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曲喫茶】2023/03/06 | 漂泊的靈魂,寄託在高大宜的作品裡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音樂中,
體現出一種漂泊的宿命感,
在時代的巨輪之下,
堅強而溫柔地發出悲嘆。

前些日子我把久未拉奏的巴爾托克的「六首羅馬尼亞民間舞曲」找出來練練,並且把第一樂章的拉奏放上了FB與IG,受到許多迴響。

其實這是相對冷門的作品,尤其是巴爾托克在鋼琴與小提琴的作品份量上遠超於大提琴,因此我拉奏所使用的樂譜也是從鋼琴改編為大提琴的版本。

不過與巴爾托克齊名的同時期匈牙利作曲家高大宜,則是對大提琴情有獨鍾,寫下了非常多重要的大提琴作品,包含先前在【寂楽庵】的專題裡提到的無伴奏大提琴奏鳴曲,這首至今仍然是證明演奏實力的試金石。

今天聽的這張專輯,除了收錄高大宜的無伴奏大提琴奏鳴曲,還有我最喜歡的大小提琴二重奏。

raw-image

這張專輯相較於許多古典名盤來說,還滿新的,出版於2006年;而發行的唱片公司「Harmonia Mundi」也相對是一塊值得開發收藏的品牌,因為優異的錄音將演奏家的各種細緻對比與張力,表現得相當清楚。

這張專輯更特別的地方是,大小提琴二重奏是由法國的音樂家兄弟Xavier Phillips(大提琴)與Jean-Marc Phillips(小提琴)所共同錄製的。在二重奏的演奏上默契十足,可以幫助我們更快地融入作品本身的意境。

高大宜的這首大小提琴二重奏,作品編號第7號,於1914年開始寫作,不過寫作的環境可不是多安逸,而是在瑞士旅行時,突然遇上了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所有旅館突然關閉,而他也被強迫送往奧地利小鎮停留數日。

在小鎮上,許多人都對於一戰爆發感到非常驚恐與訝異,高大宜在這趟旅途中受到阿爾卑斯山的景致所啟發,再加上對於戰爭時動盪、身世飄搖等感慨之下,第一樂章的靈感油然而生。

由於一切太突然,據說找不到空白的樂譜紙,只能在學校找來空白的樂譜練習冊來譜寫樂曲。

早在1906年,高大宜就結識了巴爾托克,兩人已經採集了數千首匈牙利、羅馬尼亞等地歌謠。一戰爆發後,高大宜懷抱著第一樂章壯闊、激昂的樂思,在大小提琴互相堆疊、吟唱與伴奏之間,揮灑出如阿爾卑斯山壯闊的景色。在尾聲,預示了戰爭即將帶來的不安與悲劇。

第二樂章,則是集一切失望與哀傷之總和,泣訴戰爭帶給人們的苦難與悲痛。大提琴像是山谷,小提琴則像是飄盪在山谷之間的孤鳥,畫面隨著孤鳥飛行的方向,來到了荒瘠的地面,那是被戰爭摧殘的容貌。這個樂章結構與形式相當自由,堪稱是高大宜作品當中最為大膽的一例。

第三樂章在寂靜的序奏之後,開始了激昂的舞蹈。這取材於匈牙利的Verbunkos舞曲,又稱為「徵兵舞曲」,顧名思義,就是徵兵時所用的音樂與舞蹈。這種風格的舞曲會先有緩慢而擲地有聲的慢板(lassú),再接著是相當激昂的快板(friss),而整個樂曲會時常地在快慢版之間交替著。

這套大小提琴二重奏作品可說是作曲家對於第一次世界大戰、家鄉與民族命運憂慮的縮影。在時代的動盪之下,高大宜仍然沒有懈怠,持續地採集民謠,並將這些素材轉化為精美的藝術作品。

