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拉格交換日記】最後一個禮拜的室友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raw-image

“Ohoo, you don't know you're beautiful…”

只掛著一邊的 Airpods 傳出了熟悉的旋律,六月中耀眼的陽光灑落,穿梭在人群簇擁的布拉格舊城。雖然已經不知道踏過同樣的步道多少遍,輾轉度過了三個不同的季節,這一次感受卻特別深刻。不只是因為這是回台灣前最後一次到舊城,也因為 Airpods 的另一邊是我交換期間遇到大概是最酷的人之一 — 在布拉格只當了一個禮拜的短暫室友。

那天是我們認識的第二天,第一天晚上即便她看起來有點不情願有人打擾她乾淨的房間,我們還是相談甚歡。我們互相分享了彼此國家,畢竟對彼此來說都不算是常見的地方(她是白俄羅斯人)。接著聊到了我們在 VSE(布拉格經濟大學) 上課遇到的荒唐事、比較了台灣跟捷克的教育制度,我們現在和以後想做的事等等。以第一次見面的人來說算是一場非常有深度的對談,我開始想像這個禮拜即將度過非常充實的時光。於是,第二天大概傍晚時分回到宿舍,我就很衝動地問了她是否有空幫我在舊城區拍學士服照。沒想到她居然一口答應(可能是因為她那天剛考完期末考心情很好)。乘著 9 號電車前往市區的路上她不斷嚷嚷著等下一定要吃到 Trdelnik(煙囪捲)。我一開始還聽不懂她在說甚麼被她翻了個白眼,但我在布拉格待了四個月真的從來不知道它正確的念法。其實從外表完全看不出來她是個才 18 歲的女孩,13 歲就離開家獨立生活的她將自己包裝得很堅強,但還是可以從一些行為和偶爾的語氣中感受到那個年紀才會有的庸人自擾、青澀的煩惱。記得在電車上她突然問我:「Why old town square?」我愣了一下回答說因為我覺得它是最能代表布拉格的地方。她聳了聳肩,似乎不太同意,然後我們陷入了一片沉默。這個問題好像突然打醒了我,我開始思考我是不是常常將別人眼中以為的好也視為是自己選擇的理由。

我們下了車,從火藥塔一路晃到了舊城,經過了快四個月的時間,我已經很習慣走在這條路上了。在廣場中央拍了幾張照,我也幫她拍了幾張。我們又接著往查理大橋的方向前進。在路邊歇息時她突然拿下一邊的耳機要我戴上,一開始有點抗拒,因為覺得這樣好像不太衛生,可是又覺得拒絕滿失禮的,於是愣愣的戴上了。耳邊頓時傳來熱情的西班牙旋律,她轉過身興奮地問我,「你一定聽過這首歌吧!」我回應說抱歉我平常沒有在聽西文歌…。於是,她又切了下一首,每切一首都用篤定的眼神望向我,希望我能跟她喜愛的音樂產生一些共鳴,而我只能一再的搖頭,一再的讓她失望。她乘勝追擊,問我會聽哪些歌手的歌,我說我很喜歡 Ed Sheeran,「還有呢?」在不斷地追問下,我們終於找到了一點點共鳴。

「Our playlist is completed」,聽著專屬於我們的撥放清單,漫步在再熟悉不過的街頭,好像擁擠嘈雜的人群跟著消失了,只剩下耳邊的旋律還有眼前永遠看不膩的舊城區街景。難以忘懷那天剛剛好的陽光,剛剛好的溫度,剛剛好的風景,剛剛好的音樂,剛剛好的人,時間好像就暫停在那了。或許帶者一絲離別的情懷而特別珍惜每分每秒,因為微小的舉動所帶來的快樂,讓這次的徒步成為最特別的回憶

