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於2022.07.22)
《君が教えてくれたこと》真的是近期最愛。
以二十二年前對泛自閉光譜,尤其女性的表徵的認知而言,算是很不錯了,整體而言是偏向寫實,不會過於誇大女主角繭子的外顯特質,特殊興趣是天氣觀測這點,也讓我覺得很新穎。
繭子的設定是二十歲的女性,從前就學時期直到二十歲,家人都不忍告知她是泛自閉光譜者,她一直覺得自己與他人不同,甚至,覺得自己是個「不好的人」,才因此不斷被推開、被討厭。
這完全是我一直以來所想的,也是我不斷詢問父母的:「是不是因為我是個不好的人、是個『壞小孩』,所以大家才討厭我?」
另外,男主角慎一是一個三十一歲的前精神科醫師,劇情開展的當下是女主角弟弟的補習班講師。個性設定上實在與我寫的小說的人物太像了,這一點也是我好喜歡好喜歡這部劇的原因(小聲)。
劇中一段台詞是這樣的,稍微用網路翻譯機翻了再潤一下(不會日文嗚嗚嗚)!
繭子「私はずっと、自分だけが人と違うのかと思っていました」(我一直覺得自己和他人不一樣)
慎一「そんなことないよ」(不是這樣的)
繭子「私はずっと友達ができませんでした」(我一直交不到朋友)
慎一「君のせいじゃないよ」(這並不是你的錯)
繭子「私はずっといじめられてきました」(我總是被他人欺負)
慎一「君のせいじゃない」(這並不是你的錯)
繭子「私は自分のことを悪い人間だと思ってました」(我一直覺得自己是一個不好的人)
慎一「君は悪い人間なんかじゃない」(你並不是一個不好的人)
繭子「・・・」
慎一「君はひとりじゃない・・・」(你並不是孤單一人)
慎一「約束しよう。君はひとりじゃない」(我保證,你並不是孤單一人)
雖然眼神飄移、迴避的部分還是特別明顯,但至少沒有太過誇張笨拙的動作展現,說話的音調也沒有刻意調整成孩子氣且卡頓的聲線(除了情緒比較不穩定的時候講話會較快且急,有時會一點點結巴,但我其實也會這樣,所以不會覺得太過)。
坦白說算是挺驚豔的。雖然近年的日劇時常不對我的電波,但我偏愛1990-2000初的拍攝方式、劇情與人物設定。總感覺這個時期的日劇,在愛情劇的部分多主打「純愛」風格。這部的設定,愛情部分真的推動得很慢(但正合我意),結尾也只有親親鼻子和嘴唇,沒有過多的吻戲或是其他內容,所以真的很對我的口味(想要看刺激一點、主角感情發展較快的的話,這部可能比較不適合)。
在家庭刻劃上,也十分寫實,某些片段會讓人覺得沉重,看了會跟著角色與故事一起感到悶悶的。
這部劇的求職設定也十分真實,拍出了繭子的受挫。後來因為準確的天氣預測能力而進入夢寐以求的領域,卻因為同事偶然得知她是泛自閉光譜者一事,而一下子因為他人對此的不了解(也帶出當時的大眾是如何將泛自閉光譜直接與智能障礙劃上等號,以及各式各樣相關的刻板印象)而再度受到排斥。
我看哭的段落,大概是慎一作為繭子的協助者身分,到公司向職員們倡導泛自閉光譜障礙的事情。我不曉得如果公司真的有泛自閉光譜職員,公司是否真的會花心神去辦這種認識的活動(感覺應該不會,但我對日本職場完全沒概念,所以說不定是有可能的?),但那段同事們從原本覺得繭子沒有禮貌、工作效率很差等負面想法,逐漸變得願意理解繭子的狀況,讓我很感動。
尤其,感覺日本是一個非常非常注重「讀空氣」以及「言外之意」的國家,在這樣的情況下,特別不擅長讀空氣或聽懂言外之意的泛自閉光譜者,應該非常難以融入。
副線是稍微比較狗血(?)的身世之謎(不是女主角的身世),以及多年來的某個「秘密」,總覺得可能是那個時期很多影劇喜歡的配置?
整體來講非常喜歡,目前聽著主題曲就想到許多細節。雖然平時對愛情戲不特別注重,焦點會放在其他的地方;但是這部最讓我深刻的,仍是男女主角的相處。
看著他們互相理解與成長,雖然是慢節奏的淡淡的劇,卻好像他們在現實世界中真實存在一樣,想要支持著他們。
有機會的話,或許會重看一遍吧。
補充想法(寫於2023.04.01)
《讓愛說出來》真的是好到我不知道該怎麼說(?)即使它因為年代久遠所以仍舊有些用語或呈現上的小瑕疵。
第一次看的時候漏掉了一些小東西,這次重新看才發現——慎一反思社會加諸給泛自閉光譜者的壓力、告訴繭子在他面前不必偽裝(社交迷彩);繭子描述受到同事不友善的對待後產生的負面情緒回放,像是錄影帶倒帶重播……
劇裡也探討了一般人和光譜者的戀愛(早在近年許多影劇以前就討論到!),以及稍微碰觸了移情與反移情的課題(但這個我覺得沒有到很深入)等。
由於慎一有段時間都是以繭子的生活/社交老師(醫生)的身分和她互動(雖然後來也有提,想以朋友的身分而非醫者、一開始繭子母親去拜託他幫忙時也提過不想以醫生身分和她接觸),所以看的時候會有點擔心他們的感情發展會不會有點不適切……
不過他們的感情線其實也算比較淡,所以我很喜歡QQ(真的喜歡輕描淡寫的感情XDD不適合轟轟烈烈)
或許這樣相對平淡、溫和的主角設定比較沒有戲劇張力和吸引人的要素,但是我真的很喜歡TTT
近年也很少看到主角雙方都是溫和(?)派的了(通常都會比較有對比、反差之類),所以認識了這部劇(雖然也不是「近年」)真的很幸福,感謝噗浪上的陌生旅人提到,我才知道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