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節選曲-夏日選曲-3-拉威爾&高大宜-【大小提琴二重奏作品】

更新 發佈閱讀 3 分鐘
R.I.P, Lynn Harrell !

本集要來介紹這張專輯:二十世紀兩位作曲家—拉威爾與高大宜,不約而同地都使用東方五聲音階所創作的大、小提琴二重奏作品。想聆聽精彩的完整專輯與曲目嗎?請點擊以下連結(Spotify)

今天我們要來介紹兩套大小提琴二重奏作品,它們不約而同地都創作於二十世紀初,而且都使用到某些東方的五聲音階。

首先是法國作曲家拉威爾所作的大小提琴二重奏鳴曲,大約完成於1920至22年左右。拉威爾喜歡讓大提琴演奏中高音域,因此聲響上感覺比較薄,乍聽之下,會以為是兩把小提琴的二重奏。

拉威爾的作品有著精準的結構與織體,需要非常高的默契,才能將作品詮釋得完美。因此,拉威爾被俄國作曲家史特拉汶斯基稱為「瑞士鐘錶匠」是有原因的。

聽聽第二樂章的開頭部分,就可以感受到大、小提琴,就像是鋼琴家的左右手那般配合地天衣無縫,但更像是時鐘的齒輪和鐘擺一樣分分秒秒地精準地運作著。

這個版本,小提琴由著名的英國小提琴家甘迺迪演奏,大提琴則是才剛於今年四月過世的大提琴家林.哈瑞爾所演奏。

林.哈瑞爾十幾歲的時候,就已經父母雙亡。他坦承,這樣的經驗對他來說很痛苦,需要花好多年才能克服。但他也更早獨立,二十多歲就已經在克里夫蘭管弦樂團演奏,並且展開職業音樂家生涯。

我們可以在拉威爾二重奏鳴曲的第三樂章慢板開頭片段,聽到林.哈瑞爾深沉的大提琴音色。

拉威爾和當時的許多法國作曲家一樣,受到異國風情的影響,喜歡使用東方的五聲音階。在第四樂章當中,幾個旋律一度讓人有「台灣民謠」的錯覺。

除了拉威爾,還有一位作曲家也寫了一套具有東方色彩的大小提琴二重奏作品,就是匈牙利作曲家高大宜。這套作品完成於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前夕。

