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的缺損,與永遠:《愛是自私》

更新 發佈閱讀 7 分鐘
raw-image

  電影《愛是自私》(エゴイスト/Egoist)改編自高山真的同名半自傳小說,由曾拍攝LGBTQ紀錄片,並以劇情長片《廁所裡的聖殤》揚名國際影壇的導演松永大司執導,2023年在日本上映。看完電影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主角齊藤浩輔(鈴木亮平飾)到最後與龍太(宮澤冰魚飾)的母親妙子(阿川佐和子飾)的對話:

「我啊,搞不太清楚到底什麼是愛。」
「我們認為你付出的是愛,那不就夠了嗎?」

  當浩輔回老家,與父親義夫(柄本明飾)閒聊時,父親提到曾與重病的母親靜子(中村優子飾)有這樣的對話:

「我不想再成為你的負擔了,離開我吧。」
「除非你討厭我了,否則就不要再說這樣的話。我們就是遇到了,那沒有辦法,只能一直這樣下去。」

  這兩段對話詮釋了主題:愛從來不是無私的。我們可能會被一個人的某些特質吸引、產生好感,幸運的話能進一步發展情誼。情感發自內心且不由自主,但要不要發展,以及如何發展,則是個人選擇,選擇與否大半來自一己需求:過去的匱乏,現在的不滿足,未來的願望,以及維持感情時必須付出、與帶給自己的心力。當對方的存在恰好符合自己的需求,並能維持穩定的平衡,就會一直持續下去,直至長久建立關係。

raw-image

  齊藤浩輔在14歲(少年時期為和田庵飾)時母親去世,中學時期因陰柔特質被同學霸凌,使他決定遠上東京,任職時尚雜誌社的他,學會用衣飾化妝武裝自己,經由朋友介紹認識了健身教練中村龍太後彼此吸引,尤其當浩輔知道龍太因父親外遇,只能與母親妙子相依為命,又因母親生病高中輟學、到處打工負擔家計時,讓他彷彿看到當年的自己,龍太守護母親是他無法完成的願望,故而他選擇對龍太付出、贈送壽司餐點時說「這是送給你母親的,你沒有權利拒絕」的半強迫態度,實則是在彌補自己的遺憾;龍太流露的純真氣質,接受他好意的不安,以及彼此之間無法掩飾的好感,都使情誼加速上升,同時讓進行性工作的龍太愧疚。所以當浩輔再次送禮半強迫龍太收下時,龍太揭開這個祕密並要求分手──這個要求就是一種停損,欺瞞自己與對方都讓龍太感到痛苦,分手是將兩種欺瞞一次解決的手段:當我不用騙你,也就不用再騙自己,即使結果是別離。

raw-image

  所幸對浩輔來說,龍太的性工作是加重了對他的憐惜,所以他選擇用每月十萬的價格包養龍太,不足的金額請他打工補足,但性工作不能再繼續。這個兼顧現實與情感的約定成了持續相愛的連結,關鍵在於浩輔的付出與要求符合龍太想要被愛、以及停止性工作(不用再欺騙母親)的願望,那麼對他來說就是拯救而非干涉。而龍太的同意也讓浩輔同時滿足了「補償過去(受苦)的自己/母親」、「拯救愛人」的多重需求。如果龍太無意放棄性工作,選擇藉此而讓生活輕鬆一點,或者浩輔更在乎交往對象是否忠誠勝過補償與被愛的渴望,這段關係就不會持續下去。

raw-image

  浩輔在與好友聊天時,提過與龍太的性愛太拘謹,「希望對方把自己吞掉」,可見他期望更強烈的情感表現,好讓他覺得自己被愛、被重視,經由自己付出得到的回饋也能得到這種滿足。直至龍太猝死令浩輔心碎,同時也自我懷疑當初的約定是害死龍太的原因,讓他開始自問:我真的懂得愛嗎?我真的是在愛他嗎?這份愧疚以及為了延續原先的付出,使浩輔轉而照顧龍太生病的母親妙子,堅持請她收下自己給予的生活費,並時時去醫院探望。

