徒步西班牙朝聖之路後的純粹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每個當下,都是最純粹的時刻。時間一過去,就永遠不會再回到那時的純粹了。因此,每個時刻都是在告別,告別上個階段的純粹,並將上一階段提煉融合到下個季節,重新開始。
2019年,是我一個階段性的分號,準備再次從學生身份,進入職場;也從兩年留學生活已習慣的荷蘭,回到有些熟悉又不太熟悉的台灣文化。
回想到9月初,交出論文,上台答辯。結束後的3天,我火速收拾了一個大背包,搭了2天的夜巴,再轉火車,一路從荷蘭到南法和西班牙邊境的一個小鎮,準備踏上所謂的「西班牙朝聖之路」(El Camino de Santiago)。

會真的踏上「朝聖之路」,都有某個原因

這不算是天外飛來一筆的決定,但也不是我兩年前來念書時有計畫要做的事。會知道這條路,是因為我在大學畢業後不久,讀了保羅.科爾賀(Paulo Coelho)的第一本書《朝聖》(The Pilgrimage)。他以自己踏上「聖地牙哥之路」的經歷,融合見聞與想像所寫的。書中故事充滿魔幻與想像,但吸引我的是字裡行間所帶出來的自我追尋的過程。
「原來有這麼一條道路,彷彿可以在過程中淬鍊出一個更純粹的自己。」那時對信仰仍懵懵懂懂的我,心裡這麼想著。
當時我從中美洲旅居半年回台,開始第一份正職工作,也剛開始接觸基督的信仰。儘管自己很早開始重視自我探索,也幸運透過旅行、打工、實習、思考、寫作、認識人的方式,漸漸摸索出一個我不知怎麼解釋、但知道如何運作的自我探索模式。但對當時的我,就很自然地放在腦內某處的檔案庫,我沒想過自己有一天會真的踏上這條路,因為我中間都沒想過這件事。
2019年初,我慢慢開始在準備碩士論文,也思考著畢業後的下一站。這件事莫名地浮上我的心頭,那時的我,面臨的是剛搬到新的城市,因學校課還沒上完,但又要在一家公司實習,所以必須在兩個城市間通勤,同時也開始準備提論文的題目。隨著時間的緊湊和身體的疲憊,眼前看似要全部兼顧的不可能和壓力,我格外珍惜自己每次擁有短短讓我安靜的片刻,默想著「現在眼前的巨人是短暫的,但結束一切畢業後,我會在哪?」
「徒步西班牙朝聖之路」是那時常浮上來的一個想法。我沒有很認真地去想它,但由於我也在思考自己畢業後要去哪、做什麼,這便是我今年這一年常常被我放進禱告裡的一件事。真的讓我確定要做這個決定,是在4月復活節的一週假期,和 6 月初去了一趟西班牙馬德里及周邊城市時,這條路以「天外飛來一筆」的方式出現在我和別人聊天的對話中。也讓我更加確信,論文結束後要真的「上路」。
在西班牙朝聖之路上,朝聖者(走在朝聖之路的旅人)間常互相說:會真的來走朝聖之路的人,一定是生命遇到某些東西,不見得是不好的事情,但會推使一個人將「朝聖之路」從腦中的想法,化為實際行動,一定有某些力量驅使。
雖然當我到起點前,都不覺得自己這個階段遇到什麼瓶頸,我甚至對我生命能走到這階段充滿感謝。但直到真的踏上朝聖之路,我才領悟到這路上的經歷,是以刻骨銘心的方式,幫我濃縮彙整了自己2字頭的十年歲月。

放下對一切的掌控,遇見最開放的自己及世界

雖然朝聖之路總被講得好像是一條專屬的路,但「西班牙朝聖之路」其實不是一條路,沒有所謂的起點,但終點都是到西班牙的聖地牙哥(Santiago de Compostela)。朝聖者可以從任何地點出發,像是有些歐洲人就會從自己家門口開始走,從哪其實不是重點,走多遠也不重要,令你心靈成長的是沿路的「朝聖」。
由於歷史的因素,全歐洲的地圖,基本上有著密密麻麻的「朝聖之路」,而每年有最多朝聖者的是其中一條「法國之路」(El Camino Francés)。在這條朝聖之路上,朝聖者們常相傳:整條路程大概可以分成三個大階段,第一階段,主要是「身體」的適應;第二階段,磨練的是「心」的意志力(因為這段將近200公里的路,是段朝聖者常說的「無聊」田地);最後一段,預備的是朝聖者的「靈」,因為你正準備抵達終點──聖地牙哥的大教堂。
現在科技漸發達,且每年有上萬人去走的路,已被開發得頗商業化,資訊也滿齊全。一路上,幾乎每個朝聖者都帶著至少一本朝聖之路的導覽書或是使用手機免費app,去規劃和掌握每天走的行程。這些或許可以給我安全感,但我真的需要抓得這麼緊嗎?
