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旅遊隨筆:柏林猶太人博物館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這張圖非猶太人博物館,是 midjourney 受博物館啟發所畫出來的照片,我覺得挺符合對這個建築的風格與想像
這次的德國旅遊感受很多;我去了四個城市,包含:漢堡、柏林、德列斯登以及紐倫堡,同時也在城市中收集納粹以及冷戰後遺留的痕跡。我並不是軍事或戰爭迷,但對於人性的好奇驅使我進一步了解與此相關的歷史。
在柏林的猶太人博物館尤其讓我印象深刻,建築師用劇場般的建築設計手法講述一個個關於猶太人的故事。我特別喜歡他在建築與展覽之間的安排。
博物館總共有四層樓,分為三層進行展演:第一層的文字內容非常少,但卻用碩大的留白空間讓參觀者先用身體、聽覺來感受猶太人在希特勒統治時的無助。其中一個房間稱作 Holocaust Tower,是貫串第一層的三個軸線中,位於大屠殺軸線(Holocaust Axis)的最後一個房間。裡面空無一物,沒有人造光線、沒有空調,踏入房間後會立刻感受到冷風從背脊竄上、迎面而來的還有四周高牆的壓迫感。只有一絲絲光線從約兩層樓高的縫隙中微微露出,耳邊彷彿可以聽到牆外車聲與人聲,感覺既接近但又遙遠。
photo insipired by Holocaust Tower
這是建築師從倖存者遺留的故事中取得靈感,刻意營造的空間。事實上,整棟建築物的設計理念就是「刻意留白」,身為參與者的我們穿梭在其中會看到一個個邊角空間空無一物,也象徵著「猶太人」生活中重要的一頁因為納粹統治而遺失了、留白了,再也找不回來了。
上了二樓之後,展間的論述視角轉換,透過一名以色列作家 Etgar Keret 分享曾經歷逃亡時光的、關於母親的故事,帶我們更深層的走入受害者的情感回憶。儘管故事不全然都以哀傷的論調敘述,但總可以從字裡行間中感受到濃烈的情感。
我最有感觸的一個故事是「你第一個看到的天使(The first angel you see)」,那個故事好像是這樣的:媽媽分享當時他、祖母與尚在襁褓中的弟弟正在逃亡,她們爬上屋簷試圖從頂樓逃脫。祖母要媽媽跳到另一棟建築,然候告訴她要頭也不回的跑、使盡力的跑。
媽媽疑惑的問祖母,那你呢? 我何時才能見到你?
祖母說:你努力的跑,總有一天妳會長大成人;然後再努力的跑,你接著會結婚成家。跑到最後終點時,你可以跟你遇到的第一個天使說,你要找我,祂就會帶你來找我。因為我已經早早地就跟祂說好了。
而媽媽半懂不懂的應允了,她跳到另一棟建築上;然而,她卻猶豫了,她選擇躲起來回頭看向祖母。
此時她看到的,是祖母被粗魯的推倒,連同襁褓中的弟弟一同摔倒了地上。那就是媽媽最後一次看到祖母與弟弟了。
photo inspired by the story
雖然展間是以語音搭配文字的方式呈現,我腦中依稀可以閃現祖母堅毅、但又強忍哀傷的神情,霎時間我的眼眶就濕了。
接著順著展間的動線安排,參展者會走進一個佈滿以銅鑄的人臉像的三角空間(Memory Void)。有的人臉大、有的小;有些好像正在開懷笑著、有些是哭喪著臉。作品的隱喻意味顯而易見:不論我們是因為什麼原因與這一段歷史相會,我們都是踏著先人的血與淚在感知這一段過去。
我駐足停留了一下,感受足音與鐵塊碰撞的聲音,彷彿還可以聽見一些微弱的、關於受害者的低聲呢喃。
======================
而再往上一層樓,則開始介紹關於猶太人的種種,舉凡歷史、宗教、文化以及飲食生活,帶領觀展者走入猶太人的生活。
礙於體力關係,我並沒有把整個展覽完全看完,但我已能夠了解佈展者未曾言說的用心:低樓層的展品內容多是黑白的、哀傷的,象徵著哀傷的過去、人們歷史中黑暗的一頁;而當參展者往高處走時,則像從過去走到現在,從對立走向彼此理解。
即便無法瞭解他人生活的全貌,光是略知一二,也能從中看到彼此的相同點,這樣或許就能避免人們再次落到相同的憎恨的循環中。
這就是我印象中的柏林猶太博物館,一個雖說著哀傷的過去,但卻展望著未來的場所。即便你不是特別鍾情二戰歷史、對猶太人或許也沒有強烈的情感連結,仍推薦你們若有機會造訪柏林,可以找時間去參觀。
