%,人數最多的三等艙,死亡率卻來到74%。這是一個令人感到痛心疾首的數據。
事發當時,三等艙的逃生政策安排混亂,是造成底層乘客死亡率較高的主因。
當人們的雙眼聚焦在傑克與蘿絲這對俊男美女身上時,是否也曾看見,詹姆斯·卡麥隆導演,透過男女主角沈船時的逃亡歷程,帶著觀眾看見那些只能在船中等死的乘客,最後關頭的絕望與無助。
悲劇中的浪漫與救贖
儘管影史中曾有許多作品描寫過鐵達尼號的悲劇,但都未能像詹姆斯·卡麥隆的版本那般動人而雋永。傑克與蘿絲的淒美愛情,已經重塑了人們對鐵達尼號事件的想像,似乎也為這齣1912年的歷史事件,增添了一絲浪漫與救贖的色彩。
「Jack! I am fly!」此一經典畫面與台詞,成為後世許多人致敬的名場面。
從理性的角度看,蘿絲和傑克僅認識幾天就墜入愛河,缺乏長遠的相處與彼此了解,就算真的結為連理,也仍須面對重重的難關和考驗。然而愛情從來不是一件僅僅以理性思考的事情,對於蘿絲來說,從傑克身上感受到的,不只是他的英俊與魅力,還有傑克願意理解並且尊重自己的態度,以及更重要的,讓自己得以突破這索然無味人生的救贖。
出身不同階級的傑克,帶著蘿絲看見了一個從未接觸的新世界。
蘿絲與傑克淒美的愛情故事,讓這部本質上的災難電影,有了唯美浪漫的愛情包裝,也打破了真實世界難以打破的階級屏障。然而若僅止於此,無法成就本片帶給許多觀眾的感動與共鳴,什麼才是人們真正從這部電影中獲得的救贖?
「勇敢活下去」是為愛人而死的傑克,送給蘿絲最後的祝福,他帶給她的那些人生觀與夢想,對蘿絲來說,則是比價值連城的海洋之心還要貴重的禮物。
把最後逃生機會讓給蘿絲的傑克,要蘿絲答應自己,能好好勇敢活下去。
在電影的最後,我們看到年事已高的蘿絲,在搜尋鐵達尼號遺跡的探勘船上沉沉睡去,身旁的梳妝台上,擺放著一張張黑白照片。那是後來成為演員的她,於人生中展開的一場場冒險,也讓觀眾意識到,後來的蘿絲,確實遵守著和傑克的誓言:「無論人生多艱難困苦也不要放棄,勇敢活下去,結婚生子到兒孫滿堂,在暖榻睡夢中百年歸老。」
年邁蘿絲床頭上的相片,述說著她後來度過的精采人生。
這一刻觀眾才深刻的感受到,傑克與蘿絲相處的短暫時光,早已在蘿絲的心中,從愛情昇華成一種永恆內在的力量,陪伴她度過生命中大大小小的關卡。也讓蘿絲得以勇敢突破束縛自己的框架,追求那些曾經渴望的冒險與體驗。這樣的感情已經超越了至死不渝,成為一種永恆的守護與祝福。
鐵達尼號上的人生百態
這樣一艘搭載著兩千多人的豪華大船,是故事與故事,人生與人生交會聚集的地方。詹姆斯·卡麥隆的鏡頭,帶著我們看盡了上流社會的奢華晚宴,也走過中下階級的熱鬧慶典。對待來自不同階級的傑克,有些人抱著看笑話的心態,卻也有人伸出援手,借給他一套禮服,並手把手的教導他用餐禮儀。
穿上禮服的傑克,甚至被許多上流階層的人,誤以為是某個世家的後裔。
同樣一片土壤,可以生長出醜陋自私的人性,也可以孕育出大公無私的靈魂,而當災難來襲,生死交關的緊迫,更催化了這些性格的差異,也看出一個人是否值得被愛,值得被相信。儘管鐵達尼號的視角始終聚焦在蘿絲和傑克這一對佳偶,然而導演在過程中也不忘給災難中那些形形色色的人們一些鏡頭。
在災難中為了緩和乘客情緒,而演奏到最後一刻的樂隊,也是後世盛傳的一樁美事。
在鐵達尼號的災難過後,搜救隊打撈起許多已經凍僵的遺體,但有更多更多人,像電影中的傑克一樣沉入海中。數十年後,當人類的科技可以潛入深海搜查,這些罹難者的身軀早已被茫茫大海分解,只留下一雙雙的皮鞋排列在海床上,昭示著這些罹難者曾經存在的痕跡。
許多人的遺體,早已在大海中徹底分解,就連這艘鋼鐵之船,也難逃徹底消亡的命運。
有人說,一個人在世界上總共會死三次,第一次是心跳停止、嚥下最後一口氣,代表著肉體的死亡;第二次是在喪禮過後,代表這個人徹底從社交關係中消失;第三次則是世界上再也沒有人記得你,代表著你已徹底從這個世界上消失。然而這些被大海吞沒的罹難者,卻在某種程度上獲得了永生。
