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說只要觸摸石頭或泡在鮮紅的湖水中,就能見到你最渴望的東西。」
窸窣聲,小得像鞋底沙粒的尖叫聲,半透明的哭聲,爬滿這部短篇集中的每一個故事。它們唱和彼此,甚至暗中跨越書頁,繁衍增生。
〈序〉以一連串空鏡頭描述某女子從都市出走到山林的過程(也預示了後面短篇的場景,請看完全書再回來探索),不過她只出現了五格。看神情、儀態便會明白,她不歡迎外人的窺探。不是為了在預先架設好的鏡頭前坦露自身而來,是為了採取只關乎她自身精神世界的行動。
另外五個短篇都有夢的質地。
〈滿月〉敘述沙雕和女子在男主角心中誘發的築巢夢,與其崩解。〈迷路〉和〈無所事事〉成對,分別描述一名和一組女子闖入疑似有超自然力量的詭異山區,成為落難者和解救者。〈野狗〉是劉倩帆招牌的戀愛變身譚。〈鹿的夢〉描述水中虛幻的鹿影成為實相,展開反向的出走──自山林前往都市,結尾的安排讓這個短篇本身,也讓整本短篇集形成漂泊的循環。
而「掬起」,是幾乎貫穿每一個故事的催眠手勢,象徵核心。
〈滿月〉裡的女子將一把沙倒入男子手中,開始建構他們的巨大沙堡。〈迷路〉的女子也許心中有所求,才掬起鮮紅的湖水;接著她捧起河水中的臉孔,看著它在手中變幻成自己的臉;然後她在某空屋的浴缸裡撈起一朵花,心願似乎以一種恐怖童話的形式實現了。〈野狗〉當中雨後的那艘船,不也捧著睡醒的女子?
那些行動是珍愛的表現,是自我的確認,同時也幾乎是一種預先悼亡:你掌心之物不論是固態或液態,最後都會像氣體般逸散無蹤。沿途的美都會在那一刻褪色成詛咒。最糟的是你可能會忘記如何鬆手。
作畫方面,劉倩帆不追求端正形貌、物件具重量感的鉛筆畫,以及漠然遠望、經常將人物融進風景的構圖策略,創造出一種視覺的氤氳,和前一段提到的「氣體性」敘事應和。例如〈滿月〉的情緒高潮,只畫了女主角的背影和發光物浮沉於浪間,那是和諧寧靜,但完全把男主角排除在外的風景。例如〈迷路〉的女主角受到烏鴉叼的發光物牽引,走向她的歸宿(像是〈滿月〉的變奏),最後的異變場景不像典型恐怖漫畫那般彰顯怪誕,只以種子抽芽的植物圖像取代,女主角的下場甚至要等到姐妹篇〈無所事事〉才會揭曉。
雖然節制,但沒有什麼情緒或意念結冰,永遠儲放在敘事的海平面下。它們反而都昇華成霧氣,沾濕、弄糊一些事物,隨後大剌剌地散去。一度濕漉的物體在充足的日照下迅速乾燥,也雀躍地往風化裂解的下場跨出一大步──劉倩帆捕捉的,是這種和日光嬉戲長大的陰邪,發生在空曠處的毀壞。亞熱帶讀者應該可以立刻指認出來,同時感覺到汗濕布料黏住皮膚的熟悉和不快。
|作者簡介|
劉倩帆
高雄人,1988年出生,法國貝桑松美術學院學士畢業,《波音漫畫誌 BO_ING COMIX》共同創辦人。現居台南,專注在插畫、漫畫及手繪動畫創作,作品常見於雜誌、週刊、宣傳海報。曾為兒童報繪製插畫,也曾替饒舌歌手、詩人創作過動畫影片。
除了於網路上發表作品,也獨立出版個人漫畫。受歐洲獨立漫畫啟發,喜愛沒有規則的漫畫形式和樸拙的畫風,靈感多來自電影、書籍、日常小事,與夢境。作品曾被收錄於斯洛維尼亞《Stripburger》漫畫雜誌及《CCC 創作集》。
喜歡半夜四點睡、也喜歡早晨的陽光,夢想是住在離海不遠的森林裡,每天都能看見海面上的日出。
IG: cfan.liu
|書籍資料|
尺寸:17 x 23 cm
頁數:156頁
出版社:作者獨立出版
出版時間:2023年3月
* 隨書附兩張跨頁海報
本書出版紀念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