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isode 7: 投資債券迷思(一)-到期殖利率YTM

Episode 7: 投資債券迷思(一)-到期殖利率YTM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投資理財內容聲明

投資債券前面對理專提供長長一串的債券清單,往往不知道該如何挑選起,通常大家最常做的一件事就是直接挑到期殖利率(YTM)最高的。

但...到期殖利率高=高報酬嗎?

首先還是回重新檢視一下到期殖利率的定義

到期殖利率(YTM, Yield To Maturity):持有到期一檔固定配息債券,加計利息與本金後所得到的報酬率。

這邊提出兩個重點

1.「持有到期」:試問各位投資人,如果今天投資了一檔30年期債券,請問持有到期的可能性有多高?

2. 利息再投資:到期殖利率的一個重要假設是所領到的配息都必須馬上投入「相同殖利率」報酬的商品上,持有到期才會達到所謂的「到期」殖利率。

若要看到期殖利率,只有在你真正會持有到期且一定會把利息馬上再投資在殖利率一樣的商品上,到期殖利率才有意義。一般適合購買短天期債券並把他當成定存的投資人。

看到這大家一定會問,如果不單看到期殖利率,請問Mr.棒Bond我要怎麼挑選我要購買的債券?

在這裡我的建議會是看你的投資目的,購買債券一般我們分為幾個目的

1.持有到期:

這類型投資人最需要看的確實就是到期殖利率,雖然可能無法達成利息再投資的做法,但通常對到期殖利率影響也不至於太大。這類型投資人,我的建議就是挑選一檔自己真正了解的公司,或是很明顯相對穩健的公司,例如微軟(Microsoft)、台積電(TSMC)、蘋果公司(APPLE)、星巴克(STARBUCKS)等這種知名且不可取代的公司。

舉例台灣投資人最愛購買的公司之一高特利,雖然該公司財務狀況穩健且評等為A,但因為ESG以及法令問題,難以保證未來幾年有沒有可能因為任何規範的變動大幅影響該公司營運,也是因為這些不確定性,因此該公司收益才會明顯高於其他公司,就看個人願不願意承擔這個不確定性風險。

2.追求資本利得:

在債券市場追求資本利得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如前面文章所提到,影響公司債的因素主要有兩個,一個是美國公債的利率變動,一個是信用利差的變動,所以投資人可以趁美國公債利率彈升時或信用利差擴張時進場,若是要追求資本利得,那建議至少要購買10年期以上債券(存續期間較長),這樣利率或信用利差波動時才有機會賺取資本利得。

3.短期間領息或套利交易:

在這邊要先介紹另一個名詞叫當期收益率(Current Yield),定義如下

當期收益率:用票息除以目前債券價格所得到的報酬率。

舉例來說,今天買入一檔債券投資100萬,票息為5%,票面價格為100塊,但該檔債券目前價格為80塊。

所以可以買到的債券面額為

1,000,000/80%=1,250,000(可以想成買到多少單位)。

因此每年領到的債券利息為

1,250,000*5%=62,500

當期收益率為

62,500/1,000,000=6.25%=5%(票息)/80(債券價格)

這就是你現在投入100萬,真正當年就能收到的真正利息,也就是當期真正的報酬率。

所以若是真正要追求現金流或是賺取立即收益的投資人,應該要更重視當期收益率。




avatar-img
Mr. 棒Bond的沙龍
55會員
14內容數
讓投資人可以透過此專題快速了解如何進入海外債投資市場。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Mr. 棒Bond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上一篇提到了殖利率曲線的觀念,本篇重點將著重於存續期間(Duration)的概念,其實存續期間應該放到債券基本名詞介紹內,但若要認真介紹存續期間,Mr.棒Bond可能要講三個小時以上,從存續期間的原始概念講到修正存續期間(Modified Duration),加上公式推導,然後各位就會睡著且放棄閱讀
前一篇文章提到了信用利差的概念,但是在太平盛世的時候,信用利差可能呈現區間盤整,變動不大,但是還是會有投資人問:聯準會明明一直在升息,上一篇文章不是提到美國公債基礎利率上升會帶動公司債殖利率上漲,引發公司債跌價嗎? 回答這個問題之前,必須再介紹另一個專業術語叫殖利率曲線(Yield Curve),定
在談挑選債券前,要先提一個最重要的議題,就是債券價格的變動。 常常在交易室內聽到客戶問,「為什麼利率明明下很多啊,為什麼我的債券or債券ETF沒有漲?」 在討論這個議題開始之前,還是要先科普一下一個名詞到期殖利率(YTM, Yield To Maturity)。 到期殖利率:買入一檔債券後持有到期,
上一篇提到了殖利率曲線的觀念,本篇重點將著重於存續期間(Duration)的概念,其實存續期間應該放到債券基本名詞介紹內,但若要認真介紹存續期間,Mr.棒Bond可能要講三個小時以上,從存續期間的原始概念講到修正存續期間(Modified Duration),加上公式推導,然後各位就會睡著且放棄閱讀
前一篇文章提到了信用利差的概念,但是在太平盛世的時候,信用利差可能呈現區間盤整,變動不大,但是還是會有投資人問:聯準會明明一直在升息,上一篇文章不是提到美國公債基礎利率上升會帶動公司債殖利率上漲,引發公司債跌價嗎? 回答這個問題之前,必須再介紹另一個專業術語叫殖利率曲線(Yield Curve),定
在談挑選債券前,要先提一個最重要的議題,就是債券價格的變動。 常常在交易室內聽到客戶問,「為什麼利率明明下很多啊,為什麼我的債券or債券ETF沒有漲?」 在討論這個議題開始之前,還是要先科普一下一個名詞到期殖利率(YTM, Yield To Maturity)。 到期殖利率:買入一檔債券後持有到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