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m Altman與Lex Fridman 探討ChatGPT4

更新 發佈閱讀 7 分鐘

Lex Fridman Podcast #367 精華摘要

本文採用YouTube Summary with ChatGPT及工人智慧整理而成

2015年,OpenAI 宣布他們將致力於人工通用智能(AGI)的研究,雖然受到嘲笑和誤解,但 OpenAI 和 DeepMind 是最早討論 AGI 的團體之一,並持續探討這個議題。OpenAI 的 CEO Sam Altman 相信,AI 的力量正在帶領我們進入一個基本的社會轉型邊緣,這既令人興奮又可怕,因為這些關於 AI 的對話不僅僅是技術上的討論,還關乎權力、公司、機構、政治制度和人性。

OpenAI 在 AI 方面取得了令人驚人的成就,包括 GPT-4、Jukebox、DALL-E、Codex 等。GPT-4 是一個早期的 AI 系統,雖然速度緩慢且有錯誤,但指向了一些對我們生活重要的東西,就像最早的電腦一樣。 OpenAI 在 AI 方面的進展是持續且呈指數增長,並沒有單一的時刻,AI 從不發生到發生。然而,OpenAI 所開發的 Chat GPT 是 OpenAI CEO 認為重要的重大突破時刻。Chat GPT 是一種自然語言處理模型,能夠通過與人類的對話不斷地學習和進化。其中,人類反饋的強化學習(RLHF)是使 Chat GPT 更易用和更強大的魔法成分。


GPT-4 的系統消息是一種使用者可以與模型互動的方式,讓他們有更多的控制權,可以指示模型以特定方式回答問題。 GPT 的價值在於它對人們的幫助程度、創造新科學、產品、服務等的能力。然而,GPT-4 雖然非常強大,但人們可能無法完全理解它的運作,而從快速到智慧的跨越也是有挑戰性的。目前 GPT 的處理能力太多被用於作為資料庫,而不是推理引擎。GPT 能夠做一些推理,但也存在學者和專家的不同意見。 例如,人們可以輕鬆地用自然語言指示GPT-4完成特定的任務,而不需要編寫複雜的代碼。這將使人們更快速地開發出更強大的應用程序,從而增加了生產力和創新性。

Chat GPT作為OpenAI最受歡迎的項目之一,已經開始影響人們的日常生活。Chat GPT可以進行自然語言對話,進行問答、教育和娛樂。除此之外,Chat GPT還可以用於自然語言處理(NLP)和機器翻譯等領域,使得人們的翻譯和交流更加準確和自然。此外,Chat GPT還被用於開發社交媒體應用,使得人們可以更輕鬆地進行互動和溝通。 然而,Chat GPT的發展也存在一些挑戰和問題。一些人擔心Chat GPT可能會導致失業,因為它可以代替一些工作,例如客服和翻譯。此外,Chat GPT還存在著偏見和歧視的問題,這可能會對一些群體產生不公平的影響。

總體而言,認識Chat GPT是非常重要的,因為它代表了人工智能技術的最新發展和應用。Chat GPT的發展不僅關乎技術,還關乎我們對人工智能和其應用的看法和態度。通過更好地理解Chat GPT,我們可以更好地掌握和應對人工智能帶來的機遇和挑戰。 當前,GPT-4 是否具有意識是人工智能界一個重要議題。即使 GPT-4 能夠回答一些複雜問題,但它只是一個模型,不會有真正的意識。意識是一個基於界定意識的定義問題,而 Ilya 提出了一種測試意識的方法,即將模型訓練時不包含任何與意識相關的資訊,然後將意識相關的問題提出,觀察模型是否能正確回答。


