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在》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多年前,當我還在美國念大學時,一位文化課的教授在課堂上提出自由的概念,並貶低它為虛假不切實際的幻想。他向我們挑戰,要求我們提出反駁,向他證明人可以獲得自由。我記得同學紛紛舉手發言,提出許多極端的假設情境,如有錢就是自由、有權力就是自由,或是搬到無人的鄉下就是自由,擁槍就是自由。面對這些提案,教授像一堵堅不可摧的牆壁,用謹慎的邏輯迅速破解了每位同學的發言,讓大家束手無策。
面對這個棘手的問題,我們的準備不足,提出的例子不堪一擊,背後的解釋更是牽強附會。然而,我們仍然踴躍發言,直到下課鐘聲響起,才背起書包離開教室。
課堂上的討論太過踴躍,每個人的發言有限,我心中還有一個疑問未解,便決定在教室外的走廊等待教授,想要聽聽他的看法。當他走出教室,察覺我在等他,他立即揮手示意,要我跟上他的步伐。
「嗯,會不會,人在不自由的情況下,接受了自己的不自由,就可以得到真正的自由呢?」我試圖解釋我的想法。
「但那還是不自由呀,對吧?」他笑著回答,速度沒有放慢。
「那難道就沒有真正的自由了嗎?」我進一步問道。
教授聽到我的疑問,停下腳步,轉身直視著我,誠懇地回答道:「我認為人是不自由的。人生來就沒有自由可言。從出生那刻起,我們就受到種種束縛,如經濟、文化、國籍、社會階層。長大後,這種束縛還是存在的,有些甚至越來越嚴重。我們越早認識這個事實,就能越早針對它作出反應。與其一直追求不存在的自由,不如儘早接受自己的不自由。」
「自在不等於自由,好好想想吧。」他下了一個結語,揚起了手向我揮別,隨即消失在走廊的另一端。
這段簡短的對話,令年少的我印象深刻,而真正領略他語中的智慧,又是多年以後了。
自由的概念,大眾並不陌生,很多人提到對自由的崇尚,卻少有人深入探討自由的本質。一般而言,自由乃是不受干涉的獨立狀態,泛指政府不該以法律或權力介入或審核個體或群體的思想、言論、行動、信仰。事實是,朋友和家人的喜好和舉動往往會直接或間接左右我們的抉擇,社會的主流思想更會影響我們的品味和風格,從喜歡聽的音樂,到身上穿的衣服,無一例外。
如此來看,沒有人是自由的,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會受到他人的影響。同樣的,每個人都或多或少在影響別人的生活。這種緊密的人際網絡就是我們每天的現實,沒有誰是真正獨立,也沒有人能夠完全自主,我們永遠互相干涉,不管願或不願。就算你逃離了人群,躲到一個鳥不生蛋的鄉下務農好了,你也得因應當地的氣候、土質、水源和生態圈,嘗試闢出一條生存的道路。
我們要面對的牽絆不僅是環境和他人的影響,還有身體和心靈的交織。身體的健康,包含了外在的肌肉和皮膚,以及內在的器官和骨骼,都能夠影響著我們的情緒與狀態。而那些時常浮現的念頭、無法釋懷的情感,以及總是抓緊不放的執著,都在牽引著我們的意識。即使找到了方法,逃脫了種種的外部因素,如果不能掌控自己的思緒,仍舊算不是自由。
我還記得,這番對話過了不久,我陷入了極為嚴重的躁鬱症,整整八年時間,我活在癲狂和死寂的擺盪裡。好不容易走了出來,又承受了脊椎受傷的打擊,讓我再次跌入幽暗的谷底,耗費十幾年的歲月緩慢爬出陰霾。在這段漫長的煎熬裡,我不斷調整心理狀態,不讓自己沉溺在沮喪和孤獨之中。即便身體已經不健康,我也要避免活得渾渾噩噩。
我慢慢地將自己和疾病分離開來,不讓它定義我的生活和性格,彷彿疾病僅是我配戴的飾物,或是我的髮型,如此而已。當我的健康不再是我的課題,我就將全副心思挪去悉心建構我的人生,從基礎開始,小心挑戰身體的限制,由此一步一步邁向我的理想和期盼。我不允許頹靡和失落主導我的一切,我要以開朗直率的態度直面我所邂逅的每一個人。
最後,我直面自己的心緒,放下了長年背負的恨與責怪,不再輕易批判他人,不執著善惡對錯。我學習放空自我,任由紛飛的念頭穿心而過,不執任何一念。
然後我就懂了,我或許不能活得自由,卻能選擇活得自在。
