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課程多元化之後,最適應不良的就是國文科,而不是數學能力低落。國文,已經成為中學生必須補習的熱門科目了,國文名師之搶手,不是廟堂諸公可以想像的。現在的學子,課堂上所學的中文,是修辭、文法,而不是文字之美以及文字所承載的人類思想精華。問題出在師資,更出在觀念。
幾十年來的思想控制,教科書編者為免惹禍上身只敢挑選文言文。國文老師更僅著重訓詁、承啟,鮮少解釋文字背後的義理與思潮,數量更少的白話文呢,則跳過讓同學自己看。而在白話文當道的今天,這些接受文言文洗禮成長的師資,根本無法教授沒有「之乎者也」的白話文。於是,在「體用」的文化傳統下,白話文被當成文言文來教,即「文言為體,白話為用」,莘莘學子只得被迫學習文學中的枝節。今天,老師仍舊透過文言文的教育方式,穿透每一位學生白話文的心靈。
解決的方法,當然不是回歸過去。原因很簡單,即使這些在文言文教育下成長的師資,提出抗議時也毫無例外的捨棄之乎者也,白話文所以「沛然莫之能御」,不言可喻。要點在「回歸本質」。
國文老師都一致同意:語言教育必須要透過大量閱讀的方式為之,但教師們無法回答在教科書這樣薄的狀況下,如何達到大量閱讀的目標?文以載道的唐宋古文、《西遊記》和《紅樓夢》固然是國文;膾炙人口的中文翻譯精品,如泰戈爾詩集、羅曼羅蘭的《巨人三傳》,托爾斯泰的《戰爭與和平》,雨果的《悲慘世界》,甚至於莎士比亞、川端康成的著作,也應該是中文一族。《台灣連翹」與《亞細亞孤兒」,該不該成為台灣學生必讀的推薦書單?還有,屬於時代性暢銷作品如瓊瑤、金庸,甚至於《魔戒》和《哈利波特》,以及各大宗教的經典節譯,是否也應該在讓學生體會文字與時代演進關係的課題下,介紹給學生呢?
更深沈的問題是:中文教育是什麼,是否只能承接唐宋或明清,該不該兼收人類共通的精神文明?這是傳統國文系和中文教師們未曾探討,也選擇忽視的議題。於是,思想鬆綁之後的國文教育必須鼓勵學生大量閱讀。教育部、學校和老師應該推薦以白話文為主的長串書單,讓學生依據自己的興趣於在校時間內閱讀。從而,在國文課堂上,就會變成學生選定一本書做文字與口頭報告,老師則從旁指導,並說明書的文字使用特性、文以載道和時代意義,學生也能因為這樣打開了被禁錮的文化視野。但我們的老師,自己都不會了,遑論教學!
語言,不過是一種媒體,本身並無高下之分。語言的教育,除了在傳遞該語言的藝術性之外,另一個不能忽略的重點是,透過語言教育讓學生接近人類精神文明的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