raw-image

  這一段「因愧疚照顧交往對象的母親並成為家人」的劇情,很容易聯想到台灣由鄭有傑執導的電影《親愛的房客》。但《親愛的房客》裡,周秀玉(陳淑芳飾)穩穩抓住林健一(莫子儀飾)的自責與愧疚,抒發長子王立維(姚淳耀飾)猝逝的恨,同時也在林健一長時間無怨無悔的照顧裡孳生了憐惜與愛;《愛是自私》的妙子則從龍太說「我是被浩輔先生拯救」接受兒子的選擇,認為無論性別,「你要是找到重要的人才是重要的」。所以當浩輔提出資助的要求時,妙子雖覺不妥,但從反覆拜託裡意識到這對浩輔來說如同救贖,故而接受了確實需要的付出。最後兩人對外從原本否認,到接受彼此的母子關係,最終亦以「麻煩你不要回去」的要求裡看見他們之間的牽繫已如親人:「天堂裡,你媽媽一定會幫忙照顧龍太的」。看完《愛是自私》覺得結局雖然遺憾,劇情和拍攝力求生活化的方式使節奏也稍顯平淡,不若《親愛的房客》充滿懸疑、衝突與人性掙扎,但最後妙子與浩輔視彼此為母子的互動卻令人感到溫暖:生命裡的遺憾與缺損太多了,如果能藉由付出來彌補一點,而對方也能接受並視之為關愛的話,那就太好了,那正是龍太母子需要的,即使是出於自私,但情感與付出來自於己,又怎麼可能毫不照顧自己的需求?只要彼此能從中得到滿足,那就是美好的相遇;儘管終會逝去,也無法抵擋無常,但付出累積的曾經,將會永遠留在生命的深處。

