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宮格寫作術》讀後心得,快速成文的四個寫作心法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你有沒有這些寫作困擾呢?
腦中有很多想法,想要有條理地整理出來,但寫不出來?
或是寫了又改,花了很多時間還是寫不好?
本書的作者山口拓郎,是一位日本的寫作專家&youtuber,他開設說話與寫作研究所,整合多年商業寫作經驗開發一套寫作邏輯系統,擅長向大眾傳授實用的寫作技巧。
註:不懂日文的人可以把字幕設定成自動翻譯也可以大概看懂。圖片來源 山口拓郎 youtube

什麼是九宮格寫作術?

九宮格寫作術應用了人類的兩種天性:看到格子就想填滿看到問句就想回答。範例和應用如下圖,更多例子可參閱書本。
圖片來源《文章寫得又快又好,九宮格寫作術》
根據內容,重整出六大步驟,並針對特別有感觸的部分,分享四個寫作心法。
圖文整理 alison

1. 寫文章不要在意別人的目光

寫文章首先要面對自我的心魔,作者發現,大部人都是因為「太在意他人目光」,導致文章寫不出來。剛開始寫文章的時候,覺得自己的想法不夠好,不願表現出和他人不同,或是認為專業知識還不到位,歸結都是太在意他人目光。
所有人都有「能展現自我的領域」「能傳達給他人的事物」
如果是擔心自己專業知識不足,作者說:只需要把你所知道的,告訴那些「站在你後面一步」的人就可以了。轉念一想:是啊,只要我持續往前,永遠有比我更沒有經驗的人,我只需要把自己的體驗分享給站在後面的人,這樣就夠了。
寫文章是一種個人創作,沒有個性就不會吸引人,寫文章不想有人看,就跟公開寫作的目標相違背,沒有人希望越少人看越好吧?
作者建議:「寫出半徑五公尺以內的哏」這個想法,對於寫出具有原創性的文章來說,是非常重要的。想要塑造自我特色,從自己的生活體驗和個人感受著手,就能寫出只有自己才寫得出來的內容,一個有真實感的分享才會吸引讀者的興趣。

2. 利用自問自答累積寫作素材

看別人好像輕鬆就寫出一篇高品質的文章,自己坐在桌前卻擠出沒幾個字,這之間的差距是甚麼?區別在資訊的含量
多數人都不是一寫作就瞬間文思泉湧的天才,是靠平常累積素材的微小習慣,而累積素材的方法,作者建議「九宮格自問自答法」,使用九個格子對自己進行訪談。
依照作者的說法:我們其實是在「腦內自問自答的專家」,看到格子自動想填滿,看到問題不自覺想回答。利用這個大腦的特性,不斷地對自己提問並回答,素材一點一滴累積起來,寫文章時就不用擔心沒有內容可以輸出。
乍看滿容易的,但是在實際執行時,我發覺困難的部分不是回答問題,而是提出問題,問題的品質決定文章的吸引力。
問題的類型可分成兩種,提供背景資訊的「基礎問題」和深入探討分析的「鏟子問題」。要寫出吸引人的文章,兩者缺一不可,先要能夠提供基本知識,經過消化分析後,給予更深一層的內心感受。
至於不知道該怎麼回答的人,書中也說:只要知道答案(資訊)分成哪幾種,就會更容易答得出來。資訊分成兩種,「內部資訊」和「外部資訊」。內部資訊是存在內心的各種想法和感受,外部資訊則是外在環境的資料,像是網路、書籍等或是向人詢問…等。
不斷地重複提問再回答的過程,時間拉長,能累積可觀的寫作素材,通常隨著數量增加,質量也會跟著提升。

