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幻史—人類想像未來的歷史(一)科幻誕生到科幻之父時期–科學怪人、儒勒·凡爾納、H·G·威爾斯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9 分鐘
科幻故事是屬於那時代對於未來的想像。

一、科幻起源

科幻的歷史要從哪說起比較好,從作品開始說,還是從科幻小說家、科幻定義、科幻產業等這些方向?歷史從哪裡開始講述的問題,想必是每位整理歷史資料的人最頭痛的事。當人們開始為某一個領域定義源頭時,代表兩件事,第一件事,是那個領域已經存在,只是在那一刻才被發現以及歸納成一個領域。科幻故事的第一個載體是文字記載的小說,是1818年的《科學怪人》,這本小說的定位是恐怖小說,當時還沒有「科幻」的概念與詞彙。什麼時候人們開始意識到科幻故事?換句話說是什麼時候首先提出「科幻故事」四個字,在哪個地方提出?科幻故事的英文單字誕生於《科學怪人》出版的百年之後,是1926年美國出版的科幻雜誌《驚奇故事》(Amazing Stories),到了1929年雨果根斯巴克在雜誌中才提出科幻故事的英文單字Science fiction,不過他本人更喜歡Scientifiction的英文字。回到台灣來看,最早是由張系國首先稱呼為科學幻想小說,簡化為科幻小說。大約在1980年代才收入台灣的字典。
第二件事,是某領域既然已存在於社會當中一陣子,自然有它存在於社會的專屬價值,以區隔其他類似的領域。以科幻來說,它的價值會是什麼?專屬於它的特色是什麼?依據過往的著名科幻小說家以及評論家用定義的方式讓科幻與其他類型作區隔,這也是市場與行銷的概念,讓喜歡這類型的讀者可以方便選擇,科幻特色普遍來說,科幻可以滿足人類對於新鮮事物的追求,因為科幻描述一個不一樣的世界,那個世界在人事時地物等基礎元素上,與現實社會有所不同,那些不同之處甚至激發了無數科學家、設計師、創業家、政治領袖的追求。除了娛樂之外,科幻最重要的第二個功能就是啟發社會大眾對未來的思考能力,擴大了人類社會的視野,看到不一樣的社會生活方式。

二、科幻史前期

《烏托邦》
在探索史前的時期需要了解一件事,在科幻故事誕生之前,人類對於未來這件事所抱持的態度是什麼?從人類歷史來看,最初的人類是由游牧民族,當找到食物後便馬上吃掉,沒有思考未來的概念,直到農業革命後,人類開始定居,必須思考農作物多久可以收成,收成後還要擔心如果下一季乾旱該如何度過,所以開始儲存食物,人類進入未雨綢繆的思考模式。之後人類開始想像集體的故事,想像出國家、法律、宗教等一體適用的規定,讓人們可以共同合作創造更大價值,並維持社會的穩定,自此人類開始有一套現存的體系存在,哲學家開始思辨與批判現有體系,甚至可以虛構出不同於社會現狀的故事(思想實驗),到16世紀時,思考不一樣的巨作出現,就是托馬斯·摩爾的小說《烏托邦》。

三、科幻史前期-代表作品

《烏托邦》講述一個理想的社會體制,是托馬斯·摩爾對另一個社會的幻想,之後到了17世紀,著名天文學家克卜勒創作的小說《夢》、還有提出歸納法的培根創作的小說《新大西島》、西哈諾·德·貝傑拉克的《月世界旅行記》與《太陽世界旅行記》都在描述到主角前往陌生的土地,在那看到不一樣的社會與生活方式。
這時的著名作品是克卜勒的小說《夢》(又名"The Dream" 或 "The Dream, or Lunar Astronomy")它講述了一位年輕的學者Duracotus,如何在夢中到達了月球,並在那裡學習了關於月球的天文學知識。Duracotus的母親是一位女巫,她教導他如何進入夢境並與月球居民交流。Duracotus在月球上遇到了一位稱為"Libussa"的女巫,她向他介紹了月球上的天文現象和月球居民的生活。小說中描述了月球上的地形和地貌,以及月球上的日夜循環和其他天文現象。
Somnium是一部融合了科學、天文學和神秘主義元素的作品,它反映了當時對夢境、魔法和神秘力量的興趣和追求。這部小說對科學幻想文學的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對後世的作家如Jules Verne和H.G. Wells等產生了啟發。