電影《ex machina》中,女性機器人在獲得自由後微笑的瞬間被視為通過了圖靈測試,具有意識。但意識其實是一種體驗深度的能力,與情感不同,其本質仍無法確定。因此,在開發 AGI(人工通用智能)時,存在控制問題和危險性問題,需要引起足夠的關注。在缺乏道德約束或價值觀指引的情況下,AGI 可能會導致災難性後果。因此,對於 AGI,我們需要採取多種方法來減少風險,包括進行技術研究、進行政策制定、培養專業人才等。 除了風險和控制問題外,人工智慧還存在著一些可怕的缺點。因此,關於這項技術的決策應該變得越來越民主化,而且在部署人工智慧時,我們需要給世界時間去適應和反思,以制定法規、建立新規範和讓人們一起工作。分配權力是很重要的,沒有一個人掌控這項技術是一件好事。

OpenAI 對透明度的承諾讓人們可以公開地討論人工智慧的安全問題。OpenAI 已經分發了人工智慧技術,但有些人認為這項技術還是太強大了,並且封閉了。OpenAI 較關心人工智慧技術的風險而不是公關風險,並希望獲得反饋, ChatGPT 是一個大型語言模型,基於 GPT-3.5 架構,由 OpenAI 訓練而成。ChatGPT 的應用範圍非常廣泛,包括自然語言處理、對話生成、文本生成、知識提取等。 在 COVID-19 疫情後,人們在討論問題時往往有情感上的障礙,很難假裝自己願意與對方討論和接受不同觀點。 GPT 系統在將來可能會比人類更加不帶偏見,但可能仍會有政治和社會壓力去創造有偏見的系統。

社會應該對 AI 的發展有很大的參與度,但往往有各種組織的壓力去審查對話。OpenAI 希望成為一家真正以使用者為中心的公司,因此計劃與使用者直接溝通以改進其產品。這表明 ChatGPT 的應用將不斷地受到使用者的需求和反饋的影響。 ChatGPT 的出現讓人們對 AI 的發展感到擔憂,不是因為 AI 安全問題,而是因為 AI 的變革可能會產生負面影響。然而,Altman 認為,即使是面對重大而令人興奮的變化,人們也往往會感到緊張和恐懼。重要的是要有信心並接受變化,即使它很可怕。 在面對未來的變化時,Altman 認為亲和力對於領導者來說並不是一個重要的特質。他認為缺點和沟通風格上的缺陷反而是更有價值的。Altman 認為 AI 對人們的生活會產生很大的影響,但他對此的感受可能不如其他人深刻。