======================
後記:回台後我跟剪頭髮的設計師聊到這一段旅程,他跟我說他其實蠻能夠理解為什麼希特勒會這麼討厭猶太人:排擠猶太人的作法應是時勢所趨。
當時我不理解為什麼他這麼說,後來我才知道其實在這個受害者的對立面還有其他的故事;希特勒並沒有創造反猶主義,這些想法是有歷史脈絡層層堆疊起來的。
所以過去到底誰對誰錯,我們要用什麼角度去回顧這一段過去?這次的旅程給我很好的開始,但我也應該多探索不同的聲音。不過不論最後的結果如何,我明白也肯定誰對誰錯,都不是屠殺的藉口。
遊記未完待續
avatar-img
12會員
13內容數
喜歡看故事的我,想拆解那些對我影響深遠的影視與書籍作品,並在回顧劇情內容片段的同時,療癒你我,反思人生。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Laarrryyyy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夢境是潛意識與自己對話的窗口,而我做了一個有關植物凋零的夢。我從夢中感知死亡,於是更想活著。
夢境是潛意識與自己對話的窗口,而我做了一個有關植物凋零的夢。我從夢中感知死亡,於是更想活著。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德國猶太博物館位於柏林,展示猶太歷史與文化,由建築師丹尼爾·裡伯斯金德設計,外觀獨具鋅金屬元素與不規則形狀,象徵猶太歷史的斷裂與不連續。2001年開放,內部設計「空間」與「死者塔」等富有深意的展區,讓參觀者體驗猶太人遭受的苦難與希望,引起社會政治的關注與討論。不僅文化的展示,更反思與教育的重要平臺。
Thumbnail
今天是一個人旅行的最後一天,因為人不太舒服,所以今天只去德意志博物館參觀。 這是一個少數星期一開放的博物館,而且也是慕尼黑必訪的博物館之一,主要是科學方面的展覽,參觀人潮不少,我拉著行李轉了幾班交通工具,終於踏進博物館,一人15歐,售票員告訴我寄物櫃在樓上。 0樓和1樓都可以進場,我到1樓大廳好
Thumbnail
自助旅行是一項挑戰,尤其是對於聽障人士來說。我雖然聽不到,但卻熱愛旅遊。趁著年輕還有體力走路,我就想多看看不同的世界。
Thumbnail
慕尼黑的City Walking Tour 繼續走,離開求子而來的鐵阿提那教堂後,回到音樂廳廣場。(以下是慕尼黑City Walking Tour紀錄) 統帥堂Feldherrnhalle——啤酒館政變 「知道這幅畫是誰的作品嗎?」導遊P問。P拿著平板上的一幅畫著鐵阿提那教堂和統帥堂的作品,
Thumbnail
每每走路去紐約咖啡廳吃早餐,就會經過一棟金光閃閃的建築物,而且總是大排長龍,我心想,居然有一個建築物我們會不知道名字,不是來布達佩斯都5678次了嗎?後來發現,原來這棟是旅遊書沒寫到的猶太會堂,據說是全歐洲最大,究竟這大家搶破頭想進去參觀的景點,值不值得一看呢?
Thumbnail
淚之女王第六集中,柏林的景點、文化和歷史為劇情提供了重要背景。文章中探討了柏林的自由氛圍和真相揭露的特質,並討論了外國人在柏林的生活經驗。此外,柏林被形容為一個能讓人想再回去的「黑洞」城市。總體而言,文章介紹了柏林作為劇集外景地的適合性,同時也融入了對歷史和文化的思考。
06/02/2017 大屠殺紀念館   景點中安排這個地點,我沒什麼意見。 這麼說是因為,這並不是一個很歡樂的觀光景點。   進入館內前,總是要提醒團員們,不要太融入館內的情境中。   也許是參觀流程設計的太巧妙。 也許是我翻譯的太入戲了。 到了集中營的模型前, 看著當時猶太人
Thumbnail
  前兩篇分別談認識德國,絕不能繞過的兩條路,即德國哲學與德語。其實還有一條路是想繞過也繞不過的,就是「猶太文化」,或者說是異文化與德國文化的共同歷史、共同文化。在二次大戰德國屠殺600萬猶太人之前,歐洲曾是世界猶太人口最多的地區(60%),其中以波蘭為最,約300萬人。德國則從戰前(193
