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當下,都是最純粹的時刻。時間一過去,就永遠不會再回到那時的純粹了。因此,每個時刻都是在告別,告別上個階段的純粹,並將上一階段提煉融合到下個季節,重新開始。
2019年,是我一個階段性的分號,準備再次從學生身份,進入職場;也從兩年留學生活已習慣的荷蘭,回到有些熟悉又不太熟悉的台灣文化。
回想到9月初,交出論文,上台答辯。結束後的3天,我火速收拾了一個大背包,搭了2天的夜巴,再轉火車,一路從荷蘭到南法和西班牙邊境的一個小鎮,準備踏上所謂的「西班牙朝聖之路」(El Camino de Santiago)。
會真的踏上「朝聖之路」,都有某個原因
這不算是天外飛來一筆的決定,但也不是我兩年前來念書時有計畫要做的事。會知道這條路,是因為我在大學畢業後不久,讀了保羅.科爾賀(Paulo Coelho)的第一本書《
朝聖》(The Pilgrimage)。他以自己踏上「聖地牙哥之路」的經歷,融合見聞與想像所寫的。書中故事充滿魔幻與想像,但吸引我的是字裡行間所帶出來的自我追尋的過程。
「原來有這麼一條道路,彷彿可以在過程中淬鍊出一個更純粹的自己。」那時對信仰仍懵懵懂懂的我,心裡這麼想著。
當時我從中美洲旅居半年回台,開始第一份正職工作,也剛開始接觸基督的信仰。儘管自己很早開始重視自我探索,也幸運透過旅行、打工、實習、思考、寫作、認識人的方式,漸漸摸索出一個我不知怎麼解釋、但知道如何運作的自我探索模式。但對當時的我,就很自然地放在腦內某處的檔案庫,我沒想過自己有一天會真的踏上這條路,因為我中間都沒想過這件事。
2019年初,我慢慢開始在準備碩士論文,也思考著畢業後的下一站。這件事莫名地浮上我的心頭,那時的我,面臨的是剛搬到新的城市,因學校課還沒上完,但又要在一家公司實習,所以必須在兩個城市間通勤,同時也開始準備提論文的題目。隨著時間的緊湊和身體的疲憊,眼前看似要全部兼顧的不可能和壓力,我格外珍惜自己每次擁有短短讓我安靜的片刻,默想著「現在眼前的巨人是短暫的,但結束一切畢業後,我會在哪?」
「徒步西班牙朝聖之路」是那時常浮上來的一個想法。我沒有很認真地去想它,但由於我也在思考自己畢業後要去哪、做什麼,這便是我今年這一年常常被我放進禱告裡的一件事。真的讓我確定要做這個決定,是在4月復活節的一週假期,和 6 月初去了一趟西班牙馬德里及周邊城市時,這條路以「天外飛來一筆」的方式出現在我和別人聊天的對話中。也讓我更加確信,論文結束後要真的「上路」。
在西班牙朝聖之路上,朝聖者(走在朝聖之路的旅人)間常互相說:會真的來走朝聖之路的人,一定是生命遇到某些東西,不見得是不好的事情,但會推使一個人將「朝聖之路」從腦中的想法,化為實際行動,一定有某些力量驅使。
雖然當我到起點前,都不覺得自己這個階段遇到什麼瓶頸,我甚至對我生命能走到這階段充滿感謝。但直到真的踏上朝聖之路,我才領悟到這路上的經歷,是以刻骨銘心的方式,幫我濃縮彙整了自己2字頭的十年歲月。
放下對一切的掌控,遇見最開放的自己及世界
雖然朝聖之路總被講得好像是一條專屬的路,但「西班牙朝聖之路」其實不是一條路,沒有所謂的起點,但終點都是到西班牙的聖地牙哥(Santiago de Compostela)。朝聖者可以從任何地點出發,像是有些歐洲人就會從自己家門口開始走,從哪其實不是重點,走多遠也不重要,令你心靈成長的是沿路的「朝聖」。
由於歷史的因素,全歐洲的地圖,基本上有著密密麻麻的「朝聖之路」,而每年有最多朝聖者的是其中一條「法國之路」(El Camino Francés)。在這條朝聖之路上,朝聖者們常相傳:整條路程大概可以分成三個大階段,第一階段,主要是「身體」的適應;第二階段,磨練的是「心」的意志力(因為這段將近200公里的路,是段朝聖者常說的「無聊」田地);最後一段,預備的是朝聖者的「靈」,因為你正準備抵達終點──聖地牙哥的大教堂。
現在科技漸發達,且每年有上萬人去走的路,已被開發得頗商業化,資訊也滿齊全。一路上,幾乎每個朝聖者都帶著至少一本朝聖之路的導覽書或是使用手機免費app,去規劃和掌握每天走的行程。這些或許可以給我安全感,但我真的需要抓得這麼緊嗎?
我刻意選擇了不帶書、不用app。我放掉了每天花時間去研究和規劃隔天要走到哪和住哪的掌控,並用這些時間好好地休息、和人聊天、寫日記、和自己對話。我放下了平常對「時間要有效應用」的執著,選擇專注地面對眼前我剛好遇到聊起天、一起喝酒、吃飯的朝聖者,而非趕行程到當天預定的小鎮。
也因為願意放下自己對凡事的掌控,讓我有機會單純感受、把握當下,和世界各地的朝聖朋友交流,和自己獨處,把自己的思考和朝聖者的故事記錄下來。
中間有幾天時間,我遇到這群拉丁語系的朝聖者們(他們也是在路上結識相遇的),有義大利人、阿根廷人、西班牙人,加上我一個台灣人,我們白天走路,晚上一起煮飯喝酒,他們一直說我是個亞洲臉孔但有著拉丁靈魂的人
走完朝聖之路-迎接淬鍊後的自己
在徒步了37天後,最終抵達了終點站──聖地牙哥大教堂前的廣場。我想起,最後一段路認識的巴西女生V,她眉飛色舞地跟我說著:我中間遇到幾個從聖地牙哥返回的朝聖者,他們都跟我說,聖地牙哥有不一樣的魔力,當你踏上那裡時,你便會感受到。我又想起,最後幾天認識的一個魁北克女生K跟我分享她3年前以非朝聖者身分,來到聖地牙哥,那時的她在廣場看到一批批的朝聖者湧進廣場,便不自覺地感動流淚。
我和一路上不斷碰到的澳洲一家人坐在廣場前,望著眼前的大教堂,聽著在城門持續吹奏的音樂,看著廣場前因終於抵達而興奮拍照的朝聖者⋯⋯這5個星期的路途,瞬間像幻燈片般地閃過許多我認識的朋友、交流的真誠、主動關心別人需要的溫暖、願意承認自己脆弱並接受別人幫助的自己。一切都因為「人的連結」而滿載而歸。
我才明白,不是因為走這條路,讓我認識純粹的自己。而是當願意告別謊言的壓抑及包袱,告別時間的汲汲營營,開始與人連結、與自己對話,才有心的空間留給純淨的自己。
原來,告別就是一種放下,放下對過去階段的好壞綑綁,這告別並非不承認它的存在,而是接受它存在過的事實,並淬鍊、融合進下階段的自己。就像畢業後的現在,我回到職場,告別了在朝聖之路上那個純粹的自己,感謝這一路上的每段或長或短的生命連結,讓我無畏懼地迎接經歷一路上淬鍊後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