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前夕,有一種山雨欲來的憂愁感。在第二樂章當中,小提琴給人一種飄渺的孤寂感,而大提琴則像是千古永恆的山,看著世界不斷地動盪。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嵐音社的音樂沙龍
700會員
456內容數
從大提琴出發,在音樂的旅途上陪伴著你!
2021/06/11
這張專輯伴隨著我度過二十年歲月。二十年,人事物不知翻轉了多少回,專輯中樂曲陪伴著世人度過更多的二十年,世界不斷翻轉,有挑戰也有苦難。只要能聽著這些歌曲,無論眼前遇到什麼阻礙,都能樂觀開朗地勇往直前。
Thumbnail
2021/06/11
這張專輯伴隨著我度過二十年歲月。二十年,人事物不知翻轉了多少回,專輯中樂曲陪伴著世人度過更多的二十年,世界不斷翻轉,有挑戰也有苦難。只要能聽著這些歌曲,無論眼前遇到什麼阻礙,都能樂觀開朗地勇往直前。
Thumbnail
2020/09/02
夏天太長了,然而,再怎麼長的夏天,也有結束的時候。我個人常常在夏天要結束的時候,聆聽這張椎名林檎的《三文ゴシッ》。 這張專輯依舊沿襲著椎名林檎豐富的音樂色彩樣貌:舉凡搖滾、藍調、爵士、抒情,華麗得有如萬花筒,宛如夏日最後盛宴。
Thumbnail
2020/09/02
夏天太長了,然而,再怎麼長的夏天,也有結束的時候。我個人常常在夏天要結束的時候,聆聽這張椎名林檎的《三文ゴシッ》。 這張專輯依舊沿襲著椎名林檎豐富的音樂色彩樣貌:舉凡搖滾、藍調、爵士、抒情,華麗得有如萬花筒,宛如夏日最後盛宴。
Thumbnail
2020/08/24
《南都夜曲》,長笛與大提琴一來一往的對話,豎琴則像是涓涓溪流般,讓我們像是穿越時光隧道那樣地,想像在古早時期的夏夜乘著晚風,手拿著搖扇在街道上散步的情景。 這是一張記錄著台灣早期年代的生活音樂,經由西方作曲手法潤飾、由西方樂器精準音律所演奏,卻毫不抹煞歌曲中那亙古綿延、永存人心的情感。
Thumbnail
2020/08/24
《南都夜曲》,長笛與大提琴一來一往的對話,豎琴則像是涓涓溪流般,讓我們像是穿越時光隧道那樣地,想像在古早時期的夏夜乘著晚風,手拿著搖扇在街道上散步的情景。 這是一張記錄著台灣早期年代的生活音樂,經由西方作曲手法潤飾、由西方樂器精準音律所演奏,卻毫不抹煞歌曲中那亙古綿延、永存人心的情感。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透過蝦皮分潤計畫,輕鬆賺取零用金!本文分享5-6月實測心得,包含數據流程、實際收入、平臺優點及注意事項,並推薦高分潤商品,教你如何運用空閒時間創造被動收入。
Thumbnail
透過蝦皮分潤計畫,輕鬆賺取零用金!本文分享5-6月實測心得,包含數據流程、實際收入、平臺優點及注意事項,並推薦高分潤商品,教你如何運用空閒時間創造被動收入。
Thumbnail
單身的人有些會養寵物,而我養植物。畢竟寵物離世會傷心,植物沒養好再接再厲就好了~(笑)
Thumbnail
單身的人有些會養寵物,而我養植物。畢竟寵物離世會傷心,植物沒養好再接再厲就好了~(笑)
Thumbnail
不知你有沒有過這種經驗?衛生紙只剩最後一包、洗衣精倒不出來,或電池突然沒電。這次一次補貨,從電池、衛生紙到洗衣精,還順便分享使用心得。更棒的是,搭配蝦皮分潤計畫,愛用品不僅自己用得安心,分享給朋友還能賺回饋。立即使用推薦碼 X5Q344E,輕鬆上手,隨時隨地賺取分潤!
Thumbnail
不知你有沒有過這種經驗?衛生紙只剩最後一包、洗衣精倒不出來,或電池突然沒電。這次一次補貨,從電池、衛生紙到洗衣精,還順便分享使用心得。更棒的是,搭配蝦皮分潤計畫,愛用品不僅自己用得安心,分享給朋友還能賺回饋。立即使用推薦碼 X5Q344E,輕鬆上手,隨時隨地賺取分潤!
Thumbnail
身為一個典型的社畜,上班時間被會議、進度、KPI 塞得滿滿,下班後只想要找一個能夠安靜喘口氣的小角落。對我來說,畫畫就是那個屬於自己的小樹洞。無論是胡亂塗鴉,還是慢慢描繪喜歡的插畫人物,那個專注在筆觸和色彩的過程,就像在幫心靈按摩一樣,讓緊繃的神經慢慢鬆開。
Thumbnail
