逛舊書攤(上)

2006/12/16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爸爸如果到台北,總要找機會去逛逛光華商場地下室的舊書攤,那兒有幾十家,應該是目前全省規模最大的。據說,民國四、五十年代,台北牯嶺街舊書商雲集,盛況空前絕後,是愛書人的寶山。前兩年李敖為了接濟日據時代的慰安婦,曾經義賣他珍藏的百餘份清朝台灣民間契約,得款一千萬,那些寶貝就是當年從牯嶺街蒐購來的。當然,要入寶山不空手歸,還得是識貨人。
爸爸生得晚了些,沒能恭逢其盛,老牯嶺街早已拆遷拓寬,部份書商移到光華商場,聊勝於無,在那裡消磨個三、四小時,仍是樂趣多多,爸爸這次在台北受訓期間,前後又去了兩回,只是無意間聽到書販聊天,提到政府要他們「搬家」的事,心頭不覺蒙上一層陰影。
爸爸常買書,但習慣上折扣不大於三成不出手。像誠品、金石堂、敦煌等書局,佈置典雅,書種齊全,蹓躂起來真是賞心悅目,可惜價格太硬,還是省省吧!好書買不完、不怕舊、也沒有時效性,不如相約光華商場,「總有一天等到你」,到時,花半價以下的錢就可以成為它的主人。像晶華書局,爸爸最常去,但平日只買它的五折風漬書,新書則要待年底打七折時才掏腰包,它的倒閉,爸爸似乎脫不了責任。
逛舊書攤,要抱著「漫無目標」的態度,但心中必需自有定見,當理想的「對象」出現時,更要當機立斷,否則很可能「錯過這次,永遠不再」。有一次爸爸抽出一本陳隆志博士寫的【台灣的獨立與建國】,這個題目爸爸原來興趣不大,但翻開首頁一看,有李鴻禧教授(阿扁總統的老師,在國內聲望極高)的親筆題辭與簽名,便拿在手上不放,沒多久,兩個學生模樣的青年匆匆走進來,其中一個說:「看在李鴻禧簽名的份上,我還是買吧...咦!剛剛明明就在這裡?完蛋!不見了...」「你為什麼剛才不買呢...」另一個急切的說。爸爸則在心裡偷笑著,把書抱得更密更緊。
李敖的書,也頗為搶手,他著作等身,而且版本繁多。其中,最早、最珍貴的是文星書店的文星叢刊版,那時他初成名,每本都洛陽紙貴,現在更是鳳毛麟角,多年以來,爸爸只碰到過一次、三本,分別是胡適評傳、胡適研究和文化論戰丹火錄,原來屬於同一人,書上都簽了名,爸爸看落款日期,民國五十三年三、四月間,都是出版兩、三天內便去買的,可見原主人當時的狂熱勁兒,現在不知為什麼會賣出來?背後或許有一個曲折的故事吧!
89.6.9 星期五 晴 續篇:逛舊書攤(下)
12會員
1.8K內容數
自幼愛讀詩寫詩,甚至夢想以此為職志,經過為五斗米折腰的哀樂壯、中年,早已放下「不切實際」,但舊情難忘,老來得暇,重拾詩筆,漫寫生命中的吉光片羽,自娛而已。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