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mment】Kuo Kwan-Ying’s issue is different from what happens in Germany. What Germany happens is based on the high rising unemployment rate. It is from an unrest civil society. German government is trying every possible way to extinct it.
On the contrary, what happens in Taiwan is Ma’s regime is protecting its specific public official who is agitating racism for long. Ma, in this sense, is the protector of racism or even a protector of war crime.
郭冠英事件和德國不一樣的是,德國是民間因為失業等問題無法撲滅種族歧視的因子;而ROC,卻是「2008政權」以公權力包庇其下公務員的「種族主義」言論。德國是「雖然問題依然存在,但進步也是看得見摸得著的」;但ROC卻是「本來無一物,做意惹塵埃」。
民間(德國)與政府(ROC),是最大的不同吧?
那我們,可以期待2008政權仿效德國制訂〈消除種族歧視的行動綱領〉並身體力行嗎?
反種族歧視日看德國的種族歧視現象 ■DW(2009.03.20)
3 月 21 日是聯合國 1966 年決議通過舉辦的「國際消除種族歧視日」。從三月中到三月末,德國國內也舉辦朗誦會、討論會、戲劇作秀等為數眾多的活動,以示對「種族歧視」的警戒。根據調查,去年,「種族歧視」現象似乎不減反增。
憲法保護報告中的數據有些讓人觸目驚心︰ 2007 年的極端右翼犯罪行為多達 17,176 起,其中的三分之二是所謂的非法宣傳,如佩戴違憲的納粹徽章等。
而在「暴力行為」一欄中,造成身體傷害的案例為 845 起,也就是說,德國境內平均每天都會發生 2.3 例與種族歧視有關的傷人事件。排外、反猶、歧視性侵犯等犯罪行為屢屢見諸報端,「 2009 年 1 月 14 日︰撒克遜州的皮爾納發生了一起排外襲擊案。一名深色皮膚的年輕女子在大街上被人打倒在地。警方表示,罪犯先對這位 19 歲的受害人進行言詞侮辱,然後用拳頭擊打她的臉部。 2009 年 2 月 12 日︰一名來自安哥拉的黑人男子在動物園火車站遭到兩個年齡分別為 22 歲和 43 歲的男子的歧視性的謾罵、攻擊和人身傷害。」
這是德國演員伯格勞 (Bibiana Beglau) 在柏林參加「反種族歧視行動週」時朗讀的兩條犯罪短訊。伯格勞和她的同事弗萊霍夫 (Matthias Freihof) 在記者招待會上總共朗誦了 20 分鐘,他們都是一個名為「亮相」的反種族歧視協會的成員。自 2000 年以來,「亮相」協會吸收了大批的知名及不太知名的社會人士。這也是民間社會自發創辦的許多協會中的一支。該協會主席海耶 (Uwe-Karsten Heye) 也是前德國政府發言人,他說︰「民間社會越強大,個人反抗越激烈,消除發生在工作崗位、學校、協會等地的任何形式的歧視或種族主義的成功率也將更大。」
海耶認為,「新納粹不是從天而降的。」社會中存在著滋生種族主義的溫床。成千上萬的年輕人沒有畢業文憑,沒有工作前景,由此產生排外情緒,海耶認為,要對這部分人進行疏導而不是寬宥。
而在國家層面上,去年德國頒佈的〈消除種族歧視的行動綱領〉是一個積極的轉變,德國也從而滿足了參加反種族歧視的世界大會的條件。這套行動綱領包含了全部的有助於實現民主、寬容及融入的計畫方案和法律文書。
德國內政部長朔依布勒認為,這套行動方案為消除種族歧視奠定了一個良好的基礎。暴力和歧視必須透過「有效預防、積極治理以及加強社會團結」來得以治愈,「無論是在國家層面還是社會層面,所有人都做好了反歧視的準備。因此我確信我們會有成效。雖然問題依然存在,但進步也是看得見摸得著的。我們的行動是會帶來斬獲的。」
德國內政部長是在幾天前柏林的一次會議上做出上述講話的,當天公佈了一份有關青少年暴力行為的調查報告,朔依布勒對報告揭露的極右端倪「相當震驚」。報告中說,每 7 個中學生中就有一個認為德國的外國人太多了。(2009/3/20)
http://www.dw-world.de/dw/article/0,,4111502,00.html?maca=chi-rss-chi-cul-1046-r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