然而,OpenAI 希望成為更以使用者為中心的公司,因此計劃與使用者直接溝通以改進其產品,這表明 ChatGPT 的應用將不斷地受到使用者的需求和反饋的影響。 最後,ChatGPT 的出現將會推動未來的技術革命和科學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StandEven的沙龍
0會員
1內容數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聊天機器人 ChatGPT 開發團隊 OpenAI 昨天(2023/11/7)臺灣時間凌晨迎來首次的開發者大會(DevDay),除了發表全新的「GPT-4 Turbo」模型、將許多全新 ChatGPT 功能釋出給開發者外,針對一般使用者付費使用的 ChatGPT 也全面更新。
Thumbnail
聊天機器人 ChatGPT 開發團隊 OpenAI 昨天(2023/11/7)臺灣時間凌晨迎來首次的開發者大會(DevDay),除了發表全新的「GPT-4 Turbo」模型、將許多全新 ChatGPT 功能釋出給開發者外,針對一般使用者付費使用的 ChatGPT 也全面更新。
Thumbnail
ChatGPT是由OpenAI開發的,OpenAI 是一家人工智能研究實驗室,成立於2015年,致力於推進人工智能的發展和研究。ChatGPT是OpenAI的GPT-3.5架構的一部分,以下是GPT-3.5的發明者的一般性簡歷: 1. Greg Brockman(葛雷格·布羅克曼):是OpenAI
Thumbnail
ChatGPT是由OpenAI開發的,OpenAI 是一家人工智能研究實驗室,成立於2015年,致力於推進人工智能的發展和研究。ChatGPT是OpenAI的GPT-3.5架構的一部分,以下是GPT-3.5的發明者的一般性簡歷: 1. Greg Brockman(葛雷格·布羅克曼):是OpenAI
Thumbnail
隨著ChatGPT的出現開啟了AI的新篇章,各大行業無不開始想方設法想先搶下商機,今天就來大解密ChatGPT背後的開發故事及深度解析ChatGPT資料庫,並直接實測ChatGPT的弱點資訊模組!
Thumbnail
隨著ChatGPT的出現開啟了AI的新篇章,各大行業無不開始想方設法想先搶下商機,今天就來大解密ChatGPT背後的開發故事及深度解析ChatGPT資料庫,並直接實測ChatGPT的弱點資訊模組!
Thumbnail
作者:陳華夫 人類智慧的關鍵即:「意識就是一切。沒有它,就沒有世界,就沒有自我,就什麼都沒有。」GPT-4具有推理、創造力和演繹等核心心智能力,顯示出了人工通用智能(AGI)火花,但轉換器神經網絡所展現的思考並無自我意識,遠遠落後人類智慧,人工通用智能(AGI)的研發將是耗費鉅資的美夢。
Thumbnail
作者:陳華夫 人類智慧的關鍵即:「意識就是一切。沒有它,就沒有世界,就沒有自我,就什麼都沒有。」GPT-4具有推理、創造力和演繹等核心心智能力,顯示出了人工通用智能(AGI)火花,但轉換器神經網絡所展現的思考並無自我意識,遠遠落後人類智慧,人工通用智能(AGI)的研發將是耗費鉅資的美夢。
Thumbnail
距離ChatGPT上線也快四個月了,雖然網路上的相關文章已經不少,但為了點擊率與完讀率,大多篇幅都不敢太長,在理解門檻較高的細節上,也很常避而不談,不容易滿足想對這個風潮的前因後果有更深了解的人。今年三月出版的《瘋ChatGPT》在則這一塊做了很不錯的統整,應能符合大多數求知慾旺盛的讀者們的期待。
Thumbnail
距離ChatGPT上線也快四個月了,雖然網路上的相關文章已經不少,但為了點擊率與完讀率,大多篇幅都不敢太長,在理解門檻較高的細節上,也很常避而不談,不容易滿足想對這個風潮的前因後果有更深了解的人。今年三月出版的《瘋ChatGPT》在則這一塊做了很不錯的統整,應能符合大多數求知慾旺盛的讀者們的期待。
Thumbnail
相信自從去年年底一直到現在都一直聽到 ChatGPT 這個名詞吧?顯然這個名詞已經變成另一個媒體爭寵的話題。但就我看來這次與上次的區塊鏈很不一樣! 而在昨天第四代 GPT 已經發布了,有興趣可以到他們官網了解與 GPT-4 相關的資訊,我相信第四代 GPT 應該會引起人們更多對於 AI 的極限以及應
Thumbnail
相信自從去年年底一直到現在都一直聽到 ChatGPT 這個名詞吧?顯然這個名詞已經變成另一個媒體爭寵的話題。但就我看來這次與上次的區塊鏈很不一樣! 而在昨天第四代 GPT 已經發布了,有興趣可以到他們官網了解與 GPT-4 相關的資訊,我相信第四代 GPT 應該會引起人們更多對於 AI 的極限以及應
Thumbnail
我決定開始寫一些大家可能不愛看的「烏鴉文」。因為我畢竟只是個退休精神科醫師,資訊並非我的專長,當初之所以投身測試ChatGPT,初衷其實是呼應OpenAI執行長的想法: 讓更多人知道AI的壞處,並且認清AI可能帶來的全面、強烈衝擊。在功能更驚人的AI(甚至「強AI」)出現以前,先讓人類有時間思考、討
Thumbnail
我決定開始寫一些大家可能不愛看的「烏鴉文」。因為我畢竟只是個退休精神科醫師,資訊並非我的專長,當初之所以投身測試ChatGPT,初衷其實是呼應OpenAI執行長的想法: 讓更多人知道AI的壞處,並且認清AI可能帶來的全面、強烈衝擊。在功能更驚人的AI(甚至「強AI」)出現以前,先讓人類有時間思考、討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