四、科幻之父時期

科幻作家創作的科幻故事是根據屬於那個時代的知識做出預測,想像出未來某種科技所帶來的社會生活模式。
所以普遍上來說《科學怪人》被公認是第一部科幻小說,即便故事中把人復活的情節在現在來看是不可能實現,但符合哪個時代對於「電」這個如同神力的想像。
前一個時期稱為科幻史前期,是因為對於科技的描述過少,在合理推論未來這件事上也不足,科幻史前期的作品類似於現在科幻故事的雛型,不同學者對哪一部作品是第一部科幻故事的說法不一,只能說早期的作品有碰到科幻故事的邊。
約翰·W·坎貝爾(John Wood Campbell)對科幻的定義:「一種按照已知的事實對未來做出預測的努力。」即符合所說屬於那個時代的知識做出預測。從科幻的英文來看,Science fiction是科學與幻想兩個字的組合,需要對科學與科技有某程度幻想的作品才列入科幻作品之中。
另外一位評論家約翰溫姆德(John Wyndham)對科幻的定義:「直到作者寫作之時尚未實際發生的某種技術或某種技術帶來的結果,或自然秩序(比如人性)的某種混亂。」約翰溫姆德指出未實際發生這件事,將科幻故事的定義擴大,也激起科幻作品對與想像「可能性」的部分。
總和以上兩位的說法,世上有許多科幻作品在當時創作時是個幻想,但是現在已成真,另外就是當年的幻想已和現在科學發現不符,但那也是當初對於未來或另一種世界的幻想,也將列入科幻小說的作品之列當中。
這時期最著名的兩位作家分別是儒勒·凡爾納與H·G·威爾斯。
儒勒·凡爾納(Jules Verne)
是法國的科幻作家,被稱為是軟科幻之父,他的著名作品有《氣球上的五星期》、《地心歷險記》、《從地球到月球》、《海底兩萬里》等,這四部小說也都被翻拍成電影,這四部代表四種異世界的冒險,《氣球上的五星期》是指空中旅行,《地心歷險記》是指地底的探險,《從地球到月球》是指去月球的探險,《海底兩萬里》是指到海底的探險,《海底兩萬里》所提到的鸚鵡螺號就是潛水艇的原形,可以到海底的世界探索。
H·G·威爾斯
是英國科幻小說家,被稱為是硬科幻之父代表作品有《時間機器》《隱形人》《當睡者醒來時》《獲得自由的世界》等,《時間機器》是有關於時間旅行的故事,他開創了時空旅行的故事類型。