我刻意選擇了不帶書、不用app。我放掉了每天花時間去研究和規劃隔天要走到哪和住哪的掌控,並用這些時間好好地休息、和人聊天、寫日記、和自己對話。我放下了平常對「時間要有效應用」的執著,選擇專注地面對眼前我剛好遇到聊起天、一起喝酒、吃飯的朝聖者,而非趕行程到當天預定的小鎮。
也因為願意放下自己對凡事的掌控,讓我有機會單純感受、把握當下,和世界各地的朝聖朋友交流,和自己獨處,把自己的思考和朝聖者的故事記錄下來。
中間有幾天時間,我遇到這群拉丁語系的朝聖者們(他們也是在路上結識相遇的),有義大利人、阿根廷人、西班牙人,加上我一個台灣人,我們白天走路,晚上一起煮飯喝酒,他們一直說我是個亞洲臉孔但有著拉丁靈魂的人

走完朝聖之路-迎接淬鍊後的自己

在徒步了37天後,最終抵達了終點站──聖地牙哥大教堂前的廣場。我想起,最後一段路認識的巴西女生V,她眉飛色舞地跟我說著:我中間遇到幾個從聖地牙哥返回的朝聖者,他們都跟我說,聖地牙哥有不一樣的魔力,當你踏上那裡時,你便會感受到。我又想起,最後幾天認識的一個魁北克女生K跟我分享她3年前以非朝聖者身分,來到聖地牙哥,那時的她在廣場看到一批批的朝聖者湧進廣場,便不自覺地感動流淚。
我和一路上不斷碰到的澳洲一家人坐在廣場前,望著眼前的大教堂,聽著在城門持續吹奏的音樂,看著廣場前因終於抵達而興奮拍照的朝聖者⋯⋯這5個星期的路途,瞬間像幻燈片般地閃過許多我認識的朋友、交流的真誠、主動關心別人需要的溫暖、願意承認自己脆弱並接受別人幫助的自己。一切都因為「人的連結」而滿載而歸。
我才明白,不是因為走這條路,讓我認識純粹的自己。而是當願意告別謊言的壓抑及包袱,告別時間的汲汲營營,開始與人連結、與自己對話,才有心的空間留給純淨的自己。
原來,告別就是一種放下,放下對過去階段的好壞綑綁,這告別並非不承認它的存在,而是接受它存在過的事實,並淬鍊、融合進下階段的自己。就像畢業後的現在,我回到職場,告別了在朝聖之路上那個純粹的自己,感謝這一路上的每段或長或短的生命連結,讓我無畏懼地迎接經歷一路上淬鍊後的自己。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10會員
17內容數
《雅歌》有「詩歌中的詩歌」之稱。勉勵自己,也期待激勵他人,在人生各階段的高山低谷,都能編織出不同生命樣貌的美好詩歌。 新之雅歌也可看為『心之雅歌』。擷取本名『新雅』,綽號小新,所以字面意思可看作是小新的雅歌,也就是我生命頌讚的詩歌。 而『心之雅歌』隱含著人生的一切由心發出,這沙龍便是記錄著用心深刻的經歷生命的心路歷程。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新之雅歌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當我走到終點聖地牙哥時,心中出現著強烈感覺:「總有一天我會再回來走」。寫下「第一個」西班牙朝聖之路,是期許自己未來到某個時間點,還會願意把一切放下的上路。 就像朝聖者們彼此間常說「唯有親自走過的朝聖者,才能完全體會」,不過我還是努力試圖把朝聖之路徒步五週所帶給我的學習反思,濃縮成五件事,與你們分享。
幾年前在瓜地馬拉的馬雅傳統市集偶然瞥見兩位白人在和當地攤販殺價時,開了個令人傻眼的天價…這讓我反思到大家所謂的發展中國家,內心會無意識地期待那裡的價格理所當然比較便宜,也間接影響到我所認定的價值,進而影響我的願付價格。不禁讓我去探討:平常在生活當中,我們看重的究竟是價格還是價值?
