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WK12 差旅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raw-image

過去一個星期,像是過了一個月,一個「期待」已久的行程,緊張了一陣子,準備的事情不多,心情的擔心比較豐富。

星期日早上從家裡出發到桃園機場,記憶猶新,又有些遙遠,時空上的錯亂,在這種一站一站的差旅容易發生,像是早上起床,需要幾秒鐘反應,才知道自己在什麼地方,連下床的方向都需要思考。

到達機場發現第一個失策的地方是,搭乘的飛機是聯航的班機,因此我無法使用貴賓室,其實也沒什麼大不了,就是需要再找地方等飛機,找地方午餐,在繁忙的行程裡,多了一點點的不方便,猶如壓死駱駝的,不是那根稻草,而是之前疊上去的幾千幾萬根稻草。

飛機不過兩個多小時到達韓國,一日亞洲生活圈的實現,上次過來,不過幾個星期以前,農曆新年以前,預先排定的行程,我老闆來參加我們的offsite,這次算是比較臨時的安排,不過也是幾星期前定下來的,資訊長、一位資訊副總外加上我老闆從歐洲前來,另外美國也飛進來三位同儕,可謂陣容堅強,增加了一些壓力,除了我代表亞洲資訊營運基礎建設部門,也需要跟美國代表的資訊開發部門有所交流,這是過去幾年來難得的跨洲、跨部門組合,原本我還不打算上台簡報,看到這陣仗,似乎上場才是比較政治正確的決定。

我發現我的簡報風格跟多數同儕有差異,我可能是受到TED talk影響比較多,我認為一場簡報,比較像是一場演講,甚至是一場表演,即使簡報內容豐富,但是觀眾昏昏欲睡,就不算是成功的簡報,我也覺得一個領導人,位階愈高,愈需要靠charisma來鼓舞人心。結果證明,老闆是肯定我的簡報風格的,至今我「表演」了三場,一月份亞洲的策略會議,三月初我也去了歐洲參加我老闆的策略會議,效果都很不錯,這次除了我老闆,我老闆的老闆也肯定了我,在一般工作上的會議中,我並不是特別的突出,反倒是台上的風采,讓我可以板回一城。

對我而言,簡報、演講不見得容易,但可以不斷彩排練習,直到爐火純青,而一般會議或者是餐會私下的互動,需要即席演出,則不是我所專擅,或者我應該放得更輕鬆?跟老闆一同的roadshow,除了正式的場合,我總覺得老闆也在各種情境中打量我們,我們不也這樣子在評估同仁?人際的互動,代表的是另一種能力,對於領導的要求,是全面而立體的,畢竟我們是一個完整的個體,領導不是只有在會議或者是演說之中,領導也是一種日常。

這次的行程不算是特別的緊湊,星期日飛進韓國,星期一進辦公室,兩、三個主要的會議,中午簡單用餐,與當地同事一起晚餐,每天晚上幾乎都會去喝個一兩杯,老闆們應該也需要舒壓。

星期二從韓國飛回到台灣,我沒有回家,直接由桃園機場搭乘高鐵前往台南,兒子說我是大禹,過家門而不入。

星期三我早起,先去健身房跑了十多公里,這次的旅程,要堅持我的訓練計畫,不太容易,星期日本來有個半馬的測驗,我就錯過了。星期三進台南工廠,我比較像是導遊,當日沒有太多我的事情,晚上北返,終於回到家裡,已經夜深。

星期四才是我們的主場,順利完成簡報,中午餵飽眾人,下午行程取消無塵室的參訪,晚餐提早開始,七點送神,剛好在三井outlet,買了一雙皮鞋才回家。

這一陣子,有些意興闌珊,仍堅持寫下去,內容雜亂無章。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Dante Chen的沙龍
8會員
23內容數
Dante Chen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3/11/19
最近把《Sapiens》重讀了一遍,回頭去看,源於跟韓國同事的談話時提到這本書,我記得看過,但內容一片模糊,覺得心虛,重新再看,花了好一段時間才看完,在記憶模糊之前,簡要紀錄,至少證明走過一遭。
Thumbnail
2023/11/19
最近把《Sapiens》重讀了一遍,回頭去看,源於跟韓國同事的談話時提到這本書,我記得看過,但內容一片模糊,覺得心虛,重新再看,花了好一段時間才看完,在記憶模糊之前,簡要紀錄,至少證明走過一遭。
Thumbnail
2023/09/17
過去一兩個星期,一方面是公司安排的訓練,恰巧也是自己十月份馬拉松賽事的訓練高峰期,好的準備不能確保好的成果,但卻是最能夠掌握的變數,至於命運,就不是我們可以拼搏的。
Thumbnail
2023/09/17
過去一兩個星期,一方面是公司安排的訓練,恰巧也是自己十月份馬拉松賽事的訓練高峰期,好的準備不能確保好的成果,但卻是最能夠掌握的變數,至於命運,就不是我們可以拼搏的。
Thumbnail
2023/09/03
為錢工作沒有錯,但若是可以找到更崇高的目的,工作不是可以變得更有意義?我們心目中在乎的價值是什麼?可以在工作上用自己的方式找到連結嗎?如果找不到,好吧,也許,這就是一份賺錢的工作(work),如果可以,那份工作就有機會成為一份職業(career),甚至是志業(calling)。我不願只為錢工作,但當
Thumbnail
2023/09/03
為錢工作沒有錯,但若是可以找到更崇高的目的,工作不是可以變得更有意義?我們心目中在乎的價值是什麼?可以在工作上用自己的方式找到連結嗎?如果找不到,好吧,也許,這就是一份賺錢的工作(work),如果可以,那份工作就有機會成為一份職業(career),甚至是志業(calling)。我不願只為錢工作,但當
Thumbnail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