raw-image

「Ohoo, you don't know you're beautiful…」音樂還沒結束,我們已經抵達查理大橋,人潮逐漸變多,我摘下耳機回歸平凡的世界。

後來的幾天因為機票被取消,又加上入境人數規定,煩惱著回不了台灣。有一次跟她解釋到一半不知道為什麼眼淚就流下了。我很少會在人面前哭的,可能是因為真的太害怕了吧。我邊哭邊解釋完後,她並沒有任何表情及回應。我覺得丟臉極了,心裡想說她一定覺得這有什麼好哭的。過了一陣子,原本以為她可能會說她 13 歲就自己一個人住在外面她都沒哭了這種故事來諷刺我,沒想到他用一個再平靜不過的語氣跟我分享了她朋友今天回白俄羅斯被警察攔下的故事,而那位朋友也是邊哭邊打電話給她。不知為何,聽完這個故事心情反而平復下來了。相較於其他真的不得已的人而言,我能遇到最壞的情況頂多就是用旅遊簽在布拉格多待幾天。在那些我觸碰不到世界裡,還多得是生命安全被威脅、被現況給困住的人們

在布拉格的最後一個早上,室友說她必須在我離開前出門,於是我們在房間的陽台上留下了最後的合照。離開布拉格、道別交換生活和室友,當所有離別都在同一個時刻發生,我裝作看不見心中的不捨與嘆息,緩緩留下紀念,細細感受眼前的事物,可能是最後能做的,也最不會感到後悔的一件事了。在那個當下我就已經知道,我們之後應該不會再見了,也才體會到交換學到最重要的一課,或許就是如何和這些才剛開始產生連結的人事物、和這些短暫卻美好的回憶永恆的道別。她最後一次抱怨我搭的是 24 小時的飛機而她明天卻要搭同樣時長的客運才能回家,並再一次提醒要把照片傳給她。「Safe flight」是她最後給我的祝福,輕輕把門帶上,剩下我和回程的行囊還有偌大的、一塵不染的房間。