在了解沙發衝浪,實際準備開始的建議後,這篇主要分享個人的沙發經驗,及在經歷過20來次的沙發經驗後,反思回顧沙發衝浪帶給我的價值和學習。 隨著現在的網路社群媒體越來越發達和普及,也出現更多打工換宿或不同方式提供自助旅行者或背包客不一樣的旅行體驗...
對你來說,旅行的意義是什麼?如果你相信旅行不只是去景點拍照、吃美食,期待可以有更多和人認識互動的經驗,打開不同的視野,「沙發衝浪」或許會是你的一個選項。一個曾旅居過30餘國,經歷20多次沙發經驗的過來人分享,沙發衝浪如何讓我學習看見一個因旅行變得更好、旅行因連結變得更豐盛的世界...
一篇旅居30餘國的異國文化探險家在閱讀《旅行的意義:帶回一個和出發時不一樣的自己》的心得、反思與共鳴…旅行的心路歷程很個人,因著我們每個人的背景、思維、特質個性、所在之處等不同,所產生的效應和啟發就不同。但相信這本書可以給喜歡旅行的人,帶點共鳴或啟發,也給沒有旅行過的人,提供未來一種新的嘗試可能。
當我走到終點聖地牙哥時,心中出現著強烈感覺:「總有一天我會再回來走」。寫下「第一個」西班牙朝聖之路,是期許自己未來到某個時間點,還會願意把一切放下的上路。 就像朝聖者們彼此間常說「唯有親自走過的朝聖者,才能完全體會」,不過我還是努力試圖把朝聖之路徒步五週所帶給我的學習反思,濃縮成五件事,與你們分享。
幾年前在瓜地馬拉的馬雅傳統市集偶然瞥見兩位白人在和當地攤販殺價時,開了個令人傻眼的天價…這讓我反思到大家所謂的發展中國家,內心會無意識地期待那裡的價格理所當然比較便宜,也間接影響到我所認定的價值,進而影響我的願付價格。不禁讓我去探討:平常在生活當中,我們看重的究竟是價格還是價值?
在了解沙發衝浪,實際準備開始的建議後,這篇主要分享個人的沙發經驗,及在經歷過20來次的沙發經驗後,反思回顧沙發衝浪帶給我的價值和學習。 隨著現在的網路社群媒體越來越發達和普及,也出現更多打工換宿或不同方式提供自助旅行者或背包客不一樣的旅行體驗...
對你來說,旅行的意義是什麼?如果你相信旅行不只是去景點拍照、吃美食,期待可以有更多和人認識互動的經驗,打開不同的視野,「沙發衝浪」或許會是你的一個選項。一個曾旅居過30餘國,經歷20多次沙發經驗的過來人分享,沙發衝浪如何讓我學習看見一個因旅行變得更好、旅行因連結變得更豐盛的世界...
一篇旅居30餘國的異國文化探險家在閱讀《旅行的意義:帶回一個和出發時不一樣的自己》的心得、反思與共鳴…旅行的心路歷程很個人,因著我們每個人的背景、思維、特質個性、所在之處等不同,所產生的效應和啟發就不同。但相信這本書可以給喜歡旅行的人,帶點共鳴或啟發,也給沒有旅行過的人,提供未來一種新的嘗試可能。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vocus 精選投資理財/金融類沙龍,輸入 "moneyback" 年訂閱 9 折】 市場動盪時,加碼永遠值得的投資標的——「自己」 川普政府再度拋出關稅震撼彈,全球市場應聲重挫,從散戶到專業投資人,都急著找尋買進殺出的訊號,就是現在,輪到知識進場!把握時機讓自己升級,別放過反彈的機會!
