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片感人又可愛,但真正戳到我的點卻是,當她媽媽在兒子預約好的餐廳,被要求先看帳單時,那種「我不懂啦還是我打電話叫我兒子妳等等哦」的慌亂,以及後來想說不然自己先來處理眼前的狀況,於是拿起了帳單,結果看了老半天看不出所以然,最後又想拿起手機撥給兒子的模樣。
茶里是我前陣子開始超級喜歡的插畫作家之一。
(最近瘋追的還有鼻妹,明明畫風就完全不是我的菜,可是好愛她的腦迴路哈哈哈。)
這部影片記錄了她睽違四年回到香港(她是香港人,現在長住臺灣)的過程。
她和哥哥沒有告知媽媽她要回來,就只是約媽媽去吃燒肉,然後哥哥遲到(事實上是負責掌鏡),她裝成服務生,拿來一張臺灣的發票裝作是帳單,請媽媽先確認帳單,看看媽媽何時會發現服務生是自己四年不見的女兒。
▎
影片當然是感人又可愛,但真正戳到我的一個點卻是,當她媽媽在兒子預約好的餐廳,被要求先看帳單時,那種「我不懂啦還是我打電話叫我兒子妳等等哦」的慌亂,以及後來想說不然自己先來處理眼前的狀況,於是拿起了帳單(那明明就是臺灣的發票,應該一看就會覺得不對勁),結果看了老半天看不出所以然,最後又想拿起手機撥給兒子的模樣。
那完完全全就是我媽的寫照啊……
無論出去吃飯或在 Line 上面看到奇怪的東西,即使自己覺得很不對勁,也會默不作聲等到孩子回來再問孩子,因為不想隨便問東問西讓人覺得自己很沒見識、什麼都不懂。每次回老家,帶很少外食的老媽出去吃飯,她都會有這種很怕自己做了什麼讓別人覺得你沒見識的不安,一定要細細跟她講解哪邊是自助吧,是可以自己去拿的,哪邊如何如何,她才會安心,然後開始興奮地跟妳說這家店竟然有什麼、或是什麼東西如何如何。
買東西,尤其是 3C 產品也是,既很怕麻煩別人,但又怕自己隨便聽信廣告買了什麼,被孩子說被騙了、買貴了、很傻,又浪費了錢云云,於是最後無論做什麼,看起來總是小心翼翼甚至有點畏縮的樣子。(但如果不幸孩子很忙,又很可能得到孩子回以「是看不懂國字還是不會用手機,不會自己看嗎?」……) 而出於愛子心切轉傳給孩子的一大堆東西,像什麼新的犯罪手法,拍你肩膀、給你傳單就可以把你迷暈,還是新冠有多可怕多可怕,要多吃蔥、喝洋蔥水來殺菌才有辦法抵抗新冠等等,又大多是些根本毫無根據、捕風捉影惟恐天下不亂的假消息……
▎
我想起 18 歲那年,只在鹿港、彰化生活過的我,去台北讀大學,餐餐外食,那時也曾經這樣,每進一家新的店,都要小心觀察,生怕自己做了什麼貽笑大方的事情。但可能外食經驗一多,每間店的邏輯通常大同小異;或者年輕人對自己的觀察力畢竟總是有信心的,很快這件事對我而言就不再是個問題了。
也想起有次在網路上看到有人對青春電影的評價是:永遠都會勾動你心裡的一部分,因為那是每個人都經歷過的年歲與回憶。
那時我突然理解了,為何我們對老年人總是更難同理,不僅因為在劇烈變動的時代,他們在我們的生活中(無論是家庭或職場)往往扮演握有權力的角色,但他們所思所想所做卻可能已不是我們這一輩能夠信服或深感認同的,更因為即使有相同經歷,人也往往很難同理他人,更別說是無法想像的狀況了。
像我就無法想像,當一個人在陌生的環境不能依靠自己的觀察力和判斷力去行動,那到底是什麼感覺?
一個人到底是身體先老了,不再耳聰目明,不能迅速判斷及對很多事做出反應, 還是心先老了,因為衰退而不再相信自己的判斷,連帶著開始否定自己的許多想法呢?
就連這個我也並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