3. 善用模板快速完成文章

只要能依事先決定好的結構來書寫,就能無痛完成一篇文章。
平常利用自問自答蒐集足夠的寫作內容,到了寫文章的時候,就不用擔心沒有素材,不過文章要寫得快,作者推薦使用文章模板。
寫文章是線性呈現,每一段內容表達一個概念,講完一個才輪到下一個,如果上一個部分沒說清楚就跳到下一段,或是中間插入不相關的橋段,文章就顯得混亂。因此我覺得模板就像劇本,先演完這一幕的情節,再接替下一幕,前後交代才能完成整個故事。
比如書裡介紹的「結論優先型」模板,即是按照結論→理由→例子→總結的出場順序書寫文章。套用剛才提到的自問自答,模板就像問題的預設順序
結論是甚麼?有甚麼理由支撐這個說法?可以舉出實際的範例嗎?總結是什麼?
這些問題回答完,文章也完成了。模板可以省去設計架構的時間,只要把精力專注在生產內容就好。針對不同的主題,挑選適合的模板,當熟悉這個書寫流程和思考方式,速度和品質都會提升。
這部影片是作者介紹「結論優先型」模板,記得把字幕調成自動翻譯。

4. 寫文章就像送給讀者的禮物

Photo by Marina Abrosimova on Unsplash
公開發表文章就像是送禮物,希望這份禮物能取悅收到禮物的人。
送禮物的時候,我們會思考,禮物要送給誰,對方收到會開心嗎。以此類推,假設文章是一份禮物,我們也會思考,這篇文章要給誰看?讀的人感到開心嗎?如果讀完就過,沒有產生任何反應,等於這篇文章白寫了。
作者說寫作的真貌應該是:只要知道該把禮物送給誰,就能寫出更加打動對方的文章。因此,目標讀者必須明確,才能針對對方的需求去思考送甚麼禮物。
更強調,寫任何文章都要先決定讀者的反應,而且要在腦中具體想像:讀者看過後,會說的話和採取的行動,想像可以具體到,想像對方臉上的表情,可能說出的話,和肢體語言等等。如圖片中,小男孩打開禮物盒一瞬間的驚喜表情和動作。如果可以做到這些,文章的質量絕對會和沒有設定反應之前截然不同。