假如我還糾結於自由與不自由的論辯中,或許我會憤世嫉俗,抱怨命運不公,忌妒那些身體健康的人,心中總是充滿怨懟。但是,當我放下了這些念頭,我就能夠正視自己的現狀,擺脫疾病的束縛,不讓它左右我的情緒。如此我就能身心放鬆,鬆到不會糾纏於任何事情,不懷有任何羈絆,沒有什麼非得如何,成敗得失都是好事。
自在不等於自由,可自在也無需自由,這或許是教授當年想要傳遞給我的意思吧。
avatar-img
31會員
226內容數
一切由靜坐裡所得,化為文字,如漣漪向外圓擴,盼能在人海裡喚起一聲迴盪。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行歌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有時候,我們堅持做某些事情,並非因為對它充滿熱愛和期待,也不是因為必須這樣做,否則會留下遺憾。
在那段深陷躁鬱的大學日子裡,我失語的情況相當嚴重,我詭異地失去了聲音,喉嚨像是受到無數顆亂石的折磨。
清晨微寒,風自東北而來,帶著海上的濕氣。我醒來時,窗外散雨敲窗,今年的春雨總算來臨。每逢春季初雨,儘管心中不捨,卻也只能與冬日的清寒告別了。
修行者和常人的區別,在於面對外界和內心時所產生的心念差異。
最近幾週,我陷入AI的魔咒,尋求其助力解決生活和職涯上的種種難題,而它的表現實在令我驚艷。
時至三月末,冬季的寒氣本就所剩無幾,經不起春日暖陽一照,如同過往生活裡繁不可數的懸念一般,瞬間全消散了。
有時候,我們堅持做某些事情,並非因為對它充滿熱愛和期待,也不是因為必須這樣做,否則會留下遺憾。
在那段深陷躁鬱的大學日子裡,我失語的情況相當嚴重,我詭異地失去了聲音,喉嚨像是受到無數顆亂石的折磨。
清晨微寒,風自東北而來,帶著海上的濕氣。我醒來時,窗外散雨敲窗,今年的春雨總算來臨。每逢春季初雨,儘管心中不捨,卻也只能與冬日的清寒告別了。
修行者和常人的區別,在於面對外界和內心時所產生的心念差異。
最近幾週,我陷入AI的魔咒,尋求其助力解決生活和職涯上的種種難題,而它的表現實在令我驚艷。
時至三月末,冬季的寒氣本就所剩無幾,經不起春日暖陽一照,如同過往生活裡繁不可數的懸念一般,瞬間全消散了。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外遇是一場感情的試煉,撕裂了信任,也暴露了關係中的隱形裂縫。它讓人深陷傷痛與困惑,但同時也提供了一次重新審視自我與關係的機會。在這篇文章中,我們將深度解析外遇的成因、對愛情的影響,以及如何在裂痕中找到修復或重生的可能性,幫助你面對這場情感的挑戰,找到屬於自己的答案。
稍早跟朋友聊天,她向我詢問一個關於現階段她所遇到的一個選擇,目前找不到答案,一切混沌不明,問我她是不是一個「靈性沒有升級的」鬼打牆之人?電話打來的時候,恰好從行天宮參拜結束,我就一路從行天宮走到
有一頭鯨魚,到今天還一直在人們心中唱歌。牠從一生下來,聲音的頻率就比較高,有 52 赫茲那麼高。所以別的鯨魚聽不到牠的聲音,也聽不懂牠的意思。這頭音頻特殊的52 赫茲鯨魚,從被發現後就持續引起關注。科學家長期探尋,希望能找到其他的 52 赫茲鯨魚,據說後來真的有人發現一群「52 赫茲」在同時鳴唱。
  你心中有故事,卻不知道該怎麼表達出來?   你想寫小說,打開文檔,卻發現自己的腦袋跟word一樣空白?   你想動筆,卻發現每個人寫的小說都長得不太一樣,讓你無從參考?   那麼,這篇針對小說格式的教學文,應該可以幫上一點忙。   許多人都想寫小說,卻不是每個人都注重基本格式。然
外遇是一場感情的試煉,撕裂了信任,也暴露了關係中的隱形裂縫。它讓人深陷傷痛與困惑,但同時也提供了一次重新審視自我與關係的機會。在這篇文章中,我們將深度解析外遇的成因、對愛情的影響,以及如何在裂痕中找到修復或重生的可能性,幫助你面對這場情感的挑戰,找到屬於自己的答案。
稍早跟朋友聊天,她向我詢問一個關於現階段她所遇到的一個選擇,目前找不到答案,一切混沌不明,問我她是不是一個「靈性沒有升級的」鬼打牆之人?電話打來的時候,恰好從行天宮參拜結束,我就一路從行天宮走到