四、科幻之父-代表作品

這裡講述我認為代表這個時期的作品,選擇的根據是具有教育意義,以及可提供創意的想法給想創作科幻小說、劇本、動畫、電影的製作者。
《科學怪人》是一部由英國作家瑪麗·雪萊於1818年創作的小說,也是科幻小說的先驅之一。故事講述一名年輕學生維克多·弗蘭肯斯坦利用科學知識製造出一個怪物,但卻因為怪物外表醜陋、行為野蠻而後悔不已,最終引發悲劇性的結局,它描繪了科學帶來的潛在風險和道德問題,呼籲人們應該謹慎對待科學發展。此外,小說還探討了人類對生命和死亡的掙扎,以及對孤獨、恐懼、孝愛等主題的深刻思考。
《二十世紀的巴黎》
《二十世紀的巴黎》:儒勒·凡爾納在小說中提到的未來科技都一一的實現,即便他認為他故事的重點並非科技本身,其中《二十世紀的巴黎》Paris au XXe siècl於1863年的一部科幻小說,講述了一個未來世界中的巴黎社會。這個社會充斥著工業化、科技化和現代化的元素,包括高速鐵路、汽車、電報、玻璃建築等。然而,這個社會也充滿了機械化和冷漠,人們失去了對藝術、文學和人情味的追求和熱愛。
故事的主角是一個年輕的詩人米歇爾,他被遺忘在了這個冷酷的現代世界中,無法找到自己的位置和價值。他最終被迫從事不喜歡的工作,但在這個過程中他發現了自己的才華和價值,也找到了自己的生命意義。這部小說反映了19世紀晚期科技進步對社會產生的影響,並對現代工業化和機械化趨勢提出了警醒。它也探討了個人的自我實現和價值的尋求,對現代人生活方式和價值觀的冷漠提出了質疑。
《時間機器》:是英國作家H.G. Wells於1895年出版的一部科幻小說,講述了一個名叫時間旅行者的男人發明了一台能夠使他穿越時間的機器,並且在使用這台機器後,他進入了遠古時代和遠未來的世界,體驗了許多奇幻的冒險。
小說的主角時間旅行者在機器的幫助下先後到達了802,701年和約30億年後的未來,發現了未來人類的演化軌跡和地球的歷史演化,但也發現了未來地球上人類和文明已經消亡的事實。
整個小說通過時間旅行者的視角,探討了科技、進化、人類命運等主題,以及對未來的預測和對現代文明的批判,是一部著名的科幻經典。
《化身博士》:羅伯特·路易斯·史蒂文森的小說《化身博士》(The Strange Case of Dr. Jekyll and Mr. Hyde)講述了一位倫敦醫生亨利·傑克爾博士為了控制自己內心黑暗的一面,進行一系列危險的化學實驗,從而製造了一種藥物,讓他能夠變身成另一個人格,即邪惡的愛德華·海德先生。傑克爾博士原本認為他可以控制自己的變身,但是隨著時間推移,他漸漸失去了控制,愛德華·海德的邪惡行為開始危害到了周圍的人們,引發了一系列恐怖事件。
小說以倫敦為背景,描繪了19世紀末英國社會的陰暗面,探討了人性的善惡二元性和心靈的分裂狀態,是一部被認為是恐怖文學的經典之作。