小結:實做心得

雖然這篇文章是介紹文章寫得又快又好的方法,不過老實說,並不是又快又順利地寫出來,大概花了快兩個禮拜(平日晚上下班及周末)。包含讀書、摘錄筆記、寫讀書心得、查詢作者、蒐集相關資料、選用模板,編輯整理及作圖…等,過程中不斷地消化吸收才歸納產出。
我思考著哪個地方最花時間呢?我想是資訊理解量
一開始寫的時候,我不會看書,先自由寫出最有感觸的部分,常常寫到一半卡住,我發現不是因為沒有想法,而是腦子擠了太多資訊而卡住,這時我會回去翻書,重讀相關部分,通常會發現讀第一次沒有讀清楚的地方,真正讀懂才能進到下一步,整理輸出。
當思想化為文字確實能打通以為讀懂但其實沒有讀懂的地方,而作讀書筆記,就是提升理解最實際可行的方法。
avatar-img
63會員
27內容數
嗨,我是艾利森,沉迷於閱讀和寫作的上班族。 我覺得每一本書都是一個故事,即使是工具書也是作者在說故事。 想知道持續寫作能帶我走向哪裡,在此和大家分享我的觀察、紀錄和體悟。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針對114學測國寫情意題「52赫茲鯨魚」,本文提供題型分析、取材策略及立意思考,幫助考生掌握寫作方向。文章點出審題關鍵在於理解表層訊息及深層意涵,避免僅聚焦表層或脫離題旨。文章也分析如何將想像與自身經驗連結,從經典選文中找到相同處境,藉此深化思考。最後,透過河道式作文的立意技巧,提升文章的思辨深度。
問題在於,公司是否會重視人類勞動的無形資產 — 創造力、同理心、理解深度,或是將人類輸入,純粹視為機器產生文字的最後清潔人員?
  你心中有故事,卻不知道該怎麼表達出來?   你想寫小說,打開文檔,卻發現自己的腦袋跟word一樣空白?   你想動筆,卻發現每個人寫的小說都長得不太一樣,讓你無從參考?   那麼,這篇針對小說格式的教學文,應該可以幫上一點忙。   許多人都想寫小說,卻不是每個人都注重基本格式。然
歡迎來到方格新手村第一站!參加方格主題活動,發表任何一篇貼文、文章加上指定標籤, 就有機會得到免費禮券,或是讓 vocus 把你的創作推薦給全站會員! 現在就完成新手村任務,讓更多人認識你!
針對114學測國寫情意題「52赫茲鯨魚」,本文提供題型分析、取材策略及立意思考,幫助考生掌握寫作方向。文章點出審題關鍵在於理解表層訊息及深層意涵,避免僅聚焦表層或脫離題旨。文章也分析如何將想像與自身經驗連結,從經典選文中找到相同處境,藉此深化思考。最後,透過河道式作文的立意技巧,提升文章的思辨深度。
問題在於,公司是否會重視人類勞動的無形資產 — 創造力、同理心、理解深度,或是將人類輸入,純粹視為機器產生文字的最後清潔人員?
  你心中有故事,卻不知道該怎麼表達出來?   你想寫小說,打開文檔,卻發現自己的腦袋跟word一樣空白?   你想動筆,卻發現每個人寫的小說都長得不太一樣,讓你無從參考?   那麼,這篇針對小說格式的教學文,應該可以幫上一點忙。   許多人都想寫小說,卻不是每個人都注重基本格式。然
歡迎來到方格新手村第一站!參加方格主題活動,發表任何一篇貼文、文章加上指定標籤, 就有機會得到免費禮券,或是讓 vocus 把你的創作推薦給全站會員! 現在就完成新手村任務,讓更多人認識你!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本書主要是說利用九宮格及自問自答的方式來寫作,首先畫出九宮格,然後在中間那格寫下文章的主題,之後再將其他八格填滿要問的問題,利用人類會將空格填滿的天性來回答問題,最後再將這些問題的答案整合成一篇文章。
Thumbnail
不論是剛開始創作小說還是已有一定的經驗,相信都(曾)面對同一個問題:我的小說完成不了!!(俗稱的開坑不填)或是一看到文稿便腦中一片空白,不知道要如何下筆。其實這題我想直接回答寫就對了,不過這太水字數了,所以就有了這一篇
寫短文是為了與有趣的想法邂逅,然後把有趣的想法在自己的腦中過一過。 讀書讀到一段有意思,如果沒有寫作,那留下的印象少, 其實跟沒讀書一樣。 而避免這樣徒勞無功的秘訣,就是利用山口拓郎說的,要將自己的意見「具體化」。
Thumbnail
你覺得寫作很痛苦嗎?你擔心自己寫的文章沒什麼人按讚嗎?如果你有這樣的困擾,不妨參考日本暢銷書編輯,破百萬點閱的寫作建議。​《流量寫作密碼》的作者竹村俊助,是一位在出版社工作,經驗豐富的編輯。經手過的書籍,累積銷售數字超過百萬本。而自己在媒體平台發表的文章,瀏覽次數超過一百五十萬次。​