她的布拉格生活才剛要開始,我的卻已經凋零。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chi的沙龍
1會員
4內容數
chi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3/11/04
到尼斯的第一個行程是去城堡山眺望天使灣,一整片綿延的蔚藍海岸,如此清澈、透明、漸層的藍色浪濤折射著陽光。看著這樣的景色讓我迫不及待想要成為一片湛藍中悠游的一員。 前往海的執念太深,剩下的行程都像是過眼雲煙敷衍地走過。在青旅放好行李,踩著輕快又急躁的步伐,抵達了嚮往已久的鵝卵石海灘。要下海之前是最痛苦
Thumbnail
2023/11/04
到尼斯的第一個行程是去城堡山眺望天使灣,一整片綿延的蔚藍海岸,如此清澈、透明、漸層的藍色浪濤折射著陽光。看著這樣的景色讓我迫不及待想要成為一片湛藍中悠游的一員。 前往海的執念太深,剩下的行程都像是過眼雲煙敷衍地走過。在青旅放好行李,踩著輕快又急躁的步伐,抵達了嚮往已久的鵝卵石海灘。要下海之前是最痛苦
Thumbnail
2023/04/13
14 天的旅程即將到了尾聲,現在在義大利國鐵上,所剩無幾的網路流量和隨時都會關機的手機,除了沒有冷氣的悶熱沒有任何可以分心的事物,終於可以好好寫下這幾天的感想。窗外是一望無際的大西洋,人們或坐或站,或在岸邊或在海裡,享受著豔陽與沁涼的蔚藍。剩下三天的旅程,其實很多時候都迫不及待想結束,又同時覺得人生
Thumbnail
2023/04/13
14 天的旅程即將到了尾聲,現在在義大利國鐵上,所剩無幾的網路流量和隨時都會關機的手機,除了沒有冷氣的悶熱沒有任何可以分心的事物,終於可以好好寫下這幾天的感想。窗外是一望無際的大西洋,人們或坐或站,或在岸邊或在海裡,享受著豔陽與沁涼的蔚藍。剩下三天的旅程,其實很多時候都迫不及待想結束,又同時覺得人生
Thumbnail
2023/04/13
📍Budapest, Hungary 在布達佩斯的三個晚上,我住在中央市場附近的青旅,幾天以來已經走過一旁連結布達與佩斯的 Liberty Bridge 無數次。神奇的是,在這座橋上遇到了兩個主動找我攀談的人,也成為這趟旅程中最印象深刻的回憶。 (1) 某天想要在橋上看夕陽與夜景,於是日落時分就
Thumbnail
2023/04/13
📍Budapest, Hungary 在布達佩斯的三個晚上,我住在中央市場附近的青旅,幾天以來已經走過一旁連結布達與佩斯的 Liberty Bridge 無數次。神奇的是,在這座橋上遇到了兩個主動找我攀談的人,也成為這趟旅程中最印象深刻的回憶。 (1) 某天想要在橋上看夕陽與夜景,於是日落時分就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打下這篇文章的開頭,是奧斯陸的八月十二日,晚上九點十分。我在挪威的第五天。 靛藍色的天空,日仍未落。我坐在陽台邊,望著街上的跑者為自己配速、看著騎單車的人為齒輪轉動,一邊在電腦前敲敲打打的我,也試圖透過文字,感受在這座城市生活的節奏。總的來說,今天是愉快且有靈感的,所以想與讀者分享初會歐洲的奇妙感
Thumbnail
打下這篇文章的開頭,是奧斯陸的八月十二日,晚上九點十分。我在挪威的第五天。 靛藍色的天空,日仍未落。我坐在陽台邊,望著街上的跑者為自己配速、看著騎單車的人為齒輪轉動,一邊在電腦前敲敲打打的我,也試圖透過文字,感受在這座城市生活的節奏。總的來說,今天是愉快且有靈感的,所以想與讀者分享初會歐洲的奇妙感
Thumbnail
我們望著彼此,給了彼此重重的、搖搖晃晃的、百般不捨的擁抱。並說道,沒關係,九月見! 那天是室友準備離開的日子。她要坐車到萊比錫過一夜,然後搭飛機回吉爾吉斯🇰🇬。 下學期她就不再是我的室友了,因為她開始要實習,也順利找到了在萊比錫的實習。而我也要開始我的第五學期。一切都會是新的。新室友會來,新
Thumbnail
我們望著彼此,給了彼此重重的、搖搖晃晃的、百般不捨的擁抱。並說道,沒關係,九月見! 那天是室友準備離開的日子。她要坐車到萊比錫過一夜,然後搭飛機回吉爾吉斯🇰🇬。 下學期她就不再是我的室友了,因為她開始要實習,也順利找到了在萊比錫的實習。而我也要開始我的第五學期。一切都會是新的。新室友會來,新