有一頭鯨魚,到今天還一直在人們心中唱歌。牠從一生下來,聲音的頻率就比較高,有 52 赫茲那麼高。所以別的鯨魚聽不到牠的聲音,也聽不懂牠的意思。這頭音頻特殊的52 赫茲鯨魚,從被發現後就持續引起關注。科學家長期探尋,希望能找到其他的 52 赫茲鯨魚,據說後來真的有人發現一群「52 赫茲」在同時鳴唱。
  你心中有故事,卻不知道該怎麼表達出來?   你想寫小說,打開文檔,卻發現自己的腦袋跟word一樣空白?   你想動筆,卻發現每個人寫的小說都長得不太一樣,讓你無從參考?   那麼,這篇針對小說格式的教學文,應該可以幫上一點忙。   許多人都想寫小說,卻不是每個人都注重基本格式。然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祖先的悄悄話 一文後續。 本週的課程主題是「自由」。 課程開始,老師詢問大家:「你們對自由有什麼想法?」 老實說,我的大腦並沒有什麼特別的想法。但,我的靈魂應該是覺得不太自由。 因為上課前,我的身體有很多的反應,身體發炎舊疾復發,內在也有聲音一直冒出來,說:「好辛苦、好累、好想放
Thumbnail
人的生命極其美麗珍貴,看到不自由的人們隨之都被貪婪的原罪侵佔生命時,立刻就知道現實中偶爾呈現出的混亂,是因為原罪在使用我們的生命,活出它自己。 因此當我們說「打造現實」時,我們擁有著自由,而我們天生擁有的創造能力,也來自於此,但自由的來源是什麼? 讓我們透過舉例認識一二。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從自然而然的活著,發現自己正在給予時,就會體會到自由的來源是生命,而這種活著即榮耀的存在,就會被定義為愛,而自己只是活著,用光芒回饋給造物主。 於是若在自由的來源是生命下,再定義自由,就會找到自由的來源是自然而然的給予。 而愛是環境對此現象的描述,榮耀是本身存在時的樣貌。
Thumbnail
每個人心裡都住著一個渴望自由的靈魂。有些人的性格能接受約束、管控。但長大了羽翼豐厚之後,就會懂得飛出那個以愛為名的牢寵,獲得重生的機會。 有的人卻寧願處於長期壓制的環境裡,以為所謂的為你好才是真實的愛,被切斷了翅膀,連展翅高飛的本能都失去了。 一個人最可怕的不是無知,而是活在沒有靈魂的軀殼裡。明
Thumbnail
人們想要在各方方面面期許要求著自由;如思想,工作,言論,財富,民主,,,等等° 自由在人生整體意涵中不是全部,而只佔據了部分片段;若將其無限擴大,將使自己淪落為武斷下的受害者° 如己要求身體自由卻恣意揮霍用之!不知節制,傷害病痛隨即而至,輕者尚需時復原,重者無法彌補傷害終生! 自由
Thumbnail
在被限縮行動的範圍之內的行為就叫做自由嗎?全然接受別人訂定出的規則的行為是自由的嗎?「自由」在哲學中的定義是什麼呢? 「自由」是一個複雜的哲學概念,沒有簡單的定義。在哲學中,自由通常被定義為 「不受外部限制的行為能力」。
Thumbnail
所謂的「自由/自主意志」,重點並不在於自不自由,而是我們與生命當下的狀態是否衝突。自由意志是否存在並不重要,重點在於我們對生命的可能性、寬廣度有多少。除了生存焦慮之外,容許自主意志多少存在與發揮的空間,這才是更加切身的議題。
Thumbnail
回想當初會選擇進入教育出版業業務的原因,除了覺得與人交際對我來說不是難事,另一方面也認為自己從學生時期好像就一直很嚮往所謂的「自由」。 記得以前最喜歡趴在教室窗台邊,看著人行道旁的馬路上,我好羨慕那些能在外面自由自在走動的人們,尤其是停在路邊休息的計程車司機,相較於教室裡的我們,他好像才是擁有自由
Thumbnail
三、論作為幸福因素之一的個性自由   理想的開放社會,是建立在思想言論自由之上的,即保有各種紛歧多樣的意見公平競爭的空間。然而,實際的社會現況,常是空有思想言論自由;即嘴上說著尊重他人的意見,卻常以人廢言,甚至斷章取義扭曲不同意見的原意。而更多的是僅待在同溫層選擇喜歡聽的意見,而拒絕任
