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首羅大佑

2023/12/01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網絡就是這麽神奇,這兩天才認識了提刀歸來的刀郎,YouTube卻閃出許多羅大佑的相關影片。網路機制好像有意將爆紅與經典作一番較量,這當然不是機器演算的結果,而是人的評價與思維。我思來想去,唯一合理的解釋大概是,這兩位都是最近「又復出」的歌手,上了熱搜,讓我有機會重新認識了、那一個我一直不怎麽愛的羅大佑。

  相對於具有嗩呐穿透力音色的刀郎,羅大佑的嗓音則是低沉滄桑而破碎,是個名副其實的破鑼嗓子,這樣的歌聲經常被批評不具美感,既然不美,爲何能感動了無數的人?羅大佑的歌到底好不好聽?

  用來自中國的樂評人尤靜波在直播中的説法(不知爲何這個中國人對羅大佑竟是如此推崇,反而不看好流量巨星刀郎、周深等人?)︰羅大佑的聲音並不是說有多美有多好,而是他的聲音承載著我們的青春,承載了我們的記憶,承載了我們的情感,他的演唱已經超越了音樂美學的標準。我們喜愛他的歌是出於過往的追憶,這種喜歡已經超越了審美本身,而是出自心理層面。這對於不喜歡羅大佑這種歌聲的人來説,他們在他的聲音中,找不到情感的承載點,沒有情感的共振,他們的審美觀自然會從美聲的標準去審視了,而去否定羅大佑的那深具個人魅力的破嗓音了。

  我今天想説説,多年後又聽到羅大佑歌聲的心境。

  這次,真的是愛上這副破了嗓子。

  我的孩子是聽教會讚美歌長大的,毋庸置疑的,我則是聽羅大佑的歌長大的。

  一個德國少年喜歡聽的音樂,理應是來自歐美當紅歌手,但神奇的是,他隨我,喜歡的卻是周杰倫、毛不易⋯⋯等人的歌曲,喜歡影視歌曲與看連續劇有關。最近他喜歡上了《長月燼明》的片尾曲《黑月光》,自己下載全劇原聲配樂,讓中文歌陪他寫程式,並要求我找出樂譜,想用小提琴拉出劇中的旋律。

  這表示了什麽?兒子超喜歡華語流行樂。

  兒子認同華語流行樂,而我本人卻不怎麽喜歡流行歌曲,大家口中多少會哼上幾首歌,但我腦中出現的不是蕭邦就是帕格尼尼,在這個前提之下,多少私心想讓兒子跟自己一樣,除了讓他學小提琴之外,我讓他多聽古典樂。

  古典樂有個好處,不必唱,不必記歌詞,兒子中文不佳,記憶歌詞有實際的困難,聽古典樂正好!

  我雖然不喜歡聽流行音樂,偶爾還是會去聽以前在台灣聽過的流行歌曲。不知爲什麽,重新再聽這些歌曲時,往往沒像從前那樣地喜歡,應該是自己對音樂的審美觀念改變了。近年來節奏快、技巧炫的音樂,深得我心,像帕格尼尼、蕭邦、李斯特等人的音樂。而那種軟綿綿的、節奏舒緩的抒情情歌,反而聽不下去。

  這次回首聽羅大佑的歌,卻是例外,他的歌聲帶著歲月的蒼涼與靈魂的深邃,深深打動了我的心,這或許也與他搖滾樂風有極大關係。   自己在學生時代,並沒有很喜歡羅大佑,主觀覺得那一口破鑼嗓子,實在是喜歡不起來。  
  再者,之所以會對周杰倫、王菲、張惠妹、羅大佑等人的歌曲,印象深刻,並非出自喜愛,而是要感謝台灣的公衆場所,在音樂教育上扮演了一個重要的脚色。台灣的大街小巷,無論哪個店家,無時無刻都播放著流行歌曲,在台灣形容一位歌手紅了,叫做紅遍大街小巷,這種魔音傳腦的功力,即便不愛聽流行樂的我,卻也曾被羅大佑的音樂强力澆灌。

  這種傳播的深度其他國家望塵莫及啊!

  從小到大被流行音樂澆灌的結果,不知不覺中,也記住了羅大佑的一些歌曲。在我成長的過程中,曾經喜歡一個不是很紅的歌星,叫做周蕙,她唱的《相遇太早》、《不想讓你知道》與《約定》剛好對上自己的初戀,加上王菲的《紅豆》,這些歌可謂我個人的戀曲2000。

  在我把他忘掉的時候,早也把周蕙給遺忘了,甚至在寫這篇文章之前,連她的名字都想不起來,必須先Google,才能憶起當年。時隔多年,現在再聽她的歌,心中也沒起太多的漣漪,果然是「沒有什麽會永垂不朽」。時過境遷,自己早已不喜歡太過抒情的音樂,而是喜歡帶點搖滾與狂妄的曲調。

  然而,這兩天再次去聽羅大佑的歌,心中不僅湧上滾滾鄉愁,同時也湧出滾滾淚水,正是白居易的那句︰「座中泣下誰最多?江州司馬青衫濕。」

  小時印象中的羅大佑,既叛逆又搖滾,又酷又神秘,總是穿著一身黑衣,戴上讓人看不透的墨鏡,長年處於青春期。捲土歸來的羅大佑則褪去黑衣,摘下墨鏡,穿著樸素的牛仔褲,拿著電子吉他在臺上又唱又跳。動作雖然已經不利索了,盡顯老態,如今白髮蒼蒼的他,已非當年狂妄的少年郎,歌聲中卻透露出滿滿的歲月滄桑感。臉上掛著一絲微笑,看起來很像是在街上偶遇的一個老阿伯,身影拖著訴説不完的故事,這樣的羅大佑反而讓人倍感親切,心中湧起莫名的悸動。

  看著羅大佑在鹿港媽祖廟前、那一場露天演唱會時,心中卻想起了,每回回到臺灣時,爸媽一定會開車載我去鹿港吃蚵仔煎,在鏡頭裏出現的那一家,看起來似曾相識,不知是不是自己曾去過的那一家?

  看他在臺上唱的是︰「臺北不是我的家,我的家鄉沒有霓虹燈,鹿港的清晨,鹿港的黃昏,徘徊在文明裏的人們⋯⋯」

  自己人生唱的卻是︰「森林不是我的家,我的家鄉有霓虹燈,森林的清晨,森林的黃昏,空山不見人的人們⋯⋯」

  驟感人生的荒謬與諷刺,我來自城市,回歸森林,來自101大樓,回歸參天古木。夢想追逐了大半輩子,還是默默在追,一點一滴在實現,同時也一點一滴在幻滅。現實人生中,人原本就沒有太多的選擇,會走出城市,走入森林,算是命吧!

  人人命運不同,但對於過往的追憶,卻人人相似!

  這點説明了羅大佑的音樂,存在著某種普遍性。
64會員
75內容數
徜徉於空山不見人的簡約生活中,匍匐於多語多文化的坎坷道路上。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