raw-image

  演員的表現精采,亦是《愛是自私》的可看之處。飾演龍太的宮澤冰魚,在散發魅力的熟稔裡不自覺流露的滄桑與堅強,對浩輔帶有傾慕的情感也因深陷其中產生不安,都自然融入於親密互動時逐漸卸下心防但又無法確認幸福能持續多久的猶疑與珍惜裡。我很喜歡他每次接客進房前嚼吐口香糖的儀式,對照第二次見面就主動親吻及初次與浩輔發生關係的情不自禁,以及提出分手後浩輔終於找到他時頓失界線的混亂,以致賭氣說「真希望我沒遇過你,沒遇過你我就不會這麼痛苦了」口是心非的指責,以及後來交往,每每在疲困裡睜眼看見浩輔的表情,那樣唯對所愛之人束手無策的模樣都能看見他的真心。鈴木亮平飾演的浩輔則成功揣摩、塑造出較為年長而獨有的男同氣質,無論陷入情感的掙扎、猶豫與決心,數次藉由畫眉的武裝對抗過去陰霾的籠罩與愛人逝去的痛苦突襲以致崩潰的表現,都演繹了同志電影特有的、情感的複雜與細膩。《愛是自私》能看到日本同志運動的進步,演員對角色的塑造和理解深刻,情感內在流動與外在互動均真實自然,蘊含了同志為生存產生的不安、疑懼,和顧慮現實卻也想要打破限制的勇氣,性愛方面更兼顧角色性格與關係親密變化的真實感,不會操弄刻板印象或流於異性戀單一想像裡,值得一看。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海藍的沙龍
137會員
245內容數
此沙龍記錄觀影後情節分析與感受想像的筆記,內文全雷,建議觀影後再行閱讀,謝謝。
海藍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3/31
  《獵人兄弟》的原住民身份與父子關係令人聯想到《八尺門的辯護人》的佟寶駒父子,肖與不肖成為彼此的對影。 (內文有雷,推薦觀影後再讀)
Thumbnail
2025/03/31
  《獵人兄弟》的原住民身份與父子關係令人聯想到《八尺門的辯護人》的佟寶駒父子,肖與不肖成為彼此的對影。 (內文有雷,推薦觀影後再讀)
Thumbnail
2025/03/01
日本荻上直子導演第十部電影《圓圈(まる)》,敘述畫家澤田(堂本剛 飾)在意外受傷、遭到解僱之後,偶然所畫的「◯」不知不覺於社群網路瘋傳,更意外受到賞識,認為詮釋了「圓相」,變成了來歷不明的藝術家「澤田」──他卻再也畫不出同樣被賞識的◯,也漸漸開始受到了「圓」的束縛。 (內文有雷,推薦觀影後再讀)
Thumbnail
2025/03/01
日本荻上直子導演第十部電影《圓圈(まる)》,敘述畫家澤田(堂本剛 飾)在意外受傷、遭到解僱之後,偶然所畫的「◯」不知不覺於社群網路瘋傳,更意外受到賞識,認為詮釋了「圓相」,變成了來歷不明的藝術家「澤田」──他卻再也畫不出同樣被賞識的◯,也漸漸開始受到了「圓」的束縛。 (內文有雷,推薦觀影後再讀)
Thumbnail
2024/12/24
 在電影《去唱卡拉OK吧!》裡,讓成田狂兒成功拜託岡聰實成為歌唱老師的動機,在於前者必須度過變成爛歌王的危機,和後者在比賽失利。但推進兩人關係更加緊密的關鍵,卻是兩個角色:和田與玉井。 (本文有雷,推薦觀影後再讀)
Thumbnail
2024/12/24
 在電影《去唱卡拉OK吧!》裡,讓成田狂兒成功拜託岡聰實成為歌唱老師的動機,在於前者必須度過變成爛歌王的危機,和後者在比賽失利。但推進兩人關係更加緊密的關鍵,卻是兩個角色:和田與玉井。 (本文有雷,推薦觀影後再讀)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透過蝦皮分潤計畫,輕鬆賺取零用金!本文分享5-6月實測心得,包含數據流程、實際收入、平臺優點及注意事項,並推薦高分潤商品,教你如何運用空閒時間創造被動收入。
Thumbnail
透過蝦皮分潤計畫,輕鬆賺取零用金!本文分享5-6月實測心得,包含數據流程、實際收入、平臺優點及注意事項,並推薦高分潤商品,教你如何運用空閒時間創造被動收入。
Thumbnail
單身的人有些會養寵物,而我養植物。畢竟寵物離世會傷心,植物沒養好再接再厲就好了~(笑)
Thumbnail
單身的人有些會養寵物,而我養植物。畢竟寵物離世會傷心,植物沒養好再接再厲就好了~(笑)
Thumbnail
不知你有沒有過這種經驗?衛生紙只剩最後一包、洗衣精倒不出來,或電池突然沒電。這次一次補貨,從電池、衛生紙到洗衣精,還順便分享使用心得。更棒的是,搭配蝦皮分潤計畫,愛用品不僅自己用得安心,分享給朋友還能賺回饋。立即使用推薦碼 X5Q344E,輕鬆上手,隨時隨地賺取分潤!
Thumbnail
不知你有沒有過這種經驗?衛生紙只剩最後一包、洗衣精倒不出來,或電池突然沒電。這次一次補貨,從電池、衛生紙到洗衣精,還順便分享使用心得。更棒的是,搭配蝦皮分潤計畫,愛用品不僅自己用得安心,分享給朋友還能賺回饋。立即使用推薦碼 X5Q344E,輕鬆上手,隨時隨地賺取分潤!
Thumbnail
身為一個典型的社畜,上班時間被會議、進度、KPI 塞得滿滿,下班後只想要找一個能夠安靜喘口氣的小角落。對我來說,畫畫就是那個屬於自己的小樹洞。無論是胡亂塗鴉,還是慢慢描繪喜歡的插畫人物,那個專注在筆觸和色彩的過程,就像在幫心靈按摩一樣,讓緊繃的神經慢慢鬆開。
Thumbnail
身為一個典型的社畜,上班時間被會議、進度、KPI 塞得滿滿,下班後只想要找一個能夠安靜喘口氣的小角落。對我來說,畫畫就是那個屬於自己的小樹洞。無論是胡亂塗鴉,還是慢慢描繪喜歡的插畫人物,那個專注在筆觸和色彩的過程,就像在幫心靈按摩一樣,讓緊繃的神經慢慢鬆開。
