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限定

【思想實驗】所有的精確,都過於狹隘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本週的課程由四位老師輪流講課,每位老師都有各自專精的領域。
魏老師分享了海洋鈣板藻與全球暖化的關係;葉老師分享了金融市場裡的非理性繁榮;梁講座分享了精準化醫療不僅在全民健康之上,而是之於整體社會發展有多重要;高老師透由新聞事件的延伸,教導我們縱深思考的重要性。
老實說,本週的課程有許多地方我聽得不太明白,好像懂了,檢視一下自己懂了什麼,又好像沒有。
每位老師的講課時間因為課程時間的限制,比起以往都縮短許多,又更讓我的小腦袋瓜在三小時內得一次運轉四個領域的知識庫,還好天氣蠻冷的,才沒有當機。
「既然現在還沒辦法懂,就試著找出關聯性吧!」我這樣告訴自己。

高老師說:「沒有知識深度的訊息,是沒有價值的」,一如烏申斯基所說:「學習是勞動,是充滿思想的勞動」。
以行動支持創作者!付費即可解鎖
本篇內容共 1032 字、1 則留言,僅發佈於糖漬檸檬片你目前無法檢視以下內容,可能因為尚未登入,或沒有該房間的查看權限。
你的見面禮 Premium 閱讀權限 只剩下0 小時 0
avatar-img
216會員
213內容數
關於影像的省思,也關於在生活裡浮沉的方舟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予晞🌸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我們如何看待問題,就會影響我們如何解決問題。
重要的永遠不是對錯,因為對錯之分,會基於成長歷程中所接觸到的風土文化影響整個生命脈絡。重要的,是我們能不能少一點道德批判,多一些吾日三省吾身。
知識都是有限的,我們都只是嘗試去做較佳的詮釋。
假若沒有嘗試定義,我們也只會迷失在模糊的邊界上,來回遊走擺盪。
持續保持對世界好奇的能力,也是一種對民主的自律和尊重。知識都是有限的,我們都只是嘗試去做較佳的詮釋。
我們如何看待問題,就會影響我們如何解決問題。
重要的永遠不是對錯,因為對錯之分,會基於成長歷程中所接觸到的風土文化影響整個生命脈絡。重要的,是我們能不能少一點道德批判,多一些吾日三省吾身。
知識都是有限的,我們都只是嘗試去做較佳的詮釋。
假若沒有嘗試定義,我們也只會迷失在模糊的邊界上,來回遊走擺盪。
持續保持對世界好奇的能力,也是一種對民主的自律和尊重。知識都是有限的,我們都只是嘗試去做較佳的詮釋。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直覺和生活常識非常有用,但缺乏知識的直覺會欺騙你。」 「Google對產品經理的要求是,在沒有數據之前不要輕易給出結論。」 「有些事情讓你放棄掉生活中獲得的直覺,是千難萬難。」 「有一點經驗的工程師都知道,任何產品的性能都有一個物理上無法突破的極限, 這個極限並不需要等到工
Thumbnail
日常生活中你一定有過這種情況,感到無聊就滑短視頻,一感到迷茫,就去刷心靈雞湯,一感到空虛就去打遊戲,用低密度的信息讓你的空虛、迷茫迅速得到滿足,讓你放棄自我提升,我們的深度思考能力、想像力和創造力在這個過程中逐漸流失.....
