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來難解的習題,有解嗎?

更新 發佈閱讀 6 分鐘

以下為一位有緣人分享:

婆媳之間的習題總有解不開的結。丈母娘對弟媳婦是百般的容忍與呵護,但弟媳總是不領情,還不時擺出臉色給丈母娘看。弟媳與丈母娘家的因果,讓弟媳好似「麻雀變鳳凰」的轉變。弟媳娘家經濟並不寬裕,但自從嫁到丈母娘家後就一步登天,每次逢年過節,都是將後車箱塞滿東西才啟程回娘家。其娘家經濟都靠其撐起一片天,尤其岳父與小舅子相繼往生,弟媳更掌握了婆家的經濟大權,對年邁的丈母娘更肆無忌憚了。弟媳對婆家肯定是來討報的。

有一次內人回到娘家,丈母娘被弟媳誤會,感到很難過,於是向內人訴說被誤會的委曲。當時弟媳從其娘家帶回來一隻雞要燉煮,拿回來就將雞丟給丈母娘,要丈母娘幫其處理並燉給其女兒吃,但丈母娘因手腳已不方便,無力再處理雞隻,於是吩咐孫女處理。孫女過程中因為臉上有被噴到血跡,用衛生紙擦拭,隨後便將衛生紙任意丟在桌上,等到弟媳接手燉煮雞隻時,看到桌上任意丟棄的衛生紙,就故意在廚房大聲罵給在客廳的丈母娘聽。

丈母娘聽了很難過,也不想解釋,滿腹委屈道:「晚輩詛咒長輩,看以後會多好(台語)。」等到晚餐弟媳母女外出吃飯,弟媳講述在廚房發現衛生紙的事,其女兒才告訴母親,衛生紙是她丟的沒處理,弟媳婦才感覺不好意思,隨便帶了兩顆肉圓給丈母娘吃。

人都喜歡用自己的臆測去行事,但不一定是正確的。至聖先師孔子也曾感慨「眼見不一定為實。」引用孔子與顏回的故事:「有一次顏回煮飯快要熟時,孔子路過,遠遠看見顏回竟用手抓取鍋中的飯吃,孔子不語;當顏回進來請孔子吃飯時,孔子起身說:『我夢到祖先了,應該拿這些清潔的食物先祭祀祂們。』顏回忙說:『不行!剛才有灰塵掉到鍋裡了,我抓了出來,扔掉總是可惜,所以自己吃掉了。』事後孔子感嘆道:『原以為眼見為實,誰知眼見的未必可信;憑藉內心的想法來做衡量事物,到頭來也不一定可靠。看來要藉由一些事物知道一個人的為人,也真的是不容易啊!』」(引用完畢)

眼見尚不可為憑,只聽單方面的半套故事更容易失真。由此可見,完整的傾聽雙方的敘述,必要時若再加上人證、物證等,才能明白事情的真相。不論對任何人、任何事情都有必要做通盤了解後,才能客觀的下結論。丈母娘與弟媳之間的關係,只有各自努力去圓滿。丈母娘不信奉佛教,只信奉從小到大的宮廟,講太多因果之事丈母娘也聽不進去。「人生酬業」,人與人間的相遇不會是偶然,各有各的因緣,只能心中祝福丈母娘,自己欠的債早日圓滿。

(分享完畢)

婆媳相處是自古以來難解的習題,但難解不是無解,只要從源頭的因果怨仇化解,這世間沒有解不開的習題。名為「家人」的緣份很深,換言之,彼此因果的糾結也很深。家人之間的問題與煩惱,很難用「講道理」來解決。看書找答案,或者請教閱歷豐富的高人商量對策,自以為道理都懂了,可是回到生活現實面,面對難纏的家人,用心鑽研的功力霎時歸零。

許多人的痛苦來源不是外人或外在環境,而是面對有因果相欠家人的感情冷漠或言語、行為暴力,從而衍生出的深刻無力與無奈,才是真正讓人精神緊繃、讓人不顧一切想逃離!但是,家是每個人一天最後的歸處,我們能逃到哪兒去?況且逃避無法解決問題、逃避無法化解困境,唯有解開兩人之間的因果,才能讓被討報的人徹底從生活煉獄中走出來。

世間事如果單用眼睛所見、耳朵所聽的去判別,會覺得文中的婆婆真可憐;相依為伴的老伴走了,唯一的兒子也走了,辛苦一輩子,臨老還要看媳婦的臉色過日子,家似乎不再是原本溫暖的避風港。但世間人看世間事,往往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不知道必定是「因」的不善,才會招致如此的結「果」。

文中婆媳之間的因果我們無從得知,但這世間不會有無緣無故的愛,更不存在無緣無故的恨,凡事有其因,遇緣催化,才會生其果。今生所有的遭遇,全緣於過去世的所做所為,佛家所說的「因緣果報」,就如一顆小小的種子,埋到地裡,它終有一天會開花結果,種善因,得善果;種惡因,得惡果,讓人真切的感受到因果相循的力道。