Thumbnail
春夏必備的超透氣洞洞鞋! Q彈厚底可以無痛增高 走起來也更舒適~ 還能一秒變換涼鞋、拖鞋! 鞋身用造型和紋路去展現質感 讓素色鞋面更百搭! 隨意簡單的搭配就很好看 就連休閒洋裝打起來也無違和! 這個夏天一定要擁有一雙洞洞鞋吧✌︎(°͈ꆚ°͈)ว 📣Crocs洞洞鞋限時下殺只要
Thumbnail
momo店+ S999純銀四葉草項鍊,精緻細膩,代表愛情、希望、信念與幸運,是送給自己或別人的完美禮物。限時下殺299元起,超取免運!
Thumbnail
後龍 台灣許多地名都是原住名語音譯而來,後龍就是道卡斯族後壠社生息之地,道卡斯族依照新港社傳說,有一個道卡斯頭目帶著族人在東海航行遇到颱風,最後漂流到台灣海岸,也有一說是從蒙古遷來,登錄基隆最後分佈在台中大甲以北,後龍鎮主要有後壠社與新港社居民,居住於肥沃平原地區的人會種植芝麻、芋頭等作物,耕
Thumbnail
七堵,是防禦土牆,還是基隆河曲流處? 基隆市七堵區,以“堵”為名,一說是防禦外敵的土牆,宜蘭有頂堵、二堵、三堵,四堵在坪林,汐止與基隆地區有五堵至八堵,但是真實情況是否如此已經不可考,根據Youtuber Tony老師的介紹,也可能是在基隆河的彎曲處的小山稱為堵,像是瑞芳的龍潭堵,也可能是這一
Thumbnail
苗栗地名由來        苗栗,地勢綿延起伏又有山城之名,漢人來到以前是平埔族道卡斯族貓裡社(或稱為麻裡社)居住地,乾隆年間有廣東客家人來這裡開墾,依照音譯把這裡稱為“貓裡”,1889年苗栗設縣後才改名苗栗,以農業生產為主的漢人,在開墾地區自然需要有良好的灌溉系統,所以乾隆年間,苗栗謝雅仁就集結
「朝聖之路」(Camino de Santiago),不僅僅是一條古老的朝聖路線,更是一段重新認識自己、發現內心平靜的旅程。許多人以為這條路只有信仰虔誠者才能完成,但事實上,只要你帶著堅持與勇氣,任何人都可以輕鬆開啟屬於自己的朝聖之旅!
Thumbnail
2024年4月,我用35天行走了800公里的西班牙朝聖之路,這是一條風景如畫的徒步路線,讓我進行了自我探索與反思。文章深入介紹了朝聖之路的不同路線及特點、適合的季節、旅行預算、住宿策略以及其他準備事項,幫助讀者更好地規劃他們的朝聖之旅。無論是新手還是老手,這篇文章都為朝聖者提供了寶貴的資訊與建議。
Thumbnail
葡萄牙之路有哪些路線?怎麼宣告自己是朝聖者呢?朝聖者的移動方式有哪些?要住哪裡?費用多少?一起來看看吧-!
Thumbnail
最近跟熱愛旅行的朋友聊到 其實人生,就是一場漫長的朝聖之旅。 而在西班牙的朝聖之路——聖雅各(聖地牙哥朝聖)之路,這條前往聖地牙哥-德孔波斯特拉(Santiago de Compostela)的真實路徑,便是這場人生旅程的象徵。 朝聖之路有許多路線,最受歡迎的則是從法國穿越西班牙北部的法國之路,
Thumbnail
自古以來,僧侶有種修行的功課,就稱為「經行」,不斷地走路,有意識地藉著走路靜下心,進而觀照全身。澳洲原住民從遠古至今足跡穿梭於廣漠的大地,編織成夢的路徑,他們經由記誦吟唱夢的歌聲中,找到自己與腳下土地的位置。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了一天的旅程,包括旅途中經過的城鎮、美食店以及晚上入住的地方。文章中提到了漢堡店和Tacos restaurant,以及途中的一些觀察和建議。文章內容輕鬆有趣,適合喜歡旅行的讀者。
Thumbnail
【vocus 精選投資理財/金融類沙龍,輸入 "moneyback" 年訂閱 9 折】 市場動盪時,加碼永遠值得的投資標的——「自己」 川普政府再度拋出關稅震撼彈,全球市場應聲重挫,從散戶到專業投資人,都急著找尋買進殺出的訊號,就是現在,輪到知識進場!把握時機讓自己升級,別放過反彈的機會!