Thumbnail
很多時候對話會停止是因為我們忽略很多細節,直接跳到結論
1. 混淆「課程專題報告」與「專題研究」: - 課程專題報告比較像是「科學作家」的工作,而專題研究才是「科學家」的工作。區分這兩者的關鍵在於是否「產生新的知識」。課程專題報告基本上是類似讀書報告,拼湊各種文獻,雖然可以寫得很廣很深,但這僅是「科學作家」的等級,而非「科學家」。 2. 不
指導大學生做研究專題時, 一個常見的問題就是大學生會把「課程專題報告」以及「專題研究」搞混。 前者比較像是「科學作家」,而後者才是「科學家」。 區分這兩者的關鍵,是看有沒有「產生新的知識」。 課程專題報告基本是類似讀書報告,把各種文獻拿來拼湊, 只要處理資訊的能力夠
Thumbnail
作者Only系列文章【一天一千字,進化每一次】,職場上,最難教導的人通常是那些只想要簡單標準答案,卻無法適應變化的人。事實上,大多數問題都沒有標準答案,只有參考答案,職場學習的重點在於思考,吸收各方意見,並不斷更新視野。這樣的積極學習態度,能幫助人不斷進步,成長。
Thumbnail
0. 剛發現台灣人工智慧學校侯秘書長是強者我同學夫人,他在聯發科搞AI,買股票找誰大家應該知道。 1. 推動AI融入課程(尤其在人社領域)最大的困難和挑戰在於心態mindset的轉變,要由‘人機(二元)對立’換成‘人機協作’。 2. 絕大部分教學現場的問題來自於1.,比如質疑AI會取代人、著
Thumbnail
設計思考的生活運用 在我們求學的過程中,因為升學主義的影響,我們往往習慣於認為答案只有一個標準。「刻意練習」往往會變成如何穩定自己的分數。然而,隨著踏入社會,現代社會因AI和網路全球化的發展而發生了巨大的變化。雖然許多傳統社會中的基礎邏輯和框架在當代社會中仍然存在,但學習模式已經發生了變革。社群媒
Thumbnail
我們各級的教育體系又普遍缺乏邏輯學科或思考方法的課程設計,所以,在公衆言論領域,常常聽聞有心人貌似「精確」實則「曖昧」的表述,國人也往往不能判斷其意義真僞及説話人的真實意向。
Thumbnail
葉丙成老師在不良大叔podcast提出結論,認為不被AI取代,就得是「OOOO」的人,才不會被「解決問題」的AI取代。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直覺和生活常識非常有用,但缺乏知識的直覺會欺騙你。」 「Google對產品經理的要求是,在沒有數據之前不要輕易給出結論。」 「有些事情讓你放棄掉生活中獲得的直覺,是千難萬難。」 「有一點經驗的工程師都知道,任何產品的性能都有一個物理上無法突破的極限, 這個極限並不需要等到工
Thumbnail
日常生活中你一定有過這種情況,感到無聊就滑短視頻,一感到迷茫,就去刷心靈雞湯,一感到空虛就去打遊戲,用低密度的信息讓你的空虛、迷茫迅速得到滿足,讓你放棄自我提升,我們的深度思考能力、想像力和創造力在這個過程中逐漸流失.....
Thumbnail
很多時候對話會停止是因為我們忽略很多細節,直接跳到結論
1. 混淆「課程專題報告」與「專題研究」: - 課程專題報告比較像是「科學作家」的工作,而專題研究才是「科學家」的工作。區分這兩者的關鍵在於是否「產生新的知識」。課程專題報告基本上是類似讀書報告,拼湊各種文獻,雖然可以寫得很廣很深,但這僅是「科學作家」的等級,而非「科學家」。 2. 不
指導大學生做研究專題時, 一個常見的問題就是大學生會把「課程專題報告」以及「專題研究」搞混。 前者比較像是「科學作家」,而後者才是「科學家」。 區分這兩者的關鍵,是看有沒有「產生新的知識」。 課程專題報告基本是類似讀書報告,把各種文獻拿來拼湊, 只要處理資訊的能力夠
Thumbnail
作者Only系列文章【一天一千字,進化每一次】,職場上,最難教導的人通常是那些只想要簡單標準答案,卻無法適應變化的人。事實上,大多數問題都沒有標準答案,只有參考答案,職場學習的重點在於思考,吸收各方意見,並不斷更新視野。這樣的積極學習態度,能幫助人不斷進步,成長。
Thumbnail
0. 剛發現台灣人工智慧學校侯秘書長是強者我同學夫人,他在聯發科搞AI,買股票找誰大家應該知道。 1. 推動AI融入課程(尤其在人社領域)最大的困難和挑戰在於心態mindset的轉變,要由‘人機(二元)對立’換成‘人機協作’。 2. 絕大部分教學現場的問題來自於1.,比如質疑AI會取代人、著
Thumbnail
設計思考的生活運用 在我們求學的過程中,因為升學主義的影響,我們往往習慣於認為答案只有一個標準。「刻意練習」往往會變成如何穩定自己的分數。然而,隨著踏入社會,現代社會因AI和網路全球化的發展而發生了巨大的變化。雖然許多傳統社會中的基礎邏輯和框架在當代社會中仍然存在,但學習模式已經發生了變革。社群媒
Thumbnail
我們各級的教育體系又普遍缺乏邏輯學科或思考方法的課程設計,所以,在公衆言論領域,常常聽聞有心人貌似「精確」實則「曖昧」的表述,國人也往往不能判斷其意義真僞及説話人的真實意向。
Thumbnail
葉丙成老師在不良大叔podcast提出結論,認為不被AI取代,就得是「OOOO」的人,才不會被「解決問題」的AI取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