緣由
2022年12月30日,新康橫斷的夥伴真姐,邀我今年228連假走南一段。雖然我曾走過,但還是一口答應了。
主要考量有三點∶
1.我228連假沒有安排縱走行程,在這個冬天尾巴的時機點,眾山友依舊冬眠著 不上百岳,估計其他縱走路線,成團機率不高,就南一段吧。
2.時隔兩年,重走南一段,我想檢視自己登山知識、裝備、體能的成長。
3.另外六名伙伴,我都不認識,但我相信真姐,相信他的規劃能力。
準備
從一月,直到出發前一周,小群裡討論三件事。
第一件事∶因為是台北發車,要不要D0?要不要多一天,加南橫三星行程?是228連假前,提前一天出發?還是提前兩天?抑或是三天?
所有的問號,我都可以,唯獨提前三天出發不行,因為我請不了三天假。最終我們定案,2/24-2/28五天沒有D0、沒有三星,一早台北發車,我七點台中上車。
群裡討論的第二件事,充滿不確定性,或者說,其實很確定,但跟我們的願望不符,所以我們一直期待奇蹟發生,那就是趕快下雨吧。出發前一周,群裡還有「祈雨」活動...。
南部30年來罕見大旱,使南一段沿途水源更加枯竭,如果完全沒水,只能取消行程了,但取消是小事,怕的是,有水,然後團隊出發,但取水時間太長、背水太重太久,最終成員體力耗盡,出現狀況,這是山難隱患啊。
缺水一直是我們揮之不去的夢魘,直到登山口前,才肯定庫哈諾辛山屋有水,我把多帶的礦泉水留給了司機。山屋有水,第一天安全,但往後四天呢?
第三件討論的事情是紮營地點。營地選擇跟行程規劃、體能狀況、水源取得、臨時應變等因素是綁在一起的。
我花了最多時間在研究營地上,因為水取了,可以背在身上移動,前往營地,而不可能反過來,背著營地前往水源。
當然了,如果團隊人數少,甚至是獨攀,營地選擇將更加靈活,可能形成水源優先,營地隨便的狀態。
但這次我們是8人,而且6帳,營地無法隨便。
D1山屋D2海諾南D3雲馬鞍,D4要紮在哪?這是團隊行前最大最大的問題了!
一般標準6天的南一段,我們壓縮成5天。受限於營地跟水源,我們的行程壓縮,全部壓縮在最後兩天,也就是我們的最後兩天,要走標準行程最後3天的路程,這是我最戒慎恐懼的部分。
團隊裡,討論不出適當方案,一半的人出聲,一半的人沉默。蕃薯哥一直問人一直拋資訊,我也給了一些回饋,但問題始終得不到妥善解決。
1/12(四)蕃薯哥、麗姐相繼丟出「石山東鞍營地」的想法,這問題關係到隊伍安全,卡在那裏,實在難受,於是我下班後,花了一個晚上,將南一段整段路線研究了遍,試圖調整前三天紮營地,來緩解最後兩天的緊迫行程,結果是遺憾的無功而返,因為前三天難以更動。
D4營地?
1/12當晚,我查詢網路資訊,據山友回報,石山東鞍營地是有水的,於是在群內支持了D4石山東鞍營地方案,也就是「D4從雲馬鞍到石山東鞍營地」。我明確表示,這段路上河時間要14小時。
我沒有講的是,我很擔憂,因為太勉強了,萬一石山東鞍營地缺水,團隊將必須在三叉峰營地取水,然後背水走好幾個小時過去,這是要摸黑進石山東鞍營地的節奏啊,而且,絕不是摸小黑,而是摸到七八點,甚至更晚。
但!團隊裡居然沒有什麼聲音,就此定案。「D4從雲馬鞍到石山東鞍營地」的行程安排,就這樣在群裡放了一個月。這一個月裡,還傳來石山東鞍營地缺水的消息,這是壞消息啊,群裡依舊沒有更改行程的聲音。
我不知道這是甚麼樣的團隊?其他隊友是體能超強,重裝以上河時間0.8、0.7速度在飆,所以能走完「D4從雲馬鞍到石山東鞍營地」,再加上三叉峰營地取水、背水的行程?我納悶著,難道都是神隊友,我會跟不上。
這樣的擔憂心態,使我在一個多月裡,不斷加強訓練,先後獨攀了玉前五、玉後四,儘量確保自己,擁有完成D4行程的體能。
然而,後來的實際情形表明,有些隊友是不清楚行程規劃,或錯估自身體能,所以對「D4從雲馬鞍到石山東鞍營地」方案沒意見,打算團隊怎麼排,就跟著怎麼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