10/27/2016 在柏林,我繞著博物館島走了一圈。 時間不多不少,剛好一個小時。 為了可以看清楚柏林大教堂的全貌,我走到施普雷河的另一側。 看到了一個男孩和三個女孩的雕像。 三十幾個人,就圍著雕像拍起了照。   一個女孩叫住了我,告訴我她爺爺想跟我講這個雕像。 老先生行動不大方便
Thumbnail
《夢想集中營》改編自真實故事,講述奧斯維辛集中營指揮長魯道夫・霍斯(Rudolf Höss)與家人在奧斯維辛集中營隔壁旁建立屬於他們的夢想家園。畫面聚焦於美好的田園式家庭生活,透過視覺以及聽覺的調動,使觀眾自己拼湊出「畫面之外、聲音之中」猶太人大屠殺的全貌,一次看見兩種歷史敘述以及邪惡/平庸的共在。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德國猶太博物館位於柏林,展示猶太歷史與文化,由建築師丹尼爾·裡伯斯金德設計,外觀獨具鋅金屬元素與不規則形狀,象徵猶太歷史的斷裂與不連續。2001年開放,內部設計「空間」與「死者塔」等富有深意的展區,讓參觀者體驗猶太人遭受的苦難與希望,引起社會政治的關注與討論。不僅文化的展示,更反思與教育的重要平臺。
Thumbnail
今天是一個人旅行的最後一天,因為人不太舒服,所以今天只去德意志博物館參觀。 這是一個少數星期一開放的博物館,而且也是慕尼黑必訪的博物館之一,主要是科學方面的展覽,參觀人潮不少,我拉著行李轉了幾班交通工具,終於踏進博物館,一人15歐,售票員告訴我寄物櫃在樓上。 0樓和1樓都可以進場,我到1樓大廳好
Thumbnail
自助旅行是一項挑戰,尤其是對於聽障人士來說。我雖然聽不到,但卻熱愛旅遊。趁著年輕還有體力走路,我就想多看看不同的世界。
Thumbnail
慕尼黑的City Walking Tour 繼續走,離開求子而來的鐵阿提那教堂後,回到音樂廳廣場。(以下是慕尼黑City Walking Tour紀錄) 統帥堂Feldherrnhalle——啤酒館政變 「知道這幅畫是誰的作品嗎?」導遊P問。P拿著平板上的一幅畫著鐵阿提那教堂和統帥堂的作品,
Thumbnail
每每走路去紐約咖啡廳吃早餐,就會經過一棟金光閃閃的建築物,而且總是大排長龍,我心想,居然有一個建築物我們會不知道名字,不是來布達佩斯都5678次了嗎?後來發現,原來這棟是旅遊書沒寫到的猶太會堂,據說是全歐洲最大,究竟這大家搶破頭想進去參觀的景點,值不值得一看呢?
Thumbnail
淚之女王第六集中,柏林的景點、文化和歷史為劇情提供了重要背景。文章中探討了柏林的自由氛圍和真相揭露的特質,並討論了外國人在柏林的生活經驗。此外,柏林被形容為一個能讓人想再回去的「黑洞」城市。總體而言,文章介紹了柏林作為劇集外景地的適合性,同時也融入了對歷史和文化的思考。
06/02/2017 大屠殺紀念館   景點中安排這個地點,我沒什麼意見。 這麼說是因為,這並不是一個很歡樂的觀光景點。   進入館內前,總是要提醒團員們,不要太融入館內的情境中。   也許是參觀流程設計的太巧妙。 也許是我翻譯的太入戲了。 到了集中營的模型前, 看著當時猶太人
Thumbnail
  前兩篇分別談認識德國,絕不能繞過的兩條路,即德國哲學與德語。其實還有一條路是想繞過也繞不過的,就是「猶太文化」,或者說是異文化與德國文化的共同歷史、共同文化。在二次大戰德國屠殺600萬猶太人之前,歐洲曾是世界猶太人口最多的地區(60%),其中以波蘭為最,約300萬人。德國則從戰前(193
10/27/2016 在柏林,我繞著博物館島走了一圈。 時間不多不少,剛好一個小時。 為了可以看清楚柏林大教堂的全貌,我走到施普雷河的另一側。 看到了一個男孩和三個女孩的雕像。 三十幾個人,就圍著雕像拍起了照。   一個女孩叫住了我,告訴我她爺爺想跟我講這個雕像。 老先生行動不大方便
Thumbnail
《夢想集中營》改編自真實故事,講述奧斯維辛集中營指揮長魯道夫・霍斯(Rudolf Höss)與家人在奧斯維辛集中營隔壁旁建立屬於他們的夢想家園。畫面聚焦於美好的田園式家庭生活,透過視覺以及聽覺的調動,使觀眾自己拼湊出「畫面之外、聲音之中」猶太人大屠殺的全貌,一次看見兩種歷史敘述以及邪惡/平庸的共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