五、著名作家與作品列表



avatar-img
22會員
16內容數
科幻故事的創作方法介紹,包含經典科幻元素、科幻式創新、故事創作的介紹以及應用。經典科幻元素包含時空旅行、人工智慧、外太空……等。科幻式創新包含的未來科技的發明、未來體制的設計,以及科幻世界建構的方法介紹。故事創作方法介紹編劇的步驟化創作方式,包含故事前提、高概念、價值觀與人物關係、故事結構、故事大綱、小說化與劇本化。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黑喜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科幻故事最重要的兩元素是「科幻世界」與「人物故事」,編劇理論提到非常多人物塑造和故事結構的創作手法,但唯獨在創作科幻中的世界較少提及,主要原因在創作非科幻故事時,不需要改變現有世界的規則或創造另一個世界。 創造世界有兩個面向,包含微觀(人事時地物)以及宏觀STEEP(社會、科技、經濟、環境、政治),
一、為什麼需要團隊 當一個人在思考時,會借助過往的教育背景以及個人所經歷之事,如果受到有益的教育或精彩的閱歷,依靠個人就可以做出傑出的判斷,也能做出優秀的作品。但是個人經歷與教育有限,創作的範圍與思考的範疇就會受到限制。 對創意、知識與研究等腦力工作者來說,最怕的就是沒有想法,這通常是缺乏新知識與新
當我們身為讀者時,可以很任性的看自己想看的部分,選擇自己想要的次類型,但編劇與小說家是創作領域的專家,自然需要知道為什麼要創作,要創作出什麼作品,要借用作品傳達出什麼樣的資訊,獲得資訊的人們所做出的反應是否有達到創作所想要的效果,這都是創作者需要面對的自問自答。
人們對科幻的著迷,等於對新事物的著迷。 人們在判斷一部電影或是小說的類型通常很快,當你在看科幻電影時不用多久便知道它是科幻片,這是什麼原因?因為讀者會發現所看到的故事世界和我們的世界不一樣,那裡有新科技、新商品、新建築,並且故事的發生時間貌似在未來,如《星際大戰》、《回到未來》、《多拉a夢》等,而且
科幻故事最重要的兩元素是「科幻世界」與「人物故事」,編劇理論提到非常多人物塑造和故事結構的創作手法,但唯獨在創作科幻中的世界較少提及,主要原因在創作非科幻故事時,不需要改變現有世界的規則或創造另一個世界。 創造世界有兩個面向,包含微觀(人事時地物)以及宏觀STEEP(社會、科技、經濟、環境、政治),
一、為什麼需要團隊 當一個人在思考時,會借助過往的教育背景以及個人所經歷之事,如果受到有益的教育或精彩的閱歷,依靠個人就可以做出傑出的判斷,也能做出優秀的作品。但是個人經歷與教育有限,創作的範圍與思考的範疇就會受到限制。 對創意、知識與研究等腦力工作者來說,最怕的就是沒有想法,這通常是缺乏新知識與新
當我們身為讀者時,可以很任性的看自己想看的部分,選擇自己想要的次類型,但編劇與小說家是創作領域的專家,自然需要知道為什麼要創作,要創作出什麼作品,要借用作品傳達出什麼樣的資訊,獲得資訊的人們所做出的反應是否有達到創作所想要的效果,這都是創作者需要面對的自問自答。
人們對科幻的著迷,等於對新事物的著迷。 人們在判斷一部電影或是小說的類型通常很快,當你在看科幻電影時不用多久便知道它是科幻片,這是什麼原因?因為讀者會發現所看到的故事世界和我們的世界不一樣,那裡有新科技、新商品、新建築,並且故事的發生時間貌似在未來,如《星際大戰》、《回到未來》、《多拉a夢》等,而且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本文探討了人類對未來的三種不同想像方式:科幻娛樂作品對遙遠未來的創意描繪、科學家基於現實數據的預測,以及對近未來的具體構思。科幻作品如《回到未來》激發了對未來科技的幻想,科學預測提供了基於現有趨勢的現實展望,而近未來構想則關注即將到來的變化,共同塑造了我們對未來的理解。
Thumbnail
故事的類型非常多樣,以下是一些常見的分類: 童話故事: 通常包含魔法和幻想元素,角色可能是王子、公主、巫婆等。 動物故事: 主角是具有人類特性的動物,這些故事常常帶有寓意。 風俗故事: 反映社會習俗和文化,通常帶有批判或諷刺意味。通常也會在批評中,引起人們的反思。 幻想故事:
Thumbnail
想這個主題有一陣子了,但一直很懶,畢竟這算是個腦洞大開的題目,而且我對於克蘇魯的故事其實還沒熟悉到可以長篇大論,我只能回到最原始克蘇魯故事的內容(新的就不談,也不談後來一大票創作形成的譜系)做一點分享。 克蘇魯是霍華德·菲利普斯·洛夫克拉夫特(Howard Phillips Lovecraft)創
Thumbnail
