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本小說充斥著哲學與美學,就如同在進行一場哲學思辨與美學饗宴。
故事發生在高級地段中的高級公寓。
書中有兩名主角,她們都如同刺蝟一樣,愛好孤獨,外表尖銳、內心卻十分柔軟。但更準確來說,是因為沒人能理解她們的不凡,所以她們寧可與孤獨共處。
天才少女 芭洛瑪,看透所處社會,不願隨著年紀墮入那迂腐的成年社會,決定在13歲生日那天自殺,讓生命停留在最美的時刻。門房太太 荷妮,刻意讓自己符合世人心中的門房形象:又笨又醜又粗俗,隱藏充滿內涵、智慧、熱愛閱讀與藝術的真實自我。
對美的狂熱追求,也是她們的共通點。
她們深愛著法國的語言文字之美,浪漫悠閒,也都憧憬著日本文化的寧靜雅緻、空間設計與飲食美學。可日本文化在她們眼中之所以好,是出自於法國文化的劣,於是對法國社會充滿嘲諷,然而仔細一想,在美學的追求上——文字、文法、文學、飲食、日本的「靜」與法國的「慢」——兩國的特性其實很相似。書中有段話:世界上所有的一切都是互補的。顯然它們並沒有互補,形式不同,概念卻是一樣的,是很有趣的反思!
而有些人認為書中盡是貶低法國文化,將日本文化想像得太美好,甚至覺得作者過於崇尚日本,意外的是、這並非作者情有獨鍾,法國人真的頗癡迷於日本文化!如芭洛瑪不斷提的谷口漫畫,日本漫畫家 谷口治郎過世時,法國的〈世界報〉開頭寫道:他在法國,比在他的祖國日本還要更受崇敬。
書中的編排也很厲害,解構緊密,分別由芭洛瑪與荷妮兩道平行線視角進行。在遇見日本人 小津先生前,她們毫無交集,卻能清楚感受到篇章間有很多相對應之處,且是兩人個性與觀點的呼應!好比有人說過「谷口的作品具有文學氣息,且頗似小津安二郎的調性,表達出細膩、悠遠綿長的情感。」而荷妮喜歡的導演是小津安二郎,芭洛瑪喜歡的漫畫家則是谷口治郎!
同名電影《刺蝟的優雅》是改編自這本小說ㄉ。小說偏重荷妮,電影則是芭洛瑪。裡頭有幾處很棒的改編,如芭洛瑪雖然想自殺,但也不想在那擺爛等死,決定生前幹點有意義的事,便以日本詩的體裁寫世界動態日記和深刻思想,而電影改以攝影機捕捉生活,既保留了原作的想法,也讓劇情不顯得枯燥乏味。
只是電影多著墨於兩位主角的獨特性格,重在人物形象,少了原作強調美學的特點(尤其語言文字),還滿可惜的~
另外,這兩隻優雅的刺蝟都曾認為自己的命運無從改變,直到墮落成毒蟲的尚恩告訴荷妮,她那株山茶花的美是他戒毒時的精神支柱,令他能繼續地努力奮鬥,荷妮感動道「原來一朵花能改變一個人的命運!」她也不再束縛自己 。
電影沒有山茶花,是金魚。芭洛瑪認為周圍的人們就像水缸中的金魚一樣,一生不斷追求,卻只是在做沒意義的事,在原處徘徊碰壁。可荷妮死後,芭洛瑪在家中發現那隻服用一堆安眠藥、還沖到馬桶中的金魚不僅被撈起——牠還活著,牠的生命並沒有結束!於是她意識到命運並非不能改變,也不是一生只能在原地徘徊。
電影是偏重芭洛瑪,這段改編的呈現很特別,只是山茶花的花語是隱逸君子的美,就像暗指她們,另一個花語則是深沉、謹慎,這是荷妮啊!而粉紅色的山茶花花語是「你的愛讓我越變越美麗、克服困難」,彷彿在說遇見小津先生的荷妮。且山茶花不是花瓣一片片慢慢地凋謝,是整朵花掉落下來,是「美的凋落」,如同荷妮的結局。這點我也覺得好可惜><
小說的最後,她心想:我遇見另一個人(小津),而且我就要喜歡他。遇見愛情,是最美的時刻,花朵綻放的時候。之後她為了救流浪漢尚恩而被車撞死,於是生命走到終點。這不正是茶花嘛!
「我們如何決定生命的價值呢?有一天芭洛瑪對我說,重要的不在於死,而是在死的時候我們正在做什麼。」
荷妮最後死了,但這算悲劇嗎?如芭洛瑪說的,重要的是死前在做什麼,拜託——呆笨粗魯的門房怎麼可能熱血助人!但荷妮不是一般的門房,她是那隻優雅的刺蝟,這個死亡才不是悲劇,是美麗的一幕,是那朵美麗的山茶花正在凋落。
-
✏️追根究底,生命也許就是如此:有很多的絕望,但是也有美的時刻,在這美的時刻中,時間和以前不一樣了。就好像是音符在時間中打開了一個掛號,像是延長線,是在此地的外面,在「永不」裡的「永遠」。
-
書名|刺蝟的優雅
作者|妙麗葉.芭貝里
譯者|陳春琴
出版|商周出版 (2008年5月)
ISBN|9789866662690
喜歡這篇文章可以按下大大的讚,在底下留言和我分享你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