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彈少年團 Suga 以 Agust D 的身分回歸舞台,闡述寂寞、人性及獲得認可一事

2023/04/13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記者 Jeff Benjamin
2023 年 4 月 7 日
這位藝人以防彈少年團的 Suga 最廣為人知,個人歌手身分的 Agust D 藝名,還有真實姓名閔玧其,也同樣聞名於世。他是饒舌歌手、歌手、製作人、舞者、時尚謬思、NBA大使,但他想要提醒聽眾,他首要是一介凡人。
4 月 7 日的今天,是 Agust D 回歸舞台的日子,Agust D 是 Suga 在防彈少年團之外發行個人音樂時使用的藝名,新歌〈People Pt.2〉是跟 K-pop 超級巨星 IU 合作。繼 2020年 5 月〈Eight〉登上告示牌全球數位歌曲銷售榜冠軍後,兩人再度攜手推出最新力作。〈People Pt.2〉延續〈People〉一曲,〈People〉收錄於 Agust D 在同月發行的《D-2》混音帶,深受歌迷喜愛。原本的〈People〉是 Suga 反省自身並深思他人的論斷與變化,〈People Pt.2〉則是渴望跟他人建立關係。
Suga 打造的世界具備多個面向,但對這位已屆三十的歌手來說,寂寞是靈感與魅惑的恆久源頭。〈People Pt.2〉全球發行的幾小時前,他與告示牌通話,在場的還有幾個國際團隊,他們夜以繼日為 Suga 和BIGHIT MUSIC 的藝人工作。有些是在他的身邊工作,有些是透過 Zoom 連線工作,但在這位明星的眼中,寂寞依舊是謬思,協助他往內探尋,以更宏大共通的方式向聽眾訴說。
防彈少年團自從出道以來,主要是把七人團體延伸出來的隱喻與意象,化為易懂的敘事,還有打破疆界的作品與舞蹈,從而打造出遍及世界各地的音樂魅力。Suga 使用的素材範疇十分豐富,防彈少年團每張專輯基本上都有他的製作,而他跟 Halsey、Juice WRLD、Epik High、日本 ØMI 的合作,更是眾所矚目之作。不過,如今的他看重的是能打動他本人的主題,還要讓眾人聽清他所訴說的。
儘管春夏兩季已排滿專輯宣傳活動、個人的全球巡演、形象大使的職責、YouTube 節目,但是 Suga 在結束談話時還是很調皮(他眨著眼說:「啊,他X的忙死了。」),因為他沒有時間可以浪費。請繼續閱讀下文,主要著眼於〈People Pt.2〉的發行,還有這首發人深省的流行樂/嘻哈樂的合作曲是由哪些因素促成。
距離〈People Pt.2〉的發行只剩幾個小時,這次你以 Agust D 的身分帶著D-Day專輯回歸舞台。以 Agust D 的身分做音樂,還有以 BTS 的 SUGA 做音樂,心態上會有所不同嗎?
SUGA:這些音樂全都是閔玧其這個人製作的,所以對於這兩個藝名,我的心態其實沒有很不一樣,但我會說意圖是不太一樣的。終歸來說,發行這首歌,目的是盡量讓很多人聆聽我的音樂,所以在做〈People Pt.2〉時是想著大家會怎麼看待 Agust D 的音樂,所以才會跟 IU 合作,有點像是試試看用 Agust D 的名義發行這首歌,其實我有點擔心。
你跟 IU 合唱的〈People Pt.2〉是《D-2》混音帶〈People〉的續曲,跟 IU 再次攜手延續這個故事,有何重要之處?
說件事,你個人會很愛,歌名原本不是〈People Pt.2〉。其實《D-2》的〈People〉是我個人最喜歡的歌,而且〈People Pt.2〉實際上是三年前就製作了。Photo-Folio Wholly or Whole Me 寫真集的相片拍攝公開時,公司其實就透露了導唱 [demo] 版,大家聽到了一部分。不過總之《D-2》製作時,這首歌就已經完成了,所以我就想:「喔,我應該要發這首歌,我應該要發這首歌。」但當時要繼續做〈Butter〉和〈Dynamite〉,所以沒有機會發。
歌名原本是〈Sara〉(사라),就是 saram(사람,韓文的「人」)少了 m (ㅁ)這個子音。Sara(사라)的後面加上一個子音,可以是 saram(사람,韓文的「人」),也可以是 sarang(사랑,韓文的「愛」)。所以就要看聽者想在 sara(사라)的後面放上哪個子音。可是我請朋友聽這首歌,他們聽到的是 sal-ah(살아),韓文的意思是「活著」,我心想:「這樣行不通。」所以最後歌名定為〈People〉。
有些人叫我 August D,有些人叫我 Ah-gust D,但其實我是 Agust D。所以你也知道,人們對我的名字有不同的理解,我們必須讓 SUGA 這個人和 Agust D 相互呼應,這首歌有點合乎那樣的呼應。混音帶和這張正式個人專輯之間需要建構橋樑並相互呼應。為了把那樣的呼應匯集起來,這首歌必須做得很流行。我們沒有試著把 MV 做得很強烈,而在這個意義上,IU 真的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我也認為這是我最擅長的音樂類型,以流行樂為主的曲風。
兩首歌相互呼應,但主題和歌詞非常不同,對吧?〈People〉是在自我反思並審視他人的評價,但〈People Pt.2〉應該跟關係和對抗寂寞有關。在你心中,兩首歌最大的區別是什麼?