走進法蘭克・林精心打造的這一間「哈比怪人之宅館」,第一眼便被屋內所呈現壯觀的景象給震撼住了! 對於法蘭克・林而言,要為這些精心收藏玩具公仔打造一個家,竟是一間位在台北市蛋黃區,室內面積達60多坪大小的房子,是一間實實在在公仔的家 ...
Thumbnail
創造歷史似乎對人類總有著不可思議的魔力,而這樣的慾望也促使人類去發現、探索,只為了成為某項紀錄的「第一人」;但這樣的過程並不總讓人喜歡,甚至通常宿命地必定會經歷苦難,《世界盡頭的瘋人院:史上首支成功度過南極冬季的探險隊求生錄》所說的,正是這樣的故事。
Thumbnail
當人內建數以千萬計的功能後,還能使用最原始的語言了解最原始的世界嗎? 可以當作睡前讀 對科幻不感興趣的不用避開,書店沒有賣硬派科幻,例如太空人與太空知識等等,主要賣的是軟科幻。 視角是超未來的世界,外星物種的細菌袍子,外星物種的相處,高階科技發展,人性在感性、理性、機械、自然之中的改變拉扯。    
1975年《不明飛行物》書序     世界上有許多人常把科學無法解釋的現象,視為無稽,而且加以訕笑。     但是,我們不能否認,在我們的現象世界中,確實發生過許多科學無法解釋的事件。歐美早期的「靈魂學」就是一個例子,到目前為止,科學家尚無法圓滿地給予大眾心服的說法。靈異現象、玄秘事件、招魂術、
Thumbnail
金寶英在這八篇小說中都一再挑戰我們習以為常的視角,她提到:「這就是我們親眼所見的世界。我們只了解自己觀察到的世界,每個人就只活過自己的人生。然而人們上了年紀以後,都會像見過整個世界一樣誇誇其談。」永遠以挑戰你認知,卻也讓生命故事有所連結的哲學,這正是我喜愛科幻小說的本質。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本文探討了人類對未來的三種不同想像方式:科幻娛樂作品對遙遠未來的創意描繪、科學家基於現實數據的預測,以及對近未來的具體構思。科幻作品如《回到未來》激發了對未來科技的幻想,科學預測提供了基於現有趨勢的現實展望,而近未來構想則關注即將到來的變化,共同塑造了我們對未來的理解。
Thumbnail
故事的類型非常多樣,以下是一些常見的分類: 童話故事: 通常包含魔法和幻想元素,角色可能是王子、公主、巫婆等。 動物故事: 主角是具有人類特性的動物,這些故事常常帶有寓意。 風俗故事: 反映社會習俗和文化,通常帶有批判或諷刺意味。通常也會在批評中,引起人們的反思。 幻想故事:
Thumbnail
想這個主題有一陣子了,但一直很懶,畢竟這算是個腦洞大開的題目,而且我對於克蘇魯的故事其實還沒熟悉到可以長篇大論,我只能回到最原始克蘇魯故事的內容(新的就不談,也不談後來一大票創作形成的譜系)做一點分享。 克蘇魯是霍華德·菲利普斯·洛夫克拉夫特(Howard Phillips Lovecraft)創
Thumbnail
走進法蘭克・林精心打造的這一間「哈比怪人之宅館」,第一眼便被屋內所呈現壯觀的景象給震撼住了! 對於法蘭克・林而言,要為這些精心收藏玩具公仔打造一個家,竟是一間位在台北市蛋黃區,室內面積達60多坪大小的房子,是一間實實在在公仔的家 ...
Thumbnail
創造歷史似乎對人類總有著不可思議的魔力,而這樣的慾望也促使人類去發現、探索,只為了成為某項紀錄的「第一人」;但這樣的過程並不總讓人喜歡,甚至通常宿命地必定會經歷苦難,《世界盡頭的瘋人院:史上首支成功度過南極冬季的探險隊求生錄》所說的,正是這樣的故事。
Thumbnail
當人內建數以千萬計的功能後,還能使用最原始的語言了解最原始的世界嗎? 可以當作睡前讀 對科幻不感興趣的不用避開,書店沒有賣硬派科幻,例如太空人與太空知識等等,主要賣的是軟科幻。 視角是超未來的世界,外星物種的細菌袍子,外星物種的相處,高階科技發展,人性在感性、理性、機械、自然之中的改變拉扯。    
1975年《不明飛行物》書序     世界上有許多人常把科學無法解釋的現象,視為無稽,而且加以訕笑。     但是,我們不能否認,在我們的現象世界中,確實發生過許多科學無法解釋的事件。歐美早期的「靈魂學」就是一個例子,到目前為止,科學家尚無法圓滿地給予大眾心服的說法。靈異現象、玄秘事件、招魂術、
Thumbnail
金寶英在這八篇小說中都一再挑戰我們習以為常的視角,她提到:「這就是我們親眼所見的世界。我們只了解自己觀察到的世界,每個人就只活過自己的人生。然而人們上了年紀以後,都會像見過整個世界一樣誇誇其談。」永遠以挑戰你認知,卻也讓生命故事有所連結的哲學,這正是我喜愛科幻小說的本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