隨著年紀越來越大,人們的個性和思考也會變得僵固難以改變。老人家隨著身體機能退化,害怕跌倒而不敢外出,與外界互動機會變少,大半時間只能與家人大眼瞪小眼,內心自然會變得更加封閉。此時若跟家人有相欠,老人家的日常想必如坐針氈,日子難熬。雖說自性自度,自業自消,但文中的婆婆年歲已大,要改變婆婆根深蒂固的觀念已不可能,小編會建議婆婆有學佛的女兒或女婿代婆婆請示和媳婦間的因果,幫婆婆化解跟媳婦的因果相欠,讓老人家的餘生歲月少受點精神折磨。父母養育我們很辛苦,銀耳燕窩比不上孝順子女圍身邊,讓老人家能安享晚年、舒心過日,這也是後生晚輩盡孝道的一部分。

世界真小,兜兜轉轉,還是這幾個人。世界也真大,斗轉星移,一轉身就是永別。世間人貪戀的愛或放不下的怨,在生死面前都毫無意義。不要輕忽日常生活的一言一行,一個善念、一個惡念,在未來、乃至未來世,都有可能為自己帶來無窮的福報或無盡的災難。心存善念、身行善舉,即使眼前看似做白工,沒有什麼實質性的好處,但福雖未至,禍已遠離!南無大願地藏王菩薩

raw-image
raw-image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南無藥師琉璃光如來