Thumbnail
春夏必備的超透氣洞洞鞋! Q彈厚底可以無痛增高 走起來也更舒適~ 還能一秒變換涼鞋、拖鞋! 鞋身用造型和紋路去展現質感 讓素色鞋面更百搭! 隨意簡單的搭配就很好看 就連休閒洋裝打起來也無違和! 這個夏天一定要擁有一雙洞洞鞋吧✌︎(°͈ꆚ°͈)ว 📣Crocs洞洞鞋限時下殺只要
Thumbnail
momo店+ S999純銀四葉草項鍊,精緻細膩,代表愛情、希望、信念與幸運,是送給自己或別人的完美禮物。限時下殺299元起,超取免運!
Thumbnail
後龍 台灣許多地名都是原住名語音譯而來,後龍就是道卡斯族後壠社生息之地,道卡斯族依照新港社傳說,有一個道卡斯頭目帶著族人在東海航行遇到颱風,最後漂流到台灣海岸,也有一說是從蒙古遷來,登錄基隆最後分佈在台中大甲以北,後龍鎮主要有後壠社與新港社居民,居住於肥沃平原地區的人會種植芝麻、芋頭等作物,耕
Thumbnail
七堵,是防禦土牆,還是基隆河曲流處? 基隆市七堵區,以“堵”為名,一說是防禦外敵的土牆,宜蘭有頂堵、二堵、三堵,四堵在坪林,汐止與基隆地區有五堵至八堵,但是真實情況是否如此已經不可考,根據Youtuber Tony老師的介紹,也可能是在基隆河的彎曲處的小山稱為堵,像是瑞芳的龍潭堵,也可能是這一
Thumbnail
苗栗地名由來        苗栗,地勢綿延起伏又有山城之名,漢人來到以前是平埔族道卡斯族貓裡社(或稱為麻裡社)居住地,乾隆年間有廣東客家人來這裡開墾,依照音譯把這裡稱為“貓裡”,1889年苗栗設縣後才改名苗栗,以農業生產為主的漢人,在開墾地區自然需要有良好的灌溉系統,所以乾隆年間,苗栗謝雅仁就集結
「朝聖之路」(Camino de Santiago),不僅僅是一條古老的朝聖路線,更是一段重新認識自己、發現內心平靜的旅程。許多人以為這條路只有信仰虔誠者才能完成,但事實上,只要你帶著堅持與勇氣,任何人都可以輕鬆開啟屬於自己的朝聖之旅!
Thumbnail
2024年4月,我用35天行走了800公里的西班牙朝聖之路,這是一條風景如畫的徒步路線,讓我進行了自我探索與反思。文章深入介紹了朝聖之路的不同路線及特點、適合的季節、旅行預算、住宿策略以及其他準備事項,幫助讀者更好地規劃他們的朝聖之旅。無論是新手還是老手,這篇文章都為朝聖者提供了寶貴的資訊與建議。
Thumbnail
葡萄牙之路有哪些路線?怎麼宣告自己是朝聖者呢?朝聖者的移動方式有哪些?要住哪裡?費用多少?一起來看看吧-!
Thumbnail
最近跟熱愛旅行的朋友聊到 其實人生,就是一場漫長的朝聖之旅。 而在西班牙的朝聖之路——聖雅各(聖地牙哥朝聖)之路,這條前往聖地牙哥-德孔波斯特拉(Santiago de Compostela)的真實路徑,便是這場人生旅程的象徵。 朝聖之路有許多路線,最受歡迎的則是從法國穿越西班牙北部的法國之路,
Thumbnail
自古以來,僧侶有種修行的功課,就稱為「經行」,不斷地走路,有意識地藉著走路靜下心,進而觀照全身。澳洲原住民從遠古至今足跡穿梭於廣漠的大地,編織成夢的路徑,他們經由記誦吟唱夢的歌聲中,找到自己與腳下土地的位置。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了一天的旅程,包括旅途中經過的城鎮、美食店以及晚上入住的地方。文章中提到了漢堡店和Tacos restaurant,以及途中的一些觀察和建議。文章內容輕鬆有趣,適合喜歡旅行的讀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