以前,我接受訪談時總是會提到,我個人覺得寂寞就是在現代社會裡待在一起。我接受訪談時總是會談到寂寞,但很可惜,不一定會收錄在訪談的完稿裡。不只是我,每個人的內心都存在著寂寞感,直到死去才會消逝。無論你談的感情有多深刻,跟他人有多親密,遇見多少位朋友,有多常跟家人見面,內心總是存在著寂寞感。
所以三年前我開始使用「寂寞」這個關鍵詞,每個人都會感受到的痛苦與傷痛,我覺得沒有太大的差異。我也是一樣,無論是防彈少年團的我、SUGA、閔玧其還是 Agust D,我的內心也總是會有寂寞的存在。大家也許覺得我個人沒有什麼顧慮或擔憂,覺得我不會感受到傷痛,但我也會感受到那些情緒,我也在設法對抗那些、克服那些。
這張專輯在訊息上其實也並非一切的總結,所以也許以後會有第三篇吧。現在,我們只是在試著說:「我們不要互相討厭了,我們找個方法吧。」
我喜歡這個說法,因為就連在《Road to D-Day》紀錄片的預告,有那麼一刻,你說你經常想要放棄音樂,可是當大家聚在一起,你才發現自己做得到,並且樂在其中。這個跟〈People Pt.2〉的主題有關聯嗎?
這個話題有點難,因為我十一、二歲就開始做音樂、寫歌詞,這些年來,我也一直在做音樂,現在我都三十歲了。寫〈People Pt.2〉並不容易,這張專輯整體來說也不容易做,但大家其實都不清楚音樂製作的整個過程。我會說出來,是因為 Jeff 你會懂,我們剛開始踏入 K-pop 這行的時候,我已經做音樂做了大半輩子,儘管如此,我們的處境很模稜兩可,不被當成音樂人,也不被當成偶像。可是跟我很熟的音樂人都知道,我對待音樂的態度認真又真誠,我是很平常的人。
所以一開始會有這部紀錄片,只是因為我想要捕捉這個過程呈現出來。一開始的目的是展現 SUGA 身為製作人和寫歌人的樣子,但最後有點是在呈現專輯製作過程的世界觀。我試著盡量呈現我平常個人的一面,但我身為韓國偶像,很多畫面都剪掉了,比較自然的畫面和一些很好的畫面沒有收錄在最終的版本。這部紀錄片和〈People Pt.2〉是在試著揭露閔玧其這個人自然的一面,我只是想要展現我是人性化的人,我只是一介凡人。
有一天,你一定要公開導演剪輯版。《D-Day》和紀錄片即將發行,本週《D-2》和《Agust D》也要全球發行,恭喜你。我最喜歡〈Agust D〉,取樣自〈It’s a Man’s Man’s Man’s World〉,這首也終於放到串流平台。你提過 J. Cole 是怎麼同意防彈少年團的〈Born Singer〉取樣,那麼關於 James Brown 的遺作,可不可以透露過程呢?
我年紀還很輕的時候就發了《Agust D》所以就連我現在聽,聽起來有點不成熟,如果聽聲調的話,饒舌本身不太有條理,那時我想做的事情很多,有點一直很緊繃匆忙。但是做了這麼多各種多樣的音樂後,我覺得跟那時發的歌相比,大家更喜歡近期發行的歌。所以我有點敢說,大家現在開始意識到這些歌曲並給予認可。音樂家本人其實已經過世了,所以我覺得是他的家人決定給予認可。
〈Born Singer〉[的授權] 也是一樣,雖然我不知道音樂人本人要經過什麼步驟,但總之是授權了。在我看來,那就是我身為防彈少年團,身為閔玧其、SUGA、Agust D,終於以音樂人的身分獲得認可。其實我不認為更廣大的消費者或聽眾會接受,畢竟實際上又不是很熱門的音樂,可是我敢說,這首歌的授權是因為我們終於以音樂人的身分獲得認可。
Joyce Yao
Joyce Yao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