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與重點整理—《德國與中華民國》之八與結尾

2007/12/31閱讀時間約 9 分鐘

第八章:尾聲

此章將總結過去幾章,在1937年中日正式爆發戰爭後,1939歐戰爆發,讓局勢更加複雜,1941年美國參戰,一切都不同了。

第一部分 :中日戰爭爆發

  1. 局勢概觀:日本的勢如破竹,以及蔣介石的精銳中央軍潰敗,使得德國面臨不一樣的遠東關係。外交部始終都希望保持遠東的平衡,不介入任何一邊,而希特勒本人應該說不怎感興趣,既保持與日本的關係,同時又默許中國的合約,持續運送武器給中國。德國中的親日派,則趁此機會擴大其利益,如同親中派與國民政府的交往,親中派在滿州國與華北的運作也是有其基礎的。
  2. 日本的進展與矛盾:日本雖然取得初步的勝利,並且控制了沿海一帶。但香港仍然屬於英國,德國的貨船仍通過香港運送給國民政府軍備。中國主要的鐵路線仍然暢通,直到武漢被攻下後,中國的礦業與加工業才遭受到極大衝擊,但要真正的斷絕中國對外的礦產出口,要到41年間日本真正的控制贛南才成立。滿州國的穩定與華北占領,加上沿海地區的獲得,照道理來說日本是可以給與德國更多東西,但因為日本本身也在進行擴張,德國需要的資源多半日本也需要,滿州國提供的大豆油品與毛製品,並非擴張的德國亟需的。至於德國出口的產品,需要的市場是工業產品,但華北的天災與人禍,1937-1939年間,基本上日本控制區內需要的是糧食。
  3. 希特勒的選擇:希特勒在對中國關係上的態度反覆,可以說明他本人對中國應該是帶有成見,而且不屑一顧。但中國可以提供德國軍事發展重要的有色金屬,以及消化多於的工業產品,德國始終都有強大的親華勢力在運作。希特勒本人一開始,是給與日本相當大的優遇,但日本給與的回報相對的很少,使得希特勒對日本越來越不表示期待。中德關係在此段期間雖然面臨低潮,但並非毫無進展,德國方面對蔣介石始終都保持興趣。狀況在1939年發生變化,德蘇互不侵犯條約簽訂,震撼遠東,中國開始大力運作恢復中德關係,日德的溫度降到冰點。無論這是否為日本無法達成希特勒的預期作用,還是因為德國入侵波蘭的需要。總之,在歐戰爆發到德國入侵蘇俄前,中國輸送貨物到德國,多了中亞與西伯利亞兩路線。

第二部分:歐戰爆發

  1. 中德貿易量的下降:理由很簡單,日本可控制範圍變大,中南半島在英法控制下,不可能利用此條路線,所以僅剩下走蘇俄,所以兩國間實際上的貿易降低是正常的。其次,歐戰爆發讓德國不大可能持續提供大批武器給中國,許多波蘭的繳獲品質量不如德制,讓蔣介石越來越不滿。隨著中德關係惡化,與德日關係的進展,德國顧問被召回國,迫使蔣介石尋求蘇俄的協助。
  2. 德國內的親華路線:經過兩年的震盪期,德國親華派已經適應了這種狀況,並且持續的向德國高層施壓,這讓外交與經濟部兩勢力幾乎槓上。為了適應這種變局,多數軍備以零件送到中國,再加以組裝起來,以規避日本對外交部的施壓。這是德國外交的多元性,好聽點叫八面玲瓏,但以日本來看就是很難聽的吃裡扒外,重慶被轟炸的時候,德國公使館順便被炸了就是一例,這也說明了日本雖然是新興強國,但外交手腕顯然是很⋯⋯。
  3. 搞不清楚狀況的外交部:德國外交部在遠東上的運作一直很拙劣,但並不能說毫無建樹,面對國內要求調解中日戰爭的壓力,外交部也有提出許許多多的方案。例如拉攏中國與日本,共同成立反共戰線,結果日本不買單,中國共產黨也以此批評國民黨,手法笨拙簡直愚不可及。在上海戰事結束後,透過德國的關係,中國提出承認滿州國、日本佔領華北為條件,換取日軍全面撤出中國,日本政府買單結果軍方不買帳,把南京打下來還順便屠城,新開的條件中國根本不可能接受,這次是日本自己砸鍋。最後,日本威脅德國去施壓中國,說不投降就要承認汪精衛代表全中國,結果呢?請看下節。
  4. 美國與民主陣營:一直到1940年為止,所謂的民主陣營根本就不鳥中國,實際上也沒有理由去在呼,此時中國根本就不被當成民主陣營,跟德國關係良好是公開的秘密。但隨著歐戰的進行,在不列顛空戰失敗後,德國重新拉攏日本,想開啟兩面戰線迫使美國不參戰。日本在此種氛圍下,聯合德國對中國施壓,其條件就是國民政府原先不可能接受的那種,當然這使得中德之間最後的斡旋失敗,德國隨即承認滿州國,中國斷絕與德國的外交關係。美國呢,馬上給中國大筆信用貸款,從此中國投入美國懷抱,成為民主陣營的一員。1941年太平洋戰爭爆發後,美國取代德國,成為了中國資金與武器的最大資助國,中德關係數十年的經營到此結束。
  5. 結尾:公開關係結束,跟個人關係結束不同,直到戰爭結束,多數在華德國人都是親中的,不少德國顧問違反命令,留在中國持續支持國民政府。但我們從這幾段歷史可以看到,大時代的結果雖然如此,但實際上還是由無數個人努力而來。日本內部的和戰派爭鬥,浪費了許多鞏固戰果的機會。德國內部的派系鬥爭,也使得德國沒辦法徹底支持中國。中國內部的派系與政黨鬥爭,我們都念過很多,不需要多提一次。

