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基解密:美中關係展望-7(不負責任的玩家,2008.02.24)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維基解密:美中關係展望-7(不負責任的玩家,2008.02.24)

【Comment】一樣的,2010年尾三場大戲都演完了。然後呢?如何面對空靈惆悵的世局?

 

Viewing cable 08BEIJING661, Prospects for U.S.-China Relations●WikiLeaks(2008.02.24)

 

IRRESPONSIBLE STAKEHOLDER?

-------------------------

對於中國改扮演核種國際角色,中國內部議論紛紛。一些外交政策主張中國應抓緊機會主導如氣候變遷、不擴散大規模殺傷武器和條廷國際紛爭等全球議題。消息指出,這些議論反應其政府完全基於本國利益進行著內部的議論。中國認為其還是太貧窮、低度開發,還未強到承擔國際責任。

一位學者稱:「美國仍享盡國際公共財,所以要負擔幾乎所有的成本。」這種論調,加上常真心表露「不干涉他國國內事務」,成為中國在追求如緬甸、伊朗、蘇丹及其他混蛋國家商業利益時的藉口。

中國的外交政策在長期廣泛的全球利益,與短期赤裸的本國利益之間,還會繃緊一陣子。目前為止,輿論仍有效的促使中國努力在這些流氓國家獲取利益。中國想建立一個負責任大國的國際形象,也對其縱容流氓政權的指控非常感冒。中國在世界譁然並威脅其另外一個核心利益北京奧運後,在達爾富議題上的採取合作態勢,這顯示輿論對其有影響力。雲程譯,感謝feema大提供

 

7. (C) Internal debate continues in China regarding its appropriate international role.  Some foreign

policy figures argue China should seize opportunities to lead on global issues like climate change, nonproliferation and mediation of international disputes.  Contacts have said these remarks reflect internal government debates on balancing global with purely national interests.  The feeling in China that China remains too poor and underdeveloped to be much of a global stakeholder remains strong, although it would appear that China's standard of "developed" is increasingly the United States.

One academic said, "the United States still reaps almost all of the benefits of 'international public goods' and should expect to bear almost all of the costs."  This argument, along with the frequent pious invocation of "non-interference in internal affairs" provides a thin political justification for China's fundamentally mercantile pursuit of resources in Burma, Iran, Sudan and other states.

The tension between China's long-term, broad global interests and its short-term, naked national interests will persist in Chinese foreign policy for some time.  So far, public opinion has been the most effective tool in blunting the Chinese effort to profit from its rogue-state relationships.  The Chinese want to build an international image as a responsible power and are sensitive to accusations that they facilitate the abuses of rogue regimes.  The Chinese cooperation on Darfur after international outcry began to threaten another core interest (a successful Olympics) demonstrates how public opinion can provide effective motivation.