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大悲觀世音菩薩

南無大願地藏王菩薩

南無韋馱菩薩

南無伽藍菩薩

南無十方一切諸佛菩薩摩訶薩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香港吃貨寶寶的沙龍
38會員
1.9K內容數
2024/05/17
奉行聖賢教育的善果    淨空法師講述 現在把聖賢教育丟掉了,古人這些真叫最優良的傳統不要了,現在的小孩什麼人教?電視教他。你看一出生,眼睛睜開就對著電視。電視教他什麼?教他暴力色情、殺盜淫妄。長大上學了,外國學校我知道,中國小學我沒去看過,外國學校一年級就教電腦了。小朋友接觸電腦,電
2024/05/17
奉行聖賢教育的善果    淨空法師講述 現在把聖賢教育丟掉了,古人這些真叫最優良的傳統不要了,現在的小孩什麼人教?電視教他。你看一出生,眼睛睜開就對著電視。電視教他什麼?教他暴力色情、殺盜淫妄。長大上學了,外國學校我知道,中國小學我沒去看過,外國學校一年級就教電腦了。小朋友接觸電腦,電
2024/05/17
斷人法身慧命的因緣果報(2)    淨空法師講述 聖賢的教化,古德有比喻啊,人天眼目啊,黑暗燈明啊,你要障礙,罪過就大了。你害一個善人,尤其是陷害一個從事社會教育工作的人,教化一切眾生的人,罪過不在受害人結罪,是在整個社會一切眾生接受教育上結罪。所謂是你把一切眾生的法身慧命斷了,你把一
2024/05/17
斷人法身慧命的因緣果報(2)    淨空法師講述 聖賢的教化,古德有比喻啊,人天眼目啊,黑暗燈明啊,你要障礙,罪過就大了。你害一個善人,尤其是陷害一個從事社會教育工作的人,教化一切眾生的人,罪過不在受害人結罪,是在整個社會一切眾生接受教育上結罪。所謂是你把一切眾生的法身慧命斷了,你把一
2024/05/17
斷人法身慧命的因緣果報(1)    淨空法師講述 我們認識的朋友當中,有不少到惡道去了。怎麼知道?這算什麼?他學佛,他念佛,而且還學佛學得不錯,在佛門真做了不少好事,他墮地獄了,所以他有機會來附體、來託夢,把他的狀況告訴我們,要求我們超度他。我們從這些信息當中也知道,這個迴向超度真有效
2024/05/17
斷人法身慧命的因緣果報(1)    淨空法師講述 我們認識的朋友當中,有不少到惡道去了。怎麼知道?這算什麼?他學佛,他念佛,而且還學佛學得不錯,在佛門真做了不少好事,他墮地獄了,所以他有機會來附體、來託夢,把他的狀況告訴我們,要求我們超度他。我們從這些信息當中也知道,這個迴向超度真有效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婚姻不僅是伴侶之間的情感投資,也常面臨與婆婆的矛盾。這些矛盾源於生活與價值觀的差異,女性常在婆媳衝突中感到自我否定。解決婆媳問題的關鍵在於堅守自我尊重,勇敢與伴侶溝通,共同維護婚姻的幸福。無論選擇何種解決方案,最重要的是找回自己的內心平靜與幸福。
Thumbnail
婚姻不僅是伴侶之間的情感投資,也常面臨與婆婆的矛盾。這些矛盾源於生活與價值觀的差異,女性常在婆媳衝突中感到自我否定。解決婆媳問題的關鍵在於堅守自我尊重,勇敢與伴侶溝通,共同維護婚姻的幸福。無論選擇何種解決方案,最重要的是找回自己的內心平靜與幸福。
Thumbnail
從被不屑到眾人矢可的這段時間,從"懷疑人生"到"對著幹"......我其實有段時間都很掙扎的內心。 不以婆婆的生意手法去經營,是因為想擺脫....不是老實與道地得買賣模式。 但我卻能理解婆婆的心態,嫁給公公後,也是從死裡做過來的人。2人要養5個小孩,還有位失聰的小叔。 所以她的生意方式是,只要
Thumbnail
從被不屑到眾人矢可的這段時間,從"懷疑人生"到"對著幹"......我其實有段時間都很掙扎的內心。 不以婆婆的生意手法去經營,是因為想擺脫....不是老實與道地得買賣模式。 但我卻能理解婆婆的心態,嫁給公公後,也是從死裡做過來的人。2人要養5個小孩,還有位失聰的小叔。 所以她的生意方式是,只要
Thumbnail
婆媳相處一直是家庭中的熱門話題,但抱怨無助於解決問題。正確的溝通才是正解
Thumbnail
婆媳相處一直是家庭中的熱門話題,但抱怨無助於解決問題。正確的溝通才是正解
Thumbnail
公公仙逝後,和婆婆同住已一段時間。婆婆突然身體不適,住院期間引發了作者對婆婆的內疚感和成長。母親分享了她照顧外婆的經歷,讓作者意識到感恩的重要性。最後,作者透過照顧婆婆找到家人之間的連結和情感。 婆婆的疾病引發作者對心結的反省成長,思考家人之間的連結。
Thumbnail
公公仙逝後,和婆婆同住已一段時間。婆婆突然身體不適,住院期間引發了作者對婆婆的內疚感和成長。母親分享了她照顧外婆的經歷,讓作者意識到感恩的重要性。最後,作者透過照顧婆婆找到家人之間的連結和情感。 婆婆的疾病引發作者對心結的反省成長,思考家人之間的連結。
Thumbnail
這篇文章分享了一位女性在面對困難婆婆和公公關係的過程中,如何透過課程學習與成長,成為家人的穩定力量。透過釐清家族關係、學習溝通與建立情感連結,作者慢慢轉變自己的角色,開始幫忙解決家庭問題,也改善了婆媳與親子關係。
Thumbnail
這篇文章分享了一位女性在面對困難婆婆和公公關係的過程中,如何透過課程學習與成長,成為家人的穩定力量。透過釐清家族關係、學習溝通與建立情感連結,作者慢慢轉變自己的角色,開始幫忙解決家庭問題,也改善了婆媳與親子關係。
Thumbnail
我們常常說,血濃於水、天下無不是的父母,等等字句來形容父母與子女之間的關係,但是這彷彿由天註定的緣份,到底有沒有個起始點?我認為是有的,剛好兒子出生在即,那就讓我們來藉由我朋友小孟來講一對親子要成為親子,是有多麼不容易,也是為何老玄對於那些不夠充分的墮胎理由為何總是那麼生氣。 小孟,一位時常關心老
Thumbnail
我們常常說,血濃於水、天下無不是的父母,等等字句來形容父母與子女之間的關係,但是這彷彿由天註定的緣份,到底有沒有個起始點?我認為是有的,剛好兒子出生在即,那就讓我們來藉由我朋友小孟來講一對親子要成為親子,是有多麼不容易,也是為何老玄對於那些不夠充分的墮胎理由為何總是那麼生氣。 小孟,一位時常關心老
Thumbnail
幾年前,小惠的婆婆搬來同住後,家中原本融洽的氣氛就消失了。小惠常常悶悶不樂,她在逼問下透露:「婆婆經常在娘家媽媽或外人面前抱怨,如說都是先生在煮飯,這根本不是事實。類似被扭曲的事實,身為晚輩的我一點辦法都沒有。」 明明如果小惠沒加班,就趕忙回家做飯,家務事也未懈怠。然而,她的付出似乎從未得到婆婆的
Thumbnail
幾年前,小惠的婆婆搬來同住後,家中原本融洽的氣氛就消失了。小惠常常悶悶不樂,她在逼問下透露:「婆婆經常在娘家媽媽或外人面前抱怨,如說都是先生在煮飯,這根本不是事實。類似被扭曲的事實,身為晚輩的我一點辦法都沒有。」 明明如果小惠沒加班,就趕忙回家做飯,家務事也未懈怠。然而,她的付出似乎從未得到婆婆的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