被討厭的勇氣整體來說他在說如何把決定權交在自己手上,他否定過去創傷經驗對現在自己的影響、自卑感是在為自己找藉口以及課題分離,如何不讓別人的行為影響自己的心態。 課題分離 這本書對我影響最深的是課題分離,書裡最一開始先探討怎樣是自由的人生,如何讓人生變得簡單,於是他給了一個前提是「人類大部分的煩惱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祖先的悄悄話 一文後續。 本週的課程主題是「自由」。 課程開始,老師詢問大家:「你們對自由有什麼想法?」 老實說,我的大腦並沒有什麼特別的想法。但,我的靈魂應該是覺得不太自由。 因為上課前,我的身體有很多的反應,身體發炎舊疾復發,內在也有聲音一直冒出來,說:「好辛苦、好累、好想放
Thumbnail
人的生命極其美麗珍貴,看到不自由的人們隨之都被貪婪的原罪侵佔生命時,立刻就知道現實中偶爾呈現出的混亂,是因為原罪在使用我們的生命,活出它自己。 因此當我們說「打造現實」時,我們擁有著自由,而我們天生擁有的創造能力,也來自於此,但自由的來源是什麼? 讓我們透過舉例認識一二。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從自然而然的活著,發現自己正在給予時,就會體會到自由的來源是生命,而這種活著即榮耀的存在,就會被定義為愛,而自己只是活著,用光芒回饋給造物主。 於是若在自由的來源是生命下,再定義自由,就會找到自由的來源是自然而然的給予。 而愛是環境對此現象的描述,榮耀是本身存在時的樣貌。
Thumbnail
每個人心裡都住著一個渴望自由的靈魂。有些人的性格能接受約束、管控。但長大了羽翼豐厚之後,就會懂得飛出那個以愛為名的牢寵,獲得重生的機會。 有的人卻寧願處於長期壓制的環境裡,以為所謂的為你好才是真實的愛,被切斷了翅膀,連展翅高飛的本能都失去了。 一個人最可怕的不是無知,而是活在沒有靈魂的軀殼裡。明
Thumbnail
人們想要在各方方面面期許要求著自由;如思想,工作,言論,財富,民主,,,等等° 自由在人生整體意涵中不是全部,而只佔據了部分片段;若將其無限擴大,將使自己淪落為武斷下的受害者° 如己要求身體自由卻恣意揮霍用之!不知節制,傷害病痛隨即而至,輕者尚需時復原,重者無法彌補傷害終生! 自由
Thumbnail
在被限縮行動的範圍之內的行為就叫做自由嗎?全然接受別人訂定出的規則的行為是自由的嗎?「自由」在哲學中的定義是什麼呢? 「自由」是一個複雜的哲學概念,沒有簡單的定義。在哲學中,自由通常被定義為 「不受外部限制的行為能力」。
Thumbnail
所謂的「自由/自主意志」,重點並不在於自不自由,而是我們與生命當下的狀態是否衝突。自由意志是否存在並不重要,重點在於我們對生命的可能性、寬廣度有多少。除了生存焦慮之外,容許自主意志多少存在與發揮的空間,這才是更加切身的議題。
Thumbnail
回想當初會選擇進入教育出版業業務的原因,除了覺得與人交際對我來說不是難事,另一方面也認為自己從學生時期好像就一直很嚮往所謂的「自由」。 記得以前最喜歡趴在教室窗台邊,看著人行道旁的馬路上,我好羨慕那些能在外面自由自在走動的人們,尤其是停在路邊休息的計程車司機,相較於教室裡的我們,他好像才是擁有自由
Thumbnail
三、論作為幸福因素之一的個性自由   理想的開放社會,是建立在思想言論自由之上的,即保有各種紛歧多樣的意見公平競爭的空間。然而,實際的社會現況,常是空有思想言論自由;即嘴上說著尊重他人的意見,卻常以人廢言,甚至斷章取義扭曲不同意見的原意。而更多的是僅待在同溫層選擇喜歡聽的意見,而拒絕任
被討厭的勇氣整體來說他在說如何把決定權交在自己手上,他否定過去創傷經驗對現在自己的影響、自卑感是在為自己找藉口以及課題分離,如何不讓別人的行為影響自己的心態。 課題分離 這本書對我影響最深的是課題分離,書裡最一開始先探討怎樣是自由的人生,如何讓人生變得簡單,於是他給了一個前提是「人類大部分的煩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