BEIJING 00000661 003 OF 004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雙魚鏡方格子檔案館的沙龍
12會員
5.6K內容數
2024/08/01
【雙魚之論】英文拷到 G / D 找中文翻譯 「如果沒有安全的問題,沒有核廢料必須處理的問題,而且世界的潮流和台灣的共識都能夠接受,我覺得應該是開放討論的」。 不對吧~假使有這麼理想的能源方式,屆時台灣就生活在烏托邦了,應該100%採用核電,怎會只是「開放討論」而已? 台湾行政院長、将来の
2024/08/01
【雙魚之論】英文拷到 G / D 找中文翻譯 「如果沒有安全的問題,沒有核廢料必須處理的問題,而且世界的潮流和台灣的共識都能夠接受,我覺得應該是開放討論的」。 不對吧~假使有這麼理想的能源方式,屆時台灣就生活在烏托邦了,應該100%採用核電,怎會只是「開放討論」而已? 台湾行政院長、将来の
2024/08/01
【雙魚之論】英文拷到 G / D 找中文翻譯 先是伊朗總統墜機身亡,選出新總統,新總統就任,然後溫和派哈尼亞在前往祝賀期間在伊朗被殺,時間也是在即將達成和平協議之際。一連串事件,會是誰做的? 就像2023/10/7「阿薩克洪水行動」一樣,時間選在即將達到和平協議簽署前(兩天?)當包括美國總統即將
2024/08/01
【雙魚之論】英文拷到 G / D 找中文翻譯 先是伊朗總統墜機身亡,選出新總統,新總統就任,然後溫和派哈尼亞在前往祝賀期間在伊朗被殺,時間也是在即將達成和平協議之際。一連串事件,會是誰做的? 就像2023/10/7「阿薩克洪水行動」一樣,時間選在即將達到和平協議簽署前(兩天?)當包括美國總統即將
2024/07/25
【雙魚之論】英文拷到 G / D 找中文翻譯 The news article is evidently a form of cognitive warfare. On January 3, 2022, the five major nuclear-armed countries signed t
2024/07/25
【雙魚之論】英文拷到 G / D 找中文翻譯 The news article is evidently a form of cognitive warfare. On January 3, 2022, the five major nuclear-armed countries signed t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2021/07/03 此時美國可能被迫要接受中方的核心利益與部分規則,而淪為僅在美洲稱霸;全球則進入一種多極的鬆散秩序。霸業不進則退,美國自不可能坐視自己被擠退到「多極」。即便如此,中國光是「不畏強敵」還遠遠不夠,唯有堅持「謙虛謹慎」,才可能閃避「頭破血流」的最壞模式,擠近「世界舞台的中心」。
Thumbnail
2021/07/03 此時美國可能被迫要接受中方的核心利益與部分規則,而淪為僅在美洲稱霸;全球則進入一種多極的鬆散秩序。霸業不進則退,美國自不可能坐視自己被擠退到「多極」。即便如此,中國光是「不畏強敵」還遠遠不夠,唯有堅持「謙虛謹慎」,才可能閃避「頭破血流」的最壞模式,擠近「世界舞台的中心」。
Thumbnail
美國依賴軍事、科技、金融、話語這四大霸權統治世界—在全球進行長臂管轄,雖遠必誅。 美國和中國的衝突除了修昔底德陷阱的「權力衝突」之外,就是白種人歧視黃種人的「人種衝突」、基督教文明歧視儒家文明的「文明衝突」、全民選舉制度歧視開明專制制度的「制度衝突」。美國帶著各種歧視圍堵中國,無所不用其極。
Thumbnail
美國依賴軍事、科技、金融、話語這四大霸權統治世界—在全球進行長臂管轄,雖遠必誅。 美國和中國的衝突除了修昔底德陷阱的「權力衝突」之外,就是白種人歧視黃種人的「人種衝突」、基督教文明歧視儒家文明的「文明衝突」、全民選舉制度歧視開明專制制度的「制度衝突」。美國帶著各種歧視圍堵中國,無所不用其極。
Thumbnail
文 / 高希均 (一)21世紀的「驚」與「喜」 我一生的重大改變,是從23歲由台灣到美國去讀書,看到了一個自由與富裕的國家開始。可惜,在以後的40多年中,幸或不幸地親身看到了美國經過二次大戰後的越戰與阿富汗戰爭;又陸續看到國內外政治經濟與社會的風暴:1958的蘇俄領先放射人造衛星、1961的古巴危機
Thumbnail
文 / 高希均 (一)21世紀的「驚」與「喜」 我一生的重大改變,是從23歲由台灣到美國去讀書,看到了一個自由與富裕的國家開始。可惜,在以後的40多年中,幸或不幸地親身看到了美國經過二次大戰後的越戰與阿富汗戰爭;又陸續看到國內外政治經濟與社會的風暴:1958的蘇俄領先放射人造衛星、1961的古巴危機
Thumbnail
作者:陳華夫 美中全球大棋局博弈已升級到「大戰略AI版」,而達到兵不刃血的「上兵伐謀」的高級境界,中國的戰略定力─即不讓極端民族主義發酵與不被民粹主義的鷹派綁架─已不太可能被美國挑釁成功,重蹈俄烏戰爭的覆轍,發動台海戰爭。美國經濟在衰落,中國經濟在崛起,時間站在中國的一方。
Thumbnail
作者:陳華夫 美中全球大棋局博弈已升級到「大戰略AI版」,而達到兵不刃血的「上兵伐謀」的高級境界,中國的戰略定力─即不讓極端民族主義發酵與不被民粹主義的鷹派綁架─已不太可能被美國挑釁成功,重蹈俄烏戰爭的覆轍,發動台海戰爭。美國經濟在衰落,中國經濟在崛起,時間站在中國的一方。
Thumbnail
作者:陳華夫 美中全球大棋局戰略博弈已升級到「AI版」,而達到兵不刃血的「上兵伐謀」的高級境界,中國的戰略定力─即不讓極端民族主義發酵與不被民粹主義的鷹派綁架─已不太可能被美國挑釁成功,重蹈俄烏戰爭的覆轍,發動台海戰爭。美國經濟在衰落,中國經濟在崛起,時間站在中國的一方。
Thumbnail
作者:陳華夫 美中全球大棋局戰略博弈已升級到「AI版」,而達到兵不刃血的「上兵伐謀」的高級境界,中國的戰略定力─即不讓極端民族主義發酵與不被民粹主義的鷹派綁架─已不太可能被美國挑釁成功,重蹈俄烏戰爭的覆轍,發動台海戰爭。美國經濟在衰落,中國經濟在崛起,時間站在中國的一方。
Thumbnail
中共搞出病毒擴散這招,會讓他自己付出哪些代價?中國崛起,還有可能繼續下去嗎?
Thumbnail
中共搞出病毒擴散這招,會讓他自己付出哪些代價?中國崛起,還有可能繼續下去嗎?
Thumbnail
中共搞出病毒擴散這招,會讓他自己付出哪些代價?中國崛起,還有可能繼續下去嗎?
Thumbnail
中共搞出病毒擴散這招,會讓他自己付出哪些代價?中國崛起,還有可能繼續下去嗎?
Thumbnail
在美中角力的中國是一盤被強迫應戰的一方,早兩三年還滿滿的雄心壯志,想方設法的要成為東方的美利堅共和國,推出一帶一路、人民幣成為支付系統、2025計畫、千人計畫等等,無時無刻想要拳打日本、腳踩南海、叫囂台灣,卻沒想到拳頭才剛揮出去,就發現被美國一個十字固定給纏上了,當然這篇文章不是要說中國的過去與現
Thumbnail
在美中角力的中國是一盤被強迫應戰的一方,早兩三年還滿滿的雄心壯志,想方設法的要成為東方的美利堅共和國,推出一帶一路、人民幣成為支付系統、2025計畫、千人計畫等等,無時無刻想要拳打日本、腳踩南海、叫囂台灣,卻沒想到拳頭才剛揮出去,就發現被美國一個十字固定給纏上了,當然這篇文章不是要說中國的過去與現
Thumbnail
今天最大的新聞,莫過於美國副總統Pence發表的演說中文版內容,透過美國之音向華文世界發表;而這篇講稿中所揭示的,可能是近30年美國與東亞關係最重要的宣言。
Thumbnail
今天最大的新聞,莫過於美國副總統Pence發表的演說中文版內容,透過美國之音向華文世界發表;而這篇講稿中所揭示的,可能是近30年美國與東亞關係最重要的宣言。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