Thumbnail
故事講述14歲失去母親的浩輔,在鄉下保守的氛圍中成長,卻因性別氣質不同而遭到同學輕視霸凌,於是在19歲時離開家鄉,隻身到東京闖蕩。 多年後,當上時尚編輯的他,習慣以光彩亮麗的生活與名牌服飾來武裝自己,對他來說,那就是他用來沈默抵抗童年惡意的盔甲。
Thumbnail
故事講述14歲失去母親的浩輔,在鄉下保守的氛圍中成長,卻因性別氣質不同而遭到同學輕視霸凌,於是在19歲時離開家鄉,隻身到東京闖蕩。 多年後,當上時尚編輯的他,習慣以光彩亮麗的生活與名牌服飾來武裝自己,對他來說,那就是他用來沈默抵抗童年惡意的盔甲。
Thumbnail
《愛是自私(エゴイスト)》改編自已故作家高山真的半自傳小說,由松永大司執導。鈴木亮平飾演「齊藤浩輔」,兒時壓抑著對同性的慾望,長大後成為一名時尚雜誌編輯,過著榮華富貴的生活,總是自以為地提供龍太援助,這樣的愛是不是令人窒息?相愛的關係變得不太對等……
Thumbnail
《愛是自私(エゴイスト)》改編自已故作家高山真的半自傳小說,由松永大司執導。鈴木亮平飾演「齊藤浩輔」,兒時壓抑著對同性的慾望,長大後成為一名時尚雜誌編輯,過著榮華富貴的生活,總是自以為地提供龍太援助,這樣的愛是不是令人窒息?相愛的關係變得不太對等……
Thumbnail
  看完電影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主角齊藤浩輔(鈴木亮平飾)到最後與龍太(宮澤冰魚飾)的母親妙子(阿川佐和子飾)的對話: 「我啊,搞不太清楚到底什麼是愛。」 「我們認為你付出的是愛,那不就夠了嗎?」 (內文有雷且具個人觀點,推薦觀影後再讀)
Thumbnail
  看完電影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主角齊藤浩輔(鈴木亮平飾)到最後與龍太(宮澤冰魚飾)的母親妙子(阿川佐和子飾)的對話: 「我啊,搞不太清楚到底什麼是愛。」 「我們認為你付出的是愛,那不就夠了嗎?」 (內文有雷且具個人觀點,推薦觀影後再讀)
Thumbnail
愛是尊重、用心傾聽或是給予自己能力所及的幫助,當我們學會了這些,就會發現我們不懂愛了,但…但卻全身充滿了愛
Thumbnail
愛是尊重、用心傾聽或是給予自己能力所及的幫助,當我們學會了這些,就會發現我們不懂愛了,但…但卻全身充滿了愛
Thumbnail
《不被愛也沒關係》故事中有三個女大生──宮田,不分晝夜地打工,只為了支付學費及母親揮霍的娛樂開銷;江永,背負殺人犯之女的罪名,獨自逃離被父親強暴、被母親強迫賣淫的原生家庭;木村,住在由母親打理的高級公寓,以加入邪教作為被母親完全控制的救贖。 以愛之名,三個主角在各自的親情關係中,成為某種犧牲者。原來
Thumbnail
《不被愛也沒關係》故事中有三個女大生──宮田,不分晝夜地打工,只為了支付學費及母親揮霍的娛樂開銷;江永,背負殺人犯之女的罪名,獨自逃離被父親強暴、被母親強迫賣淫的原生家庭;木村,住在由母親打理的高級公寓,以加入邪教作為被母親完全控制的救贖。 以愛之名,三個主角在各自的親情關係中,成為某種犧牲者。原來
Thumbnail
  我們對原生家庭總有一種矛盾的情感:企盼著在這個家裡得到認同與容身之處,但離開了家,又迫不及待的伸展出不屬於這個家的、更理想的自我;回到家後,再將不符合父母期望的深深隱藏起來,直到足以將那份企盼消化到不再受到影響。於是在企盼與隱藏、渴望又迴避的過程裡,總會錯失了那些應該表達的話語。
Thumbnail
  我們對原生家庭總有一種矛盾的情感:企盼著在這個家裡得到認同與容身之處,但離開了家,又迫不及待的伸展出不屬於這個家的、更理想的自我;回到家後,再將不符合父母期望的深深隱藏起來,直到足以將那份企盼消化到不再受到影響。於是在企盼與隱藏、渴望又迴避的過程裡,總會錯失了那些應該表達的話語。
Thumbnail
《還有愛的日子》集結疏離、克制、荒誕、狗血於一身,於是導演深田晃司的美學儼然經得起考驗,因為你很難看見情感在走向乖張的同時,還能帶有一點溫柔的放下或和解,這是日本電影又一次傳遞出來的特殊情緒,也是現代家庭又一次崩解後重生的奇妙景象。
Thumbnail
《還有愛的日子》集結疏離、克制、荒誕、狗血於一身,於是導演深田晃司的美學儼然經得起考驗,因為你很難看見情感在走向乖張的同時,還能帶有一點溫柔的放下或和解,這是日本電影又一次傳遞出來的特殊情緒,也是現代家庭又一次崩解後重生的奇妙景象。
Thumbnail
死亡,非但是所有生物的共同宿命,更會埋下一顆顆地雷,藉由缺席而導致的空蕩,不斷地炸毀生者的日常。最終,隨著日子遞進,死亡變得越來越真切,覆滿坑疤的靈魂,持續反芻停擺的過去,卻無法被他人理解、看見。於是,失落往往伴隨著孤單,而孤單,又總能輕易地扭曲一個人的存活價值。
Thumbnail
死亡,非但是所有生物的共同宿命,更會埋下一顆顆地雷,藉由缺席而導致的空蕩,不斷地炸毀生者的日常。最終,隨著日子遞進,死亡變得越來越真切,覆滿坑疤的靈魂,持續反芻停擺的過去,卻無法被他人理解、看見。於是,失落往往伴隨著孤單,而孤單,又總能輕易地扭曲一個人的存活價值。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