身為一個典型的社畜,上班時間被會議、進度、KPI 塞得滿滿,下班後只想要找一個能夠安靜喘口氣的小角落。對我來說,畫畫就是那個屬於自己的小樹洞。無論是胡亂塗鴉,還是慢慢描繪喜歡的插畫人物,那個專注在筆觸和色彩的過程,就像在幫心靈按摩一樣,讓緊繃的神經慢慢鬆開。
Thumbnail
小提琴家Puppo還形容包凱里尼是「海頓的夫人」。因為在同時期,他的弦樂作品時常被認為與海頓有同等的份量。雖然他們倆人熟識,但包凱里尼在海頓的風格影響之下,作品仍能保有強烈個性,並且朝向更加大膽的方向邁進,更是不容易!
Thumbnail
小提琴家Puppo還形容包凱里尼是「海頓的夫人」。因為在同時期,他的弦樂作品時常被認為與海頓有同等的份量。雖然他們倆人熟識,但包凱里尼在海頓的風格影響之下,作品仍能保有強烈個性,並且朝向更加大膽的方向邁進,更是不容易!
Thumbnail
音樂中, 體現出一種漂泊的宿命感, 在時代的巨輪之下, 堅強而溫柔地發出悲嘆。
Thumbnail
音樂中, 體現出一種漂泊的宿命感, 在時代的巨輪之下, 堅強而溫柔地發出悲嘆。
Thumbnail
不知道身旁有多少朋友是聽了拉赫曼尼諾夫的鋼琴協奏曲,才被成功推坑聽古典的? 拉赫這二首鋼琴協奏曲(其實寫了四首),具有強烈的官能美感,在夜深人靜聽的時候,很難不被感動。好像再怎麼木耳,說自己不喜歡聽古典的人,也無法忽視曲中那強大的魔性和黏著力。
Thumbnail
不知道身旁有多少朋友是聽了拉赫曼尼諾夫的鋼琴協奏曲,才被成功推坑聽古典的? 拉赫這二首鋼琴協奏曲(其實寫了四首),具有強烈的官能美感,在夜深人靜聽的時候,很難不被感動。好像再怎麼木耳,說自己不喜歡聽古典的人,也無法忽視曲中那強大的魔性和黏著力。
Thumbnail
這是一篇12年前的舊文,一樣發表在BLOGGER,後來移轉到探路客後也沒發表過,但因為我已經把BLOGGER網站關了,可是探路客要收掉了,只好移來這邊。
Thumbnail
這是一篇12年前的舊文,一樣發表在BLOGGER,後來移轉到探路客後也沒發表過,但因為我已經把BLOGGER網站關了,可是探路客要收掉了,只好移來這邊。
Thumbnail
大師就是大師,雖然曲子簡短、精簡,但是短短幾個小節,就可以考驗出受試者的樂器演奏功力。 更重要的是,並不會因為這只是音樂院入學考題,就失去了作品的成熟度與完整度。
Thumbnail
大師就是大師,雖然曲子簡短、精簡,但是短短幾個小節,就可以考驗出受試者的樂器演奏功力。 更重要的是,並不會因為這只是音樂院入學考題,就失去了作品的成熟度與完整度。
Thumbnail
第一小提琴那段高遠的拉奏,像是飛翔在塞納河畔上方的孤鳥,第二小提琴則像是河畔的風徐徐吹來,而大提琴則是流動的河水。這優美的片段,如果坐在塞納河畔,一邊啜飲著左岸咖啡,一邊聆聽,再適合不過。
Thumbnail
第一小提琴那段高遠的拉奏,像是飛翔在塞納河畔上方的孤鳥,第二小提琴則像是河畔的風徐徐吹來,而大提琴則是流動的河水。這優美的片段,如果坐在塞納河畔,一邊啜飲著左岸咖啡,一邊聆聽,再適合不過。
Thumbnail
為什麼葛利格的鋼琴作品如此多愁善感?或許與他體弱多病的身體有關。長年以來,葛利格深受肺炎、肺結核、肺氣腫等病痛糾纏;再加上他的孩子出生一年就因為腦膜炎而死亡,這或許也讓葛利格的婚姻一直都蒙上一層陰影。
Thumbnail
為什麼葛利格的鋼琴作品如此多愁善感?或許與他體弱多病的身體有關。長年以來,葛利格深受肺炎、肺結核、肺氣腫等病痛糾纏;再加上他的孩子出生一年就因為腦膜炎而死亡,這或許也讓葛利格的婚姻一直都蒙上一層陰影。
Thumbnail
林.哈瑞爾十幾歲的時候,就已經父母雙亡。他坦承,這樣的經驗對他來說很痛苦,需要花好多年才能克服。但他也更早獨立,二十多歲就已經在克里夫蘭管弦樂團演奏,並且展開職業音樂家生涯。 我們可以在拉威爾二重奏鳴曲的第三樂章慢板開頭片段,聽到林.哈瑞爾深沉的大提琴音色。
Thumbnail
林.哈瑞爾十幾歲的時候,就已經父母雙亡。他坦承,這樣的經驗對他來說很痛苦,需要花好多年才能克服。但他也更早獨立,二十多歲就已經在克里夫蘭管弦樂團演奏,並且展開職業音樂家生涯。 我們可以在拉威爾二重奏鳴曲的第三樂章慢板開頭片段,聽到林.哈瑞爾深沉的大提琴音色。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