對於熱愛寫作的你,發現能讓文字更加生動有力的技巧總是令人興奮。如果你正在尋找一種方法,讓自由書寫不僅更有結構,還能深入探索話題,那麼沿著話題關鍵字編織你的觀點將是一個突破口。這種方法不僅能幫助你產生豐富的內容,還能讓你從細節中挖掘更多有價值的想法。讓我們來看看如何運用這個策略,進一步提升你的寫作質量
最近在日本經濟學家野口悠紀雄的新書《「超」創造法 》看到很棒的創作方式, 稱為Create by Doing (CD) 。 CD法是一種想到什麼就先寫什麼,之後再決定標題的方式。 CD法鼓勵你紀錄自己的想法,並無需擔心寫的話題,而是直接跟著自己當下的想法發展。 CD法可以讓你
Thumbnail
在茜崎夢羽格子看到一篇文: 關於那些作文題目 我覺得寫得不錯,也給了很多很棒的建議。 對於寫作,個人也來分享一些心得。 首先,看到題目,可以先思考,打算用什麼樣的文體來寫。 基本上,可分為四大類:
Thumbnail
老實說,寫這篇書評的時候有一點怕怕的,因為這本書完全就是在講我這種「以文字維生」的人。 這本書叫做《日本暢銷書點評手的超寫作術》,由日本暢銷書評家印南敦史撰寫。有些人可能對這個名字有印象,他的另外一本作品《快速抓重點,過目不忘的閱讀術》教大家如何在一年內讀遍 700 本書。 再次推出新作的他,不
《萬能筆記法》是日本作家下地寬也的著作,介紹了輕鬆學習、高效工作、提升創意源源不絕的筆記思考整理術,並成為問題解決專家的關鍵因素。本書強調筆記不只是備忘錄,更是思考的工具,並教導了成將生活中發現的事情記錄下來的習慣和手寫筆記有助於思考的重要性。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本書主要是說利用九宮格及自問自答的方式來寫作,首先畫出九宮格,然後在中間那格寫下文章的主題,之後再將其他八格填滿要問的問題,利用人類會將空格填滿的天性來回答問題,最後再將這些問題的答案整合成一篇文章。
Thumbnail
不論是剛開始創作小說還是已有一定的經驗,相信都(曾)面對同一個問題:我的小說完成不了!!(俗稱的開坑不填)或是一看到文稿便腦中一片空白,不知道要如何下筆。其實這題我想直接回答寫就對了,不過這太水字數了,所以就有了這一篇
寫短文是為了與有趣的想法邂逅,然後把有趣的想法在自己的腦中過一過。 讀書讀到一段有意思,如果沒有寫作,那留下的印象少, 其實跟沒讀書一樣。 而避免這樣徒勞無功的秘訣,就是利用山口拓郎說的,要將自己的意見「具體化」。
Thumbnail
你覺得寫作很痛苦嗎?你擔心自己寫的文章沒什麼人按讚嗎?如果你有這樣的困擾,不妨參考日本暢銷書編輯,破百萬點閱的寫作建議。​《流量寫作密碼》的作者竹村俊助,是一位在出版社工作,經驗豐富的編輯。經手過的書籍,累積銷售數字超過百萬本。而自己在媒體平台發表的文章,瀏覽次數超過一百五十萬次。​
對於熱愛寫作的你,發現能讓文字更加生動有力的技巧總是令人興奮。如果你正在尋找一種方法,讓自由書寫不僅更有結構,還能深入探索話題,那麼沿著話題關鍵字編織你的觀點將是一個突破口。這種方法不僅能幫助你產生豐富的內容,還能讓你從細節中挖掘更多有價值的想法。讓我們來看看如何運用這個策略,進一步提升你的寫作質量
最近在日本經濟學家野口悠紀雄的新書《「超」創造法 》看到很棒的創作方式, 稱為Create by Doing (CD) 。 CD法是一種想到什麼就先寫什麼,之後再決定標題的方式。 CD法鼓勵你紀錄自己的想法,並無需擔心寫的話題,而是直接跟著自己當下的想法發展。 CD法可以讓你
Thumbnail
在茜崎夢羽格子看到一篇文: 關於那些作文題目 我覺得寫得不錯,也給了很多很棒的建議。 對於寫作,個人也來分享一些心得。 首先,看到題目,可以先思考,打算用什麼樣的文體來寫。 基本上,可分為四大類:
Thumbnail
老實說,寫這篇書評的時候有一點怕怕的,因為這本書完全就是在講我這種「以文字維生」的人。 這本書叫做《日本暢銷書點評手的超寫作術》,由日本暢銷書評家印南敦史撰寫。有些人可能對這個名字有印象,他的另外一本作品《快速抓重點,過目不忘的閱讀術》教大家如何在一年內讀遍 700 本書。 再次推出新作的他,不
《萬能筆記法》是日本作家下地寬也的著作,介紹了輕鬆學習、高效工作、提升創意源源不絕的筆記思考整理術,並成為問題解決專家的關鍵因素。本書強調筆記不只是備忘錄,更是思考的工具,並教導了成將生活中發現的事情記錄下來的習慣和手寫筆記有助於思考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