簡析

在尾聲,筆者拿這一本書來分章導讀,主要是想讓讀者知道幾件事。
歷史的洪流下,仍是個人在其中運作,並非全然為大時代的不得已。
第二,事後諸葛看歷史,總會覺得有最佳選擇,但實際上在當下,每一個人都會有對國家利益不同的看法,每一個派系與每一個人都有各自的想法,要說誰私心自用,誰又是真正為國為民,評斷不要下的太早。
第三,權力並不是一個人講話,大家就要聽的。權力從成型到鞏固,是需要利益交換、實績展示等等,你必須讓人家真的可以心服口服,不然權力基礎是不穩固的。在此下要輕易的把一個時代的失敗,歸咎到個人的失敗,心情上可以理解,但事實上很難這樣說。
德國對中國的關係,從地緣政治來說,是典型的彼此有需求卻沒有衝突的例子,就以此點來說,中國跟日本對德國來講都一樣。但從Seeckt將軍的觀察,可以看出德國人多數親華的道理。在經濟利益上,德國跟中國有互補關係,跟日本較少;在軍事上,德國跟誰結盟都不會有損失,但跟中國結盟,中國得勝後德國會有莫大的利益;在外交上,日本人根本就不是希特勒所想的堅決反共分子,日本的目標是建立排他的大東亞共榮圈,德國完全拿不到好處。
從國際關係來說,德國跟中國在1914年後幾乎立場平等,就算是在俾斯麥的時代,德國也幾乎沒有用帝國主義的方法跟中國打交道。在處境相同下,兩國之間會有心理上的同情,是可以想見的。就算在今天,台灣人多半會同情巴勒斯坦,很輕易的接受美國侵略中東的觀念,在此層面上就容易被理解。
接著,我們來談談本篇主旨,派系與權力鬥爭。就以中國派系鬥爭來看,最大的問題在於不團結,團結不是用嘴巴說,每一個人所說的團結,指的是「我來統治」的團結,這當然是先打一架再說。但這要怎麼說?中國從來就沒有Leader的觀念,只有當Ruler的慾望,直到今天為止,不管在中國還是台灣的官場上、企業文化上,極少有人對「領導者」的特質—「具有魅力的領袖」可以心領神會,多半都是高壓、非你死便我亡的統治者心態。
這是千年帝制的問題,我們不能怪當代的蔣介石、李宗仁、毛澤東這些人不進步,事實上就算是最有民主思想的胡適,他在當時所發表的民主理論也相當軟弱無力。所以,中國欠缺的是強有力的統治者,而這需要有強大的武力做後盾,武力不僅僅是對內掃蕩,更重要的是對外抗敵。在實力不足以對抗日本前,輕啟戰端的結果是災難性的。
蔣介石以此觀念組建中央軍,在剿滅共產黨的時候運用地方部隊,黃埔系的主力與德制陸軍師,則極力避免與日本正面衝突。即使是在張學良於延安圍剿共產黨時,蔣介實也始終沒有動用中央軍,這可能是他在保存對抗日本的本錢,但在其他人眼中就是私心自用,保存實力來鞏固大權了。
但我們以結果論看,松滬會戰下來,蔣介石培養十年的精銳幾乎崩潰,中國從此失去穩固領導中心的可能。之後我們會看到很多例子,蔣介石增援張自忠的部隊不及也不足,之後不得不花園口決堤堵塞日軍,毛澤東的七方壯大方針早就是我們耳熟能詳,李宗仁將台兒莊的功勞有多大比例說成自己的,但他是否降低湯恩伯所率的中央軍影響?這就我們來看,各方人馬優先加強自己實力,簡直就是棄國家存亡於不顧,但就當時的人來看,利益怎麼考量又是另外一回事。(註:蔣介石哭張自忠到底是假哭,還是真的帶有幾分真誠,在那戰亂年代,這要怎麼去說?留給上帝去判斷吧。)
讀者看歷史,當然需要一些背景,或是史觀來避免造成混亂,但更重要的是,不需要太過急躁蓋棺論定。每一個人要實踐其理想,一定需要某種程度的權力,畢竟我們不是超人,我們需要團隊,我們需要追隨者,我們需要支持者。在獲取權力的過程中,如何去行駛才重要,怎樣獲得並不重要,這是結果論。
就算你有天大理想,莫大抱負要去實踐,而且你的理念是真的可以救萬民於水火,但在獲取可以實踐的權力前,你必須殘殺無辜之人,甚至構陷忠良,你做不做?或許,你認為一但在手段上妥協,則與自己要改革的對象無異,但你不做則一切都不會改變,還可能更糟。那麼,你的作為到底是好是壞,誰知道?
我們都太擅長事後論斷功過,事實上功過真的這麼好論斷?讀者可以試圖自己去推演一下「如果歷史改變⋯⋯」,如果在那個時候,蔣介石沒有下令中央軍部隊進入上海…如果共產黨在延安就被殲滅⋯⋯如果張自忠第一時間獲得中央增援⋯⋯那麼,一切是否不同?
讀者請試著去推演看看,盡全力考慮包括國內外各種因素與可能,就會發現想要推導出一個確實的結果,困難的勒。若一個人可以輕易的判斷,在歷史上的某一個時刻,某個人物的決定是萬不得已的,或是可以輕易的翻案,認為某個人物的決定改變,將會影響歷史。那讀者,可以對此人的歷史觀,抱持著健康的懷疑態度。
筆者想說的,其實只有一個:一個人是不是王八蛋,跟此人能否同時是一個偉大領袖,是兩件事。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14.7K會員
1.3K內容數
王立第二戰研所在方格子的主要基地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