這對相擁等待死亡的夫妻,取材自真實事件中,梅西百貨的斯特勞斯夫婦。
當我們想起《鐵達尼號》,除了想起蘿絲和傑克的淒美愛情,也會想起那位與船共存亡的船長、溫和內疚的設計師、演奏到最後一刻的音樂家、堅持握著信徒雙手的神父、同生共死的老夫婦。形形色色的犧牲者們,從此活在所有觀眾的共同記憶裡。
藉由電影保存的永恆回憶
斥資2億美元的《鐵達尼號》,成本甚至已經超過真實鐵達尼號的造價1.2億美元,當年拍攝時的計畫規模超乎想像,導演詹姆斯·卡麥隆組建了超過兩年的潛水攝影行動。在大西洋底接近四公里的深海遺址中,拍攝了12次,影片累積時數甚至超過這些乘客實際待在船上的時間,才終於拍完導演想要的畫面。
為拍攝本片,劇組複製了一個1:1的鐵達尼號右舷複製船,並以電腦動畫和模型來重建沉沒場景。
鐵達尼號沉沒於1912年,然而由於當年求救訊號發出的座標有誤,再加上鐵達尼號沈船後又被海流帶著,遠離了事發地點。直到1985年,探險家們才在茫茫大海中捕捉到這些史詩巨船的影像。這個發現成為了當時的報紙頭條,也啟發了卡麥隆導演,讓他耗費多年創作出關於這艘悲劇大船的故事。
隨著電影上映25周年,當年協助拍攝的探險隊,也於近日釋出一段高畫質的海底影像,正是當年鐵達尼號被紀錄在電影中的模樣。根據專家推測,在海流與許多海底細菌的作用下,船隻殘骸將在20-30年內被分解殆盡。屆時,這個世界上將再也沒有鐵達尼號的蹤影,人們也許只能在這些影片和電影中,繼續緬懷這艘曾經轟動世界的大船了。
穿越25年的經典鉅作
即使以當代的標準去看這部電影,《鐵達尼號》仍然是一部難以超越的經典好片,除了本片當年橫掃了奧斯卡獎外,飾演傑克的李奧納多,和飾演蘿絲的凱特·溫斯蕾,也分別在後來拿下奧斯卡最佳男主角和女主角,彌補了當年的遺憾。不知道現在的李奧納多,看到自己當年精瘦、俊俏的模樣,會有什麼感想XD
當年飾演老年蘿絲的
葛羅莉·史都華,也因本片中優異的演出表現,以87歲高齡,入圍奧斯卡最佳女配角獎,成為奧斯卡史上年紀最大的入圍女星。雖然未能獲獎,但也因此讓世人看見她的演出實力,在87歲後迎來演藝事業的又一波高峰,並在2010年以百歲高齡逝世。
飾演老年蘿絲的葛羅莉奶奶,以真誠的人生閱歷,獲得奧斯卡最佳女配角的提名。
而創下全球票房紀錄的大導演
詹姆斯·卡麥隆,不只因這部電影名利雙收,還在拍攝過程中遇到了此生摯愛,飾演蘿絲孫女的
蘇西·艾米斯,可謂是愛情事業兩得意。也只有卡麥隆能打敗卡麥隆,2009年同樣由卡麥隆執導的
《阿凡達》,終於將佔據歷史票房第一的
《鐵達尼號》擠下寶座,成為歷史上最賣座的電影。
「我是世界之王!」當年獲頒最佳導演的詹姆斯·卡麥隆,曾中二的在頒獎台上喊出這句經典台詞。
雖然拍攝
《鐵達尼號》的過程中,卡麥隆導演硬派的作風,和強勢的態度,使凱特·溫斯蕾後來極度害怕演出卡麥隆執導的電影。但2022年底的
《阿凡達:水之道》(心得請點
連結),兩人再次合作,而凱特·溫斯蕾也在導演安排的扎實訓練下,再次突破極限,創下7分15秒的水下憋氣紀錄。可見
詹姆斯·卡麥隆不只擅長大場面的拍攝,也懂得如何發揮出演員的潛能。
這張貫串全片的蘿絲素描,其實出自卡麥隆導演之手,而非傑克所繪。貫串全片的蘿絲素描,其實出自卡麥隆導演之手,而非傑克所繪。
做為影史經典,《鐵達尼號》不只是人們的回憶,也經常成為影劇致敬的對象。例如2022年底爆紅的日劇《First Love》,就有出現男女主角一起去看這部電影,還模仿劇中經典動作的橋段。你是否也看過這部感動人心的作品呢?又是在什麼樣的機緣下,第一次看到這部電影?歡迎留言和我分享,我是夏流,我們下次見~
最後,讓我們一起重溫席琳狄翁為本片演唱的<My heart will go on>吧
更多李奧納多的經典演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