在音樂中,體現出一種漂泊的宿命感,在時代的巨輪之下,堅強而溫柔地發出悲嘆。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嵐音社的音樂沙龍
699會員
456內容數
從大提琴出發,在音樂的旅途上陪伴著你!
2024/03/07
她雖然能要求咖啡店老闆換音樂,卻無法決定生命中的任何時刻,是否仍會出現巴哈,或是其他勾起她痛苦回憶的古典樂曲。每次樂音一出現,她就陷入憎恨與狂躁的循環,無法自拔。
Thumbnail
2024/03/07
她雖然能要求咖啡店老闆換音樂,卻無法決定生命中的任何時刻,是否仍會出現巴哈,或是其他勾起她痛苦回憶的古典樂曲。每次樂音一出現,她就陷入憎恨與狂躁的循環,無法自拔。
Thumbnail
2024/02/22
小提琴家Puppo還形容包凱里尼是「海頓的夫人」。因為在同時期,他的弦樂作品時常被認為與海頓有同等的份量。雖然他們倆人熟識,但包凱里尼在海頓的風格影響之下,作品仍能保有強烈個性,並且朝向更加大膽的方向邁進,更是不容易!
Thumbnail
2024/02/22
小提琴家Puppo還形容包凱里尼是「海頓的夫人」。因為在同時期,他的弦樂作品時常被認為與海頓有同等的份量。雖然他們倆人熟識,但包凱里尼在海頓的風格影響之下,作品仍能保有強烈個性,並且朝向更加大膽的方向邁進,更是不容易!
Thumbnail
2024/02/15
在爵士樂裡,鋼琴和低音提琴的二重奏較為少見。至少都是加上鼓組的三重奏,或是再加上兩把管樂器的五重奏。或許是許多人對低音提琴的極限感到匱乏,不太敢就這樣赤手空拳地一對一單打。 不過,一位天才在1940年代就把低音提琴的彈奏極限打破,這人就是當時在艾靈頓公爵樂團當中的低音提琴手Jimmy Blanto
Thumbnail
2024/02/15
在爵士樂裡,鋼琴和低音提琴的二重奏較為少見。至少都是加上鼓組的三重奏,或是再加上兩把管樂器的五重奏。或許是許多人對低音提琴的極限感到匱乏,不太敢就這樣赤手空拳地一對一單打。 不過,一位天才在1940年代就把低音提琴的彈奏極限打破,這人就是當時在艾靈頓公爵樂團當中的低音提琴手Jimmy Blanto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音樂中, 體現出一種漂泊的宿命感, 在時代的巨輪之下, 堅強而溫柔地發出悲嘆。
Thumbnail
音樂中, 體現出一種漂泊的宿命感, 在時代的巨輪之下, 堅強而溫柔地發出悲嘆。
Thumbnail
你到高雄的衛武營看過表演嗎?或許你也一樣殷殷期盼可以正常看表演的日子早日回歸?聽 Neverlandseeker 分享 2021 年衛武營週年慶 3.0 的精彩表演~
Thumbnail
你到高雄的衛武營看過表演嗎?或許你也一樣殷殷期盼可以正常看表演的日子早日回歸?聽 Neverlandseeker 分享 2021 年衛武營週年慶 3.0 的精彩表演~
Thumbnail
貝多芬可說是最勇於開創的作曲家。雖然之前也有作曲家為鋼琴三重奏譜寫協奏曲,然而貝多芬這套作品一出爐,只能說是空前絕後。
Thumbnail
貝多芬可說是最勇於開創的作曲家。雖然之前也有作曲家為鋼琴三重奏譜寫協奏曲,然而貝多芬這套作品一出爐,只能說是空前絕後。
Thumbnail
康果爾德,被譽為二十世紀的莫札特,17歲就寫了兩部歌劇,其實他的風格屬於後浪漫時期,在二十世紀中已經式微。但是他的後浪漫風格,卻在電影音樂中種下寶貴的種子,傳承了數十年,日漸茁壯。
Thumbnail
康果爾德,被譽為二十世紀的莫札特,17歲就寫了兩部歌劇,其實他的風格屬於後浪漫時期,在二十世紀中已經式微。但是他的後浪漫風格,卻在電影音樂中種下寶貴的種子,傳承了數十年,日漸茁壯。
Thumbnail
林.哈瑞爾十幾歲的時候,就已經父母雙亡。他坦承,這樣的經驗對他來說很痛苦,需要花好多年才能克服。但他也更早獨立,二十多歲就已經在克里夫蘭管弦樂團演奏,並且展開職業音樂家生涯。 我們可以在拉威爾二重奏鳴曲的第三樂章慢板開頭片段,聽到林.哈瑞爾深沉的大提琴音色。
Thumbnail
林.哈瑞爾十幾歲的時候,就已經父母雙亡。他坦承,這樣的經驗對他來說很痛苦,需要花好多年才能克服。但他也更早獨立,二十多歲就已經在克里夫蘭管弦樂團演奏,並且展開職業音樂家生涯。 我們可以在拉威爾二重奏鳴曲的第三樂章慢板開頭片段,聽到林.哈瑞爾深沉的大提琴音色。
Thumbnail
這是我們第一次練習到譜上明顯註明「轉調」的樂曲。除了轉調的指法與音準需要特別注意以外,不同調性所帶來不同的明亮色彩,也是我們需要多去感受的地方。
Thumbnail
這是我們第一次練習到譜上明顯註明「轉調」的樂曲。除了轉調的指法與音準需要特別注意以外,不同調性所帶來不同的明亮色彩,也是我們需要多去感受的地方。
Thumbnail
本集要來介紹這張專輯:巴洛克時期最重要的作曲家J.S Bach所創作的長笛奏鳴曲。充滿春愁的長笛與大鍵琴音色,更多的惆悵,還來自於部分曲子的身世仍像迷霧一般。
Thumbnail
本集要來介紹這張專輯:巴洛克時期最重要的作曲家J.S Bach所創作的長笛奏鳴曲。充滿春愁的長笛與大鍵琴音色,更多的惆悵,還來自於部分曲子的身世仍像迷霧一般。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