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I.P, Lynn Harrell !
本集要來介紹這張專輯:二十世紀兩位作曲家—拉威爾與高大宜,不約而同地都使用東方五聲音階所創作的大、小提琴二重奏作品。想聆聽精彩的完整專輯與曲目嗎?請點擊以下連結(Spotify):
今天我們要來介紹兩套大小提琴二重奏作品,它們不約而同地都創作於二十世紀初,而且都使用到某些東方的五聲音階。
首先是法國作曲家拉威爾所作的大小提琴二重奏鳴曲,大約完成於1920至22年左右。拉威爾喜歡讓大提琴演奏中高音域,因此聲響上感覺比較薄,乍聽之下,會以為是兩把小提琴的二重奏。
拉威爾的作品有著精準的結構與織體,需要非常高的默契,才能將作品詮釋得完美。因此,拉威爾被俄國作曲家史特拉汶斯基稱為「瑞士鐘錶匠」是有原因的。
聽聽第二樂章的開頭部分,就可以感受到大、小提琴,就像是鋼琴家的左右手那般配合地天衣無縫,但更像是時鐘的齒輪和鐘擺一樣分分秒秒地精準地運作著。
這個版本,小提琴由著名的英國小提琴家甘迺迪演奏,大提琴則是才剛於今年四月過世的大提琴家林.哈瑞爾所演奏。
林.哈瑞爾十幾歲的時候,就已經父母雙亡。他坦承,這樣的經驗對他來說很痛苦,需要花好多年才能克服。但他也更早獨立,二十多歲就已經在克里夫蘭管弦樂團演奏,並且展開職業音樂家生涯。
我們可以在拉威爾二重奏鳴曲的第三樂章慢板開頭片段,聽到林.哈瑞爾深沉的大提琴音色。
拉威爾和當時的許多法國作曲家一樣,受到異國風情的影響,喜歡使用東方的五聲音階。在第四樂章當中,幾個旋律一度讓人有「台灣民謠」的錯覺。
除了拉威爾,還有一位作曲家也寫了一套具有東方色彩的大小提琴二重奏作品,就是匈牙利作曲家高大宜。這套作品完成於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前夕。
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前夕,有一種山雨欲來的憂愁感。在第二樂章當中,小提琴給人一種飄渺的孤寂感,而大提琴則像是千古永恆的山,看著世界不斷地動盪。
歡迎點擊追蹤來關注嵐音社最新文章,
也歡迎您點擊個人頁面中的FB與IG連結,來追蹤我們不同於文字的最新影音動態!
如果您喜歡我們的內容,歡迎您贊助我們,或是成為「讚賞公民」,並按下下面的「Like」5下,來支持我繼續寫作喔!謝謝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