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眾多合作單位中,一路見證著我們電台轉型的,莫過於我已認識近20年的工作好夥伴也是好客戶~縣內的一所社區大學,認識他們之後,打破了我對以往社區大學的認識,這間社區大學在將社大"知識解放、公民參與的使命真正地發展到極緻,讓我對社大有不同於以往的感受,所有的班級都要用自己課程的特色去進行社區回饋,比方:水彩班,會為了社大這幾年關懷的保護雲林溪的議題,在活動中為雲林溪速寫,熱舞班則會用舞蹈的設計以及舞蹈中與道具的互動,傳遞比方~空污的概念,各個班級都會在老師的帶領下不定期投入社會公益行動,用自己所學為社會貢獻心力,讓社區大學真正的意義能被落實。
認識了地方上的這所社大後,從專訪執行長、主任、班級的老師學生,逐漸到和他們展開合作,除了帶領電台同仁執行社大成果展的主持工作外也陸續為其招生做宣傳,接著在電台轉型時,又遇上疫情,許多產業都面臨需要線上工作,社大原本每年都舉辦的全社大的師生講座,也因此遇到困境,於是靈機一動,找上了正在轉型直播的我們,把講座的講師直接約到電台直播出去,不僅讓社大學員能學習,也讓網路上的民眾可以一起接收好的資訊,把學習的場域擴大,非常有意義,也因此從疫情開始一路合作到現在,反倒變成社大的一大特色。
社大的老師群可說是臥虎藏龍,每個人都身懷絕技, 認識社大後,我開始有機會跟不同課程的老師們合作,也從他們的身上學到很多,這當中有手作春仔花的老師、網路數位學習的老師、舞蹈老師、繪畫老師、拼布老師......社大真是一座寶藏,甚至在107年,因為社大長期關心在地河川生態的議題,邀請我們去作系列專題報導,因此我們得到了當年的卓越新聞獎,這成績真的是屬於我們雙方的,至今提到這件事,都會覺得工作非常有意義。
人類是群居的動物,在職場、在學校、在家庭,人其實都是不太能離群索居的,因為彼此共同的分享美好事物、互相提攜人生就是加乘的美好的美好,所以危機真的就是轉機,如果廣播持續走在黃金歲月,或許我們不會深入接觸到這麼多人事物,也不會展開這麼多的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