Thumbnail
第一年工作結束,我前往奧地利找到正在念研究所的閨蜜,不經意間卻陷入憂鬱。與閨蜜重逢後,得知她經歷了戀愛、墮胎等一連串傷痛,這也讓我成長不少。長大成人,意味著痛苦與掙扎,但也代表著自己要為自己好好活下去。
Thumbnail
第一年工作結束,我前往奧地利找到正在念研究所的閨蜜,不經意間卻陷入憂鬱。與閨蜜重逢後,得知她經歷了戀愛、墮胎等一連串傷痛,這也讓我成長不少。長大成人,意味著痛苦與掙扎,但也代表著自己要為自己好好活下去。
Thumbnail
本篇將分享作者和朋友在布拉格(Prague)中的舊城區、小城區及城堡區,一起走馬看花的經驗。
Thumbnail
本篇將分享作者和朋友在布拉格(Prague)中的舊城區、小城區及城堡區,一起走馬看花的經驗。
Thumbnail
大眼妹這次終於可以去參加畢旅了,這次的目的地是臺北,持續三天兩夜。她的作風一如往常,簡單不囉嗦,這段青春時光值得回憶。
Thumbnail
大眼妹這次終於可以去參加畢旅了,這次的目的地是臺北,持續三天兩夜。她的作風一如往常,簡單不囉嗦,這段青春時光值得回憶。
Thumbnail
最近有一個好朋友辭掉月薪7萬的工作,辦好簽證後就立刻飛去澳洲生活了,大多數人都感到訝異,但我十分支持也很理解她的決定。 回想起大學的時候我們總是在二樓窗外露臺一邊晃著腳一邊看著一盞快熄滅的路燈,橫聊著最近遇到了什麼樣的困難,不斷地檢索,言語充滿浪漫與幻想,也沉浸在當時被情緒困擾的氛圍中。直到現在我
Thumbnail
最近有一個好朋友辭掉月薪7萬的工作,辦好簽證後就立刻飛去澳洲生活了,大多數人都感到訝異,但我十分支持也很理解她的決定。 回想起大學的時候我們總是在二樓窗外露臺一邊晃著腳一邊看著一盞快熄滅的路燈,橫聊著最近遇到了什麼樣的困難,不斷地檢索,言語充滿浪漫與幻想,也沉浸在當時被情緒困擾的氛圍中。直到現在我
Thumbnail
我有一個從國中到大學的摯友,她的英文名是Lydia,2022年去西班牙交換,2023年初時輾轉得知一位共同朋友想過去找她,所以我也一股腦地加入,不料最後我一人成團。 這趟旅程預計在六月份的西班牙待14天,這是我第一次去歐洲,也是第一次獨自搭飛機,原本的緊張在前往桃園機場的路上被磨光,將近凌晨的班機
Thumbnail
我有一個從國中到大學的摯友,她的英文名是Lydia,2022年去西班牙交換,2023年初時輾轉得知一位共同朋友想過去找她,所以我也一股腦地加入,不料最後我一人成團。 這趟旅程預計在六月份的西班牙待14天,這是我第一次去歐洲,也是第一次獨自搭飛機,原本的緊張在前往桃園機場的路上被磨光,將近凌晨的班機
Thumbnail
一個孝順的女孩 她離開當時認為最愛的男孩 嫁給了互對門當是幸福還是遺憾 聽了這首歌曲 想起以往一位朋友 各方面優秀的女孩 她的一切都是順從父母安排 除了她熱愛的烏克麗麗 她是利用瑣碎時間兼差當起樂器老師 只為了想完成自己夢想 此時她遇見她認為當時的最愛 談了場不能說的戀
Thumbnail
一個孝順的女孩 她離開當時認為最愛的男孩 嫁給了互對門當是幸福還是遺憾 聽了這首歌曲 想起以往一位朋友 各方面優秀的女孩 她的一切都是順從父母安排 除了她熱愛的烏克麗麗 她是利用瑣碎時間兼差當起樂器老師 只為了想完成自己夢想 此時她遇見她認為當時的最愛 談了場不能說的戀
Thumbnail
來到捷克後的一個月,在 Facebook 上小小創了一個粉專「喬伊斯在捷克」,紀錄著在布拉格生活的那一年,宿舍生活多采多姿,且費用相對低廉。本文內容包括宿舍介紹、洗衣日常和學生咖啡廳兼酒吧,為交換生存提供實用資訊和生活分享。
Thumbnail
來到捷克後的一個月,在 Facebook 上小小創了一個粉專「喬伊斯在捷克」,紀錄著在布拉格生活的那一年,宿舍生活多采多姿,且費用相對低廉。本文內容包括宿舍介紹、洗衣日常和學生咖啡廳兼酒吧,為交換生存提供實用資訊和生活分享。
Thumbnail
這篇文章講述了作者從桃園遷居到嘉義的生活經驗,包括在學校宿舍和牛津菁英館的居住環境,以及搬遷到媽媽的老房子的過程。
Thumbnail
這篇文章講述了作者從桃園遷居到嘉義的生活經驗,包括在學校宿舍和牛津菁英館的居住環境,以及搬遷到媽媽的老房子的過程。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